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最小信息熵的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可明 刘士文 +3 位作者 王林伟 杨洁 孙阳阳 何丹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9-2233,共5页
端元提取是混合像元分解的关键,研究其算法在高精度的地物识别、丰度反演和定量遥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光谱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结合信息熵理论,应用高斯分布函数,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算法,即光谱最小信息熵(spe... 端元提取是混合像元分解的关键,研究其算法在高精度的地物识别、丰度反演和定量遥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光谱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结合信息熵理论,应用高斯分布函数,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算法,即光谱最小信息熵(spectral minimum shannon entropy,SMSE)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AVRIRS高光谱影像的端元光谱提取,并经过与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波谱库中的数据匹配,得知其提取端元的精度较高。同时,通过与经典的纯净像元指数(pixel purity index,PPI)和连续最大角凸锥(sequential maximum angle convex cone,SMACC)等端元提取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和结果综合分析,发现光谱最小信息熵算法提取端元光谱效率更高、精度更好。此外,分别利用SMACC和SMSE提取Hyperion高光谱影像端元,得出SMSE的端元提取效果好于SMACC,从而可认为SMSE算法具有一定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光谱分析 最小信息熵 端元提取 普适性检验
下载PDF
基于最小信息熵分类的不确定元数据本体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安敬民 李冠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58-2763,共6页
RDF中的元数据具有无序性的特点,使得获取所需元数据时查全率较低,且由于获取的RDF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造成查准率较低。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利用概率公式,将不确定RDF抽象为初始化模糊概念集,利用最小信息熵理论做模糊等价分类,利... RDF中的元数据具有无序性的特点,使得获取所需元数据时查全率较低,且由于获取的RDF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造成查准率较低。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利用概率公式,将不确定RDF抽象为初始化模糊概念集,利用最小信息熵理论做模糊等价分类,利用粗糙集理论,计算得到粗糙模糊概念;利用概念格将粗糙模糊概念建立偏序关系,得到一个有序的层次关系模型并用OWL语言表示。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正确有效,可以在原方法基础上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描述框架 概念格 无序性 不确定性 粗糙集理论 最小信息熵
下载PDF
最小信息熵的优化算法在轨道电路故障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志鹏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在使用决策树算法解决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故障诊断问题中,由于轨道电路的数据中大部分属性值都是连续的,所以在采用决策树方法时必须对这些属性值离散化。主要对最小信息熵算法处理连续属性值离散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对其离散化过... 在使用决策树算法解决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故障诊断问题中,由于轨道电路的数据中大部分属性值都是连续的,所以在采用决策树方法时必须对这些属性值离散化。主要对最小信息熵算法处理连续属性值离散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对其离散化过程进行一定的优化来提高计算效率,缩短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决策树 最小信息熵算法 离散化
下载PDF
基于文本-视觉和信息熵最小化的对比学习模型
4
作者 蔡晓东 董丽芳 +1 位作者 黄业洋 周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当前的无监督对比学习方法主要依赖纯文本信息来构建句子嵌入,在全面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时存在局限性。同时,传统的对比学习方法过于注重最大化文本正实例之间的互信息,忽视了句子嵌入中潜在的噪声干扰。为了既能保留文本中的有... 当前的无监督对比学习方法主要依赖纯文本信息来构建句子嵌入,在全面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时存在局限性。同时,传统的对比学习方法过于注重最大化文本正实例之间的互信息,忽视了句子嵌入中潜在的噪声干扰。为了既能保留文本中的有用信息,又能有效地剔除文本嵌入中的噪声干扰,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视觉和信息熵最小化的对比学习模型。首先,将文本与对应的视觉信息在对比学习的框架下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映射到一个统一的地面空间,并确保它们的表示在该空间中保持一致,从而克服了仅依赖纯文本信息进行句子嵌入学习的限制,使得对比学习过程更加全面且精确;然后,遵循信息最小化原则,在最大化文本正实例间互信息的同时,基于信息熵最小化对文本正实例进行重构。在标准语义文本相似度(STS)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指标上取得了显著提升,相较于现有先进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也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对比学习 信息 文本-视觉 信息熵最小 语义文本相似度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目标图像信息压缩提取算法
5
