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3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三维有限元模态分析
1
作者 叶小龙 张语暄 +4 位作者 富荣昌 刘云 玉散江·吾休尔 艾斯卡尔·艾麦尔 马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072-7079,共8页
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模态分析将集中于解析胸椎的自然振动特性以及其在外部振动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这一分析不仅有望增进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弯的理解,而且能为开发新的治... 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模态分析将集中于解析胸椎的自然振动特性以及其在外部振动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这一分析不仅有望增进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弯的理解,而且能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设计个性化支具和评估手术结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目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全胸椎和椎间盘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响应模式,确定潜在的损伤风险频率范围。方法:研究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和新疆大学博达校区机械工程学院共同完成。研究对象为1例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弯患者,采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机扫描获取CT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和Hypermesh等软件建立精细的T_(1)-T_(12)全胸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全胸椎和椎间盘的前12阶模态最大振幅及其对应的振型。结果与结论:①模态分析结果显示,全胸椎和椎间盘在低阶模态下主要围绕X、Y轴发生弯曲及扭转,而在高阶模态中则增加了围绕Z轴的旋转;②T_(1)-T_(3)和T_(6)-T_(8)节段表现出最为显著的变形和较高的载荷负担,提示这些区域在脊柱侧弯发展中起关键作用;③当固有频率长期集中在98.832-121.97 cycles/s时,全胸椎和椎间盘的振动位移较大,可能导致脊柱损伤;④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可为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整个胸椎和椎间盘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临床治疗、预防,特别是与振动相关的防护策略提供了重要见解;此外,通过识别损伤风险的潜在频率范围,可为制定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振动防护措施和优化脊柱护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胸弯 有限元模态分析 三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特性 损伤风险
下载PDF
一维有限元的EEP单元及其自适应分析
2
作者 杨帅 袁驷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对m(>1)次单元,基于单元能量投影(element energy projection,简称EEP)法提出的简约格式位移解u∗具有比常规有限元解uh至少高一阶的精度,据此提出了EEP单元概念,并给出以EEP单元作为最终解的自适应有限元求解策略.通过编制相应的计... 对m(>1)次单元,基于单元能量投影(element energy projection,简称EEP)法提出的简约格式位移解u∗具有比常规有限元解uh至少高一阶的精度,据此提出了EEP单元概念,并给出以EEP单元作为最终解的自适应有限元求解策略.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一维非自伴随问题,计算结果与理论预期吻合较好,验证了自适应求解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可以给出按最大模度量、逐点满足误差限的解答,相较于常规单元,最终的求解单元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有限元 单元能量投影(EEP) EEP单元 自适应有限元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膝关节生物力学应用中的特点与优势
3
作者 郭欢萱 康志杰 +2 位作者 白小龙 田晓燕 金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53-3261,共9页
背景: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工程技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人体进行模拟,可以真实反映膝关节结构内部的生物力学特征,为理解膝关节疾病发病机制、优化手术方案以及开发新型植入材料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目的:对膝关节有限元... 背景: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工程技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人体进行模拟,可以真实反映膝关节结构内部的生物力学特征,为理解膝关节疾病发病机制、优化手术方案以及开发新型植入材料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目的:对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膝关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第一作者于2024年4月以“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knee joint,Finite Element Model,Knee Biomechanics,Knee Osteoarthritis,Knee Prosthesis,Knee Ligaments,Meniscus”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和EI数据库进行检索,以“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模型,膝关节,生物力学,骨关节炎,计算模型,膝关节假体,膝关节韧带,半月板”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最终纳入7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分析法利用医学影像数据获得三维人体模型,将复杂的人体关节结构简化为有限且相互连接的单元,通过对模型施加外部载荷,直观地显示膝关节内部的应力分布。②研究者通过有限元分析深入研究膝关节在不同工况下的内部应力和应变分布,可发现膝关节内部载荷分配平衡改变时,关节软骨的过度载荷及部分区域的负荷下降,这种长期异常应力会引起软骨变形和磨损,最终缺失,对于理解生物力学因素如何引起膝关节退行性变至关重要。