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迁移研究的最佳解释推理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丽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语言迁移机制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最佳解释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视角,通过比较标记理论、连接论及概念迁移理论对语言迁移机制的不同解释,发现:(1)概念迁移理论在静态及动态的一致性方面均优于... 语言迁移机制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最佳解释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视角,通过比较标记理论、连接论及概念迁移理论对语言迁移机制的不同解释,发现:(1)概念迁移理论在静态及动态的一致性方面均优于其他两个理论,显示出更高的解释力;(2)概念迁移理论呈现出对迁移机制研究较高的可靠性。以同一理论视角为平台比较不同理论对语言迁移机制的解释,有助于深化对语言迁移本质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从更丰富的层面彰显各派理论之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解释推理 解释 概念迁移 标记理论 连接论
下载PDF
论达尔文的最佳解释推理
2
作者 李敏霞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2,共3页
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指导,而最佳解释推理就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达尔文运用最佳解释推理论证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理论最为成功,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解释力、解释的一致性为基础,引用大量事实,充分比较了自然选择理... 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指导,而最佳解释推理就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达尔文运用最佳解释推理论证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理论最为成功,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解释力、解释的一致性为基础,引用大量事实,充分比较了自然选择理论与上帝的独立创造说或神创论,符合最佳解释推理模型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 最佳解释推理 自然选择
下载PDF
论刑事司法中最佳解释推理的证据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虹 吴国章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8-63,共6页
最佳解释推理(英文简称IBE)是科学领域中流行的一种归纳式逆向推理,已被证据法学者引入司法证明领域,认为司法证明的过程就是最佳解释推理的过程。将IBE适用于司法证明领域存在三大理论漏洞,如果不修补理论漏洞而直接引入最佳解释推理,... 最佳解释推理(英文简称IBE)是科学领域中流行的一种归纳式逆向推理,已被证据法学者引入司法证明领域,认为司法证明的过程就是最佳解释推理的过程。将IBE适用于司法证明领域存在三大理论漏洞,如果不修补理论漏洞而直接引入最佳解释推理,那么得出的推论将不是最佳的,而是“次中选优”的。为了弥补该理论缺陷,应当在IBE中引入最佳证据原则,将最佳证据原则作为IBE的理论基础及证据基础。因为最佳证据与最佳解释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必然对应关系,只有以最佳证据为基础,才能形成最佳解释及最佳解释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证据 最佳证据原则 最佳解释推理
下载PDF
皮尔士准则、溯因推理与最佳解释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怡 《哲学分析》 2023年第4期3-19,196,共18页
皮尔士是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哲学界的关注。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准则是实用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个准则虽有众多表述,但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点:我们关于一个对象的整个观念就是我们关... 皮尔士是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哲学界的关注。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准则是实用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个准则虽有众多表述,但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点:我们关于一个对象的整个观念就是我们关于它的效果的观念;这些效果不一定是实际的,它们可以得到设想就足够了;唯一相关的效果是那些可能具有实际影响的效果。实用主义准则与溯因推理有着密切关系。皮尔士准则表达的科学推理方式所要求的实际效果的获得,必须诉诸溯因推理来完成。