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2
1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1 位作者 王彦辉 徐德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9,共11页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型 0~ 110cm土层土壤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含量、分配比例及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 ,几种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牧草地和农田都显著低 ,而人工林、牧草地与农田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 ;轻组有机碳含量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4 6 %和 14 %以上 ,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10 0 %和 2 7%以上 ;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和农田低 ,牧草地与天然次生林的差异不显著 ;颗粒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38%和 2 5 %以上 ,而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79%和 4 7%以上 ;非保护性库中有机碳分配比例方面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农田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天然林变成农田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 ,而变成牧草地则影响较小。在农田中造林 ,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而在牧草地中造林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物理组分 有机碳分配 土壤有机
下载PDF
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级分离与有机碳分配 被引量:7
2
作者 叶文青 蔡进功 +2 位作者 樊馥 包于进 徐金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7-556,共10页
选取东营凹陷第三系11块泥质烃源岩样品,粉碎后按小于1.6g/cm3,1.6~2.2g/cm3和大于2.2g/cm3的密度,分离成1,2,3三个组分,希望可以把烃源岩中游离的有机质、无机矿物与有机黏土复合体分别提取出来。对各组分进行质量、有机碳及扫描电镜... 选取东营凹陷第三系11块泥质烃源岩样品,粉碎后按小于1.6g/cm3,1.6~2.2g/cm3和大于2.2g/cm3的密度,分离成1,2,3三个组分,希望可以把烃源岩中游离的有机质、无机矿物与有机黏土复合体分别提取出来。对各组分进行质量、有机碳及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不同密度组分中有机质赋存形式及有机碳分配方式的差异性。密度分组后各组分的质量、有机碳量回收率基本上达到100%,表明密度分离方法可信,且对烃源岩的破坏较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组分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碎屑有机质,经盐酸处理后,有机质颗粒表面干净,而2,3组分中只见有大量的矿物颗粒,但能谱分析显示了C元素的存在。这些特征表明1组分为生物碎屑有机质,而2,3组分中有机质与无机矿物相混合。有机碳分析表明,1组分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4.24%,但其仅占全岩有机碳量的1.11%;2,3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26%,2.77%,两者占全岩有机碳量的90%以上。由此看来与无机矿物相结合是烃源岩中有机质较为重要的赋存方式,这部分有机质对全岩生烃量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密度分级分离 有机质赋存形式 有机碳分配
下载PDF
流动沙丘造林对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银萍 李玉强 +3 位作者 赵学勇 尚雯 罗永清 韩娟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测定分析了流动沙丘栽植22a的樟子松林和24a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对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造林后土壤粗砂、极细砂和黏粉粒含量增加,细砂含量减少,土壤容重降低。(2)流动沙丘栽植樟...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测定分析了流动沙丘栽植22a的樟子松林和24a的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对土壤物理组分有机碳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造林后土壤粗砂、极细砂和黏粉粒含量增加,细砂含量减少,土壤容重降低。(2)流动沙丘栽植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后,全土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357和514g/m2,增幅为729%和1 050%。(3)流动沙丘、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轻组质量分别为0.08%,1.24%和1.14%,轻组碳储量分别为9.7,182.5和185.9g/m2,占其全土碳储量的比例依次为20%,45%和33%。(4)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土壤中的分配状况为,流动沙丘:细砂>粗砂>极细砂>黏粉粒;樟子松林地:粗砂>细砂>极细砂>黏粉粒;小叶锦鸡儿林地:粗砂>极细砂>细砂>黏粉粒。(5)流动沙丘造林后,轻组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比总有机碳的变化更为明显,粗砂组分中非保护性有机质的增加是引起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林 土壤物理组分 有机碳分配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的有机碳分配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贞贵 周运超 +1 位作者 任娇娇 白云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388-9398,共11页
选取25a、45a和65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别湿筛。探究了马尾松人工林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的团聚体有机碳分配,以探讨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分配到同一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团聚体水稳性的贡献差异... 选取25a、45a和65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别湿筛。探究了马尾松人工林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的团聚体有机碳分配,以探讨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分配到同一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团聚体水稳性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年限增加显著降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P<0.05);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分配的有机碳随粒级减小含量呈先降后增趋势,以保持原粒级团聚体有机碳(12.96—32.01 g/kg)含量最高,其次是<0.25 mm粒级(8.08—23.53 g/kg)。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分配到同一粒级的有机碳以保持原粒级的含量最高(P<0.05);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与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保持原粒径的有机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分配到越小的粒级正相关性越不显著。此外,团聚体水稳性与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分配到同一粒级的有机碳呈正相关,以保持原粒级相关性最高(P<0.01或0.05);回归方程及相关性系数表明,有机碳与保持原粒径团聚体呈显著呈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消散到其他粒级的团聚体呈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本研究得出有机碳含量增加促进更大粒径团聚体形成。反之,促使大粒径团聚体向较小粒径团聚体转化。同一粒级团聚体间,保持原粒级团聚体比易转化形成更大粒级团聚体有更高的有机碳含量和更强的水稳性,这对团聚体的固碳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团聚体水稳性 湿筛 有机碳分配 团聚体形成
