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朝臣选择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艺术
1
作者 王瑞香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代英主明君。在位期间,适值英国社会从中古到近代转型时期,社会变化相当剧烈。在位期间(1558-1603年)励精图治,改变了英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为后来英国率先迈入资本主义的大门...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代英主明君。在位期间,适值英国社会从中古到近代转型时期,社会变化相当剧烈。在位期间(1558-1603年)励精图治,改变了英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为后来英国率先迈入资本主义的大门奠定了基础,也使其统治之术日趋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位女性,能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如此卓越的才能,足见她的统治艺术。本文试图从她对具有不同特长朝臣的选择和任用以及在众多朝臣中间如何保持一种相对平衡而促使其统治效力得到有效发挥等方面来分析女王的统治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铎王朝 伊丽莎白一世 朝臣 统治艺术
下载PDF
欧洲礼仪和文明传统的基石——《朝臣之书》评介
2
作者 付有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8-52,共5页
《朝臣之书》是意大利外交家和诗人鲍达萨尔·卡斯蒂廖内历经20余年而写成的著作。通过对新形势下的为臣之道及朝臣应当具备的素质修养等问题的探讨,该书为同时代及后来人确立了新的道德规范。随着该书以各种语言在欧洲各地出版刊印... 《朝臣之书》是意大利外交家和诗人鲍达萨尔·卡斯蒂廖内历经20余年而写成的著作。通过对新形势下的为臣之道及朝臣应当具备的素质修养等问题的探讨,该书为同时代及后来人确立了新的道德规范。随着该书以各种语言在欧洲各地出版刊印,它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广为流传的一本著作,给各国贵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而成为欧洲礼仪和文明传统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朝臣 礼仪
下载PDF
从绍兴四年朝臣奏疏看南宋朝廷的对敌之策
3
作者 陈忻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3-50,共8页
绍兴四年是南宋朝廷初步扭转时局的一年,朝廷经历了伪齐与金人联兵南犯的大事件,最终以胜利而告终。在此前后,南宋朝臣频上奏疏,从军事、政治等方面全面分析敌我形势,为朝廷确立"先擒刘豫,则金人自定"、"和议乃权时之宜... 绍兴四年是南宋朝廷初步扭转时局的一年,朝廷经历了伪齐与金人联兵南犯的大事件,最终以胜利而告终。在此前后,南宋朝臣频上奏疏,从军事、政治等方面全面分析敌我形势,为朝廷确立"先擒刘豫,则金人自定"、"和议乃权时之宜,以济艰难"的对伪齐、对金的不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四年 朝臣奏疏 伪齐 金人 策略
下载PDF
论唐中后期皇帝、朝臣、宦官之三角关系
4
作者 唐昌福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5-217,共3页
唐代中后期,由于政治危机的加深,皇帝深忌权臣宿将,遂起用宦官,典领禁军、参决机要,以牵制朝臣,力图找到一种新的制衡点,以维系岌岌可危的皇权。于是宦官作为维系皇权的独特政治力量干预朝政,与外朝士大夫抗衡,形成了唐中后期皇帝朝臣... 唐代中后期,由于政治危机的加深,皇帝深忌权臣宿将,遂起用宦官,典领禁军、参决机要,以牵制朝臣,力图找到一种新的制衡点,以维系岌岌可危的皇权。于是宦官作为维系皇权的独特政治力量干预朝政,与外朝士大夫抗衡,形成了唐中后期皇帝朝臣、宦官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后期 皇帝 朝臣 宦官
下载PDF
明嘉靖朝臣的宗藩奏议与宗藩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小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41-145,共5页
嘉靖时期,随着宗室人口的增加,宗禄支出日益膨胀。针对宗禄短缺问题,朝臣纷纷上奏疏说明宗藩状况,同时提出解决建议。由于朝臣不断上疏请求共议,推动了嘉靖朝宗藩改革的进程。嘉靖朝臣的奏疏内容包括宗禄不济、宗藩婚姻、宗藩封爵、宗... 嘉靖时期,随着宗室人口的增加,宗禄支出日益膨胀。针对宗禄短缺问题,朝臣纷纷上奏疏说明宗藩状况,同时提出解决建议。由于朝臣不断上疏请求共议,推动了嘉靖朝宗藩改革的进程。嘉靖朝臣的奏疏内容包括宗禄不济、宗藩婚姻、宗藩封爵、宗藩犯罪、王府管理人员与王府事宜等相关问题。奏疏中所强调的内容正是嘉靖后期宗藩改革的几个主要方面,它为《宗藩条例》的编撰及颁布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时期 朝臣奏疏 宗藩改革
下载PDF
胡朝臣:照亮40余名孩子回家路
6
作者 马红梅 《当代贵州》 2022年第30期60-61,共2页