③有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太极拳、步态调整等物理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这些治疗方法减少了软骨的过度负荷,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④临床医生通过有限元分析在手术前进行三维重建、数据测量和模拟手术,能够优化手术治疗策略;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假体的力学特征,改进假体的形状、材料和固定方式,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⑤人工智能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使得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更为精确和易于操作,极大提高了临床医生医疗实践的效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⑥有限元分析仅是数字化的模拟,与真实物理状态仍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软骨 半月板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模型 膝骨关节炎 关节置换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不同模具齿形下管壳件缩径成形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李红军 詹劲 +3 位作者 张弛 张成俊 杜玮 陈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5,共9页
目的提高管壳体缩径成形工艺的成形质量,探究不同模具齿形对管壳件缩径成形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利用隐式动力学算法,建立管壳件环矢缩径工艺有限元模型,在模具齿形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条件下,研究不同模... 目的提高管壳体缩径成形工艺的成形质量,探究不同模具齿形对管壳件缩径成形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利用隐式动力学算法,建立管壳件环矢缩径工艺有限元模型,在模具齿形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条件下,研究不同模具下管壳件缩径成形工艺的等效应力、应变及表面特征。结果沿轴向路径,不同模具下的管壳件应力均呈现由变形区到管件两端逐渐递减的趋势,但在矩形和三角形模具下,管壳件应力在模具边角处出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沿径向路径,三角形模具下的管壳件应变呈“M”形分布趋势,其余模具下管件应变则近似呈“W”形分布趋势。结论在管壳件缩径成形工艺中,选择合适的模具齿形能有效提高管壳件变形后的结构稳定性并使管壳件的整体塑性变形趋于稳定,梯形模具下管件变形后的结构稳定性最强,三角形模具下的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件 环向缩径 表面特征 起皱均匀 ABAQUS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后路寰枕斜坡螺钉枕颈固定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王扬 胡旭栋 +4 位作者 阮超越 顾勇杰 刘观燚 马维虎 罗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后路寰枕斜坡螺钉(atlantoccipital transarticular-clivus screw,TACL)枕颈固定的稳定性及其应力影响。方法:应用志愿者枕颈CT数据建立正常枕颈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建立枕颈失稳模型和6种枕颈固定的有限元模...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后路寰枕斜坡螺钉(atlantoccipital transarticular-clivus screw,TACL)枕颈固定的稳定性及其应力影响。方法:应用志愿者枕颈CT数据建立正常枕颈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建立枕颈失稳模型和6种枕颈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枕骨螺钉(occipital screw,OS)+寰椎侧块螺钉(C1 lateral mass screw,C1LMS)+枢椎椎弓根螺钉(C2 pedicle screw,C2PS)、OS+寰枕关节螺钉(atlantoccipital transarticular screw,TA)+C2PS、OS+TACL+C2PS、枕骨髁螺钉(occipital condyles screw,OcC)+C1LMS+C2PS、TA+C2PS、TACL+C2PS,对模型赋值材料参数,在枕骨上表面施加40N的垂直向下压力模拟头部重力,施加1.5N·m扭矩,使模型产生屈伸、侧弯和旋转运动,比较各枕颈固定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置入物应力分布情况以及骨骼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建立的正常枕颈模型生理状态下的活动度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分别为19.53°、17.37°、10.44°、38.74°;失稳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分别为26.17°、18.90°、10.99°、42.30°,较正常模型分别增加34.00%、8.82%、5.34%、9.20%。6种内固定模型在相同工况下的活动度均减小。相较于失稳模型,TACL+C2PS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工况下削减了97.43%、94.06%、96.68%、99.01%的活动度。在相同工况下TACL+C2PS的内固定应力峰值为241.00MPa、241.2MPa、166.94MPa、168.8MPa,OS+TACL+C2PS的内固定应力峰值为295.00MPa、295.00MPa、73.54MPa、81.40MPa;内固定应力集中于连接棒中部和TACL尾部,且两种应用TACL固定技术的模型对骨骼的切割应力均较小,较其他枕骨固定技术具有更合理的应力分布。结论:后路TACL作为枕骨侧固定的技术可以满足枕颈固定的力学强度要求,相较于其他单独应用的枕骨固定技术,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其与后路OS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固定 寰枕斜坡螺钉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材料特性分析
6
作者 陈静 张楠 +1 位作者 孟庆华 鲍春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4期7369-7375,共7页