下载PDF
蚂蚁筑巢对纳帕海面山土壤碳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攀 陆梅 +7 位作者 吕晶花 杨志东 赵定蓉 孙官发 闪昇阳 李聪 赵旭燕 陈志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5,共12页
【目的】揭示纳帕海面山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特征,为阐明蚂蚁活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沉积影响的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面山云杉−冷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蚁巢和非蚁巢2种... 【目的】揭示纳帕海面山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特征,为阐明蚂蚁活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沉积影响的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面山云杉−冷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蚁巢和非蚁巢2种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活性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及其碳分配(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的差异,并分析蚂蚁筑巢活动引起土壤理化环境改变对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蚂蚁筑巢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及活性碳组分分配(P<0.05)。其中,蚁巢土壤有机碳储量是非蚁巢的5.7倍;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3.8、2.7、4.0、3.5倍;蚁巢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总有机碳均值大小比蚁巢高出1.50%,而非蚁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均值分别比蚁巢高0.43%、3.30%、3.21%;不同处理和土层仅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分别解释了96.45%、96.35%、95.13%、94.27%的总有机碳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密度、全氮和速效磷是总有机碳储量的主控因子,而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密度等是活性碳组分积累的主要驱动因子;全钾、含水量分别是颗粒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分配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蚂蚁筑巢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紧实度、氮磷养分条件等环境因子,进而调控纳帕海面山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高原湿地面山土壤碳积累过程的土壤动物学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筑巢 土壤有机储量 土壤有机组分及分配 纳帕海面山森林
下载PDF
荒漠草原放牧干扰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配研究
6
作者 祁伟 郭月峰 郭振宁 《内蒙古水利》 2022年第4期7-10,共4页
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文章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放牧强度调控处理,对不同放牧强度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团聚体分配比例和土壤稳定碳同位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干扰 团聚体 有机碳分配
原文传递
估算多种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线性自由能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慧燕 毕二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10-315,共6页
准确估算有机污染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对评价其环境归宿具有重要意义。广泛收集了文献中烷烃、醇类、胺类、苯酚类、卤代苯、多环芳烃及农药等十多类有机化合物(共214种)的实测lgKoc数据与分子结构参数(E、S、A、B、V),将数据集... 准确估算有机污染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对评价其环境归宿具有重要意义。广泛收集了文献中烷烃、醇类、胺类、苯酚类、卤代苯、多环芳烃及农药等十多类有机化合物(共214种)的实测lgKoc数据与分子结构参数(E、S、A、B、V),将数据集随机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对建模组171种化合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估算lgKoc的线性自由能模型(LFER)。模型的内部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残差呈正态分布,留多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为0.95,均方根误差为0.29,模型的显著性和稳定性较好。利用验证组4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验证组化合物的实测值与预测值标准误差为0.26,证实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LFER模型,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疏水性化合物被吸附的主要驱动力,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在极性化合物分配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有机-水分配系数(Koc) 线性自由能模型(LFER) 模型验证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 被引量:85
8
作者 宇万太 马强 +2 位作者 赵鑫 周桦 李建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13-2016,共4页
分析了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试验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长期定位试验土壤0~40cm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0~20cm土层内荒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高于割草地和裸地,而割草地颗粒有机碳含量... 分析了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试验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长期定位试验土壤0~40cm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0~20cm土层内荒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高于割草地和裸地,而割草地颗粒有机碳含量略高于荒地;在20~40cm土层,割草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高,而荒地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为荒地>割草地>裸地,易氧化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为割草地>荒地>裸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但溶解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活性有机 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