溯因推理从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出发,得出关于这个事实的假设性的说明,最后得到关于这个假说为真的可能性。这就是皮尔士提供的溯因推理过程,就是形成解释性假说的过程。溯因推理由此就与归纳和演绎区别开来。皮尔士反对统一的、不可更改的因果关系概念,他用不同时代对因果关系的不同解释,说明人们对原因和结果的理解在不同时代之间的巨大差异。从实用主义准则到溯因推理,再到关于最佳解释的科学推理,这正是皮尔士最初提出的实用主义观念,最佳解释推理是实用主义准则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从实用主义准则(即一般理论原则)出发,经过溯因推理(即解释性假说的推理),再到最佳解释推理(进入科学发现的逻辑),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皮尔士准则 溯因推理 最佳解释推理 因果关系
下载PDF
最佳解释推理是一种独立的推理模式吗?——试论最佳解释推理、贝叶斯推理和决策推理之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继红 陈晓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最佳解释推理(IBE)在其表述上存在很大的歧义性,这使它与归纳推理特别是贝叶斯推理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立性问题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将IBE作了狭义、中义和广义的区分,并引入决策推理加以比较,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狭义的IBE相当于贝叶... 最佳解释推理(IBE)在其表述上存在很大的歧义性,这使它与归纳推理特别是贝叶斯推理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立性问题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将IBE作了狭义、中义和广义的区分,并引入决策推理加以比较,从而得出如下结论:狭义的IBE相当于贝叶斯认证的似然推理;中义的IBE相当于贝叶斯条件化推理及其初始概率的确定;广义的IBE相当于决策推理,其接受规则(可爱性原则)相当于最大期望效用原则。总之,IBE一旦被给予严格的表述,要么相当于贝叶斯推理,要么相当于决策推理,因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解释推理 贝叶斯推理 决策推理 似然推理 可爱性原则
原文传递
论司法证明中的最佳解释推理 被引量:34
6
作者 向燕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8-206,共19页
司法证明中的事实认定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案件事实,二是如何认定案件事实。前者描述了司法证明的对象,后者确立了司法证明的方法。我国当前的证明理论尚未对这两个基本问题提供清晰的回答。借鉴最佳解释推理理论,可从'求真&#... 司法证明中的事实认定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案件事实,二是如何认定案件事实。前者描述了司法证明的对象,后者确立了司法证明的方法。我国当前的证明理论尚未对这两个基本问题提供清晰的回答。借鉴最佳解释推理理论,可从'求真'的视角重新审视司法证明中的案件事实建构问题。证明对象既包括由法律构成要件所确定的经验事实,还包括由叙事目的所确定的要素事实与解释性事实。应通过完善刑事诉讼程序来构建事实认定的动态论证结构,修正事实认定中的融贯性标准并增设简单性标准,从而将我国宽泛而模糊的印证证明模式改造为能够真正引导和约束裁判权行使的证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解释推理 印证证明模式 事实认定
原文传递
印证与最佳解释推理——刑事证明模式的多元发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罗维鹏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印证一直被学界和实务界普遍接受为我国的刑事证明模式,但是近期研究对印证模式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印证模式主要在定义、效果和方法等方面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需要搁置不必要的语义争议,其次是完善印证模式运行的... 印证一直被学界和实务界普遍接受为我国的刑事证明模式,但是近期研究对印证模式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印证模式主要在定义、效果和方法等方面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需要搁置不必要的语义争议,其次是完善印证模式运行的制度环境,此外是探索新的证明模式。当前最迫切的是,探索新的证明模式以与印证模式互补。最佳解释推理由于可以检验印证、解释孤证和加强心证,并且与印证具有相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入司法领域作为弥补印证模式缺陷的一种新的证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 印证模式 最佳解释推理
原文传递
论最佳解释推理与贝叶斯推理的相容性——基于对范·弗拉森的批判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继红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2,共7页
