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型柔性半导体的有机晶体管及其电子-离子双响应特性
1
作者 蒋浩 钟岳桁 +1 位作者 王刚 王宏志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n型有机混合离子电子导体电子-离子双响应特性及分子量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采用具有平面刚性的梯形分子链结构的高分子量聚苯并二咪唑苯并菲绕啉二酮制备高性能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并对晶体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晶体管器件电气... 为了研究n型有机混合离子电子导体电子-离子双响应特性及分子量对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采用具有平面刚性的梯形分子链结构的高分子量聚苯并二咪唑苯并菲绕啉二酮制备高性能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并对晶体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晶体管器件电气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高分子量聚苯并二咪唑苯并菲绕啉二酮制备的n型有机电化学晶体管表现出极高的响应速度(0.034 s)、高载流子迁移率(4.72×10^(-3) cm^(2)/(V·s)),以及在水系电解液中优异的稳定性(稳定运行超过120次脉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n型柔性半导体 电子-离子双响应特性 聚苯并二咪唑苯并菲绕啉二酮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基于可拉伸有机晶体管的高性能生理信号传感器
2
作者 张晨鸿 陈彦平 +3 位作者 王刚 张青红 李耀刚 王宏志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近来,以共轭聚合物为沟道材料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因其易于制备、具有离子–电子转换能力和生物界面相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已报道的用于OECT沟道材料的大多是p型共轭聚合物,而基于n型共轭聚合物开发的OECT则很少,而不平衡的... 近来,以共轭聚合物为沟道材料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因其易于制备、具有离子–电子转换能力和生物界面相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已报道的用于OECT沟道材料的大多是p型共轭聚合物,而基于n型共轭聚合物开发的OECT则很少,而不平衡的发展阻碍了复杂互补电路的实现。最近被报道的新兴n型共轭聚合物半导体Poly (benzimidazobenzophenanthroline)(BBL) OECT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但BBL薄膜本身具有脆性无法拉伸,无法满足柔性器件的使用需求,大大阻碍了其应用及发展。本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器件可拉伸的n型BBL OECT器件的制备方法,并验证了其在汗液传感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共轭聚合物 可拉伸器件 汗液传感 聚(苯并咪唑并菲咯啉)
下载PDF
喷墨打印银电极用于有机晶体管器件与电路
3
作者 唐伟 冯林润 +3 位作者 赵家庆 蒋琛 崔晴宇 郭小军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12期22-25,共4页
使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得了高质量的导电银电极,并制备了高性能的有机晶体管器件与简单电路。经优化的喷墨银电极表面形貌光滑、一致性好、电导率高。通过限制墨滴在打印基底上的浸润能力,可以有效减小电极间的沟道长度。基于这种高质量打... 使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得了高质量的导电银电极,并制备了高性能的有机晶体管器件与简单电路。经优化的喷墨银电极表面形貌光滑、一致性好、电导率高。通过限制墨滴在打印基底上的浸润能力,可以有效减小电极间的沟道长度。基于这种高质量打印银线的短沟道有机晶体管和简单"非"门电路均展示出了很好的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银墨水 短沟道 有机晶体管
下载PDF
纳米纸有机晶体管问世
4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2期274-274,共1页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佳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HuLi—angbing教授等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全透明可弯曲纳米纸晶体管》发表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期刊《ACSNano》上。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纳米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纳米科学技术 马里兰大学 同济大学 研究论文 可弯曲
下载PDF
全有机晶体管
5
