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鲜两用型朝天椒红泰664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者 文守云 袁盛储 《农家科技》 2024年第8期33-34,共2页
红泰664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选育、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果型大、色泽鲜艳、亮度好、辣度适中、香味浓、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既可作鲜椒、泡椒,也能做干椒加工,是适合重庆市及周边... 红泰664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选育、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果型大、色泽鲜艳、亮度好、辣度适中、香味浓、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既可作鲜椒、泡椒,也能做干椒加工,是适合重庆市及周边相同生态区域蔬菜基地早春、春季栽培的优良辣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新品种 春季栽培 辣椒品种 朝天椒 蔬菜基地 农业科学院 生态区域 干椒
下载PDF
柘城县朝天椒疫病发生规律与绿色综合防控
2
作者 皇凡宇 刘新社 张慎举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近年来朝天椒疫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朝天椒生产效益。根据多年来对柘城县朝天椒疫病田间调查和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朝天椒疫病的症状识别、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平衡配... 近年来朝天椒疫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朝天椒生产效益。根据多年来对柘城县朝天椒疫病田间调查和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朝天椒疫病的症状识别、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平衡配方施肥、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清洁田园减少侵染源、科学浇水及时排涝等农业生态绿色防控措施,以及生物与化学药剂防治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疫病 发病规律 绿色防控
下载PDF
高产朝天椒新品种红运20
3
作者 吴程英 钟时伟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4期22-22,共1页
红运20是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单生朝天椒新品种,高产、优质。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海南、湖南、福建、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示范种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强,在广东地区秋季栽培从播种至始收平均需135.8... 红运20是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单生朝天椒新品种,高产、优质。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海南、湖南、福建、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示范种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强,在广东地区秋季栽培从播种至始收平均需135.8天。椒果朝上着生,椒型顺直,小羊角形,长8~10厘米,横径约1.17厘米,果肉厚约0.16厘米,青果深绿色,熟果亮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无棱沟,果顶渐尖,单果重约7.2克,风味辛辣,可鲜食或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秋季栽培 杂交一代 羊角形 深绿色 生长势 横径 单果重
下载PDF
朝天椒川椒221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黄兴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10-212,共3页
川椒221是由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出的朝天椒杂交新品种,具有味辣、丰产、高抗的特点,深受椒农的好评,推广潜力大。本文介绍了朝天椒川椒221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具体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 川椒221是由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出的朝天椒杂交新品种,具有味辣、丰产、高抗的特点,深受椒农的好评,推广潜力大。本文介绍了朝天椒川椒221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具体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及椒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川椒22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蒜、朝天椒套种技术
5
作者 吕爱英 董公山 王丹丹 《种子科技》 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
