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旧木材加固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祺 冯鑫浩 刘新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9-277,共19页
木材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级壁层材料,因其高强重比与可再生等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然而,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遭受昆虫、真菌等侵害而发生材性劣化,这极大限制... 木材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级壁层材料,因其高强重比与可再生等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然而,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遭受昆虫、真菌等侵害而发生材性劣化,这极大限制了木制品应用优势的发挥,同时增加了古旧木材保护与修复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长古旧木材的历史寿命,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木材的结构和历史应用及其破坏形式出发,概述了建筑文物和古建筑中木材的主要降解破坏形式和生物化学变化;从材料科学角度综述了古旧木材的保护策略与加固方法,重点总结分析了不同加固材料性质与用途及其对古旧木材加固保护的方法特性,尤其是“双碳”背景下生物基加固材料的应用;最后对加固木材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总结梳理,以期为加固木材的有效利用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为绿色、高效、环保木材加固保护技术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为我国在林产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材 文物木材 木材劣化 加固保护 改性策略 加固材料 性能表征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雪松木材损伤声发射参数特性
2
作者 何佳明 佘艳华 李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6,105,共7页
以树龄15 a的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 Manetti)为研究对象,在树干中心部位且无天然树结的位置截取试件(试件形状为圆柱状,半径30 mm、高度200 mm),试件分3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每组6根。使用烘干机((105±5)℃)对所有试件干燥脱... 以树龄15 a的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 Manetti)为研究对象,在树干中心部位且无天然树结的位置截取试件(试件形状为圆柱状,半径30 mm、高度200 mm),试件分3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每组6根。使用烘干机((105±5)℃)对所有试件干燥脱水(累计烘干时间18 h),然后用保鲜膜将每组中选择1根试件完全包裹作为绝干试件;再将其他试件取出后在室温下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浸泡(时间间隔为0.5 h),待其含水率分别达到10%、20%、30%、40%、50%之后取出,用保鲜膜包裹作为不同含水率的试件。应用微机伺服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以位移控制加载方式加载、应用DS5型声发射检测系统监测试件声发射信号,启动试验机的同时触发声发射系统,同步采集试件损伤过程中轴向荷载作用时木材发出的声发射信号数据;使用参数分析、概率密度、最大似然评估方法,分析声发射能量、统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轴向荷载作用时,不同含水率试件的裂纹变化过程,与声发射测量结果反映的裂纹萌生、扩展规律一致;木材含水率越高,试件的裂纹发展越平缓,承受荷载由85.47 kN降至39.50 kN。木材压缩损伤的声发射能量信号符合幂律分布规律,由概率密度分析、最大似然估计得出的幂律指数一致,随着木材含水率升高,幂律指数由1.25升至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雪松 木材 木材含水率 木材损伤 声发射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木材缺陷检测模型Wood-Net的研究
3
作者 王正 江莺 +3 位作者 严飞 孙佑鹏 张园 张柳磊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0,共9页
为改善利用人工方式识别木材缺陷存在的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实现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使用新兴方式对不同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检测以提高木材利用率,针对现有的目标检测网络在木材缺陷检测方面存在诸如检测精度低、报错率高以及识... 为改善利用人工方式识别木材缺陷存在的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实现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使用新兴方式对不同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检测以提高木材利用率,针对现有的目标检测网络在木材缺陷检测方面存在诸如检测精度低、报错率高以及识别种类少等局限,设计了用于木材缺陷检测的深度学习网络Wood-Net。Wood-Net将注意力机制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module)引入YOLOv7的主干网络,以便更好地区分木材缺陷之间的细微差别;将ECA与Res2Net结合后形成ECA-Res2Net模块,ECA-Res2Net模块克服了单纯的Res2Net跨通道交流能力不足的问题,增强了网络对更细粒度特征的提取能力;将ECA-Res2Net模块与SPPCSPC(spatial pyramid pooling and channel spatial pyramid convolution)并联形成ResSPPCSPC模块,增加了描述图像本身特征数量的能力,由此构成新方法Wood-Net。本研究将准确度、召回值、mAP@0.5以及mAP@0.5∶mAP@0.95 4个数值作为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利用自建数据集训练Wood-Net,得到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Wood-Net模型比基准模型YOLOv7在木材优选上精确率提高了4.52%,mAP@0.5∶mAP@0.95提高了6.62%;比基准模型YOLOv5s在木材优选上精确率提高了6.79%,mAP@0.5∶mAP@0.95提高了5.67%。ECA注意力机制能够有效提升E-ELAN的通道间信息交互能力;Res2Net模块具有很强的细粒度特征提取能力,在网络中引入Res2Net模块后,网络各项性能指标收敛速度快,在Res2Net中加入ECA后能够使单纯的Res2Net考虑多通道特征之间的关系,完成信息融合,提高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Net 木材优选 ECA-Res2Net ECA Res2Net