作者 李成龙 娄文忠 +3 位作者 丁男希 马文龙 赵飞 张子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当前图像信息提取面临海量数据传输与信道通信能力的约束。为此,构建了多层图像信息提取系统,克服传输时间和通信容量的限制。基于信息熵理论,以图像为主的传感信息作为输入的最小信息熵,创立多层目标图像信息提取算法;结合图像特征工程... 当前图像信息提取面临海量数据传输与信道通信能力的约束。为此,构建了多层图像信息提取系统,克服传输时间和通信容量的限制。基于信息熵理论,以图像为主的传感信息作为输入的最小信息熵,创立多层目标图像信息提取算法;结合图像特征工程,提高图像的特征提取和推断效果;利用传感器图像数据,提取图像最小体量关键信息。实验验证该算法在不丢失完整有效的信息下,对图像信息压缩比提高至10^(6),解决了以低传输量和低传输带宽完成实时可靠的远距离图像信息传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信息熵 特征提取 图像压缩 实时毁伤评估
下载PDF
基于最小信息熵损的KLPP算法在化工监控中的应用
6
作者 袁延江 康德礼 李秀喜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0-1074,共5页
针对化工过程的非线性以及过程的动态特征,本文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损的核局部保留算法(MEL-KLPP)。算法优点:①能够有效提取过程中的信息,建立准确的统计模型②在降维过程中考虑了样本之间的关联信息,所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将... 针对化工过程的非线性以及过程的动态特征,本文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损的核局部保留算法(MEL-KLPP)。算法优点:①能够有效提取过程中的信息,建立准确的统计模型②在降维过程中考虑了样本之间的关联信息,所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将算法应用于润滑油重质过程以检验其故障检出能力,结果表明MEL-KLPP算法的误报率和KLPP相近,低于KPCA,故障检出率(81.30%)高于KLPP(3.25%)和KPCA(69.7%)。将过程收集的数据根据工艺知识进行分块建模后,KLPP算法的故障检出率显著提高,MEL-KLPP检出率变化不大,表明KLPP算法对强噪声的复杂数据并不适用,MEL-KLPP算法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不高,算法鲁棒性好,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监控 核局部保留 最小信息熵
原文传递
信息熵增量最小化准则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伟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6年第4期155-15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考虑利润最大化准则和信息熵增量最小准则下,既能满足了利润最大化,又要增加利润可得性,销售商如何确定订购量的问题。数字实验表明:考虑双重准则得到的策略比仅考虑利润最大化准则得到的策略更好,可以使供应链、销售商及... 本文研究了在考虑利润最大化准则和信息熵增量最小准则下,既能满足了利润最大化,又要增加利润可得性,销售商如何确定订购量的问题。数字实验表明:考虑双重准则得到的策略比仅考虑利润最大化准则得到的策略更好,可以使供应链、销售商及制造商都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熵增量最小准则 利润最大化准则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原理的辽宁地区雨量站点优化布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浩 《地下水》 201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雨量站的合理布设是及时掌握雨情信息的关键,对区域防汛决策十分重要。结合信息熵的理论方法,按照雨量站雨量时段变化、雨量站数空间变化,依据最大和最小信息熵的计算原理,以辽宁西部某流域为研究实例,对该区域的雨量站信息时空分布的... 雨量站的合理布设是及时掌握雨情信息的关键,对区域防汛决策十分重要。结合信息熵的理论方法,按照雨量站雨量时段变化、雨量站数空间变化,依据最大和最小信息熵的计算原理,以辽宁西部某流域为研究实例,对该区域的雨量站信息时空分布的不确定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的雨量站点信息传递度和信息空间变化度两个指标对区域内的雨量站点进行优化布设。研究成果对于地区雨量站点的优化布设具有重要的方法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理论 最大及最小信息熵 雨量站点时空变化 站点优化布设 辽宁地区
下载PDF
基于交互信息的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学习算法
9
作者 李华 胡晓绢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Fayyad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学习算法使用信息熵的下降速度作为选取扩展属性标准的启发式,本文针对其易选取重复的条件属性等不足之处,引入属性间的交互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基于交互信息的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学习算法,它的核心是使用... Fayyad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学习算法使用信息熵的下降速度作为选取扩展属性标准的启发式,本文针对其易选取重复的条件属性等不足之处,引入属性间的交互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基于交互信息的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学习算法,它的核心是使用信息熵和交互信息的下降速度作为选取扩展属性标准的启发式.实验结果表明,与Fayyad决策树学习算法相比,该算法降低了决策树中同一扩展属性的重复选取率,实现了信息熵的真正减少,提高了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能构造出更优的决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概念学习 决策树 最小信息熵 交互信息 离散化
下载PDF
岷江上游1995—2020年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
10