作者 马玉良 周征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1年第8期33-35,共3页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分子材料实验室F.加尔尼埃及其同事于1990年首次设计并测试了完全由有机分子制成的晶体管。其不寻常的特性之一是挠性大,弯曲情况下仍可工作。这也许标志着无机半导体结束其在电子设备中的统治地位的开端。目...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分子材料实验室F.加尔尼埃及其同事于1990年首次设计并测试了完全由有机分子制成的晶体管。其不寻常的特性之一是挠性大,弯曲情况下仍可工作。这也许标志着无机半导体结束其在电子设备中的统治地位的开端。目前,硅微电子器件的复杂性仍在不断提高,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系统日益进入家庭和办公室。其他无机半导体则局限于特定应用:如砷化镓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用作微波器件、光发射二极管、激光器和红外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管 有机晶体管
下载PDF
新研发复合材料大幅提升有机晶体管传输速率
6
《纳米科技》 2012年第3期62-62,共1页
Aram Amassian教授在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的Thomas Anthopoulos博士以及化学系Iain Mcculloch教授和Martin Heeney博士合作开发并描述了一种可提高电荷流通速率且支持更快的有机晶体管制作的复合材... Aram Amassian教授在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的Thomas Anthopoulos博士以及化学系Iain Mcculloch教授和Martin Heeney博士合作开发并描述了一种可提高电荷流通速率且支持更快的有机晶体管制作的复合材料。他们在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上的一篇联合论文中描述了这种新颖的半导体混合物。这种复合材料的性能比单独拿出来的每一种成分的性能都要高,并且还加强了设备到设备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复合材料 传输速率 研发 流通速率 合作开发 性能比 物理系
下载PDF
纳米纸有机晶体管向环保纸质电子产品迈出重要一步
7
《中国包装》 2013年第12期78-78,共1页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佳、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HuLiangbing等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全透明可弯曲纳米纸晶体管》,在线发表于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期刊ACSNano。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纳米纸 电子产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纸质 环保 纳米科学技术 马里兰大学
下载PDF
东京大学开发出“超柔”有机晶体管
8
《机电工程技术》 2011年第1期6-6,共1页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了曲率半径仅为0.1~0.3mm,即使折起来或揉成一团性能也不会劣化的超柔有机CMOS环形振荡器和TFT阵列薄膜,并试制出了医用导管。
关键词 日本东京大学 有机晶体管 开发 TFT阵列 环形振荡器 曲率半径 CMOS
下载PDF
中科院化学所在功能性有机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9
《今日电子》 2015年第4期27-27,共1页
基于质量轻、材料来源广泛和成本低等优点,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前沿领域。随着OTFT性能指标的不断攀升,多功能器件的构建逐渐成为该领域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学院... 基于质量轻、材料来源广泛和成本低等优点,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前沿领域。随着OTFT性能指标的不断攀升,多功能器件的构建逐渐成为该领域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多功能OTFT的制备和功能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器件 中科院化学所 有机晶体管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有机薄膜晶体管 OTFT 功能应用 性能指标
下载PDF
日本开发出集成约2800万个有机晶体管的驱动性能更强的芯片
10
《电力电子》 2006年第2期58-58,共1页
日本千叶大学工程系中村雅一副教授和工藤一浩教授与日本化学技术战略推进机构共同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在2mm×2mm的区域中集成约2800万个有机晶体管元件,开发出驱动性能更高的芯片,并在3月22日~26日于东京武藏工业大学举办... 日本千叶大学工程系中村雅一副教授和工藤一浩教授与日本化学技术战略推进机构共同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在2mm×2mm的区域中集成约2800万个有机晶体管元件,开发出驱动性能更高的芯片,并在3月22日~26日于东京武藏工业大学举办的日本“第53届应用物理学相关联合演讲会”上进行了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千叶大学 有机晶体管 驱动性能 芯片 集成 开发 应用物理学 联合研究 推进机构 技术战略
下载PDF
新型分子添加剂显著提高有机晶体管性能
11
