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3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番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初步研究
1
作者 米春娇 孙洪仁 +2 位作者 张吉萍 吕玉才 张砚迪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为给我国番茄测土施磷提供有效参考,在数据库中检索我国开展的番茄施肥相关试验文献,并采用零散试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对我国番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推荐施磷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番茄露地土壤有效磷第... 为给我国番茄测土施磷提供有效参考,在数据库中检索我国开展的番茄施肥相关试验文献,并采用零散试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对我国番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推荐施磷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番茄露地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96.9、76.6~296.8、19.8~76.5、5.1~19.7、1.3~5.0和<1.2 mg·kg^(-1),设施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98.4、79.0~298.3、20.9~78.9、5.5~20.8、1.5~5.4和<1.4 mg·kg^(-1),露地+设施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13.0、81.0~312.9、20.9~80.9、5.4~20.8、1.4~5.3和<1.3 mg·kg^(-1)。当磷肥当季利用率15%~35%、番茄目标产量45~195 t·hm^(-2)时,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6级的推荐施磷量依次为0、13~130、26~260、39~390、51~520和64~650 kg·hm^(-2)。该研究建立了我国番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推荐施磷系统,为我国番茄测土施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测土施肥 土壤养分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下载PDF
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适宜施磷量研究
2
作者 郭炳麟 孙洪仁 +2 位作者 张吉萍 王尚波 王志栋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38-46,70,共10页
为了给我国黄瓜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黄瓜基于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测土推荐施磷系统。结果表明,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 为了给我国黄瓜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作物测土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黄瓜基于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测土推荐施磷系统。结果表明,我国黄瓜土壤有效磷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95、98~395、25~98、6~25、2~6、<2 mg/kg。当黄瓜目标产量为45~450 t/hm^(2)时,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6级土壤的适宜施磷量范围分别为0、14~330、28~660、42~990、57~1320、71~1650 kg/hm^(2),磷肥利用率35%、30%、25%、20%和15%的适宜施磷量依次为0~707、0~825、0~990、0~1238、0~16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测土施肥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下载PDF
我国籽实和饲草大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洪仁 杨小可悦 +5 位作者 王显国 张运龙 杜雪燕 李林霞 冯泽娟 陶润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给我国大麦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大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麦土壤有效磷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0.7、24.2~40.7、14.4... 为了给我国大麦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大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推荐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麦土壤有效磷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0.7、24.2~40.7、14.4~24.2、8.6~14.4、5.1~8.6、3.0~5.1、1.8~3.0和<1.8 mg/kg.当磷肥利用率15%~35%时,目标产量3~7.5 t/hm~2籽实大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0、9~50、17~100、26~150、34~200、43~250、51~300和60~350 kg/hm~2;目标产量6~15 t/hm~2干草大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磷量依次为0、9~50、17~100、26~150、34~200、43~250、51~300和60~350 kg/hm~2;目标产量15~45 t/hm~2青贮大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0、7~51、15~102、22~153、29~204、36~255、44~306和51~357 kg/hm~2.本研究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大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大麦测土施磷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测土施肥 土壤养分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下载PDF