范·弗拉森促使关于最佳解释推理(IBE)的争论集中于IBE与贝叶斯推理的相容性,但是他用动态大弃赌定理作为论据来批判IBE是一种误导。通过对IBE作出狭义、中义和广义的区分,可以更为细致地考察和发展范·弗拉森的合理观点,得出结... 范·弗拉森促使关于最佳解释推理(IBE)的争论集中于IBE与贝叶斯推理的相容性,但是他用动态大弃赌定理作为论据来批判IBE是一种误导。通过对IBE作出狭义、中义和广义的区分,可以更为细致地考察和发展范·弗拉森的合理观点,得出结论:IBE不是独立的推理,无论是科学辩护方面还是"助发现"意义上的科学发现方面,IBE都是相容于贝叶斯推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解释推理 贝叶斯推理 决策推理 似然推理 可爱性 动态大弃赌
原文传递
印证、最佳解释推理与争议事实证明方法——兼与周洪波教授商榷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维鹏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76,196,共15页
情理推断和客观推断不足以区分中外刑事证明模式的差异。所谓的"准客观推断表象化-情理推断后台化"和"情理推断的一般公开化/正当化及其规范化"不宜作为印证的替代理论。"两化"的实指仍是最佳解释推理。... 情理推断和客观推断不足以区分中外刑事证明模式的差异。所谓的"准客观推断表象化-情理推断后台化"和"情理推断的一般公开化/正当化及其规范化"不宜作为印证的替代理论。"两化"的实指仍是最佳解释推理。最佳解释推理作为争议事实证明的内在机制并不分国界,只是中外在规范层面对最佳解释推理的条件有不同要求。中国的法律最佳解释推理以印证为条件。最佳解释推理对争议事实证明的方法论意义可以通过相应的指控策略、辩护策略和裁判策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 事实认定 印证 最佳解释推理
原文传递
“不认罪型”案件证明模式研究——最佳解释推理模型之提倡
10
作者 李作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20年第1期92-111,共20页
刑事证明是证成案件事实而非发现案件事实的活动,表现为证据到裁判的过程,这决定刑事证明必须与裁判要求相关联,然而在"乌托邦"式的证明标准影响下,我国当前未能就"不认罪型"案件的证明特征、证明路径和裁判结果等... 刑事证明是证成案件事实而非发现案件事实的活动,表现为证据到裁判的过程,这决定刑事证明必须与裁判要求相关联,然而在"乌托邦"式的证明标准影响下,我国当前未能就"不认罪型"案件的证明特征、证明路径和裁判结果等问题提供明晰的答案,刑事证明似乎成为"不足为外人道"的暗箱操作。取径于最佳解释推理模型,以"接受"为推理起点,控辩双方基于已有的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生成解释推理版本,裁判方在可废止性规则指引下对此进行选择、评估,最终确定最优域值解释推理版本作为裁判结果,并对法官作出裁判的要求进行定义,以实现案件事实在最大可能的理论陈述中进行确证和刑事判决证成的公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认罪型 证明模式 最佳解释推理 印证证明模式
原文传递
回溯推理与经济解释
11
作者 段文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32,共5页
皮尔士提出的回溯推理是根据事实尝试性地提出理论假说,应用演绎推理从前提推出一些结论,作出预言,然后,根据实验来验证。如果预言得到实验的证实,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一假说,把它转化为理论。回溯推理是一类独立的逻辑推... 皮尔士提出的回溯推理是根据事实尝试性地提出理论假说,应用演绎推理从前提推出一些结论,作出预言,然后,根据实验来验证。如果预言得到实验的证实,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一假说,把它转化为理论。回溯推理是一类独立的逻辑推理形式,其特点在于作出最佳解释。最佳解释推理要求具备一致性、简单性、类比性等特点。回溯推理在经济解释和经济学方法论中比归纳和演绎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溯推理 归纳 演绎 最佳解释推理 一致性 简单性 类比性 先验实在论 因果机制
下载PDF
从贝叶斯方法看溯因推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继红 陈晓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9-36,共8页
皮尔斯指出溯因或溯因推理(abduction)是不同于归纳和演绎的第三种推理,然而皮尔斯对溯因概念的定义是模糊的,于是便出现溯因悖论:溯因既属于归纳又不属于归纳。本文基于贝叶斯方法对归纳的理解和处理,考察了当代两种典型的消解溯因悖... 皮尔斯指出溯因或溯因推理(abduction)是不同于归纳和演绎的第三种推理,然而皮尔斯对溯因概念的定义是模糊的,于是便出现溯因悖论:溯因既属于归纳又不属于归纳。本文基于贝叶斯方法对归纳的理解和处理,考察了当代两种典型的消解溯因悖论的路径,即辛提卡区分定义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的措施,以及利普顿的IBE理论。指出这两种路径均是行不通的,而贝叶斯方法却可以容纳溯因性归纳和溯因,从而消解溯因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因 最佳解释推理 贝叶斯方法 归纳 演绎
下载PDF
刑事证明中的预测性算法证据研究
13
作者 刘宇琪 秦宗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8,共14页