《流程工业》 2016年第13期10-10,共1页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化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新型分子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有机晶体管的性能,该材料未来有望成为有机电子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这种新分子材料类似放射状胶质细胞,可以作为聚合物基质添...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化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新型分子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有机晶体管的性能,该材料未来有望成为有机电子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这种新分子材料类似放射状胶质细胞,可以作为聚合物基质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分子材料 添加剂 性能 先进材料 聚合物基质 国立大学 研究成果
下载PDF
有机晶体管悄然问世
12
作者 羽木 《世界产品与技术》 2002年第1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应用 有机半导体材料 结构
下载PDF
有机晶体管——从丑闻中获得成功
13
作者 刘子涛 《今日科苑》 2006年第6期25-26,共2页
一桩学术丑闻几乎毁灭了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研究领域。幸运的是,有些人坚持下来了。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学术丑闻 有机材料 半导体
下载PDF
有机晶体管初露锋芒
14
作者 凯瑟琳.博兹克 《科技创业》 201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近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中,Plastic Logic宣布了第一款基于有机晶体管的消费产品的相关细节,在过去的20年内,该技术一直仅限于实验室中应用。该公司的超薄电子阅读器Que使用基于有机晶体管的单色可触摸显示屏,该屏幕... 近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中,Plastic Logic宣布了第一款基于有机晶体管的消费产品的相关细节,在过去的20年内,该技术一直仅限于实验室中应用。该公司的超薄电子阅读器Que使用基于有机晶体管的单色可触摸显示屏,该屏幕由电子纸张公司EInk制造。这种晶体管可以在轻质塑料基板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消费电子展 拉斯维加斯 触摸显示屏 电子阅读器 电子纸张 塑料基板 实验室
下载PDF
纳米纸有机晶体管问世—向纸质电子产品迈出重要一步
15
《功能材料信息》 2013年第2期43-44,共2页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佳、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HuLiangbing等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全透明可弯曲纳米纸晶体管》,在线发表于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期刊ACSNano。“透明化、可弯曲是电子产品未来发展的...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佳、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HuLiangbing等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全透明可弯曲纳米纸晶体管》,在线发表于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期刊ACSNano。“透明化、可弯曲是电子产品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这一成果最大的创新点,是将全透明、可弯曲、可降解这几大功能和特性同时整合在一个器件上。”黄佳介绍说,如果将电子产品做在塑料上,虽然可弯曲也透明,但无法降解,最终会产生大量电子垃圾;而要将电子产品做在纸张上,则面临不少困难,对相关技术和制备工艺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晶体管 电子产品 纳米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纳米科学技术 纸质 马里兰大学 可弯曲
下载PDF
采用有机晶体管的可剪贴压力传感器
16
《自动化信息》 2004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可剪贴压力传感器 有机晶体管 高分子有机材料 喷墨技术 东京大学
下载PDF
基于三组分共轭聚合物的高灵敏度有机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
17
作者 王冠龙 王晓鸿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7-805,共9页
研究了基于联噻吩-氮杂异靛蓝-双(2-氧代二氢-7-氮杂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的三组分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BTNIDNBIBDF-50)薄膜对二氧化氮气体传感特性。通过控制半导体浓度调控半导体薄膜表面形貌,研究其对二氧化氮气体灵敏度的影... 研究了基于联噻吩-氮杂异靛蓝-双(2-氧代二氢-7-氮杂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的三组分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BTNIDNBIBDF-50)薄膜对二氧化氮气体传感特性。通过控制半导体浓度调控半导体薄膜表面形貌,研究其对二氧化氮气体灵敏度的影响。聚合物半导体BTNIDNBIBDF-50的浓度为2 mg/mL时对NO_(2)气体表现出最优的传感性能,对体积分数为10×10^(-6) NO_(2)气体的灵敏度为121.44%。实验结果表明:三组分共轭聚合物BTNIDNBIBDF-50呈现双极型半导体特性,降低聚合物半导体浓度会使薄膜表面出现明显的孔洞结构,提高传感器对NO_(2)气体的灵敏度。但过多的孔洞又会使气体解吸附速率的变化大于吸附速率变化,导致传感器灵敏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组分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 有机薄膜晶体管 气体传感器 二氧化氮检测 双极性半导体