下载PDF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鉴定铁木豆属木材
4
作者 吴静霞 顾钰华 +3 位作者 姚晨岚 肖湾 龚青 李倩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2期82-86,9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分别鉴定平萼铁木豆、葱叶状铁木豆和马达加斯加铁木豆属木材。以二氯甲烷提取样品中的特定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建立目标物色谱图。平萼铁木豆在保留时间25.1 min的最强吸收峰和22.3、22.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分别鉴定平萼铁木豆、葱叶状铁木豆和马达加斯加铁木豆属木材。以二氯甲烷提取样品中的特定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建立目标物色谱图。平萼铁木豆在保留时间25.1 min的最强吸收峰和22.3、22.6及23.4 min的次强吸收峰可作为平萼铁木豆的特征图谱,与其他两种铁木豆相区分。葱叶状铁木豆和马达加斯加铁木豆的最强吸收峰色谱保留时间均为16.3 min,葱叶状铁木豆的次强吸收峰色谱保留时间为18.5 min,另外还在色谱保留时间分别为19.4、19.8、24.3 min处有吸收峰,而马达加斯加铁木豆除在色谱保留时间17.7 min处有次强吸收峰外,还在色谱保留时间为23.4 min时有吸收峰。气相色谱-质谱法可用于平萼铁木豆、葱叶状铁木豆和马达加斯加铁木豆三类木材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铁木豆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及互相关的古建木材声发射源定位研究
5
作者 周占学 黄晓峥 +2 位作者 梁玉国 曹玉红 徐永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为研究古建筑木构件在承载过程中产生损伤定位问题,利用铅芯折断在木材表面模拟损伤源结合声发射技术对产生的损伤源进行检测。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重构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利用互相关技术对重构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进... 为研究古建筑木构件在承载过程中产生损伤定位问题,利用铅芯折断在木材表面模拟损伤源结合声发射技术对产生的损伤源进行检测。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重构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利用互相关技术对重构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进而确定信号到达各传感器时差,最后结合时差定位法对声发射源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损伤源的定位精度,理论值与实际位置相差很小,从而为准确地反演出声发射源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声发射 损伤定位 小波包 互相关分析
下载PDF
2011—2021年欧盟地区木材及人造板生产情况分析
6
作者 周冠武 陈燕东 +2 位作者 周宇 唐启恒 石峰 《中国人造板》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欧盟是中国木材及人造板最大贸易伙伴之一。针对2011—2021年欧盟地区木材、人造板产量变化趋势以及木材加工行业的经营业绩和就业人数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欧洲 木材 人造板 产量 经济指标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木材板材下料方法
7
作者 黄秀玲 陶泽 +2 位作者 尤华政 李宸 刘俊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木材板材在家具行业应用广泛,以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为目的的木材板材优化下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木材板材下料优化问题属于二维矩形下料问题,是一种具有高度计算复杂性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单规格木材板材进行矩形零件下料问题,在... 木材板材在家具行业应用广泛,以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为目的的木材板材优化下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木材板材下料优化问题属于二维矩形下料问题,是一种具有高度计算复杂性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单规格木材板材进行矩形零件下料问题,在木材板材长和宽都大于零件长和宽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二维下料的数学模型,采用标准粒子群算法、变邻域搜索算法、粒子群混合变邻域搜索算法分别进行求解,并以某企业的下料实例进行分析计算。首先,利用标准粒子群算法求解单规格板材下料问题;其次,利用变邻域搜索算法求解单规格板材下料问题。在获得局部最优解的基础上改变其邻域结构再进行局部搜索,找到另一个局部最优解,如此不断迭代,直到满足算法的终止条件,获得全局最优解;最后,利用粒子群变邻域搜索混合算法求解单规格板材下料问题。针对粒子群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容易过早收敛的问题和具有较好包容性的特点,将变邻域搜索的思想融入粒子群算法中,使结果更加趋向全局最优。结果表明:粒子群变邻域搜索混合算法相比粒子群算法和变邻域算法效率都有显著提升,能显著提高该木材板材的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板材 二维矩形下料问题 粒子群算法 变邻域搜索算法 粒子群混合变邻域搜索算法
下载PDF
