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蒡子中化学成分及其木脂素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裕斌 金爽 +2 位作者 李慧玲 李先娜 程玉鹏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11期75-77,102,共4页
牛蒡子为菊科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属于中国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牛蒡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木脂素、酚酸和脂肪酸、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并对其中主要成分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牛蒡子后续... 牛蒡子为菊科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属于中国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牛蒡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木脂素、酚酸和脂肪酸、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并对其中主要成分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牛蒡子后续成分的分离和新型提取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化学成分 木脂素类 提取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五味子及其制剂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仰榴青 吴向阳 +2 位作者 徐佐旗 侯会绒 傅海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0-653,共4页
综述了五味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分光光度法,TLCS,HPLC,GC MS和CEC法,评述了每一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五味子药材和制剂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脂素类成分 五味子 制剂 含量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GC-MS 活性成分 TLCS HPLC 质量评价 CEC
下载PDF
HPLC-TOF/MS分析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海 周燕妮 +3 位作者 孙森 孙峰峰 柴逸峰 张国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 研究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速率,鉴别这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3个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 目的 研究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速率,鉴别这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3个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代谢速率。液相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 μm),60%的乙腈和40%的水等度洗脱,进样量5 μL,流速0.8 mL/min,柱温30℃,运行时间30 min。质谱ESI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正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 000 V,干燥气流速9.0 L/min,裂解气电压90 eV。采用HPLC-TOF/MS分析鉴别木脂素类成分的代谢产物,质谱参数与HPLC-MS的参数相同。结果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0.010 22~2.044、0.044 24~2.212、0.042 32~2.116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5%,基质效应〉75%,提取回收率〉80%。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半衰期分别为:五味子甲素0.721 0 min,五味子醇乙43.58 min,五味子酯甲86.63 min,采用HPLC-TOF/MS分析鉴别出五味子甲素的7个代谢产物、五味子醇乙的6个代谢产物、五味子酯甲的4个代谢产物。结论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易发生代谢,这将影响木脂素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类 代谢速率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木脂素类成分的UPLC-MS/MS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窦志华 丁安伟 +1 位作者 居文政 罗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0-555,共6页
目的:分析复方五仁醇胶囊大鼠灌胃后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木脂素类成分,以便与该制剂血清药理学研究相结合,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UPLC-MS/MS方法,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制剂、空白血清及对照品提取离子流色谱图(EIC)... 目的:分析复方五仁醇胶囊大鼠灌胃后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木脂素类成分,以便与该制剂血清药理学研究相结合,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UPLC-MS/MS方法,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制剂、空白血清及对照品提取离子流色谱图(EIC),并通过质谱图相关离子峰分析,确认进入血液的木脂素类成分。结果:发现制剂中存在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5个木脂素类成分进入血液。结论:这5个木脂素类成分很可能是复方五仁醇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血清药理学作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明该制剂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仁醇胶囊 含药血清 木脂素类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尖叶假龙胆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知斌 翟亚东 +4 位作者 于莹 宋璞原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目的:研究尖叶假龙胆的木脂素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对尖叶假龙胆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脱氢二松柏醇-4,9'-O-β-D-葡... 目的:研究尖叶假龙胆的木脂素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对尖叶假龙胆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脱氢二松柏醇-4,9'-O-β-D-葡萄吡喃糖苷(1)、alaschanisoside A(2)、橙皮素A(3)、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4)、leptolepisol D(5)、无梗五加苷D(6)、(+)松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7)、(+)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8)、(+)松脂素-8-O-β-D-葡萄吡喃糖苷(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为首次从假龙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假龙胆 化学成分 木脂素类成分
原文传递
头花蓼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焕新 白虹 +1 位作者 李巍 王元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研究苗药头花蓼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头花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苗药头花蓼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头花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chizandriside(1)、(-)-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2)、(-)-5′-methoxy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3)和nudiposide(4)。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化学成分 木脂素类
