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平谷区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淑英 于同泉 +3 位作者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路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目的】探明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置1076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明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置1076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1.96、2.51、17.32和10.91mg·kg-1,含量均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耕层中有效铁和有效锰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变程分别为21.6和45.3km,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变程较小,分别为3.1和2.9km,亚耕层中4种有效微量元素的变程与耕层不同,其大小顺序为: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平谷区4种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图,耕层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布主要取决于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性质等结构性因素,而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分布则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其中果园和菜地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田。亚耕层4种微量元素空间分布格局与耕层相似,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垂直分布特征。【结论】肥料和农药的投入是平谷区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有效锌含量偏高,对土壤环境质量具有潜在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微量元素 半方差函数 空间变异 北京 平谷区
下载PDF
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状况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曙才 谢正生 +1 位作者 俞元春 刘月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41-2146,共6页
研究了北亚热带 2 5 a生栓皮栎林、杉木林、火炬松林、毛竹林和 5年生 2代杉木萌芽林土壤中 B、Mo、Cu、Zn、Fe、Mn的有效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影响其有效性的土壤因子以及不同林分对土壤微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该... 研究了北亚热带 2 5 a生栓皮栎林、杉木林、火炬松林、毛竹林和 5年生 2代杉木萌芽林土壤中 B、Mo、Cu、Zn、Fe、Mn的有效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影响其有效性的土壤因子以及不同林分对土壤微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该地区的森林土壤中 ,有效 B,Mo,Cu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各自临界值 ,有效 Zn平均含量接近临界值 ,Fe,Mn含量丰富 ;有效微量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因林分和元素种类而异 ;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 ;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 ,栓皮栎林土壤中有效微量养分含量最高 ,2代杉木萌芽林最低 ,其余林分居中且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亚热带 森林土壤 有效微量元素状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复垦土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1 位作者 张晓霞 杜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为了分析矿区不同复垦条件下,复垦土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的的分布特征,采用实地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措施条件下土壤铜(Cu)、铁(Fe)、锰(Mn)、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矿区不同复垦条件下,复垦土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的的分布特征,采用实地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措施条件下土壤铜(Cu)、铁(Fe)、锰(Mn)、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复垦土地恢复过程中,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恢复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恢复和增加;当土壤恢复时间超过8a以后,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接近或超过自然状态下土壤中的含量。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也有较大影响,覆土+灌草种植等合理的人为治理活动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量元素 复垦土地 恢复时间 治理措施 矿区
下载PDF
玉米秸秆及其根茬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丽荣 姜岩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通过对黑钙土的培养试验 ,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根茬施入土壤后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玉米秸秆及其根茬处理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施用玉米秸秆土壤有效锌、锰、铁、铜提高幅度分别为 0 ... 通过对黑钙土的培养试验 ,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根茬施入土壤后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玉米秸秆及其根茬处理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施用玉米秸秆土壤有效锌、锰、铁、铜提高幅度分别为 0 70~ 2 0 5、4 77~ 5 94、3 2 4~5 2 8和 0 19~ 0 63mg/kg ;施用玉米根茬土壤有效锌、锰、铁、铜分别为 0 2 1~ 0 64、2 30~ 3 72、3 96~ 6 63和 0 2 1~ 0 6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玉米根茬 有效微量元素 土壤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特征——以张掖市临泽县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强 杨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5-208,215,共5页
以临泽县土壤(0—20cm)中有效Mn,Zn,Fe,Cu,B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绘制了空间分布图,最后根据甘肃省耕层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临泽县有效土壤微量元素进行综合... 以临泽县土壤(0—20cm)中有效Mn,Zn,Fe,Cu,B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绘制了空间分布图,最后根据甘肃省耕层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临泽县有效土壤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渍土、灰棕漠土、流动风沙土普遍缺有效微量元素,泥炭沼泽土、灌耕厚立土、草甸盐土中的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临泽县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为了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可以提高微肥用量和改善微肥的施用措施来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全量微量元素 有效微量元素 临泽县
下载PDF
