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以前“衣”“医”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服饰演变
1
作者 罗云 陈涛 +1 位作者 禄书果 马琳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民国以前医用服饰尚未形成体系,但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服饰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已有记载。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时间为轴,从医者服装和医用防护服装两个角度分析民国以前医与服饰的双向促进关系,探究医用服饰的演变历程。研究认为:秦汉... 民国以前医用服饰尚未形成体系,但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服饰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已有记载。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时间为轴,从医者服装和医用防护服装两个角度分析民国以前医与服饰的双向促进关系,探究医用服饰的演变历程。研究认为:秦汉时期具有庇佑内涵的服饰是防护服装的萌芽;唐宋时期具有诊疗功能的服饰形成;明清时期功能性防护服与识别性医者服在“衣”“医”关系中不断发展;古代防护服装的演变与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由早期满足祈愿免灾心理的装饰纹样及饰品发展为具有一定实际防护功能的服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术 防护 民国前 服饰演变
下载PDF
服饰演变的历史循环
2
作者 程孟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7期19-20,共2页
宇宙世界是在有限发展和无限发展的有机统一中运动和演进。人类的服饰发展应该说是一种有限发展,既在御寒、遮羞和审美三大功能的基本框架内螺旋式上升式的发展。
关键词 服饰演变 历史循环 有限发展 否定之否定 无限发展 人类服饰 服装设计师 辩证关系 服饰发展 辩证发展
下载PDF
察哈尔蒙古族的服饰演变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艺敏 何学慧 孙艳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察哈尔蒙古服饰是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在保留其基本形制、穿着风格的同时,吸纳其他民族的服饰风格而形成演变的。本文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为研究对象,依据察哈尔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地区察哈尔蒙... 察哈尔蒙古服饰是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在保留其基本形制、穿着风格的同时,吸纳其他民族的服饰风格而形成演变的。本文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为研究对象,依据察哈尔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地区察哈尔蒙古族服饰的现状,阐述了蒙元以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的变迁以及其体现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哈尔 服饰演变 审美价值 生态价值
下载PDF
清代裘皮服饰演变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3
4
作者 闫琳 崔荣荣 《服饰导刊》 2012年第A01期50-52,共3页
清代裘皮服饰的变迁可窥见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清初等级制度森严,人们对于裘服的穿用严格的遵从于服饰礼制;随着代变风移,清中期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这一时间段裘皮种类以及服用阶层的变化也反映出当时的服饰... 清代裘皮服饰的变迁可窥见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清初等级制度森严,人们对于裘服的穿用严格的遵从于服饰礼制;随着代变风移,清中期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这一时间段裘皮种类以及服用阶层的变化也反映出当时的服饰礼制已经妥协于人们的审美情趣;清末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冲击着当时清朝的文化体系,此时裘服款式的变化以及各阶层的滥用都表现出社会新旧更迭的混乱局面以及西风东渐的趋势。研究清朝裘皮服饰的变化,对了解当时社会的变迁有着其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裘皮 服饰演变 社会变迁
下载PDF
统计斜率变化与服饰演变
5
作者 涂星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第5期50-53,124,共5页
服饰的流行总是变化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演变,值得探究。有些款式的服饰在流行过后再未出现,而有些款式的服饰在若干年后会有流行的回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服饰统计中的斜率变化与服饰周期演变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对VOGUE杂志20... 服饰的流行总是变化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演变,值得探究。有些款式的服饰在流行过后再未出现,而有些款式的服饰在若干年后会有流行的回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服饰统计中的斜率变化与服饰周期演变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对VOGUE杂志20年不同款式服饰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统计斜率增长越大,流行兴起越快的服饰款式,其流行周期较短。这种现象往往具有设计符号的价值。因为失败的服饰款式案例,往往会让消费者产生消费潜在的消极情绪,认为这种款式服饰很快就会过时,所以潜力消费者会尽量避免购买这种快速流行的服饰款式。这一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服饰消费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演变 统计斜率 服饰消费行为
下载PDF
浅谈中国封建社会服饰演变
6
作者 程蓓 《辽宁丝绸》 2014年第4期36-37,共2页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和服饰本身的功能角度分析中国封建社会服饰文化演变的特征。虽然它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不断走向落后、衰退直至崩溃,但是它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服饰演变
