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相烃源岩氮同位素组成与有机质聚集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剑 夏刘文 +5 位作者 胡文瑄 Eva E STÜEKEN 支东明 唐勇 向宝力 何文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925,共14页
氮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与有机质聚集之间具有成因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古近系陆(湖)相烃源岩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氮同位素(δ^(15)N)组成,结合盐度和蒸发性碱类矿物特征,可将中... 氮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与有机质聚集之间具有成因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古近系陆(湖)相烃源岩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氮同位素(δ^(15)N)组成,结合盐度和蒸发性碱类矿物特征,可将中国陆相烃源岩分为3组:近中性组1(δ^(15)N平均值为4.0‰±1.5‰)、近中性组2(δ^(15)N平均值为7.1‰±1.6‰)和碱性组(δ^(15)N平均值为18.4‰±3.3‰)。在δ^(15)N<10‰的近中性组中,烃源岩的δ^(15)N与有机质丰度、类型、生烃能力和页岩油潜力呈正相关,原因在于较高的δ^(15)N值指征了生烃母质组成的变化。在δ^(15)N>10‰的碱性组中,有机质类型都较好,页岩油潜力都较高,但烃源岩的δ^(15)N与有机质聚集的响应关系不如中性组,反映有机质聚集受非δ^(15)N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与控制。据此建立了基于δ^(15)N划分出的3类湖相烃源岩的有机质聚集模式(<5‰、5‰~10‰、>10‰)。δ^(15)N具有示踪有机质聚集和烃源岩质量的潜力,以湖相烃源岩为例,低δ^(15)N型(δ^(15)N<5‰)质量差,中—高δ^(15)N型(δ^(15)N>5‰)质量好。从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循环这一新角度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聚集,丰富了氮的生物地球化学与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聚集 氮同位素 初级生产力 有机质保存条件 陆相烃源岩
下载PDF
白云凹陷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光荣 陈聪 +5 位作者 龙祖烈 张丽丽 汪旭东 马勇 辛志源 翟普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64-4178,共15页
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烃源岩类型复杂,虽然半深湖相、浅湖相、陆源海相和三角洲相等均有揭示,但有机质富集机理不明,导致对该区烃源潜力及主力烃源岩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本次研究通过对已钻遇的不同类型烃源岩主微量元素及草... 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烃源岩类型复杂,虽然半深湖相、浅湖相、陆源海相和三角洲相等均有揭示,但有机质富集机理不明,导致对该区烃源潜力及主力烃源岩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本次研究通过对已钻遇的不同类型烃源岩主微量元素及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特征等分析,剖析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发育与保存条件,首次揭示了白云凹陷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富集机理。结果表明:白云凹陷浅湖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文昌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为0.4~14.3μm,分布较广,平均粒径为6.8μm,而恩平组烃源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为4.9~15.9μm,平均粒径为8.7μm,整体处于次氧化环境;半深湖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于浅湖相烃源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较窄,为5.6~8.0μm,平均粒径为5.8μm,处于硫化-次氧化环境,具有较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陆源海相烃源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好,接受陆源营养物质输入,有机质较为丰富。三角洲相烃源岩接受大量陆源碎屑的营养物质输入,沉积物堆积效率高,埋藏较快,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7.0μm,且多见自形黄铁矿,处于氧化—强氧化环境,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差,凭借大量的物源输入和堆积埋藏效率,也可形成有机质富集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初级生产力 有机质保存条件 草莓状黄铁矿 有机质富集机理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东洼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婷 侯读杰 +3 位作者 赵子斌 王烨 徐长贵 王飞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0,32,共11页
通过对黄河口东洼古近系3套烃源岩的岩石热解、抽提物饱和烃、芳烃(GC/MS)分析,研究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优质烃源岩发育层段,并对其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东洼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下段存在有机质丰度高、类型... 通过对黄河口东洼古近系3套烃源岩的岩石热解、抽提物饱和烃、芳烃(GC/MS)分析,研究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优质烃源岩发育层段,并对其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东洼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下段存在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能力强的优质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最高,类型最好,主要为Ⅱ1和Ⅰ型,且已进入生烃门限,优质烃源岩最为发育;沙一二段烃源岩次之,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主要为Ⅱ1型,优质烃源岩较为发育;东下段烃源岩相对较差,有机质丰度主要达到好烃源岩的标准,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相对前两者差一些。构造和古气候、湖盆古生产力及有机质保存条件控制烃源岩发育,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湿润,大量的藻类输入形成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半深湖—深湖还原环境使有机质的保存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沙一二段沉积时期气温有所降低,藻类勃发,具有较高的古生产力,低Pr/Ph、高伽马蜡烷/C30藿烷反映水体盐度较高,沉积环境为缺氧的强还原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极为有利。东下段沉积时期气候温暖半湿润,母质来源构成上以混源为主,但陆源高等植物输入更多,沉积环境主要为淡水还原环境,总体上古生产力水平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相对前两者较差,整体有机质含量偏低,有机质类型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东洼 烃源岩 古生产力 沉积环境 有机质保存条件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湖相烃源岩的差异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友川 兰蕾 +1 位作者 王柯 杨永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1-1459,共9页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富油盆地,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涠西南凹陷、乌石凹陷和福山凹陷,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为4.05×108t,但各个主要凹陷的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北部湾盆地各凹陷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其湖相烃源岩的差异...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富油盆地,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涠西南凹陷、乌石凹陷和福山凹陷,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为4.05×108t,但各个主要凹陷的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北部湾盆地各凹陷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其湖相烃源岩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和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品质总体下降,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降低,有机质类型从以腐泥型为主变成以混合型占优势,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下降。分析表明,尽管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烃源岩在形成期各凹陷普遍具有较高的古湖泊有机质生产力,但各凹陷的有机质来源仍然存在差异,有机质保存条件也存在差异,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福山凹陷和海中凹陷,湖相藻类来源的有机质减少,陆生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质增加,有机质保存条件具有变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怪源岩 流沙港组 有机质生产力 有机质保存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