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污染水源水混凝反应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玉仙 何文杰 《供水技术》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对影响高藻水源水混凝沉淀效果的主要控制参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混合G值、一级搅拌G值、二级搅拌G值的最优范围分别为(188~200)s-1、(48~50)s-1、(17~20)s-1;沉淀时间t=20min;投药量m=12~14mg/L。
关键词 最佳絮凝条件 参数优化 运行费用 烧杯搅拌
下载PDF
固定化白地霉处理高硬度及高矿化度岩溶水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彦涵 李佳月 +2 位作者 李保珍 张晓峰 王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9-1588,共10页
为了使白地霉固定化小球处理太原市地下岩溶水达到最佳絮凝效果,分别研究了白地霉菌体的最佳扩大培养条件.同时,分别选用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及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明胶(PVA-SA-明胶)作为固定化剂,固定化白地霉菌体... 为了使白地霉固定化小球处理太原市地下岩溶水达到最佳絮凝效果,分别研究了白地霉菌体的最佳扩大培养条件.同时,分别选用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及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明胶(PVA-SA-明胶)作为固定化剂,固定化白地霉菌体,进行絮凝性能分析.最后,确定了固定化小球处理岩溶水的最佳搅拌时间及投加量,并与六水合氯化铝、自制三元复合吸附剂及壳聚糖的5%冰醋酸溶液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白地霉种子培养基按3%的接种量接入白地霉扩大培养基3中进行扩大培养,可在第2d获取活性较好的大量白地霉菌体进行固定化.处理岩溶水时应选用PVA-SA-明胶固定化的白地霉小球,并在其投加量为4g·L-1、搅拌时间为60min时,对岩溶水矿化度、硬度的最大絮凝率分别为96.88%、50.00%.经与化学混凝剂絮凝性能对比发现,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絮凝效果较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扩大培养 固定化 最佳絮凝条件 硬度 矿化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