下载PDF
具有叠层超薄膜结构的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氨气传感器
18
作者 陈晗 胡琪 +1 位作者 邱龙臻 王晓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1-879,共9页
研究了基于给-受体共轭聚合物双(2-氧代二氢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和联噻吩(PBIBDF-BT)超薄膜叠层晶体管的电学性能及氨气传感特性。使用相分离方法以及转移-刻蚀步骤制备了不同堆叠层数的PBIBDF-BT超薄膜。系统地研究了PBIBDF-B... 研究了基于给-受体共轭聚合物双(2-氧代二氢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和联噻吩(PBIBDF-BT)超薄膜叠层晶体管的电学性能及氨气传感特性。使用相分离方法以及转移-刻蚀步骤制备了不同堆叠层数的PBIBDF-BT超薄膜。系统地研究了PBIBDF-BT超薄膜堆叠层数与器件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单层PBIBDF-BT超薄膜器件对氨气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电学性能较差。超薄膜叠层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电学性能,随着超薄膜叠层数量的增加,器件迁移率不断上升;超薄膜层数增加为3层及更多时迁移率上升趋势变缓,迁移率最大值为0.58 cm^(2)·V^(-1)·s^(-1)。超薄膜叠层器件氨气传感性能在层数为2层后呈现下降趋势。通过PBIBDF-BT超薄膜叠层方法,制备出在1.0×10^(-5)氨气环境下,迁移率为0.23 cm^(2)·V^(-1)·s^(-1)、源漏电流变化百分比为90.7%、性能良好的OFET氨气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超薄膜晶体管 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 氨气检测 超薄膜叠层
下载PDF
氯仿改性聚(3-己基噻吩)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及其神经突触功能模仿
19
作者 蒋倩 孙翠 +5 位作者 郭哲成 刘雪蓉 孙启浩 段吉鹏 朱小健 李润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4,I0003,共8页
通过旋涂法制备了有机半导体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在二氯苯溶剂中引入氯仿对P3HT薄膜进行改性。以改性的P3HT薄膜作为沟道层,以离子凝胶作为电解质层制备了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探... 通过旋涂法制备了有机半导体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在二氯苯溶剂中引入氯仿对P3HT薄膜进行改性。以改性的P3HT薄膜作为沟道层,以离子凝胶作为电解质层制备了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探究了氯仿改性对P3HT薄膜粗糙度和分子有序度的影响,采用半导体参数仪研究了氯仿改性对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仿改性降低了P3HT薄膜的粗糙度,提高了分子排列的有序度。氯仿改性后的OECT在−0.5 V和−1.0 V的电脉冲刺激下呈现显著的神经突触兴奋脉冲电流响应特性,相比于未改性的器件,电导调控幅值分别增加了约2倍和16倍,且延长了其保持特性。基于氯仿改性OECT的人工神经突触网络将MNIST手写数字识别准确率从73.6%提高至92.7%,有望在高性能神经形态计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P3HT 突触可塑性 人工神经网络 神经形态计算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作为通道材料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制备及性能
20
作者 王科 金达莱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4,共8页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由于具有器件制造简单、可拉伸、相对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开关电流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保健产品、水处理和食品检测等领域。然而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材料往往受限于沟道材料的低化学稳定...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由于具有器件制造简单、可拉伸、相对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开关电流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保健产品、水处理和食品检测等领域。然而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材料往往受限于沟道材料的低化学稳定性以及低电子和离子迁移率等。共价有机框架(COF)由于具有稳定的共价键、良好的面内π-π共轭以及面外有序结构有望成为新一代的OECT沟道材料。文章通过一种表面引发方法在硅片表面原位生长COF薄膜,并用于OECT器件的组装,具有约100倍的开关比、0.4 V的低阈值电压和0.53 cm^(2)(V·s)的场效应迁移率。该研究结果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拓宽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离子浓度检测 沟道材料 纳米多孔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