大蒜和朝天椒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配料蔬菜品种,需求量大。大蒜朝天椒套种栽培技术是一种农业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从大蒜栽培技术、朝天椒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蒜、朝天椒套种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增加种... 大蒜和朝天椒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配料蔬菜品种,需求量大。大蒜朝天椒套种栽培技术是一种农业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从大蒜栽培技术、朝天椒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蒜、朝天椒套种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朝天椒 套种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河南省朝天椒间作套种模式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宇 姚秋菊 +3 位作者 韩娅楠 常晓轲 程志芳 刘卫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87-91,共5页
河南省是朝天椒种植及销售大省,形成了朝天椒与其他主产农作物不同的间作套种模式。本文总结了河南省朝天椒的主要间作套种模式,分析了间作套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河南省朝天椒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朝天椒 间作套种模式 问题 建议 河南省
下载PDF
簇生朝天椒新品种望天红二号的选育
7
作者 梁芳芳 袁俊水 +4 位作者 张冰 毛丹 朱伟岭 孙朝霞 陈锐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27,131,共5页
望天红二号是以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62为母本、以自交系K99-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1代簇生朝天椒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生育期176 d左右,生长势强,坐果集中,平均株高85.3 cm,平均株幅55.6 cm,平均有效分枝数8.2个,平均单株果数150个。果实朝... 望天红二号是以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62为母本、以自交系K99-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1代簇生朝天椒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生育期176 d左右,生长势强,坐果集中,平均株高85.3 cm,平均株幅55.6 cm,平均有效分枝数8.2个,平均单株果数150个。果实朝上簇生,长圆锥形,果尖(顶)钝尖,单果平均鲜质量3 g左右,平均纵径5.5 cm,平均横径1.2 cm,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维生素C含量(w,后同)94.6 mg·100 g^(-1),蛋白质含量14.7 g·100 g^(-1),粗纤维含量37.9%,辣椒素含量2.76×10^(3) mg·kg^(-1),二氢辣椒素含量1.28×10^(3) mg·kg^(-1),品质好、辣味浓。抗病性强,高抗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高抗疫病、炭疽病。适合河南早春露地或麦田套种栽培。该品种于2016年9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新品种 望天红二号 中早熟
下载PDF
簇生朝天椒新品种鼎鼎红的选育
8
作者 梁芳芳 陈锐 +3 位作者 朱伟岭 毛丹 闫晓丹 关祥斌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38,共4页
鼎鼎红是以DP1-10为母本、KS8-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簇生朝天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70 cm,开展度72 cm,中早熟,青熟果色深绿、成熟果色亮红。果实表面光滑光亮,辣味浓、品质好。平均果长8 cm,横径1.05 cm,单果质量5 g。皮... 鼎鼎红是以DP1-10为母本、KS8-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簇生朝天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70 cm,开展度72 cm,中早熟,青熟果色深绿、成熟果色亮红。果实表面光滑光亮,辣味浓、品质好。平均果长8 cm,横径1.05 cm,单果质量5 g。皮薄、辣味浓,维生素C含量(w,后同)180 mg·100 g^(-1),辣椒素含量1257 mg·kg^(-1),蛋白质含量14 g·100 g^(-1)。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生产试验中,667 m2鲜椒产量达2 296.5 kg,折合干椒产量574.1 kg,适宜河南及周边地区早春露地栽培。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新品种 鼎鼎红 中早熟
下载PDF
临颍县朝天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9
作者 姚秋菊 刘勇鹏 +7 位作者 常晓轲 董晓宇 朱新红 朱伟岭 毛丹 贾延钊 史艳艳 李丽 《辣椒杂志》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临颍县朝天椒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探讨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多渠道品种引进选育、规范全产业链标准生产体系、提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建设牢握定价权等发展对策建议,旨在更好...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临颍县朝天椒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探讨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多渠道品种引进选育、规范全产业链标准生产体系、提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建设牢握定价权等发展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临颍县朝天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颍县 朝天椒产业 现状 发展瓶颈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内黄朝天椒死棵原因及对策探析
10
作者 桑爱云 王义辉 +5 位作者 马文全 许海生 常丁皓 张瑞霞 刘建军 刘春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6期224-226,共3页