下载PDF
近代绥远地区的垦殖迁移与服饰演变
7
作者 王童欣 张竞琼 《服装学报》 2021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在近代垦殖迁移的背景下,以人口迁移为视角,探寻大量移民进入绥远后对当地服饰产生的影响。以文献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近代移民史料与绥远各地县志,确定近代绥远人口迁移的时间、数量与来源,并对移民与原住民的服饰形制进行分析,最... 在近代垦殖迁移的背景下,以人口迁移为视角,探寻大量移民进入绥远后对当地服饰产生的影响。以文献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近代移民史料与绥远各地县志,确定近代绥远人口迁移的时间、数量与来源,并对移民与原住民的服饰形制进行分析,最后对绥远在移民到达后发生的服饰变迁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下,当地服饰发生了并行与融合的演变,且以中原移民服饰为主体,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的情况下,绥远当地服饰产生了差异化变迁。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华夏服装体系下的文明形态,对北方近代人口迁移下的服饰演变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绥远 垦殖迁移 服饰演变
下载PDF
从文化变迁谈民族服饰的演变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炎 康洁平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人们讨论的重点多是跨文化的接触以及频繁接触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西方许多领域的学者已把“西方中的东方”(the East in the west)纳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随处可以读到西方人有关中国文化的评论。服饰...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人们讨论的重点多是跨文化的接触以及频繁接触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西方许多领域的学者已把“西方中的东方”(the East in the west)纳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随处可以读到西方人有关中国文化的评论。服饰文化研究者也应学会认识异域文化(the West in the East),本文通过对民族服饰变异实例的研究,探索促成民族服饰变异的文化因素和历史根源,从而揭示文化变迁与服饰变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文化变迁 文化借鉴 服饰演变
下载PDF
从唐墓壁画看唐代侍女服饰的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凡 袁燕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6期116-118,共3页
唐代墓葬中保存了大量壁画资料,对研究唐代侍女服饰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对唐代各个时期墓葬壁画中侍女服饰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襦裙、披帛、半臂等服饰的具体形制、... 唐代墓葬中保存了大量壁画资料,对研究唐代侍女服饰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对唐代各个时期墓葬壁画中侍女服饰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襦裙、披帛、半臂等服饰的具体形制、款式特征等,得出唐代侍女服饰由紧窄到宽大演变的整体特征,希望能为唐代侍女服饰形象研究提供参考,并起到记录和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墓葬壁画 侍女服饰 服饰演变
下载PDF
基于天津竹枝词研究的天津地区妇女服饰文化之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莉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明、清、民国时期天津竹枝词中对天津地区妇女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的整理研究,探讨了清末的满汉合流、南来熏风、西方文化等三种文化现象对天津地区的冲击,梳理出清末民初天津妇女服饰文化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影响天津妇女生... 本文通过对明、清、民国时期天津竹枝词中对天津地区妇女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的整理研究,探讨了清末的满汉合流、南来熏风、西方文化等三种文化现象对天津地区的冲击,梳理出清末民初天津妇女服饰文化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影响天津妇女生活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社会因素,从而佐证了竹枝词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宝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竹枝词 天津妇女 服饰文化演变
原文传递
浙江嘉善县的服饰演变
11
作者 唐彩生 《民俗研究》 1995年第1期34-35,33,共3页
嘉善县的衣着穿戴,自清末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从中可以勾画出人民生活习俗和社会进化的一个侧面。现将服装、头饰、佩戴记叙如下。 一。
关键词 嘉善县 服装面料 服饰演变 瓜皮帽 浙江 老年妇女 城乡妇女 生活习俗 农村青年 六十年代
原文传递
巴尔虎蒙古族服饰演变——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苏木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萨日娜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巴尔虎蒙古族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整个巴尔虎文化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当代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及民族审美观、价值观的提升,巴尔虎蒙古族服饰在保留本部落传统样式的基础上有了诸... 巴尔虎蒙古族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整个巴尔虎文化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当代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及民族审美观、价值观的提升,巴尔虎蒙古族服饰在保留本部落传统样式的基础上有了诸多新变化,从穿着习俗、穿着方式至服饰裁剪、缝制、款式风格、面辅料种类、色彩搭配、镶边装饰、扣袢工艺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虎蒙古族:服饰:演变