背景:有限元计算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很少有文献介绍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每个解剖结构的材料性能,以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的:在前人膝关节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总... 背景:有限元计算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很少有文献介绍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每个解剖结构的材料性能,以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的:在前人膝关节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材料特性。方法:英文检索词为“Knee,finite element,material selection,ligament injury,osteoarthritis,elderly,children,young people”等,中文检索词为“膝关节,有限元,材料选择,韧带损伤,骨关节炎,老年人,儿童,年轻人”等,分别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1950-2024年,就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8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儿童膝关节骨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成年后达到峰值。中年到老年阶段,膝关节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的弹性模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回归到儿童时期的弹性模量。儿童与成年人软骨的弹性模量基本一致,而老年人的软骨弹性模量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韧带的弹性模量会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但年轻人与老年人膝关节韧带的弹性模量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半月板机械完整性的丧失会损害组织的生物力学功能,扰乱组织有效承载和传递的各向异性生物力学响应。膝关节有限元建模可以深入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开发新的植入材料、预测膝关节疾病、改进手术技术,并指导患者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有限元计算模型 材料特性 不同年龄段 弹性模量 工程化材料
下载PDF
工业软管泵非编织复合橡胶软管的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
7
作者 余跃 吴济民 +2 位作者 唐宁 童水光 童哲铭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工业软管泵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优化设计空间,对其进行快速、精确地数值模拟十分必要。考虑到橡胶复合材料高度的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文中为工业软管泵中使用的非编织橡胶软管设计了一个... 工业软管泵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优化设计空间,对其进行快速、精确地数值模拟十分必要。考虑到橡胶复合材料高度的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文中为工业软管泵中使用的非编织橡胶软管设计了一个非线性数值模型,并建立了一种用于处理非编织物加强层的加强筋单元有限元模型。基于以上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反作用力、最大应力应变和软管内表面接触面积大小与滑靴压缩进给量的关系,通过这些参数确定滑靴的挤压位移,能够减少原型测试的时间并降低设计成本;同时还计算出在不同内部压力下密封软管的预测挤压位移。针对软管压缩过程设计了反力和变形尺寸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文中提出的软管泵软管建模方法有助于软管泵的全虚拟仿真和数字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管泵 有限元 加强筋单元 试验验证
原文传递
复杂髋臼双柱骨折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徐鑫 乌日开西·艾依提 +3 位作者 吕刚 买买艾力·玉山 马志强 马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063-7071,共9页
背景:髋臼双柱骨折类型复杂且常见,目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多采用传统重建接骨板,其与骨面的不匹配性会加大手术难度。个性化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但个性化接骨板与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较少,且... 背景:髋臼双柱骨折类型复杂且常见,目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多采用传统重建接骨板,其与骨面的不匹配性会加大手术难度。个性化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但个性化接骨板与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较少,且模拟的体位姿态较为单一。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复杂髋臼双柱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各种体位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建立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最具代表性的双柱骨折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异形个性化钛板固定(A组)、前后柱双钛板固定(B组)、前柱重建钛板+后柱拉力螺钉固定(C组)和前柱重建钛板+髋臼下螺钉固定(D组)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复杂髋臼双柱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静坐、站立、患侧前伸、患侧外展以及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对4种复杂髋臼双柱骨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在各种体位下,骨折线上节点位移以及平均位移均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在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的位移值相较于其他体位最大,且A组内固定系统最大位移在4组模型中最小;各节点位移在站立和患侧单腿站立体位时,4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静坐、患侧前伸和患侧外展体位下,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A组各个骨折块所受最大应力相较于其他组更小,且骨折块所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A、B组内固定方式应力分布较为均匀,C、D组内固定方式应力集中较为明显,且A组相较于其他3组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减小了4.86%-54.61%;③在患侧前伸和患侧外展体位下,A、B组均具有较大的应力遮挡率,两组最大差值为5.67%;在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A组内固定应力遮挡率最高,而D组应力遮挡率最小;④提示异形个性化钛板固定(A组)相较于其他3组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个性化钛板 传统重建接骨板 髋臼双柱骨折 骨折内固定 多体位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起毛针布优化设计
9
