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生姜中姜酚类含量及最佳配比研究
1
作者 董文南 万敏 +1 位作者 李克招 袁惠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7期803-806,共4页
目的确定姜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最佳配比。方法运用优选的生姜中姜酚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不同产地的30个批次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配比。通过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率IC_(50)试验,确定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 目的确定姜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最佳配比。方法运用优选的生姜中姜酚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不同产地的30个批次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配比。通过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率IC_(50)试验,确定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最佳配比关系。结果不同产地的30个批次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含量差异较大,且体外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率试验的IC_(50)值相差较大。根据IC_(50)值确定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比例范围为(76.5%~77.5%)∶(11.0%~12.0%)∶(11.0%~12.0%)时,抗肿瘤活性最强,为最佳配比关系。结论浙江磐安生姜的姜酚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IC_(50)值最低,可将该产地的姜酚提取物作为治疗宫颈癌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抗肿瘤药 半数抑制浓度 姜酚 不同产地 最佳配比关系
下载PDF
庄浪县马铃薯有机-无机肥料最佳配比试验初报
2
作者 高碧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7期76-79,共4页
在庄浪县郑河乡庙川村进行了马铃薯有机-无机最佳配比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探索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有机-无机最佳配比施肥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处理1MNPK(1.6、1.6、0.3、0.3)×常规施肥的配比最佳,马铃薯的经济性状最优,... 在庄浪县郑河乡庙川村进行了马铃薯有机-无机最佳配比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探索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有机-无机最佳配比施肥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处理1MNPK(1.6、1.6、0.3、0.3)×常规施肥的配比最佳,马铃薯的经济性状最优,产量最高,产量为32902.1 kg/hm^(2),商品薯率94.3%,说明按一定比例增施有机肥、氮肥,减少磷肥、钾肥施用量,马铃薯产量会增加;处理6MNPK(0.2、2.0、1.3、1.0)×常规施肥次之,产量为28356.6 kg/hm^(2),商品薯率93.4%;处理3MNPK(2.0、0.6、1.6、1.6)×常规施肥的马铃薯经济性状最差,产量最低,产量为21083.9 kg/hm^(2),商品薯率82.2%,说明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马铃薯产量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常规施肥 马铃薯 产量 最佳配比 庄浪县
下载PDF
应用∑△p_i/d_i确定有效细粒群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恒虎 段鸿杰 刘华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4-506,共3页
为提高填充料浆质量及指导料浆管输设计,论证了级配特征参数∑Δp/d与极限体积分数G_(vm)的相关性,得出了粗、细两种充填物料混合后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时的级配最佳的结论,并给出了求解极限体积分数的方程组。
关键词 有效细粒群 填充料浆 特征参数 极限体积分数 充填物料 最佳配比
下载PDF
芝麻氮、磷、钾肥最佳配比及其总用量与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林根 周荣娇 陈先茂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33-39,共7页
采用“双佳值”法完全试验设计对红壤旱地芝麻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及其不同总用量与不同的播种期相互作用对产量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芝麻N、P2O5、K2O的最佳摩尔比为43∶37∶20。以此比例的不同总施肥水平... 采用“双佳值”法完全试验设计对红壤旱地芝麻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及其不同总用量与不同的播种期相互作用对产量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芝麻N、P2O5、K2O的最佳摩尔比为43∶37∶20。以此比例的不同总施肥水平与分期播种两两正交,试验产量经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得知,总施肥水平与播种期在交互作用,当总施肥量x1=1.6926倍于11.235kmol/hm2,同时在6月10日播种的情况下,能获得芝麻的最高产量796.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配比 施肥量 播种 产量 芝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干姜、陈皮提取物抗大鼠心肌缺血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4
5
