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面部木村病超声特征、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唐瑾 原韶玲 +3 位作者 苗润琴 郭荣荣 连婧 张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2,173,共4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2022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本... 目的:探讨颌面部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2022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本研究共入组KD患者26例,男20例,女6例(性别比3.3∶1)。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岁6月。血常规显示所有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值均增加。超声声像图结果显示26例患者均检出病灶,淋巴瘤可能5例(19.23%),恶性病灶6例(23.08%),多形性腺瘤4例(15.38%),性质待诊建议穿刺活检11例(42.31%)。单纯淋巴结型8例(30.77%),单纯累及腮腺+周围软组织型11例(42.31%),同时累及腮腺+周围软组织+淋巴结型7例(26.92%)。对不同类型KD患者病灶的超声特征进行比较,其在边界、形态、混合回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发生浸润,部分生发中心坏死或者形成嗜酸性微脓肿。结论:KD以中青年男性居多,病变多累及头颈部,KD的超声及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应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引起声嘶的喉木村病1例
2
作者 王艺 龚正鹏 +4 位作者 宋锴 李昌亚 梁东 王梅 于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 K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非肿瘤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亚洲男性。常见表现为头颈部区域逐渐增大的皮下肿块,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水平升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组织病理学特征包...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 K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非肿瘤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亚洲男性。常见表现为头颈部区域逐渐增大的皮下肿块,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水平升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形成肉芽肿的淋巴滤泡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滤泡 木村病 非肿瘤性 皮下肿块 血清免疫球蛋白E 炎症性疾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声嘶
下载PDF
临床误诊为脂肪肉瘤的腹股沟木村病1例报告
3
作者 胡想想 李传应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报告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1例木村病(KD)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探讨木村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木村病,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KD多见于男性,常发生在头颈部和唾液腺区域,也... 目的:报告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1例木村病(KD)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探讨木村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木村病,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KD多见于男性,常发生在头颈部和唾液腺区域,也可能出现在耳后、大腿和腹股沟等特殊部位.K D的特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值和IgE水平的升高,镜下观察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发生中心血管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时伴有微脓肿.KD诊断上需要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进行鉴别.结论:KD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慢性皮下软组织疾病,其实验室检查及镜下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嗜酸性粒细胞 脂肪肉瘤
下载PDF
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儿童木村病1例
4
作者 贾实磊 张欢 +4 位作者 李薇玢 倪芬芬 陈冉冉 李成荣 高晓洁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1-63,共3页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1937年由中国金显宅首先报道并命名为“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48年因日本Kimura等对其进一步报道,目前国际上常采用“Kimura’s disease”,即木村病^([1])。KD...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1937年由中国金显宅首先报道并命名为“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48年因日本Kimura等对其进一步报道,目前国际上常采用“Kimura’s disease”,即木村病^([1])。KD是一种罕见且病因不明的以淋巴结及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临床常以头颈部皮下软组织肿块伴淋巴结受累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软组织肿块 综合征 因不明 金显宅 唾液腺 头颈部 淋巴结
下载PDF
儿童木村病报道1例
5
作者 贺婵娟 吴登旬 +3 位作者 李杰 南晓旭 张伟芳 刘英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25-327,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3岁9月,因“发现左耳前无痛性肿物6月余,加重1月余”于2022年2月28日以“左腮腺肿物”收治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入院前6月余,患者无意间发现左耳前一肿物,约“蚕豆大小”,无压痛,无耳闷感、耳漏,无回吸性血涕、鼻...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3岁9月,因“发现左耳前无痛性肿物6月余,加重1月余”于2022年2月28日以“左腮腺肿物”收治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入院前6月余,患者无意间发现左耳前一肿物,约“蚕豆大小”,无压痛,无耳闷感、耳漏,无回吸性血涕、鼻出血,无咽喉痛、咽异物感,无吞咽、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夜间盗汗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未行特殊处理。近1月余以来,患者自觉肿物较前缓慢增大,约“花生米”大小,无瘙痒,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物感 咽喉痛 木村病 耳漏 耳闷 呼吸困难 鼻出血 住院治疗
下载PDF
14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张靖岚 刘钰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特征、诊治及转归。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14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16~62岁,男性11例、女性3例,病程... 目的:探讨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特征、诊治及转归。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14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16~62岁,男性11例、女性3例,病程1~20 a。14例患者均以发现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中13例(92.9%)表现为头颈部包块,10例患者伴有皮肤瘙痒。14例患者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IgE水平均显著增高。2例存在胃肠道受累,2例肾脏受累。14例患者均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木村病。确诊后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激素维持。其余9名患者未行手术,单纯给予激素治疗。给予激素治疗后疗效明显,肿块明显缩小,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水平均显著下降。截至目前,14例患者均存活,但11例(78.6%)患者在激素减量或停用后复发,其中3例加用放疗后未再复发,其余患者加用环孢素、甲氨蝶呤、依那西普等免疫抑制剂等维持治疗。结论:当患者出现无痛性肿块,尤其头颈部肿块,并伴有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时,应考虑KD。糖皮质激素治疗KD起效快,疗效显著,但减量或停药后易复发,联合放疗或免疫抑制剂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嗜酸性粒细胞 IGE 疗效
下载PDF