内黄县是河南省朝天椒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2022年内黄朝天椒遭遇毁灭性打击,85%的地块因死棵原因造成绝收。本文作者从连作障碍、气候因素、移栽时间、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死棵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朝天椒 死棵 茎基腐病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内黄县
下载PDF
宁化县朝天椒-玉米-甘薯立体套种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天翔 邹龙运 +5 位作者 郑涛 杨俊杰 徐小明 周华 伊泽文 马求凤 《福建热作科技》 2023年第1期52-53,共2页
根据朝天椒、玉米、甘薯三种经济作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在朝天椒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套种玉米、甘薯,既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又有利于发挥作物群体间的有益互作,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 朝天椒 玉米 甘薯 套种
下载PDF
小麦—菠菜—朝天椒周年栽培模式与效益分析
12
作者 张瑞霞 马文全 +5 位作者 王义辉 刘建军 常丁皓 桑爱云 许海生 刘春红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3期31-33,共3页
小麦-菠菜-朝天椒周年栽培技术模式结合河南地区种植、气候特点,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每667m^(2)的总效益为1.2万~1.5万元,比传统的小麦-玉米套种模式增收1.0万~1.2万元。
关键词 朝天椒 周年栽培 套种模式 复种指数 菠菜 小麦—玉米 效益分析 气候特点
下载PDF
朝天椒新品种黔研001特征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13
作者 张丽 李正丽 +2 位作者 杨静 邱锦宇 何方国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1期25-26,共2页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餐桌必备调味品,市场需求量大。朝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因辣味浓烈、果实小、果形丰富、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种植户、企业、合作社的喜爱,种植面积逐渐加大,同时也对朝天椒良种繁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餐桌必备调味品,市场需求量大。朝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因辣味浓烈、果实小、果形丰富、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种植户、企业、合作社的喜爱,种植面积逐渐加大,同时也对朝天椒良种繁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对朝天椒新品种黔研001的特征特性和制种技术进行以下总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特征特性 蔬菜种类 良种繁育 果形 种植户 制种技术 新品种
下载PDF
不同栽培密度对汝城朝天椒SYT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刘丹 廖聪舜 +3 位作者 杨兰亭 宋世霞 朱利红 艾辛 《辣椒杂志》 2023年第4期13-16,34,共5页
以从汝城朝天椒中新选育的优良株系SYT20为材料,开展了SYT20栽培行株距及单双株栽培模式的研究。结果发现,汝城朝天椒SYT20株高、主茎高在单双株栽培模式下,双株栽培显著高于单株栽培,单株栽培的主茎粗大于双株栽培,但株(穴)距对其影响... 以从汝城朝天椒中新选育的优良株系SYT20为材料,开展了SYT20栽培行株距及单双株栽培模式的研究。结果发现,汝城朝天椒SYT20株高、主茎高在单双株栽培模式下,双株栽培显著高于单株栽培,单株栽培的主茎粗大于双株栽培,但株(穴)距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单株(穴)结果数双株栽培大于单株栽培,株(穴)距越大结果数越多;单株栽培的产量以35单株最高,折合产量为1127.45 kg/667 m^(2),双株栽培的产量以30双的平均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196.85 kg/667 m^(2),但30双与35单、35双、40双和45双都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栽培密度、种苗用量对增产效果的影响,建议SYT20株系采用株行距35 cm×60 cm单株栽培为宜。SYT20株系栽培密度的研究结果为制定汝城朝天椒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栽培密度 栽培方式 产量
下载PDF
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朝天椒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茜雅 梁腊梅 +2 位作者 林欣琪 秦中维 李映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78-2388,共11页