广西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西宁 黄玉溢 +1 位作者 刘斌 陈桂芬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对7个广西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的26个土样有效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有效B、Zn、Mo严重缺乏;由于长期使用含Cu杀菌剂,导致部分果园土壤剖面中有效Cu含量过高;此外,有效B、Cu含量在土壤剖面中分布自上而下存在明显的... 对7个广西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的26个土样有效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有效B、Zn、Mo严重缺乏;由于长期使用含Cu杀菌剂,导致部分果园土壤剖面中有效Cu含量过高;此外,有效B、Cu含量在土壤剖面中分布自上而下存在明显的递减性,而有效Zn、Mn、Mo的分布则无明显规律。因此,建议在红壤柑桔园上增施B、Zn、Mo肥,控制喷施含Cu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柑桔园 土壤剖面 有效微量元素
下载PDF
作物根茬留田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牟金明 王明辉 +2 位作者 宋日 姜亦梅 姜岩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59-61,共3页
研究了玉米根茬留田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玉米根茬留田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均高于相应的刨茬对照,即玉米根茬在其腐解过程中,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加强了不可... 研究了玉米根茬留田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玉米根茬留田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均高于相应的刨茬对照,即玉米根茬在其腐解过程中,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加强了不可给态微量元素向可给态(有效态)的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培肥效果明显。从试验结果还可看出,玉米对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吸收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茬留田 有效微量元素 吸收高峰
下载PDF
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其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西宁 黄玉溢 《广西园艺》 2007年第2期15-16,共2页
7个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其26个土样的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柑桔土壤有效土层分化有3个层次,各层次的形态有自已的特征;土壤剖面中有效B、Zn、Mo严重缺乏,部分果园由于长期使用含Cu杀菌剂而使土壤剖面中有效Cu含量过高;有... 7个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其26个土样的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柑桔土壤有效土层分化有3个层次,各层次的形态有自已的特征;土壤剖面中有效B、Zn、Mo严重缺乏,部分果园由于长期使用含Cu杀菌剂而使土壤剖面中有效Cu含量过高;有效B、Cu在土壤剖面中分布自上而下存在明显的递减性,而有效Zn、Mn、Mo分布无明显规律。建议在红壤柑桔园上增施B、Zn、Mo肥,控制喷施含Cu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园 土壤剖面 形态特征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
下载PDF
曲靖植烟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和影响因子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强 周冀衡 +5 位作者 张永安 吴立柱 张拯研 张一扬 解燕 刘加红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67,79,共6页
为了明确曲靖烟区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壤取样测定,并分析了曲靖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变异特征,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空间分布图,研究了微量元素... 为了明确曲靖烟区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壤取样测定,并分析了曲靖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变异特征,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空间分布图,研究了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曲靖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变异程度中等;土壤微量元素均表现为各向异性分布,土壤有效硼的空间变异主要受随机因子影响,其余5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同时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性因子的影响;曲靖植烟土壤有效硼普遍极度缺乏,很低(〈0.25mg/kg)和低(0.25—0.50mg/kg)的植烟土壤面积分别占7.74%和68.20%,有效锌含量中等偏上,低(〈1.5mg/kg)的植烟土壤面积仅为1.32%,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十分丰富,土壤有效钼区域差异较大,研究区中28.38%的区域有效钼缺乏;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壤pH、有机物料投入量和前茬作物均是影响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有效微量元素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盐渍土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年佳乐 李跃进 +1 位作者 景宇鹏 宋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为了探讨典型盐渍化土壤分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并且给盐渍土微量元素养分诊断与施肥的准确性采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默川平原中部盐渍土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 为了探讨典型盐渍化土壤分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并且给盐渍土微量元素养分诊断与施肥的准确性采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默川平原中部盐渍土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Fe、Mn、Cu、Zn、B和Mo含量分别为5.18 mg/kg、3.54 mg/kg、0.91 mg/kg、0.33 mg/kg、2.54 mg/kg和0.11 mg/kg,有效态Zn和Mo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研究区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和Mo具有中等或偏弱的空间相关性,B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程大小顺序为Zn>Mn>Cu=Fe>B>Mo。6种微量元素表现出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川平原 盐渍土 有效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维俊 刘贤德 +4 位作者 金铭 张学龙 敬文茂 王顺利 马剑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6-391,共6页
以建立在祁连山西水林区大野口流域的1 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锌、锰、铜、铁、硼等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密度大小和有效性指数、与有机质和p H值及速效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以建立在祁连山西水林区大野口流域的1 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锌、锰、铜、铁、硼等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密度大小和有效性指数、与有机质和p H值及速效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有效微量元素锌、锰、铜、铁、硼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均为:铁】锰】铜】硼】锌,有效微量元素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0~60 cm土层有效锌、锰、铜、铁、硼均值大小分别为:(0.52±0.27)mg kg-1、(6.26±1.76)mg kg-1、(2.44±0.98)mg kg-1、(94.69±25.48)mg kg-1、(2.19±0.70)mg kg-1。(2)0~60 cm土层中,锌、锰、铜、铁、硼密度大小分别为:(2.21±1.27)mg m-2、(26.24±7.64)mg m-2、(11.50±6.41)mg m-2、(447.78±178.04)mg m-2、(9.76±3.32)mg m-2,有效性指数大小为:铁】硼】铜】锰】锌,其中:铁、硼、铜有效性指数大于1,而锌、锰有效性指数小于1。(3)不同土层有机质与锌、锰、铜、铁、硼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 H值与锌、锰、铜、铁、硼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仅与硼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和p H值均对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土壤剖面 有效微量元素 祁连山
