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灾环境下特高压钢管塔的最小安全距离研究
1
作者 李聪聪 凌晨冰 +3 位作者 孟祥俊伟 肖庆彪 冯立言 江文强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了得到森林火灾时特高压钢管塔与火场的最小安全距离,进行了森林火场火灾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特高压钢管塔主材的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火场对主材的传热规律,得到了不同高度处主材的屈服强度折减系数,给出了主材构件... 为了得到森林火灾时特高压钢管塔与火场的最小安全距离,进行了森林火场火灾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特高压钢管塔主材的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火场对主材的传热规律,得到了不同高度处主材的屈服强度折减系数,给出了主材构件失效准则;研究了常遇风速下特高压钢管塔的失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高压钢管塔与火场的距离小于14m时,其主材局部可能会发生失效;在垂直高度50 m处,主材所受热辐射强度最强,主材温度也最高;在主材与火场距离由14m过渡到13m的过程中,其屈服强度下降幅度由12%变为36%;主材与火场距离大于15m时,虽然材料屈服强度受到高温影响会有所折减,但仍满足标准要求。故最小安全距离建议取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钢管塔 火灾动力模拟 屈服强度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许伦辉 倪艳明 +1 位作者 罗强 黄艳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对车辆换道时车辆的运动轨迹的分析,以最小安全距离MSD(minimum safety distance)作为安全换道的目标,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为前提,分别建立了双车道环境下换道车辆与其周围车辆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换道模型。在车辆换道过程... 通过对车辆换道时车辆的运动轨迹的分析,以最小安全距离MSD(minimum safety distance)作为安全换道的目标,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为前提,分别建立了双车道环境下换道车辆与其周围车辆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换道模型。在车辆换道过程中,对与换道相关联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换道车辆与关联车辆之间各种可能的碰撞形式,并充分考虑了换道车辆完成换道后的跟驰安全性,既能够较好地保障车辆换道的安全性,又能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最后,借助Matlab仿真软件,以最小安全距离换道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例子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换道过程中,最小安全换道距离与换道车辆的加速度、换道时间和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间的相对速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车辆换道 加速度 车辆跟驰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辆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江锋 邵春福 +1 位作者 闫学东 魏丽英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113,共5页
从换道需求和换道安全两个方面对换道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阅读文献给出了常用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换道车辆为目标,运用车辆运动学理论,对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车道、多车辆情况下相应... 从换道需求和换道安全两个方面对换道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阅读文献给出了常用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换道车辆为目标,运用车辆运动学理论,对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车道、多车辆情况下相应的换道最小安全距离模型。为使换道时各车辆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运动安全状态有效、直观的表现出来,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和Matlab/Simulink建立了联合动态仿真模型,对给出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给出的换道最小安全距离模型能够有效的实施安全换道决策,避免碰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最小安全距离 虚拟现实 换道
原文传递
池火灾热辐射下的最小安全距离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丽霞 张礼敬 +1 位作者 孟亦飞 涂善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防火间距是石油化工企业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笔者旨在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池火灾发生情况下邻罐之间最小安全距离 ,从而给防火间距的制定提供依据。辐射是储罐区池火灾的主要传热方式 ,作者对池火灾形状以及介质辐射吸收性质进行... 防火间距是石油化工企业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笔者旨在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池火灾发生情况下邻罐之间最小安全距离 ,从而给防火间距的制定提供依据。辐射是储罐区池火灾的主要传热方式 ,作者对池火灾形状以及介质辐射吸收性质进行了适当的简化 ,用CFD软件Fluent对丙烷液化烃储罐池火灾热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锰钢材料、内径为 1 2 4 1 0mm液化烃压力储罐 ,稳态池火灾情况下 ,相邻两储罐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1 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安全距离 防火间距 石油化工企业 储罐 池火灾
下载PDF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交叉换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娟 曲大义 +2 位作者 万孟飞 曹俊业 刘聪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换道过程中,最小安全换道距离与换道车辆的加速度、换道时间和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间的相对速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叉换道 最小安全距离模型 车路协同 通信延迟
下载PDF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换道安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秀锋 杨万三 曲大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6,共5页