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推荐施磷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2 位作者 张运龙 杜雪燕 李林霞 《中国奶牛》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推荐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有效磷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5、24~45、12...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推荐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有效磷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5、24~45、12~24、6.2~12、3.2~6.2、1.7~3.2、0.9~1.7和<0.9mg/kg。当磷肥当季利用率为15%~35%时,目标产量1.5~6.0t/hm^(2)籽实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磷量分别为0、4~40、9~80、13~120、17~160、21~200、26~240和30~280kg/hm^(2);目标产量4.5~15t/hm^(2)饲草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磷量依次为0、6~50、13~100、19~150、26~200、32~250、39~300和45~350kg/hm^(2)。本研究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燕麦测土施磷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燕麦 测土施肥 土壤养分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与钒钼黄比色法在有效磷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比较
5
作者 华丽霞 代顺冬 +6 位作者 何炼 叶鹏盛 孙小芳 况再银 曾华兰 蒋秋平 张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7-252,共6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以及肥料中的有效磷含量进行检测,为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有效磷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是评判肥料质量高低、实现配方施肥的关键。研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与钒钼黄比色法这两种有效磷检测...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以及肥料中的有效磷含量进行检测,为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有效磷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是评判肥料质量高低、实现配方施肥的关键。研究对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与钒钼黄比色法这两种有效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比较,明确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在213.6 nm条件下的磷检出限为0.05 mg/L,钒钼黄比色法在400 nm检测波长的灵敏度最高,检出限为0.32 mg/L。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不同浓度的有效磷检测准确度均高于96%,其准确度受磷浓度的影响小;传统的钒钼黄比色法检测准确度受磷浓度、检测波长影响较大,对磷含量低于5 mg/L的样品检测准确度下降,且低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的检测准确度。研究结果认为对于未知浓度范围的样品,钒钼黄比色法在400 nm波长检测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钒钼黄比色法 肥料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不确定度评价
6
作者 韩梅 韩文红 +3 位作者 张伯研 贾娜 张威 孔祥科 《四川环境》 202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为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进行测定,并对测定过程中相关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整个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样品称量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m);(2)加入浸提液时浸提液体积V引... 为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进行测定,并对测定过程中相关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整个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样品称量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m);(2)加入浸提液时浸提液体积V引入的不确定度u(V);(3)标准溶液配置时引入的不确定度u(C_(s));(4)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u(C0);(5)样品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R)。结果表明,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配置、标准曲线拟合在整个实验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样品测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结果有影响的不确定度因素,加强质量控制,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土壤 有效磷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我国葡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适宜施磷量研究
7
作者 孙洪仁 朱凯迪 +3 位作者 王彦 张吉萍 王尚波 王志栋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1期45-52,共8页
为建立我国葡萄测土推荐施磷系统,本研究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探讨了我国葡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结果表明,我国葡萄土壤有效磷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95、35~95、13~35、4.5~13、1.7~4.5、0.... 为建立我国葡萄测土推荐施磷系统,本研究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探讨了我国葡萄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结果表明,我国葡萄土壤有效磷第1~7级丰缺指标依次为≥95、35~95、13~35、4.5~13、1.7~4.5、0.6~1.7 mg/kg和<0.6 mg/kg。在葡萄目标产量15~60 t/hm^(2)、磷肥利用率15%~35%、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7级情形下,目标产量15、22.5、30、37.5、45、52.5、60 t/hm^(2)的适宜施磷量范围分别为0~120、0~180、0~240、0~300、0~360、0~420、0~480 kg/hm^(2);磷肥利用率35%、30%、25%、20%、15%的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206、0~240、0~288、0~360、0~480 kg/hm^(2);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7级土壤适宜施磷量分别为0、9~80、17~160、26~240、34~320、43~400、51~4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测土施肥 土壤有效磷 丰缺指标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我国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