找人的艰辛胡朝臣从不在意,他想的最多的是为更多孩子找到回家路,他说:“不管多么辛苦,这项公益事业我都会坚持到底。”最正确的决定胡朝臣最早做公益是在2015年初,他认为这是他最正确的决定。那时他还在湖北上大学,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 找人的艰辛胡朝臣从不在意,他想的最多的是为更多孩子找到回家路,他说:“不管多么辛苦,这项公益事业我都会坚持到底。”最正确的决定胡朝臣最早做公益是在2015年初,他认为这是他最正确的决定。那时他还在湖北上大学,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条消息:毕节市第二中学的一名女学生身患重病,浑身插满管子,脸色苍白、瘦弱不堪。当时他鼻子一酸,觉得自己必须为她做点什么——于是他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捐款,最后想办法将筹集到的善款送到了女孩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事业 微信朋友圈 毕节市 朝臣 善款 回家
下载PDF
从清代“内廷行走”看朝臣的“近侍化”倾向 被引量:13
7
作者 祁美琴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共25页
"内廷行走"是清代特有的官称,它的出现与朝臣的"近侍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内廷行走"人员的构成、来源、身份及其职事特点,认为这些行走内廷的重臣,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在皇帝身... "内廷行走"是清代特有的官称,它的出现与朝臣的"近侍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内廷行走"人员的构成、来源、身份及其职事特点,认为这些行走内廷的重臣,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而朝政处理日趋"内廷化"的结果,使决策越来越突出皇帝的个人意志,朝臣的身份本质上也在向皇帝的"近臣"和"近侍"转变。"内廷行走"官称的出现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内廷官"、"内廷王公大臣"、"办事大臣"等概念和术语一样,体现了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并在官僚体制上发生的重要变化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廷行走 朝臣 近侍化
原文传递
趾高气扬
8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7期71-71,共1页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他是个只重视外貌,不学无术的人,只要稍稍取得些成就,就骄傲自满。有一次,他打败了彪悍的绞国,从此更加不把其他朝臣放在眼里。第二年,屈瑕又奉命要去打罗国,有一个叫斗伯比的将军前往送行。斗伯比回来...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他是个只重视外貌,不学无术的人,只要稍稍取得些成就,就骄傲自满。有一次,他打败了彪悍的绞国,从此更加不把其他朝臣放在眼里。第二年,屈瑕又奉命要去打罗国,有一个叫斗伯比的将军前往送行。斗伯比回来时悄悄地对车夫说:“屈将军这次一定会打败仗,我看他走路的样子,脚步一昂一翘的,便知道他的心并没有真正用在作战上,而是去吓唬敌人的,这样子怎么能打胜仗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屈瑕 第二年 将军 楚国 朝臣
下载PDF
唐太宗朝的功臣政策
9
作者 孙延政 《唐宋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215-233,共19页
功臣群体与王朝政治相伴相随。自西汉以后,功臣现象在许多朝代的开国初期都非常明显,像唐朝这种通过战争实现政权更迭的王朝,自然不会例外。李世民经由玄武门之变登基,所以唐太宗朝的功臣情况十分特殊。政变成功之后,政变群体也成了新... 功臣群体与王朝政治相伴相随。自西汉以后,功臣现象在许多朝代的开国初期都非常明显,像唐朝这种通过战争实现政权更迭的王朝,自然不会例外。李世民经由玄武门之变登基,所以唐太宗朝的功臣情况十分特殊。政变成功之后,政变群体也成了新朝臣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出现了贞观时期开国功臣与政变功臣共存的独特局面。唐太宗是如何对待两种不同出身的功臣,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门之变 开国功臣 唐太宗 政权更迭 李世民 贞观时期 政变 朝臣
下载PDF
黄巢起义对晚唐藩镇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耀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145,共16页