分析车辆换道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换道过程中避免碰撞的条件,建立了具体换道场景中不发生任何碰撞的最小安全距离定量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结果显示,通过在换道前调整速度和纵向间距,车辆可以... 分析车辆换道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换道过程中避免碰撞的条件,建立了具体换道场景中不发生任何碰撞的最小安全距离定量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结果显示,通过在换道前调整速度和纵向间距,车辆可以减小换道过程中碰撞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自动换道辅助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换道 碰撞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汽车避障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庆 马铮 曾平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为了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中的避障性能,研究了智能汽车的避障系统。分析了纵向制动和横向转向时的减速度,采用符合乘员舒适性要求的减速度,计算三种情况下的最小安全距离;对比了三种自动避障方式的纵向最小安全距离,提出智能汽车避障... 为了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中的避障性能,研究了智能汽车的避障系统。分析了纵向制动和横向转向时的减速度,采用符合乘员舒适性要求的减速度,计算三种情况下的最小安全距离;对比了三种自动避障方式的纵向最小安全距离,提出智能汽车避障控制策略;并着重研究了自车转向避障时对相邻车的影响,提出了转向影响区域和非影响区域,有效地降低了危险工况的发生。根据不同工况的仿真结果表明避障策略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避障系统 最小安全距离 避障策略
下载PDF
GB/T 19876中最小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宁燕 张晓飞 《中国标准化》 2010年第6期57-59,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GB/T19876-2005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计算方法,并针对垂直安装的有源光电防护装置与固定式防护装置结合使用时,为避免操作者绕开安全防护装置进入危险区的最小安全距离计算的应用示例。
关键词 危险区 最小安全距离 计算方法 有源光电防护装置 固定式防护装置
下载PDF
最小安全距离下智能车安全换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大军 杜峰 +1 位作者 关志伟 丁建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以避免碰撞为目标的智能车换道安全问题,分析了车辆换道过程的特征;设计了具体的模拟换道场景并对车辆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换道车辆与相关联车辆间避免发生碰撞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借助Matlab软件,以匀速和加速换道为例... 针对以避免碰撞为目标的智能车换道安全问题,分析了车辆换道过程的特征;设计了具体的模拟换道场景并对车辆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换道车辆与相关联车辆间避免发生碰撞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借助Matlab软件,以匀速和加速换道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安全区域与非安全区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换道时的加速度及相对速度,减少换道时间,可提升智能车在换道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安全换道 碰撞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自动换道系统最小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杭哲 刘斌 刘枫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共5页
针对自动换道系统中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构建,分别提出了弯道工况下具有代表意义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和基于车辆极限运动关系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分析,并以红旗H7轿车仿真模型为基础,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出基于... 针对自动换道系统中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构建,分别提出了弯道工况下具有代表意义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和基于车辆极限运动关系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分析,并以红旗H7轿车仿真模型为基础,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出基于弯道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潜在事故风险较极限运动关系模型高,但后者换道的次数明显少于前者,自动驾驶车辆行驶效率降低,可能导致用户对自动驾驶功能的体验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自动换道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元托帽沟管道带状池火灾最小安全距离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奎荣 廖柯熹 +2 位作者 彭趣 何沫 李章青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沿元托帽沟敷设的成品油管道发生泄漏后,如遇明火可能在沟道内引发池火灾,严重威胁附近人员生命安全。由于沿沟敷设管道泄漏形成的油池呈现带状,现有文献中的池火灾模型对其并不适用,因此,需要针对带状池火灾的特点建立对应计算模型,计... 沿元托帽沟敷设的成品油管道发生泄漏后,如遇明火可能在沟道内引发池火灾,严重威胁附近人员生命安全。由于沿沟敷设管道泄漏形成的油池呈现带状,现有文献中的池火灾模型对其并不适用,因此,需要针对带状池火灾的特点建立对应计算模型,计算带状油池最大面积,将带状油池划分为多个微小方形油池,计算各方形油池的热辐射量,相互叠加,即可得带状油池在不同距离上的总热辐射量。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热辐射阀值为25 k W/m2,按上述带状池火灾方法计算出兰成渝管道元托帽沟段发生带状池火灾的最小安全距离为16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池火灾 方形油池 热辐射 最小安全距离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深厚软土地基上新建煤场与海堤的最小安全距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亮 《电力勘测设计》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软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其工程性质极差。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运用传统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计算方法,综合分析了深厚软土地基上新建煤场大面积堆载对邻近海堤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煤场与海堤之间最小的安全距离。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最小安全距离 极限平衡法 FLAC3D
下载PDF
民机坠撞燃油泄漏时消防救援最小安全距离
13
作者 于晓芳 《消防界(电子版)》 2017年第4期44-44,共1页
以B737-800客机为例,建立民机燃油泄漏池火计算模型,对池火灾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消防战斗服的防护性能开展消防救援最小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消防救援指挥员救援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最小安全距离 池火模型 燃油泄漏
下载PDF
盾构隧道侧穿汤山水库最小安全距离分析
14