作者 赵菊梅 赵磊 +2 位作者 朱挺 刘云岗 刘建华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0,共7页
为对起毛针布设计提供理论研究和可靠性验证方法,建立起毛针布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起毛针布主要参数变化与针布受力后总变形、等效弹性应变和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实际起毛工艺,测算单根钢针受力情况,并验证起毛... 为对起毛针布设计提供理论研究和可靠性验证方法,建立起毛针布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起毛针布主要参数变化与针布受力后总变形、等效弹性应变和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实际起毛工艺,测算单根钢针受力情况,并验证起毛风格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针尖与坯布穿刺深度、针尖与线圈作用时间是决定起毛风格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受到起毛针布针高、前后膝比例、角度、密度、底布结构(橡皮、棉布厚度、弹性模量)、钢丝规格(截面、线径、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的大小影响,通过对起毛针布设计工艺进行研究,可对新材料和新风格面料用针布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毛风格 起毛力 起毛针布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统一相场理论的多边形有限元模拟研究
10
作者 徐强 王绍康 +2 位作者 陈健云 王铭明 刘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3,239,共9页
固体材料裂缝扩展一直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破坏方式之一。统一相场理论在模拟裂缝扩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相场复杂区域离散时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将多边形有限元方法与统一相场损伤模型相结合,基于Matlab软件开发出多边形... 固体材料裂缝扩展一直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破坏方式之一。统一相场理论在模拟裂缝扩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相场复杂区域离散时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将多边形有限元方法与统一相场损伤模型相结合,基于Matlab软件开发出多边形有限元统一相场损伤模型。该模型采用多边形离散方式并通过子问题交错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即通过固定相场求解位移场,然后基于位移场结果求解相场,反复循环计算直至两者结果收敛。通过对比四边形单元与多边形单元离散下L形板的裂缝扩展结果,发现多边形相场计算结果与传统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提出的统一相场多边形有限元模拟方法有望在对工程结构复杂区域进行离散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扩展 固体材料破坏 多边形有限元 统一相场损伤模型 交错求解算法
下载PDF
荸荠冲击损伤有限元仿真分析及试验
11
作者 张国忠 李子涵 +4 位作者 刘婉茹 张清洪 陈立明 裴蕾 刘浩蓬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9,共10页
荸荠机械采收及采后加工过程中常面临采收机械与荸荠间冲击而产生碰撞损伤等问题,为此采用Ansys软件开展荸荠冲击损伤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以期获取提高荸荠机械采收与采后处理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根据试验测量荸荠本征参数,以线性弹塑性和... 荸荠机械采收及采后加工过程中常面临采收机械与荸荠间冲击而产生碰撞损伤等问题,为此采用Ansys软件开展荸荠冲击损伤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以期获取提高荸荠机械采收与采后处理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根据试验测量荸荠本征参数,以线性弹塑性和主应变失效耦合模型建立荸荠材料模型,通过跌落试验标定并验证了模型参数,开展三因素三水平全因子杆条碰撞仿真试验探究跌落高度、碰撞接触面直径、碰撞材料对荸荠损伤的影响,并以考虑淤伤软化和破裂的损伤易感性评价标准建立了损伤易感性经验公式。测量得到荸荠果肉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切线模量分别为7.916、0.586、4.554 MPa,主应变失效值为0.098,以失效网格体积和超过0.60 MPa应力区间体积对其冲击损伤分布进行模拟,淤伤体积、破裂体积及耗散能量与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7.18%、8.98%、6.62%,表明模型可用于描述荸荠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特性、破裂现象和能量耗散;杆条冲击试验结果表明,荸荠跌落高度与损伤易感性呈现线性增加关系,碰撞接触材料弹性模量对其损伤有显著影响,接触直径对损伤影响与接触材料有关,与结构钢碰撞时,损伤随直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现象,与PVC和橡胶碰撞时,损伤随接触直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荸荠机械化收获质量和采后处理技术与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机械损伤 损伤模型 有限元 杆条
下载PDF
飞轮壳模态参数识别及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12
作者 胡溧 储文彬 +3 位作者 陈雷磊 谭征宇 王佳 杨啟梁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针对某型商用车发动机飞轮壳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基于Block Lanczos算法获取飞轮壳的计算模态参数,基于PolyMax算法提取飞轮壳的试验模态参数。运用模态置信准则(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MAC)对试验模态振型和计算模态振型的相... 针对某型商用车发动机飞轮壳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基于Block Lanczos算法获取飞轮壳的计算模态参数,基于PolyMax算法提取飞轮壳的试验模态参数。运用模态置信准则(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MAC)对试验模态振型和计算模态振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更准确地识别模态参数并提升测试效率,对测点MAC值进行灵敏度分析,优化试验线框模型的测点布置。使用结构优化方法,对飞轮壳有限元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修正,提升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测点的模态参数识别及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验证并提升飞轮壳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可为同类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和模型修正提供参考,也为飞轮壳的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壳 模态分析 模态验证 灵敏度分析 有限元模型修正