8
作者 孙洪仁 张吉萍 +2 位作者 冮丽华 王尚波 王志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9-1538,共10页
【目的】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土壤磷素供应和磷肥施用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开展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方法】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建立我国甜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以“甜菜”... 【目的】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土壤磷素供应和磷肥施用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开展甜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方法】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建立我国甜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以“甜菜”“施肥”“磷”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相关论文44篇,剔除低质量试验数据后,共获得104组包含不施磷和施磷处理甜菜产量数据,及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数据,建立不施磷甜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参考“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为7级,将各节点不施磷甜菜相对产量带入建立的回归方程,计算出每个节点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作为甜菜土壤有效磷分级指标。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公式”,依据目标产量和磷肥利用率,计算了不同丰缺等级土壤的甜菜适宜施磷量。【结果】我国甜菜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为:y=14.169 Ln(x)+46.679(R~2=0.3242,n=104,P<0.01)。我国甜菜土壤有效磷由高到低分为7个等级,对应的有效磷含量依次为≥44、22~44、11~22、6~11、3~6、1.5~3和<1.5 mg/kg。当甜菜目标产量为30~90 t/hm^(2)、磷肥利用率为15%~35%时,有效磷第1~7级土壤的适宜施磷量分别为0、13~90、26~180、39~270、51~360、64~450、77~540 kg/hm^(2)。【结论】鉴于收集采用的数据样本量大且来源于高质量试验,本研究建立的我国甜菜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可信度,依据该方程确定了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进而若干目标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下不同丰缺等级土壤的甜菜适宜施磷量得以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测土施肥 土壤有效磷 丰缺指标
下载PDF
磷酸一铵中有效磷含量分析方法的优化
9
作者 杨云芳 郭三兰 《大氮肥》 CAS 202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采用硝酸作提取剂,有效缩短了磷酸一铵中有效磷的分析时间,节约了试剂成本和人工成本,对于批量分析效果尤为显著,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适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酸一铵 有效磷 硝酸 恒温水浴
下载PDF
麦季施磷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丽 寇心悦 +3 位作者 党亚爱 牛一楠 包书尚 沈玉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为提高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磷素利用率和节本增效,以及筛选合理的磷肥施用方式,于2018-2021年进行连续3年的仅小麦季一次施磷的田间定位试验,通过设置0、75、150、225和300 kg·hm^(-2)5个施磷(P2O5)水平,分析了麦季施磷... 为提高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磷素利用率和节本增效,以及筛选合理的磷肥施用方式,于2018-2021年进行连续3年的仅小麦季一次施磷的田间定位试验,通过设置0、75、150、225和300 kg·hm^(-2)5个施磷(P2O5)水平,分析了麦季施磷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生物量、植株磷积累转运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处理下小麦和小麦-玉米周年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9.38%~40.95%和15.72%~24.57%,成熟期生物产量分别提高18.56%~34.19%和12.84%~23.29%,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分别提高31.65%~63.33%和27.79%~52.47%,成熟期磷积累量分别提高37.08%~54.67%和39.54%~44.38%,磷素转运量分别提高90.82%~165.63%和44.06%~58.27%。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实现小麦季和小麦-玉米周年最高产量的施磷量分别为207和201 kg·hm^(-2);若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肥料利用率,以95%的小麦最高产量为实际目标,小麦季施磷量仅为130 kg·hm^(-2),两个最高产量的施磷量分别降低37.20%和35.32%,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27和2.87个百分点,小麦成熟期和玉米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7.96和12.31 mg·kg^(-1)。因此,陕西省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麦季一次施用磷肥可实现小麦和小麦玉米周年高产稳产,本试验条件下130 kg·hm^(-2)为满足较高的轮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适宜麦季施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产量 养分 土壤有效磷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碳酸氢钠提取土壤有效磷的方法优化与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思宇 张丽萍 +4 位作者 王久荣 袁红朝 贺珍 耿梅梅 陈闻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39,共8页