作者 欧立娟 孙晓萍 +2 位作者 刘启德 宓穗卿 王宁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干姜、陈皮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最佳剂量配比。方法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以大剂量ISO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24h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以优化干姜、陈皮提取物抗心肌缺... 目的观察干姜、陈皮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最佳剂量配比。方法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以大剂量ISO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24h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的含量,以优化干姜、陈皮提取物抗心肌缺血的剂量配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CK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K水平。经多元回归分析,干姜、陈皮提取物最佳剂量组合为0.255mL/kg、0.141mL/kg。结论干姜、陈皮提取物配伍对大剂量ISO致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两者最佳配比约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提取物 陈皮提取物 均匀设计 心肌缺血 最佳配比
下载PDF
高产水稻氮钾施用量最佳配比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普相 罗莲香 +2 位作者 骆伯胜 张美兴 袁彩庭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求导了水稻目标产量的预测方程,不同氮钾施用水平的等产方程,以及氮钾最佳配比方程。根据上述方程推导出地力产量为6345kg/hm2的水稻田目标产量为8589kg/hm2,N与K2O施用量的最佳配比为11.22,即N139.4kg/hm2、K2O170.6kg/hm2。
关键词 水稻 施肥量 最佳配比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最佳配比筛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轶 李磊 +3 位作者 熊菊元 温耀华 伦晓中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在中温37℃条件下,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588.02mL.g-1VS,甲烷... 在中温37℃条件下,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588.02mL.g-1VS,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8%,有机物去除率为65.5%;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为4.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721.36mL.g-1VS,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1%,有机物去除率为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最佳配比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配合多药效指标综合评价筛选二至丸有效部位群组方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干 何宗玉 +4 位作者 闫光凡 江怀仲 王允 唐坤 潘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4-1447,共4页
关键词 正交设计法 多药效指标综合评价 女贞子总皂苷 女贞子多糖 墨旱莲总黄酮 最佳配比
下载PDF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联用筛选复方银杏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春红 蔡绍皙 王伯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正交设计 筛选试验 均匀设计 观察指标 银杏提取物 葛根素 最佳配比 作用对象 释放
下载PDF
序贯单纯形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各组分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14
10
作者 丁养军 尤进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75-478,共4页
序贯单纯形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丁养军,尤进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1前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时,流动相各组分最佳配比的确定很困难,盲目试验很难找到较好的分离条件,且实验次数... 序贯单纯形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丁养军,尤进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1前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时,流动相各组分最佳配比的确定很困难,盲目试验很难找到较好的分离条件,且实验次数甚多,既费时又费力。本文采用序贯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相最佳配比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苯磺隆、绿麦隆混用最佳配比防除麦田杂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文彦 娄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8,共6页
依据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原理对苯磺隆、绿麦隆混用最佳配比及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田化学除草混剂效果最佳,且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防效优于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最佳配比为(有效成分)使用苯磺隆0.0210~0.0247kg&#... 依据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原理对苯磺隆、绿麦隆混用最佳配比及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田化学除草混剂效果最佳,且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防效优于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最佳配比为(有效成分)使用苯磺隆0.0210~0.0247kg·hm^-2+绿麦隆0.6514~0、6863kg·hm^-2.鲜重防效达90%以上,增产10%~13%;双子叶杂草单株防效为88.6%,单子叶杂草单株防效为88、64%.茎叶处理法最佳用量为(有效成分)使用苯磺隆0.0003~0.0062kg·hm^-2+绿麦隆1.8749~1.5891kg·hm^-2+水1862.85~1111.24kg·hm^-2.鲜重平均防效最高为99.68%;双子叶杂草单株防效为63、68%,单子叶杂草单株防效为81.35%;且对后茬作物玉米、棉花、大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隆 绿麦隆 最佳配比 安全性