下载PDF
微波消融肺组织的离体实验与有限元仿真
13
作者 吴水才 刘菊 +1 位作者 张宇博 高宏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5-636,共12页
为了研究肺组织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的真实效果,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有效的肺组织MWA仿真模型,利用离体猪肺消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精确性,并对不同消融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40 W功率下,设定温度点的平... 为了研究肺组织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的真实效果,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有效的肺组织MWA仿真模型,利用离体猪肺消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精确性,并对不同消融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40 W功率下,设定温度点的平均测量值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分别为2.87、2.64和2.99℃,在50 W功率下,误差分别为1.77、2.90和3.20℃,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由Arrhenius模型表征的凝固区大小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长径和短径误差均维持在5 mm以内。设定点的凝固时间和凝固程度随微波功率而变化。另外,凝固区随微波功率和消融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大,但其增长速率并非完全相同。该研究获得了真实可靠的肺消融仿真模型,从而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微波消融(MWA) 离体实验 有限元仿真 温度分布 凝固区
下载PDF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田建勃 焦崧 +4 位作者 陈田宁 张书林 王梦梦 张俊发 杨海增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混凝土裂缝发展、钢板和钢筋应力、钢板沿梁跨的内力分布进行探究分析。并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跨高比、含钢率、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连梁中间开缝间距等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纵筋配筋率、含钢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跨高比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抗震性能影响相对较大;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使用有利于钢板性能的充分发挥;双连梁左、右梁内的受力基本相同,双连梁可以近似按左、右梁转角刚度相同进行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参数分析
原文传递
准脆性岩石断裂问题的准键有限元法
15
作者 朱其志 刘武 +2 位作者 赵星光 张仁杰 周廷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106,共11页
为解决全域准键方法(QBM)结构分析计算和内存开销较大的问题,将QBM与有限元法(FEM)相结合,提出新的准键有限元法(QBFEM)。QBFEM采用统一的线性单元进行空间离散,将初始裂隙区和潜在损伤区设置为准键区域,进行连续不连续数值分析,在材料... 为解决全域准键方法(QBM)结构分析计算和内存开销较大的问题,将QBM与有限元法(FEM)相结合,提出新的准键有限元法(QBFEM)。QBFEM采用统一的线性单元进行空间离散,将初始裂隙区和潜在损伤区设置为准键区域,进行连续不连续数值分析,在材料无损区域采用有限元分析,且过渡区无需设置耦合区域。利用QBM和QBFEM对不同数量级网格结构进行刚度矩阵组装运算,验证了QBFEM的数值高效性和计算准确性。单孔平板拉伸、预制单裂缝平板剪切和静水压力下无损重力坝分析表明,QBFEM能够准确捕捉固体材料I型裂缝的萌生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键方法 准键有限元耦合 准脆性材料 裂隙演化
下载PDF
H13热挤压芯棒疲劳寿命的有限元与实验研究
16
作者 邱春林 王哲 龚殿尧 《钢管》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以H13热挤压芯棒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挤压芯棒的工作过程,获得挤压力以及截面温度场和Mises应力场等计算结果。以模拟计算所得挤压力与实测挤压力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并对两种规格的H13挤压芯棒... 以H13热挤压芯棒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挤压芯棒的工作过程,获得挤压力以及截面温度场和Mises应力场等计算结果。以模拟计算所得挤压力与实测挤压力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并对两种规格的H13挤压芯棒实物进行表面粗糙度、硬度和金相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采用FE-SAFE软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对比了无涂层、α-Al_(2)O_(3)涂层和ZrO_(2)涂层材料对挤压芯棒疲劳寿命的影响,显示ZrO_(2)涂层芯棒寿命最长,α-Al_(2)O_(3)涂层次之,无涂层芯棒寿命最低,采用涂层技术可有效提高芯棒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挤压 芯棒 疲劳 有限元 实验
下载PDF
不同胫骨隧道角度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应力有限元分析
17