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对《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704-2014)及《森林土壤的测定》(LY/T 1232-2015)中碳酸氢钠提取有效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了连续流动分析仪试剂配制方案... 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对《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704-2014)及《森林土壤的测定》(LY/T 1232-2015)中碳酸氢钠提取有效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了连续流动分析仪试剂配制方案及试剂流路,探讨了浸提方式、振荡速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检测波长等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等参数,并比较了分光光度法与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880 nm波长下,优化后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碳酸氢钠浸提的有效磷的线性范围为0~3.00 mg/L,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0.004 mg/L,变异系数<5.0%,测定参比物质NSA 2[有效磷认定值(36±6)mg/kg]、NSA 4[有效磷认定值(14.5±2.6)mg/kg]、标准物质ASA-3a[有效磷认定值(29±3)mg/kg]分别为35.9、12.5和28.1 mg/kg,均在认定值范围内,可以准确测量有效磷低的土壤。优化后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检测碳酸氢钠浸提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具有自动进样、在线除气泡、在线恒温显色检测、试剂用量少及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实验周期短,测得数据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优势突出,可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高效准确测量碳酸氢钠浸提有效磷含量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碳酸氢钠浸提 有效磷 分光光度法 连续流动分析仪
下载PDF
超声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磷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青 孙晓慧 +2 位作者 黄尧 季佩高 李亮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采用超声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实现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快速、准确、批量化分析要求.将水土混合液在400 W超声功率下于25℃浸提10 min,用3.50 g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基体干扰.分析谱线P 214.914 nm,射频功率... 采用超声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实现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快速、准确、批量化分析要求.将水土混合液在400 W超声功率下于25℃浸提10 min,用3.50 g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基体干扰.分析谱线P 214.914 nm,射频功率1150 W,载气流量0.6 L/min,采用ICP-AES测定有效磷.结果显示:磷在0~5.00 mg/L范围内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6),检出限为0.072 mg/kg.方法用于4种不同碱性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的分析,测定值相对误差小于±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且和标准方法(NY/T 1121.7—2014)测定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浸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灰性土壤 有效磷 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基于5年定位试验的新疆滴灌棉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及磷肥适宜用量
13
作者 李忠婷 胡杰 +3 位作者 陈钰秦 彭懿 冯固 盛建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3-2071,共9页
【目的】针对新疆棉田磷肥投入过量、利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不同施磷量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以确定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以及合理施磷量,实现绿洲棉田磷素收支平衡和磷肥高效利用。【方法】于2018... 【目的】针对新疆棉田磷肥投入过量、利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不同施磷量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以确定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以及合理施磷量,实现绿洲棉田磷素收支平衡和磷肥高效利用。【方法】于2018—2022年在新疆棉花主产区沙湾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P0(0 kg/hm^(2))、P50(50 kg/hm^(2))、P75(75 kg/hm^(2))、P100(100 kg/hm^(2))、P150(150 kg/hm^(2))、P300(300 kg/hm^(2))6个施磷(P_(2)O_(5))水平。每年棉花收获后,秸秆全部还田,采样测定土壤水溶性磷、有效磷、全磷含量及棉花磷素吸收量,调查棉花产量。【结果】与P0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25.62%~64.69%,年均增加0.89~2.55 mg/kg;水溶性磷含量增加幅度为68.60%~112.98%,年均增加0.67~1.10 mg/kg;全磷含量增加幅度为2.82%~9.37%,年均增加0.01~0.03 g/kg。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土壤中磷素每累积100 kg/hm^(2),有效磷、水溶性磷含量分别提高1.93、0.76 mg/kg。棉花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维持平衡,通过线性加平台拟合,棉花最高产量施磷量为P_(2)O_(5)124 kg/hm^(2),棉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9.23 mg/kg。P50~P150处理直到第5年才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含量,而P300处理在第1年施用后土壤有效磷就接近此农学阈值。【结论】长期施磷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建议对于新垦棉田,前期施用高量的磷肥(300 kg/hm^(2)),土壤有效磷快速达到农学阈值后,施磷量控制在100~124 kg/hm^(2),可在满足棉花高产对磷营养的需求基础上减少棉田磷素的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肥用量 有效磷 水溶性 棉花产量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有效磷含量对乌鳢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