作者 计扬 巴仁基 +3 位作者 肖成志 刘磊 周雪妮 曹亚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8-659,共12页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下岩体、地表基质和地上生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探索岷江上游流域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基于A...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下岩体、地表基质和地上生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探索岷江上游流域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基于AHP-PCA熵组合权重法对岷江上游流域1995年、2001年、2009年和2020年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并分析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较安全-安全为主。其中,生态地质环境较安全-安全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东部地区,较不安全-不安全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高山区以及深切河谷区,整体呈现中东部高、西部和北部低的格局。1995—2020年岷江上游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呈现先降低后逐步升高的趋势。其中,流域北部及深切河谷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变化波动大,且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生态地质环境不稳定;西南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降低为主,虽降低区域逐渐减少,但总体生态地质环境仍持续变差;流域中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升高为主,且升高区域逐渐增加,生态地质环境持续向好。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岷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最小信息熵 岷江上游流域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换的多模型速度结果融合
11
作者 朱娜 唐阳山 +1 位作者 甘恬 张康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在不确定分析基础上,为融合多源模型事故再现速度结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换的多模型结果融合方法。首先对多模型事故再现速度结果离散化,采用K-means聚类获得聚类结果,以各聚类区间数据极值作子区间;根据熵值法得到各模型的信度,... 在不确定分析基础上,为融合多源模型事故再现速度结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换的多模型结果融合方法。首先对多模型事故再现速度结果离散化,采用K-means聚类获得聚类结果,以各聚类区间数据极值作子区间;根据熵值法得到各模型的信度,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D-S证据理论融合得到的各专家对模型的打分融入到熵值法模型信度中去,对其进行修正;最后以模型信度为权重集与评判矩阵作模糊变换进行综合评判,得最终融合结果。并通过一真实事故案例进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事故速度结果 熵值法 D-S证据理论 最小信息熵 模糊变换
下载PDF
基于AVMD-ITKEO算法的次/超同步振荡辨识
12
作者 张浙波 林玮 +3 位作者 杨磊 刘树 张彬 常富杰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Teager-Kaiser能量算子算法和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通过将这两种算法相结合实现了次/超同步振荡模态参数的准确辨识。首先,通过改进的万有引力算法最小化包络信... 针对大规模风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Teager-Kaiser能量算子算法和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通过将这两种算法相结合实现了次/超同步振荡模态参数的准确辨识。首先,通过改进的万有引力算法最小化包络信息熵,求解最优模态分量数与惩罚因子;然后,进行变分模态分解以获得各主导模态;之后,再通过改进的Teager-Kaiser算法辨识各主导模态的参数;最后,通过辨识模拟信号和实际电网数据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文章所提振荡参数辨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次/超同步振荡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 最小包络信息熵 改进Teager-Kaiser能量算子
下载PDF
基于AHP-PCA熵组合权重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7
13
作者 夏兴生 朱秀芳 +2 位作者 李月臣 吴建峰 何志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8-556,共9页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为提出有效的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从气候条件、承载体、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用层次分析...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为提出有效的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从气候条件、承载体、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础上,以最小信息熵将权重组合为综合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评价模型,对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从结构性脆弱、胁迫性脆弱及综合性脆弱进行量化评价及等级评定。【结果】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东)北部较高、中部较低、长江两岸较高,且以长江为分界线的长江北部在较高的胁迫性脆弱和结构性脆弱共同作用下较南部明显偏高,区域内70.00%以上的区(县)农业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中强度等级以上,农业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不容乐观。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整体上与生态环境因子分布一致。【结论】以AHP-PCA熵组权重模型评价农业生态脆弱性具有可行性,可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脆弱性 层次分析(AHP) 主成分分析(PCA) 最小信息熵 三峡库区(重庆段)
下载PDF