原文传递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1 位作者 刘攀峰 刘昌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2,共5页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差异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深纵裂型、浅纵裂型、龟裂型、光皮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脂素类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松脂素二糖苷、丁香...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差异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深纵裂型、浅纵裂型、龟裂型、光皮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脂素类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松脂素二糖苷、丁香素二糖苷及9种活性成分总含量均以光皮型杜仲皮中最高;不同类型杜仲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组成比都以松脂素二糖苷最高,以丁香素最低。研究表明光皮型、浅纵裂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相对较高,杜仲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与杜仲原生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杜仲 杜仲皮 活性成分 木脂素类
下载PDF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缺血再灌注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雪松 王伟 阮旭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鼠脑梗死面积、局部脑血流量 (rCBF)及神经功能缺失征象的影响 ,并与传统的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相比较。方法 利用TTC染色结合球积仪、氢清除法组织血流计和临床...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鼠脑梗死面积、局部脑血流量 (rCBF)及神经功能缺失征象的影响 ,并与传统的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相比较。方法 利用TTC染色结合球积仪、氢清除法组织血流计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等方法 ,分别对缺血、缺血再灌注及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银杏苦内酯治疗组鼠脑梗死面积、rCBF、神经功能缺失征象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银杏苦内酯药物治疗组脑梗死面积较缺血再灌组明显减小 ,同时药物能改善缺血侧皮质rCBF的下降 ,并显著减轻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海风藤 木脂素类 脑保护 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金钗石斛中的菲类和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雪 续洁琨 +2 位作者 王乃利 栗原博 姚新生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8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研究金钗石斛茎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探讨它们的构效关系。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从金钗石斛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菲类化... 研究金钗石斛茎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探讨它们的构效关系。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从金钗石斛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菲类化合物和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鉴定为流苏菲(1),毛兰菲(2),4-甲氧基菲-2,7-二醇(3),2,5-二羟基-4,9-二甲氧基菲(4),3,7-二羟皋-2,4-二甲氧基菲(5),丁香脂素(6),松脂素(7),5′-甲氧基松脂素(8),鹅掌揪树脂醇-A(9)。化合物2和6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强于Vc;化合物3,4,5,7,8和9的活性弱于Vc,但强于BHT。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和9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在DPPH自由基清除法中,酚羟基的邻位存在具有供电作用的甲氧基时对菲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木脂素类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清除法 构效关系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丽华 梁春霞 +2 位作者 孙萌 李桂凤 余伯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35-1738,共4页
关键词 木脂素类成分 南五味子 同部位 华中五味子 产地 兰科植物 成熟果实 收敛固涩
下载PDF
缬草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左月明 严欢 +2 位作者 张忠立 徐元利 王亚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研究缬草的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缬草20%和7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 目的:研究缬草的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缬草20%和7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4,4'-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1)、3'-去甲基-松脂素-4,4'-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2)、(+)-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5'-甲氧基-松脂素-4,4'-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4)、8,8'-二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8,8'-二羟基-松脂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6)、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8,8'-二羟基-松脂素(9)、4,4'-二去甲基松伯醇-3'-去甲基-8,8'-二羟基-松脂素(10)。结论:其中,化合物2、4、6、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6、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双环氧木脂素类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缺血脑区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雄 王伟 +1 位作者 阮旭中 张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 ,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 目的 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 ,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B2 浓度。结果 单纯缺血 90min时 ,PAF含量已显著高于对照组 ,再灌注 3h稍有回降 ,随即持续升高至 12h ;对应血栓素B2 值再灌注 3h增加 ,在 18h达高峰 ,两者分别于再灌注 2 4h和 36h降至对照组水平。海风藤新木脂素复合物、海风藤酮及银杏叶类制剂银杏内酯B均能明显抑制PAF和血栓素B2 的升高。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PAF与AA协同参与了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两类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均可抑制脑缺血后PAF的过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 血小板活化因子 花生四烯酸 脑缺血 放射免疫测定 PAF
下载PDF
鬼臼类植物中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辰 罗淑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71-275,277,共6页
关键词 鬼臼植物 木脂素类 化合物
下载PDF
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翀 郑洁 +1 位作者 董媛媛 宋小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7期81-84,共4页
目的考察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规律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服相同原药材量的醋蒸前后南五味子提取物,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绘... 目的考察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规律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服相同原药材量的醋蒸前后南五味子提取物,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2.0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模型均符合单房室模型。南五味子醋蒸前后样品中五味子酯甲血药浓度分别在给药后(4.250±1.523)、(5.750±1.784)h达到峰值,实测Cmax分别为(2.197±0.995)、(2.815±0.842)μg/mL,T1/2分别为(2.654±0.377)、(3.504±0.856)h;南五味子醋蒸前后样品中五味子甲素血药浓度分别在给药后(3.250±1.836)、(4.250±1.471)h达到峰值,实测Cmax分别为(1.922±0.773)、(2.307±0.602)μg/mL,T1/2分别为(2.111±1.185)、(3.242±2.126)h。南五味子醋蒸前后在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结论从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醋制使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大鼠体内代谢明显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醋蒸 木脂素类 代谢 大鼠