水分对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尔妮 王瑜瑶 +1 位作者 李京予 仲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木材是一种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其孔隙构造尤其是细胞壁孔隙结构至关重要。细胞壁孔隙结构的研究是木材加工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木材孔隙的种类及其表征技术,在此基础... 木材是一种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其孔隙构造尤其是细胞壁孔隙结构至关重要。细胞壁孔隙结构的研究是木材加工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木材孔隙的种类及其表征技术,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水分对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目前由水分引发的木材细胞壁孔隙结构变化领域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挑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揭示木材与水分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孔隙 细胞壁 木材水分 孔隙结构 孔隙表征
下载PDF
多孔木材用高透抗塌陷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沈金星 林伟宙 方涣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为研制一种多孔木材用高透抗塌陷聚氨酯涂料,通过合成羟值为168 mgKOH/g的高羟值醇酸树脂,并搭配折光率与醇酸树脂相近的聚乙烯微蜡颗粒粉,再与TDI-TMP、TDI固化剂制备成聚氨酯涂料。探究了醇酸树脂羟值、氰羟比[n(—NCO)∶n(—OH)]对... 为研制一种多孔木材用高透抗塌陷聚氨酯涂料,通过合成羟值为168 mgKOH/g的高羟值醇酸树脂,并搭配折光率与醇酸树脂相近的聚乙烯微蜡颗粒粉,再与TDI-TMP、TDI固化剂制备成聚氨酯涂料。探究了醇酸树脂羟值、氰羟比[n(—NCO)∶n(—OH)]对涂层抗塌陷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填充粉的选择和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羟值从105 mgKOH/g逐步提升到168 mgKOH/g,或氰羟比从0.6∶1递增到1.4∶1时,涂层的硬度和耐溶剂溶胀性程度均会递增。使用微蜡粉代替常规滑石粉和透明粉,提高了填充性且兼顾很好的光线穿透性。经检测和应用证明,该聚氨酯涂料成膜后涂层透明性好,常温干燥24 h无气味,2周基本不塌陷,干燥时间短,具有颗粒效果。该涂料填充性好、通透性高,可以应用于非洲多孔木材中,提高非洲木材的使用率和满足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羟值 非洲木材 多孔木材 抗塌陷 颗粒粉 高透明度
下载PDF
光热材料-木材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琪 李静 闫良国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90-102,共13页
【目的】通过研究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更好地实现该技术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的工作原理、光热材料、蒸发器基体等;概括光热材料-木材蒸发器的结构设计;着重综述使用碳基材料、金属纳米材... 【目的】通过研究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更好地实现该技术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的工作原理、光热材料、蒸发器基体等;概括光热材料-木材蒸发器的结构设计;着重综述使用碳基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半导体、有机聚合物等光热材料结合木材的蒸发器的系列研究结果。【前景】认为太阳能界面蒸发器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是一种替代传统海水淡化获取清洁淡水的很有前途的方法;碳基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半导体和有机聚合物是常用的高效光热转换光热材料;利用木材本身的优异性能进行结构与功能设计,可以改善水传输效率低及耐久性差等不足;基于光热材料-木材的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为制备洁净水和解决淡水资源匮乏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建议不断研发新型光热转换材料,以获得高光热转换效率的多功能性木材基太阳能蒸发器,并降低材料的制备成本以及制备难度;进一步研究并明确传热和传质机制,控制木材的多孔网络以匹配水的相变和蒸汽扩散的速率;尝试将小木块组装成大木板蒸发器,以提高蒸发器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转换 木材 太阳能 界面蒸发 木材基蒸发器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11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以“锐意创新、引领行业、感恩集体、服务社会”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开展木材和其他生物质材料创新性研究为节约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资源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以“锐意创新、引领行业、感恩集体、服务社会”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开展木材和其他生物质材料创新性研究为节约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做出贡献,促进森林和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以成为木材和其他生物质材料创新性研究的国际一流林业科学研究机构为愿景;以促进木材和其他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为现代林业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理念 生物质材料 木材工业研究 创新性研究 木材科学与技术 森林资源 工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载PDF
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2
作者 何金存 李刚 《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木材资源和省内木材加工企业情况进行调研,从原材料供应成本、产业结构、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融合度等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平台、加大...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木材资源和省内木材加工企业情况进行调研,从原材料供应成本、产业结构、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融合度等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投入、利用区位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等方向,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提高木材加工企业发展质量,助力龙江木材加工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林产工业 转型升级