下载PDF
猴头菌木屑代料各成分含量与产量、生产周期的回归关系及最佳配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显禄 俞孕珍 +1 位作者 刘志恒 傅淑云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1期25-31,共7页
本文应用混料回归设计方法,建立了木屑代料栽培猴头菌产量(干重生物学效率)和生产周期(d)与代料中木屑、麦麸、蔗糖及石膏实际含量(%)的回归方程,并绘制出蔗糖含量为0、1%、2%、3%、石膏含量为0、1%的不同组合情况下产量和生产周... 本文应用混料回归设计方法,建立了木屑代料栽培猴头菌产量(干重生物学效率)和生产周期(d)与代料中木屑、麦麸、蔗糖及石膏实际含量(%)的回归方程,并绘制出蔗糖含量为0、1%、2%、3%、石膏含量为0、1%的不同组合情况下产量和生产周期随木屑及麦麸含量变化的回归曲线。实际与预测结果表明,木屑代料中木屑和麦麸较适合的配比范围为木屑77%~89%、麦麸11%~23%。以木屑83%、麦麸17%或木屑83%、麦麸16%、蔗糖(最好用淀粉或葡萄糖代替)1%为最合理配方。常规使用的木屑78%、麦麸20%、蔗糖1%及石膏1%的配方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木屑代料 回归分析 最佳配比 栽培
下载PDF
混合纳米粒子作为润滑脂添加剂最佳配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宝良 徐治强 江亲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在MRH-3型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混合纳米粒子Al2O3-Al-Cu和Al2O3-Al-MgO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减摩、表面修复以及抗极压性能实验,确定混合纳米粒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在几种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下,含有混... 在MRH-3型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混合纳米粒子Al2O3-Al-Cu和Al2O3-Al-MgO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减摩、表面修复以及抗极压性能实验,确定混合纳米粒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在几种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下,含有混合粒子Al2O3-Al-Cu和Al2O3-Al-MgO的润滑脂具有良好的表面修复、抗极压等摩擦学特性,混合粒子比多数单粒子在减摩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纳米粒子 润滑脂添加剂 最佳配比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丙溴磷与氟虫腈混合使用最佳配比的拟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亮 陈其志 +2 位作者 张舒 杨小林 常向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4-696,共3页
参照Horsfall的方法,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通过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2种杀虫剂农药丙溴磷与氟虫腈混合使用的配比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最佳配比。测试结果表明,当丙溴磷与氟虫腈混配比例为34∶1时,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参照Horsfall的方法,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通过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2种杀虫剂农药丙溴磷与氟虫腈混合使用的配比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最佳配比。测试结果表明,当丙溴磷与氟虫腈混配比例为34∶1时,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具有最大的共毒系数14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溴磷 氟虫腈 最佳配比
下载PDF
二元氮-氟里昂低温混合工质的最佳配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名尧 何雅玲 吴沛宜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5期54-58,共5页
从高技术应用的要求出发,论述了纯质及氮-烃类混合工质的不足,用PR方程分析了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节流循环特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的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是十分必要的。并以不同温度下的△H_T为目标函... 从高技术应用的要求出发,论述了纯质及氮-烃类混合工质的不足,用PR方程分析了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节流循环特性的影响,指出合理的成分配比对二元氮-氟里昂混合工质是十分必要的。并以不同温度下的△H_T为目标函数,优化计算了一些二元氮,氟里昂低温混合工质的最佳成分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工质 制冷循环 最佳配比 制冷机
下载PDF