下载PDF
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马丰丰 张灿明 李有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0,共7页
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56.15%-64.51%,表现出树干〉树枝〉树皮〉树根〉树叶,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凋落物层平均含碳率分别为53.79%、41.61%、54.98%,0-80 cm土壤层... 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56.15%-64.51%,表现出树干〉树枝〉树皮〉树根〉树叶,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凋落物层平均含碳率分别为53.79%、41.61%、54.98%,0-80 cm土壤层的平均含碳率为2.42%,且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2)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总碳密度为268.92 t/hm^2,其中,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总碳密度的35.23%(94.74t/hm^2)、0.72%(1.93 t/hm^2)、64.05%(172.25 t/hm^2)。土壤碳密度约为植被碳密度的1.81倍;(3)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略高于纯林;(4)中龄林(317.53 t/hm^2)约为幼龄林(235.56 t/hm2)的1.35倍。乔木层、凋落物层碳密度在日本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比重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升高,而土壤层所表现的趋势与之相反。(5)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有机碳密度均明显高于20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从侧面也反映了同样作为亚热带地区的造林树种,日本落叶松林要优于杉木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生态系统 有机密度 有机碳分配特征 亚热带
下载PDF
场地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多参数线性自由能模型研究
10
作者 刘昆 南晨曦 +3 位作者 孔令冉 刘慧婷 付翯云 瞿晓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准确评估污染物在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吸附分配过程是污染场地安全管理和再利用开发的重要环节.以我国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场地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场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吸附特征,建立了适用于场地有机污染物分配评估的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K_(OC)... 准确评估污染物在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吸附分配过程是污染场地安全管理和再利用开发的重要环节.以我国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场地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场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吸附特征,建立了适用于场地有机污染物分配评估的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K_(OC))预测模型,揭示了有机污染物在场地土壤中有机质上的吸附机制.该场地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构建了预测场地土壤中有机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K_(OC)的多参数线性自由能模型(pp-LFER).ppLFER模型相较于常用的单参数线性自由能模型(sp-LFER)展现出更好的场地吸附数据的预测能力(R^(2)=0.919).同时,采用其他文献报道的pp-LFER模型对该场地污染物K_(OC)进行预测,发现预测偏差较高(RMSE>1.12),这表明pp-LFER模型的预测效果受场地土壤中有机质的性质影响较大,其跨区域应用性仍待提升.进一步结合pp-LFER模型中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和各项系数解析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吸附机制,发现疏水作用和极化作用是吸附过程的重要作用力,氢键作用显著影响极性化合物的吸附过程.本研究基于实际污染场地土壤构建了高精度吸附预测模型,为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利用提供了更准确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污染 土壤有机 有机污染物 有机标化分配系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雷竹克隆系统出笋期有机碳分布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冀琳珂 谢锦忠 +2 位作者 张玮 卢鹏 张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624-7634,共11页
植物光合碳同化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目前,对植物有机碳分布虽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对竹类植物出笋期有机碳转移机制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测定了分株数量为单株、双株和三株的雷竹克隆系统出笋期分株各器官的有机碳含量,... 植物光合碳同化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目前,对植物有机碳分布虽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对竹类植物出笋期有机碳转移机制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测定了分株数量为单株、双株和三株的雷竹克隆系统出笋期分株各器官的有机碳含量,以期进一步了解雷竹克隆系统出笋期有机碳转移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雷竹分株不同器官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且在出笋期发生显著变化,出笋前:枝(52.64%)>叶(47.18%)>秆(40.98%)>鞭(40.13%)>根(35.14%),出笋完成后:枝(48.20%)>秆(47.84%)>叶(45.53%)>鞭(45.52%)>根(44.29%),枝、叶有机碳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根、秆、鞭有机碳含量呈"N"型变化规律;单株、多株系统雷竹分株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与出笋量成反比,随分株数量增加,出笋量增加,而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减小;双株系统中1年生雷竹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大于2年生竹,三株系统中3年生雷竹各器官有机碳含量降幅大于1年、2年生竹。这些结果表明:出笋影响雷竹各器官有机碳分配格局,出笋时各器官间有机碳资源发生转移,其中枝、叶有机碳含量降低而根、秆、鞭有机碳含量增加;各器官间源-汇关系发生变化,分株间有机碳资源存在共享,分株数量增加出笋量增加且系统内分株的损耗减小;分株年龄是影响雷竹不同器官出笋期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调整雷竹林年龄结构对提高雷竹林出笋量及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克隆系统 出笋期 有机碳分配格局
下载PDF