下载PDF
核燃料运输容器木材减震部件制备技术及应用
13
《中国人造板》 2024年第1期43-43,共1页
核燃料运输容器木材减震部件制备技术解决了核燃料运输容器减震器用材单一、国产化进程受阻等“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了减震木材树种优选、性能测试与调控、部件制备与力学验证、模块组合与容器装填等技术难关。依据核工业最高质保体系... 核燃料运输容器木材减震部件制备技术解决了核燃料运输容器减震器用材单一、国产化进程受阻等“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了减震木材树种优选、性能测试与调控、部件制备与力学验证、模块组合与容器装填等技术难关。依据核工业最高质保体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组建了1支减震木材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容器 质保体系 木材工业研究 模块组合 国产化进程 减震器 木材树种 技术难关
下载PDF
《木材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简则
14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报道范围: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报道范围: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复合材料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木(竹)结构关键技术、木材加工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开发、木材加工绿色安全制造技术等,主要栏目:综合述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应用技术、木材学科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木材科学与技术 综合述评 木材工业研究 智能制造技术 木材 木材化学 学术期刊
下载PDF
《木材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简则
15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报道范围: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报道范围: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复合材料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木(竹)结构关键技术、木材加工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开发、木材加工绿色安全制造技术等,主要栏目:综合述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应用技术、木材学科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木材科学与技术 综合述评 木材工业研究 智能制造技术 木材 木材化学 学术期刊
下载PDF
《木材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简则
16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47,共1页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包括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复合材...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包括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复合材料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木(竹)结构关键技术、木材加工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开发、木材加工绿色安全制造技术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述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应用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木材科学与技术 综合述评 木材工业研究 智能制造技术 木材 木材化学 学术期刊
下载PDF
《木材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简则
17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9,共1页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包括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复合材... 《木材科学与技术》(原名《木材工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专注于木材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木材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包括木材性质基础理论研究、木材化学利用前沿研究、木基复合材料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木(竹)结构关键技术、木材加工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开发、木材加工绿色安全制造技术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述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应用技术、木材学科史等。热忱欢迎专家学者惠赐佳作。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稿注意事项 木材加工 木材科学与技术 综合述评 木材工业研究 智能制造技术 木材 木材化学
下载PDF
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化合物对比分析
18