基于G1-VPRS-MIE多层次灰色理论的引水明渠运行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贡力 路瑞琴 靳春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引水明渠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对减少和预防其在输水运行过程中的灾害发生、提高其在运营期间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引水明渠在运行期间的风险进行合理赋权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了多指标参数的明渠运行风险影响... 引水明渠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对减少和预防其在输水运行过程中的灾害发生、提高其在运营期间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引水明渠在运行期间的风险进行合理赋权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了多指标参数的明渠运行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主体结构风险、自然风险、水污染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和运行调度风险5个风险因子子系统及2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和VPRS法分别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MIE理论优化指标权重;根据明渠工程的运行特点,选取多层次灰色理论计算引水明渠运行风险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安全风险评价实践确定风险评价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引大入秦工程中,结果表明: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和变精度粗糙集理论(VPRS)并结合最小信息熵原理(MIE)的权重确定方法(G1-VPRS-MIE),不但避免了层次分析法过度依赖专家的主观经验、克服了粗糙集理论在边界刻画的局限性,而且弥补了主观和客观方法相结合的不足;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合理,既能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同时能够减少单一权重计算的偏差;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于引水明渠安全运行风险等级的确定较为有效,并得出其风险等级为中等偏高,与实际情况一致。研究成果为引水明渠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可为类似气候环境的引水明渠区域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G1法 变精度粗糙集 最小信息熵 多层次灰色理论 引水明渠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组合赋权优化蒙特卡罗法的滑坡失稳概率研究
15
作者 曹思源 张淼 +1 位作者 张文松 袁颖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0-58,共9页
为准确分析K156+200~+800滑坡的稳定状态,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优化蒙特卡罗法的滑坡失稳概率计算分析方法。针对单一蒙特卡罗法在分析滑坡失稳概率时存在影响因子众多的问题,该分析方法首先利用AHP法和CRITIC法对选定的滑坡稳定性影响因... 为准确分析K156+200~+800滑坡的稳定状态,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优化蒙特卡罗法的滑坡失稳概率计算分析方法。针对单一蒙特卡罗法在分析滑坡失稳概率时存在影响因子众多的问题,该分析方法首先利用AHP法和CRITIC法对选定的滑坡稳定性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分析,确定出影响因子的主客观权重,再利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权重计算,根据组合权重值的大小筛选出主导影响因子,最后运用蒙特卡罗法对主导影响因子进行随机抽取统计并计算滑坡加权失稳概率。该分析方法在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单一赋权弊端的同时优化了蒙特卡罗法的不足,对权重赋权计算滑坡失稳概率以及合理评价滑坡稳定性方面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失稳概率 组合赋权 AHP法 CRITIC法 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
下载PDF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桂丽 陆斯悦 房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5-902,共8页
针对多变量形式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性能评价方法.将该方法与最小信息熵指标相结合,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时,传统多变量评价方法对系统随机性性能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将系统确定性性... 针对多变量形式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性能评价方法.将该方法与最小信息熵指标相结合,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时,传统多变量评价方法对系统随机性性能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将系统确定性性能指标处理成标量形式,通过子目标乘除法与随机性性能指标结合,得到兼顾确定性性能与随机性性能的综合性能指标.利用该综合性能指标指导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将其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优控制性能.以最优指标作为基准,对系统在运行期间的性能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该协调控制系统,自抗扰控制器比内模PI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稳健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最小信息熵 自抗扰控制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基于G1-CV熵组合权重模型的含水层富水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代革联 王松松 +1 位作者 牛超 任世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138,共7页