含特殊官能团有机物分配系数预测的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良静 顾慧燕 毕二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建了两种预测多种类有机物lg Koc的PP-LFERs模型:EV模型和简化的V模型.它们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7,标准误差分别为0.37和0.49.用验证组3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的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稳健性.在数据集中包括有8种典型的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对于硅氧烷类化合物,EV模型和V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8和0.16;对于高氟类化合物,两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6和0.75,说明了模型对这两类化合物预测的准确性.最后,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得出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非极性化合物吸附的主要动力,而在极性化合物中,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s) 分子结构参数 有机-水分配系数 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 吸附 分子作用力
原文传递
有机组分土-水分配系数的确定(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Erping BI Torsten SCHMIDT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199-208,共10页
有机组分的土水分配系数(Kd)是描述有机组分在地下系统中吸附特征的重要参数。同时,它也是物质运移模拟和环境评价中的主要参数之一。影响Kd的因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土壤性质、有机组分本身特征及水相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而言,对于非... 有机组分的土水分配系数(Kd)是描述有机组分在地下系统中吸附特征的重要参数。同时,它也是物质运移模拟和环境评价中的主要参数之一。影响Kd的因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土壤性质、有机组分本身特征及水相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而言,对于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组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foc )是影响Kd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对于极性有机组分(POCs), 特别是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水化学组分特征(pH、离子力等)经常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实验室内测定Kd的方法包括批实验和柱实验方法。批实验法适用于研究Kd较高情况下的吸附。在Kd较低的情况下,如低有机质土壤对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土柱色谱法(SCC)是更适宜的选择。另外,可用土柱色谱法快速了解各种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获取详细的吸附和解吸信息。应用土柱色谱法时应当注意非平衡吸附和可能的柱堵塞问题。很多文献中提到结合柱实验和已有的吸附数据来预测土壤有机碳标准化的分配系数Koc(=Kd/foc)。但是,如果没有考虑吸附中特定的作用过程(如矿物吸附),对极性有机组分Koc的预测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在环境评价中,将从一种土壤测定的Koc 应用到不同性质的土壤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认识。在进行室内实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分配系数(Ka) 极性有机组分 批实验 土柱色谱法(SCC) 特殊分子反应 土壤有机标准化分配系数(Koc)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星 段建军 +4 位作者 王小利 徐虎 王桂红 郭振 王萍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贵州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为对象,探讨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陈家寨喀斯特小流域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42.03(±25.08)g/kg,其中灌木林地有... 以贵州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为对象,探讨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陈家寨喀斯特小流域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42.03(±25.08)g/kg,其中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7.44(±28.38)g/kg,是耕地有机碳含量的3.5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荒草地>人工林>果园>耕地,游离活性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人工林>荒草地>果园>耕地,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人工林>荒草地>耕地>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各活性碳组分间均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游离活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各活性有机碳组分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复杂性,因此不同活性有机碳的表征指标无论数值还是变化趋势不能直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活性组分 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
下载PDF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溶解性有机质吸附预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崔鹤 刘昆 瞿晓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6-363,共8页
有机化合物在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上的吸附行为显著影响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有效性.以标化的DOM紫外⁃可见光谱和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为特征,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KOC)的预测模型.结... 有机化合物在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上的吸附行为显著影响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有效性.以标化的DOM紫外⁃可见光谱和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为特征,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KOC)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在全部来源DOM上的预测精度显著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线性自由能模型,但略低于两相体系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和泥炭来源的DOM吸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其他模型,说明随机森林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根据随机森林模型输出的特征重要性,发现模型学习到了表征DOM分子量大小、腐殖化程度以及苯环上取代基类型的光谱特征.通过特征选择,发现模型使用少数重要性较高的特征可以达到使用全谱的效果,即使在只选取两个波长时,预测精度依然显著优于线性自由能模型.由于DOM的紫外⁃可见光谱可原位实时分析,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模型未来可进行原位及高通量KOC时空规律解析,从而实现更准确更精细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 有机标化分配系数 预测模型 紫外⁃可见光谱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秦王川灌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莹 刘淑英 王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08,共6页