为探究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辣椒耐旱性的调控作用,以茂蔬360为材料,通过盆栽PEG模拟干旱胁迫,分析10种不同浓度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朝天椒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液浓度的增加,朝天椒的根长、株高、根冠比、根... 为探究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辣椒耐旱性的调控作用,以茂蔬360为材料,通过盆栽PEG模拟干旱胁迫,分析10种不同浓度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朝天椒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液浓度的增加,朝天椒的根长、株高、根冠比、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浓度为100μmol·L^(-1)时,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值;褪黑素浓度为75μmol·L^(-1)时,根长、根冠比、根鲜重和根干重达到最大值。生理分析表明,100μmol·L^(-1)褪黑素引发后,干旱胁迫下的植株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最低,可溶性糖、脯氨酸、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75μmol·L^(-1)褪黑素引发后,根系丙二醛、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含量最低,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POD、SOD、CAT、APX和GR)活性,AsA、DHA含量和AsA/DHA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和AsA/DHA最高。综上,100μmol·L^(-1)和75μmol·L^(-1)褪黑素引发种子可有效提高朝天椒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朝天椒 褪黑素 叶片 根系
下载PDF
3类朝天椒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与镉吸收累积差异
16
作者 柴冠群 王丽 +4 位作者 刘桂华 罗沐欣键 蒋亚 梁红 范成五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9-177,共9页
为探究遵义市朝天椒的健康风险及其吸收累积风险元素镉(Cd)的差异,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3类朝天椒(按形状分为指型、锥型与圆型)果实重金属镉(Cd)、砷(As)、铅(Pb)、铜(Cu)、锌(Zn)的健康风险,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3类朝天椒对Cd的吸... 为探究遵义市朝天椒的健康风险及其吸收累积风险元素镉(Cd)的差异,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3类朝天椒(按形状分为指型、锥型与圆型)果实重金属镉(Cd)、砷(As)、铅(Pb)、铜(Cu)、锌(Zn)的健康风险,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3类朝天椒对Cd的吸收累积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3类朝天椒仅存在Cd超标现象,指型朝天椒、锥型朝天椒与圆型朝天椒的果实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biological enrichment factor,BCF)分别为0.35、0.25、0.15。食用圆型朝天椒危害指数最低,食用指型朝天椒危害指数最高,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Cd。盆栽试验的3类朝天椒果实Cd含量表现为:指型朝天椒>锥型朝天椒>圆型朝天椒,前两者果实Cd含量超标(>0.1 mg·kg^(-1)),而圆型朝天椒果实Cd含量未超标;圆型朝天椒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及其茎向果实的Cd转运系数(transport factor,TF)TF_(果/茎)和叶向果实的Cd转运系数(TF_(果/叶))均显著低于指型朝天椒。指型朝天椒与圆型朝天椒的根向地上部转运Cd的能力(TF_(地上部/根))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辣椒果实Cd含量与BCF呈显著正相关,与TF_(果/茎)和TF_(果/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F_(地上部/根)相关性不显著。可见,圆型朝天椒对土壤Cd的低富集能力和其地上部营养器官(茎叶)对Cd的再分配能力较弱是其低Cd风险的原因。综上,建议研究区居民种植与食用圆型朝天椒,并采取阻控措施降低辣椒Cd超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重金属 食用安全性 镉吸收累积
下载PDF
三系培育新品种朝天椒的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研究
17
作者 张雪儿 陈肖肖 +4 位作者 董怡 王思睿 胡悦 丁小东 贾冬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1-319,共9页
为新品种朝天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编号为1~5的5份不同杂交组合的三系培育新品种朝天椒种质资源为受试材料,采用综合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和以辣椒素含量和挥发性物质为主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5种朝天椒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 为新品种朝天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编号为1~5的5份不同杂交组合的三系培育新品种朝天椒种质资源为受试材料,采用综合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和以辣椒素含量和挥发性物质为主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5种朝天椒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果长为6.7~9.3 cm,果重2.40~6.26 g,种子数比15.3~28.1个/g,果肉比71.10%~83.93%。5种朝天椒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营养品质有所不同。其中,1号朝天椒的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2号朝天椒的水分含量最高,3号朝天椒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5号朝天椒的蛋白质含量最高。5种朝天椒的辣椒素含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辣度,其中5号朝天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高(1.128 g/kg),斯科维尔指数为17399 SHU,辣度为116;2号朝天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低(0.464 g/kg),斯科维尔指数为7157 SHU,辣度为48。