经过黄巢起义的猛烈冲击,晚唐藩镇的格局在唐末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黄巢起义之前,藩镇的格局可以划分为:河朔长期割据型、河朔一度割据型、中原一度割据(防遏)型、中原长期防遏型、西北长期御边型、西南一度御边(财源)型、东南长期财... 经过黄巢起义的猛烈冲击,晚唐藩镇的格局在唐末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黄巢起义之前,藩镇的格局可以划分为:河朔长期割据型、河朔一度割据型、中原一度割据(防遏)型、中原长期防遏型、西北长期御边型、西南一度御边(财源)型、东南长期财源型七大类。在黄巢起义之后,根据地域分布、势力强弱、政治目的、任职方式、出身背景乃至蕃汉之别等综合因素,藩镇的格局可以划分为河南型、西部型、河东型、河朔型、南方型五大类,并涌现出了一系列以朱温、李克用等为首的足以开邦建国的强藩。藩镇格局的这一重大转变,主要是在黄巢起义冲击之下,中央朝臣、宫廷宦官和地方藩镇原本大致均衡的三大势力的急剧消长。文臣、宦官势力日益衰落:地方上文官藩帅不断地被武将所取代,宦官赖以专权的神策军也垮掉了,转而寻求以"宦官系武人"来扶植藩镇。地方势力则急剧崛起,并完全掌控了各藩镇的权力,呈独立之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唐廷所扮演的是无法主持公正和维持秩序的软弱角色,迅即走向终结,历史开始不可逆转地由藩镇割据经五代十国走向宋代的重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起义 藩镇格局 转型 晚唐 唐末 朝臣 宦官 藩帅
下载PDF
北宋宫廷的《长恨歌》——宋仁宗与张贵妃宫廷爱情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华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自康定元年到至和元年,宋仁宗与张贵妃有长达14年的宫廷爱情。为表达对张贵妃的特殊感情,宋仁宗在张贵妃及其家族成员的封赏、任用、立张贵妃为皇后等方面有许多僭越制度之举,尽管这些举措引起部分朝臣的强烈反对,宋仁宗也基本没有让步... 自康定元年到至和元年,宋仁宗与张贵妃有长达14年的宫廷爱情。为表达对张贵妃的特殊感情,宋仁宗在张贵妃及其家族成员的封赏、任用、立张贵妃为皇后等方面有许多僭越制度之举,尽管这些举措引起部分朝臣的强烈反对,宋仁宗也基本没有让步。张贵妃的早逝给宋仁宗留下终身遗憾,以致宋仁宗在张贵妃的葬礼规格上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在许多方面僭越制度。张贵妃去世后,宋仁宗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出于礼制,连亲自祭奠张贵妃也被大臣们阻挠,以致郁郁寡欢,寂寞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仁宗 张贵妃 北宋 朝臣 《长恨歌》
下载PDF
论唐中后期南衙对北司的依附
12
作者 王守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年第9期102-105,共4页
唐代南衙泛指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北司是指以神策军中尉和内枢密使为首的宦官集团。两大集团势力的消长对唐中后期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北司势力的膨胀和南衙势力的削弱 ,导致南衙对北司的依附 ,使唐中后期外朝士大夫集团... 唐代南衙泛指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北司是指以神策军中尉和内枢密使为首的宦官集团。两大集团势力的消长对唐中后期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北司势力的膨胀和南衙势力的削弱 ,导致南衙对北司的依附 ,使唐中后期外朝士大夫集团对宦官势力的制约大大削弱 ,是宦官专权局面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南衙 北司 朝臣 宦官
下载PDF
浅议明朝廷杖
13
作者 马腾 《学习月刊》 2006年第14期23-,共1页
关键词 廷杖 皇帝 朝臣 朱元璋 李时勉
下载PDF
从《臣轨》看武则天的君臣伦理思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荷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58-62,共5页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封建女皇帝。历代史学家对这样一位“最奇特之人物”都十分关注,不少学者较多地研究武则天如何篡夺皇位及其功过是非的评价等问题,无疑这是必要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武则天的思想还缺乏应有的开掘和...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封建女皇帝。历代史学家对这样一位“最奇特之人物”都十分关注,不少学者较多地研究武则天如何篡夺皇位及其功过是非的评价等问题,无疑这是必要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武则天的思想还缺乏应有的开掘和研究。武则天的统治能够持续半个世纪之久,固然是由于唐初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她善于在统治集团中采取文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伦理思想 君臣关系 社会历史条件 统治集团 功过是非 思想统治 群臣 朝臣 史学家
下载PDF
秦汉廷议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健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5-20,共6页