14
作者 张嘉文 张玲 +2 位作者 李民 陈秀梅 王桂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3,共8页
试验为探究不同水平NaH_(2)PO_(4)对乌鳢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乌鳢幼鱼的最佳有效磷需要量。将540尾乌鳢随机分为6组,并饲喂不同水平的有效磷(0.41%、0.64%、0.86%、1.09%、1.31%和1.57%,0.41%组为对照组)饲料;饲喂... 试验为探究不同水平NaH_(2)PO_(4)对乌鳢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乌鳢幼鱼的最佳有效磷需要量。将540尾乌鳢随机分为6组,并饲喂不同水平的有效磷(0.41%、0.64%、0.86%、1.09%、1.31%和1.57%,0.41%组为对照组)饲料;饲喂8周后,测定其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用回归线性模型分别拟合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全鱼磷含量,确定其有效磷最佳需要量。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在有效磷0.86%和1.09%水平时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效率在1.09%水平时显著高于其他水平组(P<0.05);有效磷含量低于1.09%时,脏体比随有效磷水平上升而呈现总体下降(P<0.05)。全鱼磷含量在饲料有效磷含量为1.09%时显著增加而后开始下降。椎骨和鳞片中灰分与含磷量随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对照组全鱼粗脂肪含量高于NaH_(2)PO_(4)添加组(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随饲料有效磷含量升高而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饲料中有效磷的升高而升高(P<0.05)。基于乌鳢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全鱼磷含量进行抛物线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有效磷含量分别为0.98%、1.06%和1.19%。为减少养殖水环境富营养化风险,乌鳢饲料推荐有效磷含量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磷 乌鳢 生长 体组成 血清
下载PDF
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婕 杨宇 +5 位作者 王丽霞 叶胜强 龚萍 麻燕明 周源 王定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实验鸭。采用4因素3水平L_(9)(3^(4))正交实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1.7、12.1、12.5 MJ/kg)、3个C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18.5%、20.0%、21.5%)、3个Ca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6%、0.8%、1.0%)和3个A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0.4%、0.5%),共配制9种实验饲粮,开展饲养实验和代谢实验,实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饲粮ME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随CP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ADG和F/G均显著增加(P<0.05)。2)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龙骨长、胸宽、半潜水长(P<0.05);饲粮Ca、A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胫围(P<0.05)。3)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TP、Ca、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Ca和P含量(P<0.05)。4)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Ca和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ME、CP、Ca、AP水平分别为12.10 MJ/kg、20%、0.8%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代谢能 粗蛋白质 有效磷
下载PDF
不同绿肥腐解对烟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微生物机制
16
作者 王仕海 尚军 +9 位作者 汤红印 陈鹏 黄占平 魏忠秋 王忠宇 尚关兴 易凯 尚德双 李珍权 王晓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75,共7页
为阐明绿肥还田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机制,针对贵州植烟土壤,选取光叶苕子、油菜和黑麦草3种绿肥为供试材料,通过微宇宙试验,研究了添加3种绿肥恒温培养30 d后土壤中有机酸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 为阐明绿肥还田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机制,针对贵州植烟土壤,选取光叶苕子、油菜和黑麦草3种绿肥为供试材料,通过微宇宙试验,研究了添加3种绿肥恒温培养30 d后土壤中有机酸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绿肥腐解均显著提升了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微生物代谢活性强度(AWCD)和磷酸酶活性,特别是光叶苕子处理对上述指标的提升最为显著。同时,光叶苕子处理中有机酸总量,特别是柠檬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机森林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AWCD、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机酸含量是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键因子,其中AWCD的提高可以直接促进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提升;此外,AWCD还可以通过影响磷酸酶的活性和有机酸的含量影响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其中微生物代谢活性通过促进磷酸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土壤磷素有效性提升的首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绿肥腐解 有机酸 酸酶活性 微生物碳源代谢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及其在淫羊藿实验田施肥过程中的应用
17
作者 解迎双 李建科 +6 位作者 李晓蓉 王波 张淼 刘阿静 祁光增 雷春妮 白兴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2-696,共5页