作者 沈乐 褚延广 +5 位作者 张伟溪 张静 张腾倩 李政宏 丁昌俊 苏晓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成分、香气构成及其关键药用活性物质,为提升杨树木材附加值、生产保健型杨树木制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样品挥发性物质,将采集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 【目的】对比分析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成分、香气构成及其关键药用活性物质,为提升杨树木材附加值、生产保健型杨树木制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样品挥发性物质,将采集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分分离和检测,通过气味阈值与物质相对含量计算其气味活度值。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查询已鉴定的挥发性成分,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5%、类药性(DL)≥0.14的物质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并获得相关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结果】香杨木材比大青杨木材检测出更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香气化合物,且有较多药用活性成分。香杨和大青杨木材粉末中分别检测出18和16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醇类、烷烃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香杨木材挥发性物质中检索到8种香气化合物,包括7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和1种潜在香气化合物,其香气特征表现为黄油、清香、脂香、蘑菇、香草、树脂、花香、清香;大青杨木材挥发性物质中检索到5种香气化合物,且均为关键香气化合物。除黄油、清香、脂香等怡人气味特征外,大青杨木材中关键气味化合物2-己酮的气味较为刺鼻。香杨和大青杨木材共有挥发性成分中包括5种药用成分,分别为乙偶姻、己醛、4,6-二甲基-十二烷、3-辛酮、十四烷;香杨木材挥发物中特有的药用成分有4种,分别为2,3-丁二醇、1-辛基-3-醇、1-己醇、β-柏木烯;大青杨木材挥发物中特有的药用成分有2种,分别为十五烷醛和1-十六烷醇,其中1-十六烷醇是人体健康的有效关键成分。【结论】香杨木材挥发物中具有更多香气化合物和药用活性成分。大青杨木材中关键性气味化合物2-己酮气味较为刺鼻,可能对室内环境和人体存在潜在危害。香杨木材有更清新的香气特征且挥发物中含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药用成分,可作为保健型木材生产的候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杨 大青杨 木材挥发物 气味活度值 药用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间伐强度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变异
19
作者 徐晶 崔莹 +3 位作者 王福森 李开隆 曲冠证 赵曦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培育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提供理论基础。以18年生青山杨为试验材料,以初植株行距2 m×3 m为对照,设置3种强度的间伐处理(4 m×3 m、6 m×3 m、4 m×6 m)...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培育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提供理论基础。以18年生青山杨为试验材料,以初植株行距2 m×3 m为对照,设置3种强度的间伐处理(4 m×3 m、6 m×3 m、4 m×6 m)。间伐后第5年对试验林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2米径、冠幅)及木材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树高、胸径计算出单株材积及单位面积蓄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基本密度外,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各生长指标与木质素含量的均值在株行距为6 m×3 m时达到最大,其余各木材指标均在株行距为4 m×3 m或6 m×4 m时达到最大;各测定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35%~29.87%;除基本密度外,各指标重复力均超过0.59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间均达显著正相关水平(0.690<r<0.993),而木材性状间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弱。分别以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及联合生长与木材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Qi分别在株行距为6 m×3 m、4 m×6 m及4 m×6 m时达到最大。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改良林木材性,且保留株行距为4 m×6 m时,林木材性及生长与木材综合改良效果较为优良;保留株行距为6 m×3 m时,林木生长效果最好。因此,今后可根据培育目标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间伐强度进行东北地区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山杨 间伐强度 生长性状 木材性状
下载PDF
木材胶黏剂仿生改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崔政 李京超 +1 位作者 李建章 高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0-276,共7页
目前,利用无醛胶黏剂替代醛类树脂胶黏剂制备人造板产品成为木材胶黏剂研究热点,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生物仿生为木材胶黏剂的改性和性能提升提供了设计灵感,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改性策略。通过仿生设计与改性,无醛木材胶... 目前,利用无醛胶黏剂替代醛类树脂胶黏剂制备人造板产品成为木材胶黏剂研究热点,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生物仿生为木材胶黏剂的改性和性能提升提供了设计灵感,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改性策略。通过仿生设计与改性,无醛木材胶黏剂的耐水性、防霉性、涂布预压性等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可以赋予胶黏剂功能性,是木材工业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无醛木材胶黏剂仿生改性研究进展,按照仿生原理分为生物化学仿生木材胶黏剂(包括灵感来源于贻贝湿态黏附或模拟生物矿化、细胞壁构筑和重组键合网络过程等)以及结构仿生木材胶黏剂(包括灵感来源于壁虎脚趾微纳刷状结构、蜘蛛丝微相分离结构、珍珠层“砖和砂浆”结构、墨鱼骨多孔结构、弹簧螺旋结构等)。重点介绍了仿生原理、配方设计、胶黏剂性能和潜在应用价值,以期为木材胶黏剂的开发与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醛木材胶黏剂 仿生 性能 功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