作者 李媛 王腾骄 +3 位作者 薛军 李志强 高林翼 武建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胫骨隧道角度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应力分布及胫骨隧道的变化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寻找最优的胫骨隧道角度。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伸直位的CT和MRI图像,通过Mimics、Ge...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胫骨隧道角度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应力分布及胫骨隧道的变化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寻找最优的胫骨隧道角度。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伸直位的CT和MRI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Solidworks软件构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PCL解剖单束重建。在矢状位上分别建立40°、45°、50°、55°、60°胫骨隧道,然后导入ANSYS软件对三维重建的膝关节分别施加5种模式的应力:在股骨顶端施加750 N的纵向载荷;胫骨远端施加10 N·m内外翻扭矩、5 N·m内外旋扭矩,分析在不同胫骨隧道角度下,移植物在胫骨隧道出口处的应力的分布情况及胫骨隧道的变化。结果移植物的最大等效应力和切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隧道入口的后侧和胫骨隧道出口的前侧(等效应力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17.94、21.64、26.89、22.23、17.51 MPa,6.14、5.66、6.64、6.67、2.76 MPa,6.87、7.30、8.82、7.48、7.72 MPa,14.45、16.91、21.64、17.02、13.91 MPa,9.66、11.19、14.46、10.75、8.90 MPa;切应力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2.87、3.47、3.01、3.36、3.22 MPa,1.21、1.44、1.25、1.39、0.49,0.58、0.66、0.67、0.71、0.65 MPa,2.09、2.33、2.10、2.28、2.04 MPa,4.06、4.47、6.39、4.21、3.67 MPa)。不同胫骨隧道角度重建PCL后移植物的最大主应力主要位于股骨隧道入口的前后侧和胫骨隧道出口的前侧(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24.22、28.33、34.11、27.14、25.48 MPa,7.81、7.26、8.32、8.15、3.36 MPa,8.78、9.01、10.90、9.05、10.28 MPa,20.06、22.97,、27.75、21.43、20.60 MPa,3.34、3.37、3.39、3.26、2.55 MPa)。胫骨隧道出口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布在隧道壁的前侧和后侧(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18.16、17.73、16.20、16.32,、12.52 MPa,9.24、9.03、8.31、8.22、2.36 MPa,10.54、10.52、10.04、9.97、9.81 MPa,10.70、10.94、9.92、10.09、7.53 MPa,5.22、5.89、6.00、6.17、6.06 MPa)。结论当胫骨隧道角度在50°附近时可以缓解移植物应力及胫骨隧道出口周围的应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胫骨隧道 移植物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旋转叶片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18
作者 杨宇静 范晨光 邵博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针对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将超单元建模方法与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带旋转的悬臂梁模型为例,使用整体建模方法与超单元建模方法分别建模,通过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进行有限元模... 针对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将超单元建模方法与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带旋转的悬臂梁模型为例,使用整体建模方法与超单元建模方法分别建模,通过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整体建模方法与超单元建模方法的模态仿真结果的频率差小于2%,且具有相同的振型。整体建模方法的修正误差为0.4%,超单元建模方法的修正误差小于0.1%,且超单元建模具有更好的修正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有限元模型修正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核电设备人员闸门密封结构有限元分析与验证
19
作者 沈勇坚 沈光耀 +2 位作者 徐道平 张振雨 陈秀明 《合成橡胶工业》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Mooney-Rivlin模型对核电设备人员闸门双道O型密封圈密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密封圈在不同压缩量情况下的von Mises应力和接触应力,同时通过制造试验台架对其密封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O型密封圈在不同压缩量情况下与密封... 采用Mooney-Rivlin模型对核电设备人员闸门双道O型密封圈密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密封圈在不同压缩量情况下的von Mises应力和接触应力,同时通过制造试验台架对其密封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O型密封圈在不同压缩量情况下与密封槽之间的最大接触应力均大于最大von Mises应力;压缩率大于2%(压缩量0.3 mm)时可确保密封效果,但在考虑制造公差及安全裕量后,压缩量最终取值1.6 mm(压缩率10.67%)。台架试验验证了双道O型密封结构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密封圈 Mooney-Rivlin模型 有限元分析 接触应力 压缩量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端板式组合剪力墙-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丽华 石锦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144,共10页
为研究端板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文章通过改变端板厚度设计3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节点进行等效塑性应变损伤准则的有限元分析模拟,探究钢材种类、梁端盖板、轴压比及设置加劲肋等对节... 为研究端板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文章通过改变端板厚度设计3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节点进行等效塑性应变损伤准则的有限元分析模拟,探究钢材种类、梁端盖板、轴压比及设置加劲肋等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点试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且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通过提升钢材屈服强度、改用全截面梁上盖板、增加盖板厚度及设置梁端加劲肋等方式可有效提升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最后依据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法推导结果提出了该类型节点的端板厚度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组合剪力墙 墙梁节点 ABAQUS有限元 应力三轴度 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