作者 赵涵滢 张俊超 何拥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盾构隧道穿越水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引起开挖应力场突变,对既有结构受力和变形不利。基于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工况下穿越水库的计算模型,探究隧道穿越汤山水库的最小安全距离。确认其最小安全... 盾构隧道穿越水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引起开挖应力场突变,对既有结构受力和变形不利。基于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工况下穿越水库的计算模型,探究隧道穿越汤山水库的最小安全距离。确认其最小安全距离为3.8m小于设计间距7.8m,且研究发现随着隧道与大坝距离减小,围岩塑性区由拱顶逐渐向隧道左右两侧发展隧道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呈增大趋势。保证了盾构隧道安全穿越水库,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穿越水库 临近施工 最小安全距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议大电流导体并行分布的最小安全距离
15
作者 韩书魁 《中国西部科技》 2005年第05A期21-22,共2页
本文从电磁原理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作用下的受力分析,计算出并行母线的最小间距。并在实际中利用最小间距确定母线的合理分布和固定,保证了母线的牢固性。
关键词 最小安全距离 并行 大电流 受力分析 磁场作用 通电导体 电磁原理 最小间距 合理分布 间距确定 母线 牢固性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配网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建立 刘欣宇 薛阳 《电工技术》 2024年第8期225-227,230,共4页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市政迁改、用户接火等工作采取“能转必转,能带不停”的方式,但是在海拔4500 m以上的地区开展配电带电作业缺乏相关技术标准,开展带电作业次数相对较少,因此结合低海拔地区配网带电作业成熟的研究成果...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市政迁改、用户接火等工作采取“能转必转,能带不停”的方式,但是在海拔4500 m以上的地区开展配电带电作业缺乏相关技术标准,开展带电作业次数相对较少,因此结合低海拔地区配网带电作业成熟的研究成果以及常用海拔校正方法,对3000~5000 m范围内配网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带电作业 海拔校正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智能车联网下车辆换道安全距离预警仿真
17
作者 王运玲 张孝友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5期163-167,共5页
车辆换道过程中涉及横向、纵向的加减速等控制,若驾驶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周围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会导致追尾、刮撞等事故的发生。为了提升车辆换道安全性,提出智能车联网下车辆换道安全性预警方法。通过搭建换道车辆横向速度、位移数学模型... 车辆换道过程中涉及横向、纵向的加减速等控制,若驾驶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周围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会导致追尾、刮撞等事故的发生。为了提升车辆换道安全性,提出智能车联网下车辆换道安全性预警方法。通过搭建换道车辆横向速度、位移数学模型,基于车辆行驶运动学理论、位移函数,建立最小纵向安全距离数学模型,计算抛物线、导函数得出后车与目标车道上前车、后车最小安全距离。当自车与后车间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存在追尾风险,系统会发出预警信息;当自车与目标车道前、后车间距小于安全距离时,存在刮碰风险,系统也会发出预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际安全距离内发出预警信息,有效解决车辆换道交通安全问题,并且预警系统响应时长保持在5m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联网 车辆换道 加速度 减速度 最小安全距离 安全预警
下载PDF
500 kV变电站无人机巡检作业安全距离
18
作者 蔡焕青 付晶 +3 位作者 杨宁 邵瑰玮 文志科 谈家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99-3208,共10页
无人机在变电站巡检中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变电设备众多且布置密集,强电磁环境可能会损坏无人机,明确无人机与带电体间的作业安全距离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首先开展了无人机电机悬浮体与导线的模拟放电试验,建立了真型无人机与500... 无人机在变电站巡检中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变电设备众多且布置密集,强电磁环境可能会损坏无人机,明确无人机与带电体间的作业安全距离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首先开展了无人机电机悬浮体与导线的模拟放电试验,建立了真型无人机与500 kV站内强电场区设备的3维仿真模型,计算分析无人机附近电场分布特征,以研究分析作业安全距离。结果表明,无人机与导线电晕放电存在相互影响,无人机受到影响的临界起晕场强为300 kV/m,无人机存在畸变的电场值为原值的2~3倍。研究得到了电场控制条件下的作业安全距离,其中无人机对500 kV管母线、主变500 kV侧套管巡检的最小作业安全距离分别为2.2 m、2.1 m,研究结果可为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安全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变电站 无人机巡检 模拟放电试验 电场仿真 管母线 主变 最小作业安全距离
原文传递
池火灾最小安全距离的确定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邢志祥 常建国 蒋军成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5年第9期22-26,共5页
介绍了池火灾热辐射的近似计算方法,对热辐射的破坏准则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重点介绍了热通量准则和热通量-时间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小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算例。
关键词 池火灾 安全距离 热辐射 最小安全距离 池火灾 近似计算方法 破坏准则 热辐射 热通量
原文传递
±1100kV耐张串双人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试验和电场分布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玉剑 李嘉伟 +2 位作者 苏宇 邱志慧 姚修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11-2019,共9页
11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耐张绝缘子串多采用大吨位悬式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单片重量有些超过30kg,单人作业困难,需要双人进行带电更换作业。而保证双人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问题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到达作业位置的方式,实现两人之间电位转移。该... 11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耐张绝缘子串多采用大吨位悬式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单片重量有些超过30kg,单人作业困难,需要双人进行带电更换作业。而保证双人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问题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到达作业位置的方式,实现两人之间电位转移。该文根据±1100kV昌吉–古泉特高压线路耐张串的实际情况,开展±1100kV耐张串双人带电作业组合间隙试验。建立±1100kV耐张塔耐张串双人带电作业电场计算模型,仿真分析双人沿耐张串进出作业位置的过程和双人更换绝缘子的不同作业工况的绝缘子串、带电作业人员的电场分布特性,提出±1100kV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双人同时带电作业应需满足的最小安全距离。仿真结果显示,为方便实现作业人员之间的电位转移,推荐两名人员在更换耐张绝缘子时分别坐在不同绝缘子串上。研究结果可为±1100kV特高压直流双人更换大吨位单片耐张绝缘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 耐张串 双人带电作业 最小安全距离 电场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