5种朝天椒中共检出10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39.20%~61.73%),其共同的呈香物质主要为烯烃类、酯类和醇类,但该3类物质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种朝天椒的辣度与其果重和果肉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种子数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认为,5种新品种朝天椒均具有较高的辣度和营养价值、良好的色泽和香气,均是加工干椒的适宜品种,尤其是5号,且2号、3号和4号朝天椒还可鲜食、泡制、腌制或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培育 新品种 朝天椒 农艺性状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叶面喷施Na_(2)SiO_(3)对朝天椒产量、品质与Cd吸收累积的影响
18
作者 柴冠群 隋岩峰 +2 位作者 杨帆 秦松 范成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16,共8页
以青红元帅朝天椒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探究0.3 mg/L镉(Cd)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0、3、5 mmol/L(以CK、Si_(3)、Si_(5)表示)Na_(2)SiO_(3)溶液对朝天椒产量、品质与吸收转运Cd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叶面阻控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青... 以青红元帅朝天椒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探究0.3 mg/L镉(Cd)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0、3、5 mmol/L(以CK、Si_(3)、Si_(5)表示)Na_(2)SiO_(3)溶液对朝天椒产量、品质与吸收转运Cd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叶面阻控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青红元帅朝天椒各部位生物量随叶面喷施Na_(2)SiO_(3)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与CK相比,Si_(5)处理各部位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果实鲜质量与干质量增幅分别为16.29%、15.26%,整株干质量增幅为21.35%。朝天椒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Vc)与辣椒碱含量均随叶面喷施Na_(2)SiO_(3)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Si_(5)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朝天椒品质。各处理不同部位Cd含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主茎上叶>根>叉茎上叶>果实>主茎>叉茎。与CK相比,叶面喷施Na_(2)SiO_(3)溶液降低了朝天椒各部位Cd含量,Si_(3)与Si_(5)处理朝天椒果实Cd含量分别降低11.30%、28.69%。各处理朝天椒整株Cd累积量差异不显著,随叶面喷施Na_(2)SiO_(3)浓度的增加,果实Cd累积量显著降低,茎叶与根Cd累积量显著增加,与CK相比,Si_(5)处理果实Cd累积量降低19.43%。与CK相比,叶面喷施Na_(2)SiO_(3)溶液显著降低根、叉茎、主茎、主茎上叶、茎叶向果实转运Cd的效率(TF_(果实/根)、TF_(果实/叉茎)、TF_(果实/主茎)、TF_(果实/主茎上叶)、TF_(果实/茎叶))。表明叶面喷施Na_(2)SiO_(3)溶液提升了青红元帅朝天椒茎叶与根对Cd的累积能力,限制其向果实转运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叶面喷施 Na_(2)SiO_(3) 累积分配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套种朝天椒机播机收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文跃 李胜利 +4 位作者 王偌飞 张亚敏 商海红 李波 李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河南省临颍县采用小麦套种朝天椒模式,两种作物播种、采收均采用机械化,可节省人工成本500元以上,每667 m^(2)朝天椒(干椒)产量350 kg左右,仅朝天椒收益就能达到6 000元以上。河南是全国朝天椒生产大省,常年栽培面积达18.7万hm^(2)(280... 河南省临颍县采用小麦套种朝天椒模式,两种作物播种、采收均采用机械化,可节省人工成本500元以上,每667 m^(2)朝天椒(干椒)产量350 kg左右,仅朝天椒收益就能达到6 000元以上。河南是全国朝天椒生产大省,常年栽培面积达18.7万hm^(2)(280万亩)左右,年产销量约6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栽培技术 干椒 生产大省 机播机收 作物播种 临颍县 栽培面积
下载PDF
朝天椒混合物物料特性的测定与仿真分析
20
作者 张德俊 唐勇 +3 位作者 张建龙 林蜀云 张太华 徐卫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1,57,共8页
我国作为辣椒生产大国,辣椒机械化收获正在逐步代替人工收获,由于机械采收漏采率和含杂率较高,故此,需对收获机的关键部分进行优化,而优化缺少相关参数的参考,因此对贵州辣椒收获机收获的朝天椒(簇生朝天椒)混合物相关参数进行测定与仿... 我国作为辣椒生产大国,辣椒机械化收获正在逐步代替人工收获,由于机械采收漏采率和含杂率较高,故此,需对收获机的关键部分进行优化,而优化缺少相关参数的参考,因此对贵州辣椒收获机收获的朝天椒(簇生朝天椒)混合物相关参数进行测定与仿真,包括朝天椒及椒叶的物料特性、果实及果柄的结合力、朝天椒混合物的悬浮速度。通过测定参数与仿真参数的对比分析可知:辣椒果实与果柄结合力为11.54 N,果柄与辣椒茎秆结合力为10.11 N;朝天椒果实悬浮速度为13.37 m/s,辣椒叶悬浮速度为3.71 m/s,辣椒茎秆悬浮速度为8.96 m/s,该研究可对辣椒收获机收获性能的提高和辣椒风选分离装置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物料特性 结合力 悬浮速度 参数测定 风选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