廷议,又称集议①,是秦汉时代朝臣议政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秦汉政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且廷议内容和参预者之广泛以及在王朝政治生活中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表明,秦汉... 廷议,又称集议①,是秦汉时代朝臣议政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秦汉政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且廷议内容和参预者之广泛以及在王朝政治生活中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表明,秦汉时期利国利民的建策大计和治国方略,大多是朝臣议政会议提供的。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嗣后历代的议政制度多系继承秦汉并加以发展的。一朝廷议政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度。从《史记》、《尚书》等文献中可知,在远古的唐虞时代,部落酋长的议事会议是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军事首长必须听命于部落酋长会议。例如尧舜时的禅让等都是经四岳十二牧酋长们讨论同意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廷议 历史考察 封建制度 议政 秦汉时代 秦汉时期 君主专制 主要形式 朝臣 治国方略
下载PDF
苏天爵与元代史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屈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7,共8页
苏天爵是元代颇有文史之才的杰出史家,在当代史撰著和历史文献整理与编纂方面成就卓著;在历史编纂理论与思想方面卓有见识。他所纂《国朝名臣事略》和《元文类》两部著述至今仍在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系统考察其史... 苏天爵是元代颇有文史之才的杰出史家,在当代史撰著和历史文献整理与编纂方面成就卓著;在历史编纂理论与思想方面卓有见识。他所纂《国朝名臣事略》和《元文类》两部著述至今仍在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系统考察其史学实践与思想,对于探讨元代史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天爵 元代 历史编纂学 《国朝名臣事略》 《元文类》
下载PDF
明代廷杖浅述
17
作者 陆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廷杖,顾名思义即按皇帝的旨意,在殿廷之上直接杖责朝臣。殿廷上杖责大臣的事例,东汉首开其端。《后汉书·申屠刚传》云:“对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之法理严察……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此处“捶扑”一词即是... 廷杖,顾名思义即按皇帝的旨意,在殿廷之上直接杖责朝臣。殿廷上杖责大臣的事例,东汉首开其端。《后汉书·申屠刚传》云:“对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之法理严察……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此处“捶扑”一词即是廷杖的另一代名词。又如,三国时孙权废太子孙和,尚书仆射屈晃劝谏,孙权大怒,将其“杖一百”(《三国志》《吴书·孙和传》)则更清楚了。以后历代因袭,但其时朝臣被杖者极少,并未形成制度,至明朝始被确立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朝臣 三国志 大臣 后汉书 孙权 皇帝 明朝 群臣 牵曳
下载PDF
“议大礼”与杨升庵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52-53,共2页
发生于明代嘉靖初的“议大礼”,是围绕着“旁支入奉大统”、如何“推尊本生”的封建礼法问题而爆发的一场大论争。起初,在议论中触怒明世宗朱厚(火总)的朝臣,有的“罢俸”,有的“谪官”,有的受“切责”,有的“逮赴镇抚司拷讯”。嘉靖三... 发生于明代嘉靖初的“议大礼”,是围绕着“旁支入奉大统”、如何“推尊本生”的封建礼法问题而爆发的一场大论争。起初,在议论中触怒明世宗朱厚(火总)的朝臣,有的“罢俸”,有的“谪官”,有的受“切责”,有的“逮赴镇抚司拷讯”。嘉靖三年(1524),此一事件达到了高潮。受祸的朝臣134人下狱、86人“姑令待罪”。结果,少数被“编伍”、“夺俸”,180余人受廷杖,17人死于杖伤。事后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臣 杨廷和 封建礼法 事件 嘉靖初 明世宗 受害者 杨升庵 明代 意见
下载PDF
论东汉灵帝时期的宦官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时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5-11,共7页
东汉中后期宦官干政的现象愈演愈烈,至灵帝在位时期,宦官的权势达到顶峰。灵帝时期的宦官集团在与朝臣的斗争中兴起,亦在与朝臣的斗争中覆亡。灵帝在位初期,宦官与灵帝之间有着权力转移的过程。宦官集团在灵帝的支持下全面干政。在灵帝... 东汉中后期宦官干政的现象愈演愈烈,至灵帝在位时期,宦官的权势达到顶峰。灵帝时期的宦官集团在与朝臣的斗争中兴起,亦在与朝臣的斗争中覆亡。灵帝在位初期,宦官与灵帝之间有着权力转移的过程。宦官集团在灵帝的支持下全面干政。在灵帝的有意扶持下,形成皇帝、宦官与朝臣间的特殊三角关系。灵帝时期的宦官集团对东汉后期政治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帝时期 宦官 朝臣 斗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