预测性算法证据是由算法将个案与类罪行为模型对比后导出的异常行为数据,可以预测并提示潜在的犯罪风险,通常作为侦查线索适用。但实证考察发现,其亦作为指控证据使用并对法官定罪心证产生影响,同时存在法律资格不明、审查方式混乱无序... 预测性算法证据是由算法将个案与类罪行为模型对比后导出的异常行为数据,可以预测并提示潜在的犯罪风险,通常作为侦查线索适用。但实证考察发现,其亦作为指控证据使用并对法官定罪心证产生影响,同时存在法律资格不明、审查方式混乱无序等问题。预测性算法证据本质上属于裸统计证据,与待证事实的相关性较弱,推理链条不牢固,若直接将其作为定案证据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为了平衡预测性算法证据在刑事证明中适用的积极价值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一方面,在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探讨预测性算法证据的证据准入资格、定案证据资格审查以及证明机制构建等问题,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审查规则;另一方面,从侦查重心主义视角出发,明确侦查机关对预测性算法证据的初步审查和随案移送等义务,以及对全案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以保障实体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性算法证据 算法 大数据 最佳解释推理
原文传递
道德推理:阅读经典与道德判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振诣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7年第5期51-60,共10页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的目标是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术训练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读懂一部伦理经典著作;另一个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选择、决策、做法等,如何依据不同的道...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的目标是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术训练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读懂一部伦理经典著作;另一个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选择、决策、做法等,如何依据不同的道德标准得出最优的道德判断。针对前一个目标,本文提出了由"断言、概念、预设、假设、证明、阐释"构成的阅读伦理经典的思维框架;针对后一个目标,本文将最佳解释推理和"正反正"写作方法融入图尔敏模型中,用作训练道德推理的案例分析工具。这两个目标,一个是理论性的,一个是实践性的,实现这两个目标与训练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目的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的逻辑 CTMR框架 图尔敏模型 最佳解释推理 “正反正”方法
下载PDF
“考文垂事件”中的道德推理
15
作者 孙跃家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7年第5期61-67,共7页
本文运用最佳解释推理(IBE)探究"二战"中"考文垂事件"的真相,弄清丘吉尔在轰炸之前是否得知考文垂为德军轰炸的目标。无论此事的真相如何,若要对丘吉尔在"考文垂事件"中的决策进行道德评价,就必须假设&qu... 本文运用最佳解释推理(IBE)探究"二战"中"考文垂事件"的真相,弄清丘吉尔在轰炸之前是否得知考文垂为德军轰炸的目标。无论此事的真相如何,若要对丘吉尔在"考文垂事件"中的决策进行道德评价,就必须假设"丘吉尔事先知道德军轰炸考文垂而主动放弃防御"为真。本文依据康德的义务论原则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原则,针对丘吉尔的战略性放弃,得出这一决策是不道德的结论。无论探究真相,还是进行道德推理与判断,都运用图尔敏模型做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文垂事件 最佳解释推理的应用 道德推理 图尔敏模型的应用
下载PDF
为客观真实辩护
16
作者 魏晓娜 《法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7,195,196,共17页
客观真实是对新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二是保障无辜优于惩罚犯罪的价值论。近年来,客观真实论不断受到来自认识论和价值论两个方向上的批判。客观真实论本身并不完美,但迄今为... 客观真实是对新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二是保障无辜优于惩罚犯罪的价值论。近年来,客观真实论不断受到来自认识论和价值论两个方向上的批判。客观真实论本身并不完美,但迄今为止对客观真实论的批评大都没有切中要害,多种取代客观真实论的理论努力本身存在着更大的问题。将中国刑事证明标签化为印证证明模式,并在客观真实和印证证明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夸大了印证法在实现客观真实中的地位,也误读了印证的内涵。故事模式、概率推理、最佳解释推理等并不契合中国刑事审判场景,因而不能成为主导的推理模型。法庭证明的主导方法论是归纳法。刑事审判存在两大制度工具,可以弥补方法论上的不足,实现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真实 证明模式 印证证明 概率推理 最佳解释推理
原文传递
论解释主义对彻底怀疑论的解答
17