下载PDF
缬草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月明 王亚芳 +2 位作者 张忠立 严欢 徐元利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研究缬草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缬草20%和4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环橄榄树脂素-6-O-β-D-吡... 目的:研究缬草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缬草20%和4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环橄榄树脂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1)、(+)-环橄榄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2)、(+)-环橄榄树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落叶松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5)、lanicepside A(6)、(-)-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7)、(+)-右旋马尾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8)、negundin B-6-O-β-D-glucopyranoside(9)、6-dehydroxyl-4′-methoxy-negundin B-3α-O-β-D-glucopyranoside(10)。结论:其中,化合物2~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木脂素类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阴行草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慧燕 阎文玫 +1 位作者 吕杨 郑启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0-231,共2页
自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地上部分分得一微量单体化合物,经单晶X衍时分析确定其为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亦为首次从玄参科植物中获得。
关键词 阴行草 木脂素类 丁香 X衍射
下载PDF
破骨风中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雁冰 张辉 +2 位作者 杨峻山 陈炳鹏 孙佳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42-1947,共6页
以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手段,从中分离获得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Jasminlanoside A(1)、(+)-环橄榄树脂素(2)、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环橄榄树脂素-6-O-β... 以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手段,从中分离获得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Jasminlanoside A(1)、(+)-环橄榄树脂素(2)、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环橄榄树脂素-6-O-β-D-葡萄糖苷(4)、(+)-环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5)、橄榄素4″-O-β-D-葡萄糖苷(6)和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一维核磁共振谱(1D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和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4和5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5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活性最强,IC_(50)值为(0.148±0.00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风 木脂素类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石岩枫中两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宁线 梁光义 曹佩雪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3-986,共4页
从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arg.全草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repandusin(1)、repanduthylin(2)。化合物1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化合物2对H2O2诱... 从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arg.全草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repandusin(1)、repanduthylin(2)。化合物1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化合物2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微弱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岩枫 木脂素类 H2O2诱导 PC12细胞
下载PDF
瓦山安息香树皮中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亚梅 张普照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研究瓦山安息香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瓦山安息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瓦山安息香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 目的:研究瓦山安息香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瓦山安息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瓦山安息香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1)、穗罗汉松树脂酚苷(2)、styraxlignolide B(3)、3-(β-D-glucopyranosyloxymethyl)-2-(4-hydroxy-3-methoxyphen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2R,3S)-dihydrobenzofuran(4)、burselignan(5)、(+)-neo-olivil(6)、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7)、erythr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8)、isolariciresinol(9)、(+)-lariciresino(10)。结论:其中,化合物5~10为首次从安息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山安息香 木脂素类成分
原文传递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中护肝主活性成分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昌 张东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对CCl4致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护肝作用最大的主活性成分。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对细胞加以保护,CCl4体外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 目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对CCl4致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护肝作用最大的主活性成分。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对细胞加以保护,CCl4体外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结果:CCl4最佳造模浓度为80mmoL·L-(1P<0.01);5~20μmoL·L-1的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均能增加L02肝细胞存活率(P<0.01);考察浓度为20μmol·L-1时,均可抑制CCl4引起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比较得出五味子乙素护肝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类成分 L02细胞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