木村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睿思 金航宇 玄云泽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最早于1937年由我国金显宅医师发现并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后由日本学者木村和石川进行系统性描述,故称之为KD.KD多发生于20~50岁的亚洲男性,男女比例为3.5~9.0∶1,较罕见,是一种不明原因...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最早于1937年由我国金显宅医师发现并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后由日本学者木村和石川进行系统性描述,故称之为KD.KD多发生于20~50岁的亚洲男性,男女比例为3.5~9.0∶1,较罕见,是一种不明原因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1-2]),国际上尚未建立治疗共识指南.本文就KD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鉴别诊断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部位木村病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8
作者 吴艺芳 雷霞 +1 位作者 郑文智 陈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62-64,F00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木村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木村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1年来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例木村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不同部位木村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例头部皮下病灶均表现为外形规则、...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木村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木村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1年来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例木村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不同部位木村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例头部皮下病灶均表现为外形规则、边界清晰的混合回声结节,内部可探及无回声区,呈“蜂窝状”改变,内部血流丰富。3例累及腮腺组织表现为腺体内部回声增粗增强,呈“网格状”改变,腺体内部可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淋巴结及腺体内部血流丰富。5例淋巴结病灶以低回声为主,皮髓质结构清,纵横比大于2、内部血流丰富,呈“树枝状”分布的门型血流。5例上肢病灶表现为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肿块,内部探及条索状或短棒状高回声,周边可探及高回声晕,内部血流丰富,周边可探及肿大淋巴结。血常规检查9例嗜酸细胞比例增高,1例未见异常,其中嗜酸细胞比例最高为28.5%。结论 累及上肢的木村病的超声声像图较具有特异性;而表现为淋巴结、腮腺肿大的木村病缺乏特异性,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磁共振表现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超声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认识罕见疾病——木村病
9
作者 崔聪明 《健康向导》 2023年第3期17-17,共1页
木村病(KD)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良性免疫慢性炎性疾病。最早发现这个疾病的是一位名叫木村的日本医学家,木村病就是根据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也叫KD病。木村病无传染性,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目前有文献... 木村病(KD)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良性免疫慢性炎性疾病。最早发现这个疾病的是一位名叫木村的日本医学家,木村病就是根据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也叫KD病。木村病无传染性,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目前有文献记载的病例以亚洲男性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慢性炎性疾 罕见疾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医学家 传染性 文献记载
下载PDF
木村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吕海丽 王振霖 +4 位作者 张名霞 刘俊其 司晋源 张云云 张秋航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将2004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3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法、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者... 目的探讨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将2004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3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法、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者发病部位均位于皮下唾液腺周围;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及比例均增高,1例患者伴有肺损害,1例患者伴有湿疹,3例均未见蛋白尿。3例木村病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至10年未见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可以作为头颈部木村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诊断与治疗 手术
下载PDF
并发肺、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木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迎伟 毛毅敏 +1 位作者 娄源杰 孙瑜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4,共2页
木村病(Kimura disease)多发于亚洲男性,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多累及头颈部软组织及浅表淋巴结的慢性进行性、免疫炎性肉芽肿病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显著升高是其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 木村病 多脏器损害 肉芽肿
下载PDF
木村病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韦秀宁 戴冽 +2 位作者 郑东辉 张白玉 莫颖倩 《新医学》 2009年第11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5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1岁,中位病程7年。表现为头颈部皮下肿物4例,背部皮下肿物1例,伴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腮腺受累2例。外周血嗜...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5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1岁,中位病程7年。表现为头颈部皮下肿物4例,背部皮下肿物1例,伴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腮腺受累2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4例,血清IgE升高4例,尿蛋白阳性1例。肿物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均见淋巴组织增生,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5例均有淋巴滤泡形成及血管增生,有嗜酸性微脓肿形成2例。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者,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进一步行肿物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肉芽肿 活组织检查 肾损害 综合征 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木村病与穿孔素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丽云 丁琪 +4 位作者 赵怡雯 任素梅 达万明 朱平 张振文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木村病与穿孔素基因突变的关系,企图证实其发病机制是否与病毒感染有关。方法从1例19岁男性木村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提取DNA,将穿孔素主要功能区的外显子2、3和连接部位的内含子2的基因分成3段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然后进行测序... 目的探讨木村病与穿孔素基因突变的关系,企图证实其发病机制是否与病毒感染有关。方法从1例19岁男性木村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提取DNA,将穿孔素主要功能区的外显子2、3和连接部位的内含子2的基因分成3段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然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者穿孔素第2外显子扩增后测序发现R4C(rs12161733)、R22H杂合基因突变。结论木村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毒感染导致穿孔素基因突变可能是本病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综合征 穿孔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腮腺木村病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9