作者 王聚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当代怀疑论论证的一个主要形式是基于非充分决定原则,而解释主义则旨在反驳该怀疑论论证。解释主义者认为,根据我们的知觉证据以及最佳解释推理标准,日常情境假说比怀疑论假说更优,因此我们相信日常情境假说是有充分理由的。以沃格尔的... 当代怀疑论论证的一个主要形式是基于非充分决定原则,而解释主义则旨在反驳该怀疑论论证。解释主义者认为,根据我们的知觉证据以及最佳解释推理标准,日常情境假说比怀疑论假说更优,因此我们相信日常情境假说是有充分理由的。以沃格尔的方案为例,解释主义反驳彻底怀疑论进路的主要想法获得了清晰展示。但是,解释主义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批评。首先,最佳解释推理本身需要辩护;其次,解释主义作为一种反怀疑论方案需要注意其有效性问题;最后,解释主义相比于其他反怀疑论策略,如知识论析取主义,并没有优势。结论指出,解释主义并不是较好的反对怀疑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辩护 知识论析取主义 最佳解释推理 非充分决定性
原文传递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 被引量:7
18
作者 向燕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91,共21页
对于核心证据不充分的案件,运用我国传统刑事证明制度往往会存在印证不足而难以定罪的困难。办案人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需要超越传统刑事证明理论对司法证明要素的狭隘界定,采取以自然生活历程事实为证明对象,综合运用核心证据与补助证... 对于核心证据不充分的案件,运用我国传统刑事证明制度往往会存在印证不足而难以定罪的困难。办案人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需要超越传统刑事证明理论对司法证明要素的狭隘界定,采取以自然生活历程事实为证明对象,综合运用核心证据与补助证据,容许依据或然性法则进行最佳解释推理的综合型证明模式。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由于未成年被害人身心的特殊性,在运用该证明模式时还应当结合其主体特点展开。就证明对象而言,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状态的发展是确定待证事实范围的重要线索。就证明方法而言,应当放弃倚赖核心证据进行积极建构的印证证明方法,依据最佳解释推理理论建立"确定—排除假说"的证明模型。就事实推理的依据而言,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所运用的法则既包括一般经验法则,也包括符合未成年人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的特殊经验法则,尤应注意将未成年人的社交弱势地位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背景知识。就证明标准而言,应重新审视"证据相互印证"和"结论唯一性"的证明要求,独立适用契合最佳解释推理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型证明模式 印证证明 最佳解释推理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原文传递
印证≠印证证明———对印证、印证证明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思与重塑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建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立足逻辑学和法学的交叉研究,审视当前国内学界有关印证、印证证明问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不一致、模糊甚至混乱之处。究其实,印证和印证证明是具有不同指向的两个概念:印证仅指来源不同的证据之间存在着相互吻合和相互支持关系... 立足逻辑学和法学的交叉研究,审视当前国内学界有关印证、印证证明问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不一致、模糊甚至混乱之处。究其实,印证和印证证明是具有不同指向的两个概念:印证仅指来源不同的证据之间存在着相互吻合和相互支持关系;印证证明则指来源不同的、存在着相互印证关系的证据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印证证明虽然建立在既有印证的基础上,但其本质所指仅为证明。印证与印证证明在所关注的问题、所反映的关系、所涵盖的支持模式、所依赖的哲学基础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证 印证证明 最佳解释推理 融贯论 符合论
原文传递
威廉姆森对命题性证据的论证及其困难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 熊声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2,共6页
蒂莫西·威廉姆森支持命题性证据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证。一方面,通过证据在最佳解释推理、概率推理、排除假设中的核心功能,威廉姆森非常严密地论证了"所有证据都是命题的"。另一方面,通过对认知主体未把握的证据... 蒂莫西·威廉姆森支持命题性证据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证。一方面,通过证据在最佳解释推理、概率推理、排除假设中的核心功能,威廉姆森非常严密地论证了"所有证据都是命题的"。另一方面,通过对认知主体未把握的证据和知觉证据进行分析,威廉姆森进一步论证了"把握的命题才是证据"。虽然威廉姆森的论证受到了内塔、柯内与费德曼等人的反驳,但是这些反驳都是不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命题 知觉证据 最佳解释推理 概率推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