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方法。取经过风干研磨并且过1 mm筛的土壤样品2.5 g,置于10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0.0 mL碳酸氢钠提取剂,于(25±1)℃超声10 min,于(25±1)℃以转速8000 r·min^(−1)离心5 ... 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方法。取经过风干研磨并且过1 mm筛的土壤样品2.5 g,置于10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0.0 mL碳酸氢钠提取剂,于(25±1)℃超声10 min,于(25±1)℃以转速8000 r·min^(−1)离心5 min。取10 mL上清液用水定容至50 mL,加入5.0 mL钼锑抗显色剂,置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1 min,再加入10 mL水,振荡1 min,于25℃静置30 min后,用1 c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880 nm处,以磷标准溶液系列的零点为参比进行比色测定。结果表明:磷的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2.528s)为0.107 mg·kg^(−1);方法用于分析4个浓度水平的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并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淫羊藿实验田施肥前后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与NY/T 1121.7-2014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土壤 有效磷
下载PDF
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咸水灌溉农田土壤水盐分布及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夏丽华 刘彤 +2 位作者 孙宏勇 王金涛 董心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0-158,共9页
淡水资源短缺是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采用适宜浓度的咸水灌溉成为弥补这一短板的有效途径,但是持续利用咸水灌溉可能增加土壤次生盐渍化风险,因此,利用咸水灌溉的同时应保证盐分淋洗。为准确评估咸水灌溉对土壤的长期影响以... 淡水资源短缺是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采用适宜浓度的咸水灌溉成为弥补这一短板的有效途径,但是持续利用咸水灌溉可能增加土壤次生盐渍化风险,因此,利用咸水灌溉的同时应保证盐分淋洗。为准确评估咸水灌溉对土壤的长期影响以及增施有机肥对盐分淋洗的效果,依托连续10 a旱作处理以及1,3,5 g/L的咸水灌溉,分别施用化肥和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开展工作。通过分析0~200 cm土壤剖面每20 cm土壤含水量、电导率、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发现不同浓度咸水灌溉对表层土壤电导率等特征没有显著影响,而采用5 g/L的咸水灌溉处理增加了增施有机肥下0~20 cm和120 cm以下土层土壤含盐量。此外,相较于化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耕层含水量、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各指标提高幅度为14.16%,38.27%,32.39%,44.25%,9.56%。可见,尽管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电导率,但是土壤仍处于低盐环境,而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尤其是有效磷)含量的提升幅度更大。同时,由于降雨和冬小麦种植前的淡水灌溉,在该区域采用<5 g/L的咸水灌溉不会引起表层土壤积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 有机肥 土壤水盐分布 有效磷
下载PDF
土壤有效磷测定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坤明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对土壤有效磷预处理和测定方法进行综述:Bray-1法适用于酸性土壤中有效磷的提取,Olsen法适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提取。Mehlich-3法和ASI法使用了Bray-1法和Olsen法结合的联合浸提剂,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本文对土壤有效磷预处理和测定方法进行综述:Bray-1法适用于酸性土壤中有效磷的提取,Olsen法适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提取。Mehlich-3法和ASI法使用了Bray-1法和Olsen法结合的联合浸提剂,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钼锑抗比色法应用最早也最广泛,但其检查范围窄且操作繁琐。ICP-OES和ICP-MS以其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线性动态范围宽,测定效率高,有望成为有效磷主要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Bray-1法 OLSEN法 Mehlich-3法 ASI法
下载PDF
荞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和适宜施磷量建模
20
作者 郭炳麟 孙洪仁 +8 位作者 王显国 张运龙 王振国 白乙拉图 张桂华 文峰 金晓光 包雪莲 刘伟春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为建立荞麦测土推荐施磷系统,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荞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荞麦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为y=10.352 lnx+58.085,土壤有效磷第1—7级指... 为建立荞麦测土推荐施磷系统,采用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研究新方法,开展了荞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荞麦缺磷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回归方程为y=10.352 lnx+58.085,土壤有效磷第1—7级指标依次为>58、>22~58、>8.5~22、>3.5~8.5、>1.2~3.5、>0.5~1.2、≤0.5 mg/kg。当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1—7级、磷肥利用率15%~35%、目标产量0.90~3.75 t/hm^(2)时,第1—7级土壤的适宜施磷量分别为0、4~38、8~75、12~113、15~150、19~188、23~225 kg/hm^(2);磷肥利用率35%、30%、25%、20%、15%的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96、0~113、0~135、0~169、0~225 kg/hm^(2);目标产量0.90、1.50、2.25、3.00、3.75 t/hm^(2)的适宜施磷量范围分别为0~54、0~90、0~135、0~180、0~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荞麦 测土施肥 有效磷 丰缺指标 施肥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