14
作者 卢涛 陈韵彬 方燕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MR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区木村病的影像表现,其中8例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为术后复发,9例为初诊。结果: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肿块均位于耳前腮腺区,部分肿块...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MR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区木村病的影像表现,其中8例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为术后复发,9例为初诊。结果: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肿块均位于耳前腮腺区,部分肿块较大可达颞部皮下,最大截面达8cm×2.5cm,最小为2.6cm×2.2cm。均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MR平扫一般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均见明显强化。CT平扫病灶区密度较正常腮腺高。结论:腮腺木村病的影像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腮腺区无痛性肿块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者,应考虑木村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腮腺肿瘤 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细胞 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木村病4例临床诊断体会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慧君 蔡德巍 +1 位作者 钱金锋 张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木村病 鉴别
下载PDF
儿童木村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鹏 许忠 +4 位作者 田昕 张思瑾 郑百红 郭楠 刘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1岁。因反复左眼突出2年余入院。患儿2年前发现左眼突出,逐渐明显,入院前2个月曾就诊于本院眼科,诊断为眼眶异物行手术治疗,病理显示肿物呈灰褐色,切面灰白质硬。
关键词 木村病 儿童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 眼眶异物 患儿 左眼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在头颈部木村病淋巴结病变与淋巴瘤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力 于淑靖 +3 位作者 张迎 马建楠 付兰 姚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鉴别头颈部木村病淋巴结病变和淋巴瘤的可行性,并验证建立的逻辑回归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4例头颈部木村病(38枚肿大淋巴结)和27例淋巴瘤患者(37枚肿大淋巴结)的相关资...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鉴别头颈部木村病淋巴结病变和淋巴瘤的可行性,并验证建立的逻辑回归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4例头颈部木村病(38枚肿大淋巴结)和27例淋巴瘤患者(37枚肿大淋巴结)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增强CT扫描。将病灶所有显示层面的CT静脉期图像导入ITK-SNAP软件(www.itksnap.org),手动勾画立体感兴趣区(VOI),使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it软件提取纹理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一般线性模型和Lasso算法进行特征降维,并用最终筛选出的纹理特征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并进行5折交叉验证。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指标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从75个病灶中共提取396个特征,通过降维最终筛选出5个可用于鉴别两种病变的组学特征。逻辑回归模型在训练组中鉴别效能的AUC为0.987,特异度为0.958,敏感度为0.966;验证组的AUC为0.938,特异度为0.786,敏感度为1。结论:影像组学鉴别头颈部木村病淋巴结病变和淋巴瘤具有可行性,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逻辑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淋巴结 淋巴瘤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木村病文献病例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庄万传 夏瑞祥 李秀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木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木村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检索《万方数据》2001—2011年木村病的病例报道49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木村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大涎腺侵... 目的:分析木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木村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检索《万方数据》2001—2011年木村病的病例报道49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木村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大涎腺侵犯,可合并肾病综合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双链DNA均阴性,病灶边界不清无包膜,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易复发。有2例患者转化为恶性淋巴瘤。结论:木村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常累及周围淋巴结、大涎腺和肾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有向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木村病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立梅 高清平 +1 位作者 王则胜 王琼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木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以局部包块为主要表现,23例累及头面部,11例累及颈部,此外,还有腹股沟3例,胸壁3例,腹壁3例,髂前上棘1例,锁骨1例;16例血常规示嗜酸性粒...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木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以局部包块为主要表现,23例累及头面部,11例累及颈部,此外,还有腹股沟3例,胸壁3例,腹壁3例,髂前上棘1例,锁骨1例;16例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的有13例;3例检测了血清Ig E,2例显著升高。多使用手术切除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木村病是少见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检测、病理检查等,手术切除或激素治疗后联合小剂量的放疗可有效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IgE增高
下载PDF
颌面部木村病的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红艳 谢洪霞 +2 位作者 罗燕 彭玉兰 林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9期715-716,共2页
木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无痛性肿块,好发于皮下软组织及头颈部。本病少见,临床及超声医师对其认识有限,常发生误诊。本组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 木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无痛性肿块,好发于皮下软组织及头颈部。本病少见,临床及超声医师对其认识有限,常发生误诊。本组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面部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对其的认识。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2月至2017年11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患者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8~60岁,平均(41.0±15.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5.7±5.0)年。临床表现均为无任何原因突然出现腮腺、颊部、耳周、颌下区肿块及颈部淋巴结增大,6例为单侧(其中1例累及单侧两个部位),1例为双侧,均无明显疼痛,1例出现耳周局部皮肤瘙痒伴色素沉着。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性肿块 木村病 皮下软组织 医学伦理委员会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 超声特征 超声医师 颌面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