陕北侏罗纪煤田直罗组含水层是矿井水的主要充水含水层,而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性与其岩性结构特征有密切关系,以魏墙煤矿现有的钻孔资料为基础,选取了3#煤层顶板直罗组含水层的砂岩岩性系数、岩性采取率、砂泥岩厚度比、砂岩等效厚度4个主... 陕北侏罗纪煤田直罗组含水层是矿井水的主要充水含水层,而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性与其岩性结构特征有密切关系,以魏墙煤矿现有的钻孔资料为基础,选取了3#煤层顶板直罗组含水层的砂岩岩性系数、岩性采取率、砂泥岩厚度比、砂岩等效厚度4个主控因素,分别利用G1法(序关系分析法)、CV(变异系数法)获得各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通过最小信息熵原理得到组合权重,进而借助克里金插值法结合Surfer软件对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结合钻孔单位涌水量对富水性分区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整体上为极弱至相对中等,研究区中西部和南部部分区域、中东局部区域富水性相对中等,其他区域为富水性极弱和弱区。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富水性 序关系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最小信息熵
原文传递
一种正交子空间投影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岩 王东辉 +2 位作者 张春晶 黄奕程 于明华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82-86,共5页
端元提取是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的关键问题。针对正交子空间投影方法进行端元提取需要端元先验知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最小信息熵的正交子空间投影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方法。以光谱最小信息熵判定最优端元子集,同时将正交投影散... 端元提取是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的关键问题。针对正交子空间投影方法进行端元提取需要端元先验知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最小信息熵的正交子空间投影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方法。以光谱最小信息熵判定最优端元子集,同时将正交投影散度作为不同地物光谱向量之间相似性的测度指标用于判别端元。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不需先验知识,能够自动进行端元提取,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正交子空间投影 端元提取 光谱最小信息熵 正交投影散度
下载PDF
基于AHP-Logistic熵权模型的西南浅丘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研究--以内江市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朝亮 彭树宏 +3 位作者 钱静 胡增运 张文君 徐锴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1,共7页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为了探索该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以内江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及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和基础地质3个方面建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为了探索该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以内江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及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和基础地质3个方面建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用最小信息熵求出两者的综合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地质灾害评价模型,对内江市地质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价分级;并通过高权重评价因子与历史地质灾害点的空间结构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评估结果表明:①内江市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8.93%;②海拔和坡度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地区,且山区公路两旁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沉寂式构造线附近地层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性评估 层次分析法(AHP) LOGISTIC回归模型 最小信息熵 内江市
下载PDF
基于AHP-LR熵组合模型的子长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康 薛喜成 +1 位作者 段钊 杨艳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11551-11560,共10页
延安市子长市是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受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强降雨气候下,区内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 延安市子长市是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受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强降雨气候下,区内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年均降雨量、道路距离、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岩土体类型等9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逻辑回归法(logistic regression,LR)的熵组合模型求得的各类评价因子权重值乘以对应因子层中的信息量值,在ArcGIS平台中对各类评价因子栅格图层进行了叠加分级处理并对评价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AHP-LR熵组合模型下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准确率达到0.897,明显高于单一赋权模型的精度。区内极高、高危险性分级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部,两类分区下的面积为352.49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5%。研究成果可为该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同类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逻辑回归模型 最小信息熵 子长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