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电子束荷电效应评价致密储集层储集空间——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晓琦 孙亮 +5 位作者 朱如凯 金旭 李建明 吴松涛 毕丽娜 刘晓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2-480,共9页
根据对致密储集层含油样品荷电现象的研究,提出基于电子束荷电效应的扫描电镜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法,研究储集层中残留油(未在实验真空条件下散失的原油)分布,并采用荷电显影剂注入法研究致密储集层孔隙连通性,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定量评... 根据对致密储集层含油样品荷电现象的研究,提出基于电子束荷电效应的扫描电镜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法,研究储集层中残留油(未在实验真空条件下散失的原油)分布,并采用荷电显影剂注入法研究致密储集层孔隙连通性,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集层样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层含油样品强烈的荷电效应来源于孔隙中填充的残留油,有机质裂解生成的原油广泛存在于有机质附近孔隙中,贫有机质区也有残留油存在。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法分析面积大,能克服样品非均质性导致的分析区代表性差的问题。荷电显影剂注入法刻画孔隙连通性更加准确有效,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含油样品总面孔率为12.56%,总孔隙连通率达90%,储集空间有效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荷电效应 背散射截面二次成像 有效储集空间 孔隙连通性 致密油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下载PDF
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层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83,167,共5页
松南气田发育于松辽盆地长岭凹陷中部断陷带老英台-达尔罕断凸带的腰英台深层断鼻构造上,是一个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气藏。营城组火山岩由5个喷发期次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岩相主要为溢流相上部... 松南气田发育于松辽盆地长岭凹陷中部断陷带老英台-达尔罕断凸带的腰英台深层断鼻构造上,是一个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气藏。营城组火山岩由5个喷发期次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岩相主要为溢流相上部、中部、下部亚相,爆发相的热碎屑流亚相、空落亚相及火山通道相;储集空间主要为基质孔隙、裂缝与各类孔隙空间构成。受多旋回、多期次火山岩喷发的影响,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储层孔、洞、缝分布不均、地震响应特征规律性差、储层描述难度大。采用井震结合,以测井资料为约束,通过多数据体地震波形属性分析和相控地震反演技术,较好地表征了火山岩储层有效储集空间。经过4口开发水平井验证,不仅控制了有效储集层,而且均取得高产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有效储集空间 预测 松南气田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可动用性微观综合评价 被引量:30
3
作者 金旭 李国欣 +4 位作者 孟思炜 王晓琦 刘畅 陶嘉平 刘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选取目前中国重点开发的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松辽盆地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青一段等4大盆地中高成熟度页岩油作为研究对象,基... 选取目前中国重点开发的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松辽盆地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青一段等4大盆地中高成熟度页岩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储集空间展布多尺度刻画、有效连通性计算、荷电效应可动油评价、改造过程裂缝扩展仿真模拟等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在同一评价技术体系和相同实验测试条件下获取4大盆地页岩油储集层有效性、含油性、原油可动性及可改造性等关键参数,解决常规分析手段分辨率不足、难以定量评价等难题,形成不同类型页岩油资源可动用性评价方法与对比认识。综合实验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内4大盆地陆相页岩油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其中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有效性较好、鄂尔多斯盆地长73亚段可动油占比较高、渤海湾盆地孔二段可改造性最佳,为针对性开发方案与工程技术遴选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可动用性 储集空间有效 含油性 可改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