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力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
1
作者 牛婷婷 胡怀利 +2 位作者 邹久群 朱杰 平琦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51-157,共7页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案例中有机融入。这样由面到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从传统专业课到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并结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经历,提出了修身、建库、研讨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有机融入 土力学 专业课教师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有机融入思政课程的研究
2
作者 慎建波 赵天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0171-0174,共4页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的战略指引。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中,如何将新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其中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的战略指引。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中,如何将新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其中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特点以及如何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之中,以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思政课程 有机融入 综合素质 青年学生
下载PDF
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3
作者 程盼 赵玉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8期0009-0012,共4页
文章探讨了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建设的讨论与反思,以及开展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药剂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认... 文章探讨了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建设的讨论与反思,以及开展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药剂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关注,激发对药学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同时,这样的教育探索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优秀药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优化这一教育模式将有助于培养更具综合素质、对社会有贡献的药学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思政教育 有机融入
下载PDF
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钱军 吴赟婷 《新潮电子》 2023年第8期223-225,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国内高校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努力研究和实践如何将传统课程的讲授向课程思政转变。本教学改革项目以各大高校都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主要是研究与实践如何从高校公共基础课...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国内高校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努力研究和实践如何将传统课程的讲授向课程思政转变。本教学改革项目以各大高校都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主要是研究与实践如何从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研究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点中,使高校学生在学习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不仅掌握了课程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也培养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研究与实践 有机融入
下载PDF
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药理学课程教学中
5
作者 麦萍 《大众文摘》 2023年第19期0127-0129,共3页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结合药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教师在知识传授时,将和教学内容匹配的思政案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结合药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教师在知识传授时,将和教学内容匹配的思政案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课程思政 有机融入
原文传递
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儿童绘本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魏孜昂 张兴妍 李阳 《天津教育》 2023年第1期45-46,共2页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有一种信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深深扎根,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应该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幼儿抓起,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党、爱国情怀,将少年儿童培养成为爱党...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有一种信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深深扎根,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应该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幼儿抓起,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党、爱国情怀,将少年儿童培养成为爱党、爱国的有用之才。绘本,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将儿童绘本作为培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儿童绘本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教育 绘本教学 有用之才 教育工作者 爱国主义精神 儿童绘本 有机融入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7
作者 杨冬梅 《成功密码(综合版)》 2023年第2期12-14,共3页
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是助力实现科技和人才优势转化,从而实现第二个... 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是助力实现科技和人才优势转化,从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有机融入 优势转化 新机遇新挑战 精神指引 育人 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思政课--以高中思想政治模块四“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例
8
作者 李美玲 《现代教学》 2023年第5期17-18,共2页
本文以模块四“社会历史的主体”为基础,从经济、政治、文化、法治、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设计情境和活动,渗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引导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以模块四“社会历史的主体”为基础,从经济、政治、文化、法治、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设计情境和活动,渗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引导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融入,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有机融入
下载PDF
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体系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新宇 杨明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国家亟需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也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依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个主体... 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国家亟需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也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依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个主体”,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学术道德和奋斗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为核心,通过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和空间模态等多模态话语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培育教学条件,构建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入体系,推动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国家亟需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 有机融入体系 思政教育元素 三个主体 多模态话语模式
下载PDF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的关键问题、实施策略与应用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菲菲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90-95,共6页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职业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驱动。针对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嵌入不嵌合”典型问题,从融入目标、融入技术、融入模式、融入主体和融入评...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职业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驱动。针对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嵌入不嵌合”典型问题,从融入目标、融入技术、融入模式、融入主体和融入评价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并以课程思政培育项目“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为课例,探索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的目标设计—体系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有机融入 模式 路径
下载PDF
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晶晶 刘皆谊 沙翠利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4期142-143,共2页
文章主要探讨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空间的互动整合、功能的合理置换和建筑的新旧重构三个层面提出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改造策略... 文章主要探讨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空间的互动整合、功能的合理置换和建筑的新旧重构三个层面提出工业遗存地有机融入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改造策略,以期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地 城市空间 有机融入 保护 再利用
下载PDF
论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师范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明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98-100,共3页
在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是一项基本工作。可以从专业发展回顾教学、师范精神培育教学、“自我表露”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四个角度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达... 在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是一项基本工作。可以从专业发展回顾教学、师范精神培育教学、“自我表露”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四个角度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有机融入 师范专业 角度
下载PDF
关于中职文言文教学中专业元素的“有机融入”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丽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9期123-125,共3页
从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出发,在新的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下,客观叙述了四类从不同角度试图"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中职文言文教学实例,分析其多元性及必然性,旨在为改变中职文言文的教学面貌,较好地发挥文言文在中职学生... 从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出发,在新的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下,客观叙述了四类从不同角度试图"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中职文言文教学实例,分析其多元性及必然性,旨在为改变中职文言文的教学面貌,较好地发挥文言文在中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活中的有效作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文言文教学 有机融入 专业元素 多元性
下载PDF
医学化学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红梅 张爱女 曾小华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4期123-123,117,共2页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为契机,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从教师自身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医学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展开,案例研究与理论相结合,真正实现教育教学...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为契机,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从教师自身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医学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展开,案例研究与理论相结合,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化学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融入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雪娜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第6期121-122,共2页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高校已逐渐成为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然成为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为契机,以当代大学生...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高校已逐渐成为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然成为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为契机,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为切入点,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有益探索。从教师素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途径两个方面展开,例理结合,真正使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化学教学 有机融入
下载PDF
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翔宇 《中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31期66-68,共3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多种多样。历史课堂教学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教科书和乡土校本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多种多样。历史课堂教学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教科书和乡土校本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环节,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历史纪念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有机融入 初中历史
下载PDF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以必修上第二单元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琳 《福建教育》 2020年第37期8-10,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劳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的前言中指出,要“培养德... 一、问题的提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劳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的前言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2017版语文课标相比,修订版课标增加了“劳”,也就是劳动教育的要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肯定工匠精神、描写劳动场面的欢乐的篇目,以“劳动光荣”为单元人文主题,正是学科教学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工匠精神 有机融入 统编教材 人文主题 普通劳动者 大中小学 语文课标
下载PDF
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机融入环境教育
18
作者 高敏洁 《学苑教育》 2016年第19期15-15,共1页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我国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如大气污染、酸雨、雾霾、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灾害频繁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各方面协调发展,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危害着人民健康。...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我国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如大气污染、酸雨、雾霾、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灾害频繁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各方面协调发展,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危害着人民健康。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把初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责任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有机融入环境教育
下载PDF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专题的教学设计探析
19
作者 付恒 朱逸 王瑕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9-104,共6页
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际需要。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专题为例,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其中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 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际需要。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专题为例,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其中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理念,明确融入全会精神有利于提升爱国主义专题教学的成效。其次,要以“兴党与强国的关系”为教学主题,使全会精神融入爱国主义专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后,要以“议题研学活动”为教学模式,使全会精神融入爱国主义专题的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原则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设计 有机融入
下载PDF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
20
作者 梁华玮 陈宏建 李全文 《文教资料》 2022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有机融入教学,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题中之义。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机融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教学实... 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有机融入教学,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题中之义。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机融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重要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通过课堂授课、实践教学等多元机制,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会议精神,并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有机融入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