原文传递
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保港 张田萌 +2 位作者 李可力 王冲 邹春琴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5-400,共6页
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有效Fe、Mn含量的最... 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有效Fe、Mn含量的最优理论模型为指数型(R2为0.887和0.553),有效Cu含量为球状模型(R2为0.988),有效Zn含量为高斯模型(R2为0.977)。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和空间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Zn> Cu> Mn> Fe,Fe> Zn> Mn> Cu。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有效Fe、Mn、Zn含量主要处于低水平,并且土壤有效Fe、Mn、Cu含量以片状分布为主,土壤有效Zn含量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而土壤有效Cu含量则与土壤pH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曲周农田土壤有效Fe,Mn,Zn含量相对较低,而有效铜含量相对较高。如果种植对铁锌敏感而且需求量相对较高的作物,应该考虑Fe、Zn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 空间变异性 农田土壤 曲周县
原文传递
神府矿区复垦土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钦萍 张廷元 +1 位作者 张洋 宋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3-157,共5页
为了研究矿区不同复垦条件下,复垦土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的关系,采用实地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措施条件下土壤有效铜(Cu)、铁(Fe)、锰(Mn)、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环境之间的... 为了研究矿区不同复垦条件下,复垦土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的关系,采用实地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措施条件下土壤有效铜(Cu)、铁(Fe)、锰(Mn)、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属于极低水平;土壤环境整体呈碱性,土壤pH值均在8.5以上,且变异系数属于小变异;土壤有机质无论是在不同恢复年限条件下,还是在不同治理措施条件下,其变异系数均属于高度变异。土壤环境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呈负相关关系,有效锰、有效铜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较高;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效锌、有效铜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量元素 土壤PH值 总有机碳 复垦土地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14
作者 廖琴 南忠仁 +3 位作者 王胜利 黄璜 晋王强 周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80,共8页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山丹县和民乐县农田耕层土壤中有效态Fe,Cu,Zn,Mn,Ni和C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效态Fe和Zn含量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有效态Cu...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山丹县和民乐县农田耕层土壤中有效态Fe,Cu,Zn,Mn,Ni和C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效态Fe和Zn含量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有效态Cu,Zn和Ni含量的最适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Fe和Co为指数模型,Mn为高斯模型;有效态Fe,Cu,Mn,Ni和Co含量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有效态Zn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程大小顺序为Fe>Ni>Zn>Co>Mn>Cu.有效态Fe和Ni含量呈明显的带状分布,总体上为由南向北递减,有效态Mn和Co含量呈岛状分布;有效态Fe和Zn含量处于中等及偏低水平,而有效态Cu,Mn和Ni含量处于中等及丰富水平.此外,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研究区主要微量元素(Cu除外)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田土壤 有效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洪来 杨丰 +1 位作者 黄顶 陈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5-160,共6页
为明确草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华北农牧交错带2种类型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草地土壤表层(0~20cm)有效态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农... 为明确草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华北农牧交错带2种类型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草地土壤表层(0~20cm)有效态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农牧交错带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典型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分别上升8.8%和16.4%,其他4种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6.4%~28.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标准,典型草地区域有效态硼、钼含量处于高水平,有效态铜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铁、锰在典型草地为高水平和中等水平,开垦为农田后分别降到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低湿草甸开垦导致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0.6%~77.7%,其中有效态铁、硼、钼处于极高水平,有效态锰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铜由低湿草甸的高水平降到农田的中等水平。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限制草地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由典型草地开垦的农田其土壤有效锰含量不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建议研究区禁止开垦草地并对已开垦的草地实行退耕还草,同时建议建立基于土壤微量元素密度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生态系统 典型草地 低湿草甸 草地开垦 有效微量元素
下载PDF
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春华 张正杨 +4 位作者 刘国顺 王新中 郝伟宏 李延涛 贾保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5,共6页