研究了秦王川灌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 研究了秦王川灌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为耕地>果园地>荒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耕地和果园地20-40cm土层与0-20cm土层相比,其土壤易氧化碳分配比例有所下降,与40-60 cm土层相比,其分配比例略有升高,而荒草地土壤易氧化碳随土层加深而小幅度下降。微生物量碳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活性有机 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 秦王川灌区
原文传递
利用KO^*C值判别杭州市地面水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宝梁 朱利中 +3 位作者 王静 高彦征 杨坤 沈红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测定了 2 0 0 2年 12月杭州市钱塘江和运河杭州段地面水、底泥和土壤中 10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计算了底泥和土壤中PAHs富集倍数K和有机碳标化表观分配系数K OC.结果表明 ,地面水中PAHs总浓度范围为 1 10 4~ 9 6 6 3μg·L-1,底泥中... 测定了 2 0 0 2年 12月杭州市钱塘江和运河杭州段地面水、底泥和土壤中 10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计算了底泥和土壤中PAHs富集倍数K和有机碳标化表观分配系数K OC.结果表明 ,地面水中PAHs总浓度范围为 1 10 4~ 9 6 6 3μg·L-1,底泥中为132 7~ 7343μg·kg-1(干重 ) ,土壤为 5 9 71~ 2 19 5 μg·kg-1(干重 ) ,污染较为严重 .钱塘江底泥PAHs的K值随水流而降低 ,而运河杭州段则增大 .钱塘江底泥和土壤的K OC比值接近 1,PAHs主要来自土壤淋溶输入 ,污染历史不长 .运河在城区 (如拱宸桥和卖鱼桥 )的K OC比值远大于 1,地面径流输入少 ,而工业排放输入多 ,且污染历史较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 多环芳烃 污染源判别 有机标化表观分配系数KO^+C
下载PDF
市政排水管道CH4产排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浩 《能源环境保护》 2020年第6期14-20,共7页
介绍了市政排水管道CH4排放监测现状,阐述了排水管道CH4的产排机制与产排源,分析了管道CH4产排机制中需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认为:排水管网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排水系统的CH4排放负荷存在较大区域差异;CH4排放的差异性与管道系统结... 介绍了市政排水管道CH4排放监测现状,阐述了排水管道CH4的产排机制与产排源,分析了管道CH4产排机制中需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认为:排水管网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排水系统的CH4排放负荷存在较大区域差异;CH4排放的差异性与管道系统结构有关,沉积物及管壁生物膜是管道中有机物发酵及产CH4的重要场所;管道体制及内部运维状况可造成水文模式、进水污染源和有机碳分配的差异,进而触发实际CH4排量或根本性动态变化及区域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排水管道 CH4产排 实地调查综述 水文模式 污染源 有机碳分配
下载PDF
Re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riggered by Erosion at Field Scale Under Subhumid Climate,Hungary
19
作者 Zoltan SZALAI Judit SZABO +7 位作者 Jozsef KOVACS Erzsebet MESZAROS Gaspar ALBERT Csaba CENTERI Boglarka SZABO Balazs MADARASZ Dora ZACHARY Gergely JAKAB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52-665,共14页
Soil organic carbon(SOC) has primary importance in terms of soil physics, soil fertility and eve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ol. One hundred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n intensively cultivated Cambisol to quantify SOC ... Soil organic carbon(SOC) has primary importance in terms of soil physics, soil fertility and eve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ol. One hundred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n intensively cultivated Cambisol to quantify SOC redistribution triggered by soil erosion under a subhumid climate, by the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diffuse reflectance(240–1 900 nm) and traditional physico-chemical methods.The representative sample point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olum along the slopes at the depth of 20–300 cm with a mean SOC content of 12 g kg^(-1).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determined SOC result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groups created were similar, and even though the classifications were not the same, diffuse reflectance had proven to be a suitable method for soil/sediment classification even within a given arable field. Bo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to be a proper tool for estimations of past soil erosion processes. The SOC enrichment was found on two sedimentary spots with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positions. Soil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 also differed between the two spots due to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the delivered organic matter. The components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reached the bottom of the slope where they could leach into the profile, while the more polymerised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s were delivered and deposited even before on a higher segment of the slope in an aggregated form. This spatial difference appeared below the uppermost tilled soil layer as well, referring the lower efficiency of conventional ploughing tillage in soil spatial homogeni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BISOL carbon sequestration diffuse reflectance selective erosi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