小半夏汤治疗化疗后呕吐模型的药效最佳配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敖慧 李生茂 蒲强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研究小半夏汤治疗化疗后呕吐模型的药效最佳配比。方法: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将半夏与生姜的不同配比设计为5个水平,观察5组小半夏汤作用于化疗后家鸽呕吐模型后模型组和各用药组8h内潜伏期和呕吐次数。并寻求使8h内呕吐次数最小的... 目的:研究小半夏汤治疗化疗后呕吐模型的药效最佳配比。方法: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将半夏与生姜的不同配比设计为5个水平,观察5组小半夏汤作用于化疗后家鸽呕吐模型后模型组和各用药组8h内潜伏期和呕吐次数。并寻求使8h内呕吐次数最小的配比。结果:小半夏汤有延长化疗后家鸽呕吐模型潜伏期的趋势或能延长潜伏期(P<0.05),能明显降低呕吐次数(P<0.01),其中按1:2配比效果最佳。结论:小半夏汤治疗化疗后呕吐模型的药效最佳配比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夏汤 化疗后呕吐模型 药效最佳配比
原文传递
农药混剂中单剂搭配和最佳配比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正荷 苏卫华 +1 位作者 王文相 张功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3期246-248,274,共4页
针对农药混剂中单剂搭配和最佳配比选择的几种方法的片面性,从群体遗传学角度推导了靶标物对农药混剂的抗性选择模型,指出以抑制抗药性产生和发展为目的的农药混剂在单剂选择上应以ω·ω′≤ρ·ρ′为准;在防治敏感型靶标... 针对农药混剂中单剂搭配和最佳配比选择的几种方法的片面性,从群体遗传学角度推导了靶标物对农药混剂的抗性选择模型,指出以抑制抗药性产生和发展为目的的农药混剂在单剂选择上应以ω·ω′≤ρ·ρ′为准;在防治敏感型靶标物时,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其单剂配比应以等保存率时的剂量比为准(ρ=ρ′);在防治对单剂已产生抗性,且抗性表观型适合度不高的靶标物时,其单剂配比应以保存率等于适合度时的剂量比为准(ρ=ω,ρ′=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混剂 抗药性 适合度 最佳配比
下载PDF
杀虫剂二元复配剂最佳配比的筛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莉 高立明 +1 位作者 秦蓁 陈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7,共5页
仅采用共毒系数法对复配剂的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可能造成真正最佳配比的漏筛.以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幼虫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3龄幼虫为试虫,分别测定40%毒死蜱EC、4.5%高效氯... 仅采用共毒系数法对复配剂的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可能造成真正最佳配比的漏筛.以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幼虫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3龄幼虫为试虫,分别测定40%毒死蜱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氟虫腈EC、20%三唑磷EC单剂和50.25%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EC和31%氟虫腈.三唑磷复配剂的毒力,并计算共毒系数Y.将高效氯氰菊酯和氟虫腈在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进行反正弦转换(X=arcsin(k)1/2),通过SPSS软件拟合得k反正弦转换值与共毒系数的数学模型依次为:Y1=109.884+1.743X1-0.012X21,Y2=195.804+4.153X2-0.044X22.对上述的2个方程进行求导可得:Y1′=1.743-0.024X1和Y′2=4.153-0.088X2.令Y′=0,则有X1=72.250和X2=47.193,将X1=72.250和X2=47.193代入原方程,求得最大CTC分别为172.525和293.801.将X1=72.250和X2=47.193代入X=arc-sin(K)1/2中可以求得高效氯氰菊酯在毒.高氯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值为0.907,氟虫腈在氟.三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为0.538.将K值转换为两单剂的配比可得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最佳配比大约为10∶1,氟虫腈:三唑磷最佳配比大约为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毒系数 数学模型 增效作用 最佳配比
下载PDF
伊维菌素和丁氟螨酯复配最佳配比筛选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亚 赵恒科 +4 位作者 严伟 卢文才 钱坤 魏朋 何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1-224,共4页
本研究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伊维菌素、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共毒系数法对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并加工成5%伊维菌素·丁氟螨酯水乳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伊维菌素∶丁氟螨酯=1∶1时,共毒系数(CTC)高达... 本研究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伊维菌素、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共毒系数法对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并加工成5%伊维菌素·丁氟螨酯水乳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伊维菌素∶丁氟螨酯=1∶1时,共毒系数(CTC)高达265.66。伊维菌素·丁氟螨酯配比的数学模型为Y=-1.3787 X2+79.264 X-881.41,R^2=0.9154,理论最佳配比为1∶1,CTC=257.77。田间防效显示:5%伊维菌素·丁氟螨酯水乳剂药效良好,有效成分用量为25~50mg/L时,药后3、10、20d防效均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丁氟螨酯 最佳配比 田间防效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与辛硫磷对三角新小卷蛾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丽萍 黄在猛 覃建林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6,40,共4页
关键词 三角新小卷蛾 高效氯氰菊酯 最佳配比 辛硫磷 筛选 毒力 田间防治试验 发育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