基于GIS和GPS定位技术,结合网格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褐土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养分(速效Fe、速效Mn、速效Cu、速效Zn)的空间变异规律,并绘制了微量养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微量养分在整个研究区内均表现出中等变异水... 基于GIS和GPS定位技术,结合网格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褐土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养分(速效Fe、速效Mn、速效Cu、速效Zn)的空间变异规律,并绘制了微量养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微量养分在整个研究区内均表现出中等变异水平,其变异性大小表现为:速效Zn>速效Mn>速效Cu>速效Fe。除速效Mn外,其他微量元素都表现出很强的空间结构性,速效Cu、Zn变程较短,分别为182m和175m,速效Mn变程较长为850m。基于半方差函数模型,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研究区土壤速效微量养分进行了克里格插值,结果表明:速效Fe在研究区内普遍缺乏,速效Mn、速效Cu含量中等偏高,而速效Zn含量在整个研究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有效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撂荒农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演变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1 位作者 薛萐 肖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809-3817,共9页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农耕地撂荒后不同坡向土壤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农耕地撂荒后不同坡向土壤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阴坡由于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大,植被生长旺盛。有机碳、全氮、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表现为在演替前期变化较小,而后期随撂荒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有效铜则随撂荒年限呈降低趋势。阳坡土壤有机碳、全氮及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则随年限呈波动变化。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量元素密度变化不同,阳坡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密度在演替前10年明显高于阴坡,而在10年后显著低于阴坡;有效铜密度在前5年略低于阴坡,5年后明显高于阴坡。【结论】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20年后,虽然4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低或极低水平,因此黄土丘陵区通过自然演替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撂荒演替 有效微量元素
下载PDF
土地整理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华颖 王子芳 +4 位作者 高明 乔亮 张宏 邓炜 王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257,274,共6页
以重庆丰都县三坝乡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土地整理后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硼的含量均下降,其中有效铁含量下... 以重庆丰都县三坝乡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土地整理后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硼的含量均下降,其中有效铁含量下降最明显,较整理前减少72.7%;土地整理改变了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除有效硼外)的剖面分布规律,使离散程度降低,使各土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趋于均匀。(2)土壤有机质、pH和速效养分能影响微量元素的分布。土地整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能显著降低表层(0-20cm)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其中土壤有效铜含量受其影响最为明显,相关系数r为0.773;随着土壤pH的增加,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其中有效铁含量受pH影响较为显著;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下降是造成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的另一原因,速效钾对底层(40-60cm)土壤中有效态铁和有效态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和0.510,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变化对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有效微量元素 有机质 黄壤
下载PDF
放牧对肃南山地草原土-草-畜养分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红善 常根柱 +2 位作者 周学辉 苗小林 路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禁牧区与放牧区土壤养分、地表植被营养成分及土壤、植被和家畜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Zn、Cu、Na含量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效养分含量0-30 cm土层平均...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禁牧区与放牧区土壤养分、地表植被营养成分及土壤、植被和家畜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Zn、Cu、Na含量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效养分含量0-30 cm土层平均值禁牧区显著高于放牧区,其中有效磷和钾尤为突出,并以11-30 cm土层变幅较大,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除有效态Fe外,其他4种微量元素禁牧区明显高于放牧区。地表牧草有效态微量元素,均表现为禁牧区明显高于放牧区,且部分值高出1倍以上。家畜有效态微量元素,Mn元素未检测出,其他各元素在家畜体内的积累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牦牛>绵羊>山羊,各元素在家畜体内的含量顺序依次是:Na>Fe>Zn>Cu。肃南县对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粗放状态,山地草原超载过牧极为严重,已成河西走廊西段草地退化较为严重的区域。本研究测定的土壤、植被、家畜基本数据对退化严重的肃南县山地草原恢复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牧草 家畜 有效微量元素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龙 魏孝荣 郝明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6-101,181,共7页
对长武县十里铺村长期定位试验旱地土壤,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测定,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法对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布除受微... 对长武县十里铺村长期定位试验旱地土壤,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测定,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法对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轮作次序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布除受微量元素总量的影响外,还与作物的轮作次序有关。不同轮作次序土壤有机质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有效铁由上到下持续增加,有效锰和有效锌呈现上高下低的趋势,有效铜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先增加后缓慢减少。粮草轮作体系80~10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在11.08~11.89 g·kg^(-1)之间,粮豆轮作体系该土层含量为11.04~11.72 g·kg^(-1)之间。粮草轮作系统中3年小麦的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较低,种植苜蓿和马铃薯可以提高土壤有效锰含量,连续种植小麦和连续种植苜蓿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出现下降的趋势。粮豆轮作系统中小麦+糜子茬口土壤有效铁含量较高,小麦茬口的土壤有效锰含量最低,比小麦+糜子茬口和豌豆茬口的含量平均低7.73%~30.55%。粮草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粮豆轮作系统,在80 cm以上土层,两个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在该土层以下,两个系统间的差异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轮作 有机质 有效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