原文传递
上海近代优秀服装进入世界时装殿堂——《二十世纪初叶上海服饰的演变》展览在巴黎亮相
13
作者 伊妍 《上海艺术家》 2004年第3期2-5,共4页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叶上海服饰演变》展览 巴黎 服饰文化 服装展览 款式 民俗文化
下载PDF
从跨文化视角看东西方民族服饰的相互借鉴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炎 康洁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5-76,共2页
文化的多样性来源于东西方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汇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审美观。在全球化时代,西方许多领域的学者已把"西方中的东方"纳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随... 文化的多样性来源于东西方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汇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审美观。在全球化时代,西方许多领域的学者已把"西方中的东方"纳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随处可读到西方人有关中国文化的评论。但是,作为东方学者,我们也应学会认识"东方中的西方"。一切文化生来平等,不同的文化互相依存。只要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有一个正确认定,我们就敢于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而丰富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民族服饰 服饰演变
下载PDF
唐代服饰美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功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8-80,共3页
唐代服饰美学体现了社会风气与服饰变化的互动互摄现象。在唐代服饰美学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思潮痕印。唐代服饰富于多彩多姿的美感特征 ,造型别致 ,甚至有男性化倾向。唐代服饰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然而 ,由于唐代审美思潮变化更迭的... 唐代服饰美学体现了社会风气与服饰变化的互动互摄现象。在唐代服饰美学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思潮痕印。唐代服饰富于多彩多姿的美感特征 ,造型别致 ,甚至有男性化倾向。唐代服饰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然而 ,由于唐代审美思潮变化更迭的特点 ,所谓“胡服”在盛唐以后就不再盛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演变 思潮性质 美感特征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论中国历代服饰中的“平面”加“衣缘”现象(上篇)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金锐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服饰演变 平面结构 衣缘变化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元素在民族服饰上的体现
17
作者 马炎 康洁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3期123-124,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地深入研究,阐明了促成民族服饰变异的诸多文化因素,也揭示了文化交流、文化借鉴与民族服饰变异之间关系,从而实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使我们的着装更能体现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元素 民族服饰演变 文化借鉴
下载PDF
“背子”的演变及与现代服装的造型关联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轲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就宋代、明代妇女服饰中较有代表性的服装“背子”做介绍,对“背子”的款式变化与现代服装外型的演变联系进行分析,以证明传统服装与现实服装的相关联特性。
关键词 古代妇女服饰 背子 款式变化 服饰演变 服装造型 关联性 服饰文化
下载PDF
胡汉首服的借鉴与革新——以幂篱等女性蔽面首服的流行演变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犁 张倩倩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5-40,49,共7页
受到胡汉融合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幂篱由西北传入中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女性蔽面首服代表之一。在时代风气、社会思想文化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幂篱等女性蔽面首服亦随之不断流行、演变。本文分析了从幂篱到帷帽到盖头的演变趋势,从服装... 受到胡汉融合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幂篱由西北传入中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女性蔽面首服代表之一。在时代风气、社会思想文化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幂篱等女性蔽面首服亦随之不断流行、演变。本文分析了从幂篱到帷帽到盖头的演变趋势,从服装的实用属性、装饰属性、文化属性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等角度探讨首服从实用性向美用一体、礼教融入转变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篱 帷帽 盖头 服饰演变
下载PDF
壮族服饰的演变及缘由探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丽琴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服饰变迁史。在壮族服饰习俗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对其产...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服饰变迁史。在壮族服饰习俗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并从中体现出文化的人地关系、人我关系和自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服饰演变 文化变迁 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