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GIF型仿酶降解体系中的变化(Ⅱ)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益民 胡周建 +1 位作者 伍红 赖燕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深入研究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的合成新路线,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由Cu2+/吡啶/过氧化氢组成的GIF(GIF sur YVETTE)型仿酶体系对这一木质素模型物进行了...  深入研究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的合成新路线,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由Cu2+/吡啶/过氧化氢组成的GIF(GIF sur YVETTE)型仿酶体系对这一木质素模型物进行了仿酶降解的研究,并采用GC-MS、13CNMR等方法分析了该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这种仿酶降解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溴化铜对4-乙酰基愈创木酚进行溴化后很容易得到4-(α-溴化乙酰基)-愈创木酚中间体,从而提高了合成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的效率。GIF仿酶降解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物有较强的碎解能力,降解后产生一系列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的芳香族低分子化合物,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可以说明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主要降解途径为:β-O-4醚键断裂、Cα—Cβ键断裂、Cβ—Cγ键断裂。本研究为该仿酶降解体系在无污染漂白工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合成 GIF型仿酶降解体系 仿酶漂白 纸浆 铜离子/吡啶/过氧化氢
下载PDF
Ni基催化剂上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苯基苯乙醚C–O键的加氢裂解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奇 蔡嘉莹 +3 位作者 张俊杰 于维强 王峰 徐杰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1-658,共8页
研究了Ni基催化剂上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苯基苯乙醚中C–O–C键加氢裂解性能.结果表明,Ni/C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加氢裂解能力,苯基苯乙醚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Ni/C催化剂的还原方法对裂解选择性有重要影响;氢气还原制备的Ni/C-H催化剂上,C–... 研究了Ni基催化剂上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苯基苯乙醚中C–O–C键加氢裂解性能.结果表明,Ni/C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加氢裂解能力,苯基苯乙醚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Ni/C催化剂的还原方法对裂解选择性有重要影响;氢气还原制备的Ni/C-H催化剂上,C–O–C键裂解选择性为85%.Ru/C和Pd/C催化剂上裂解选择性分别为40%和69%.采用碳热还原方法制备的Ni/C-C催化剂,可以实现高选择性加氢和裂解,C–O–C键裂解选择性达到99%以上,其中芳烃化合物收率为44%.这可能与镍组分和载体碳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苯基苯乙醚 加氢裂解 镍基催化剂 芳香化合物
下载PDF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Co-salen型仿酶降解体系中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洪贵 谢益民 孙媛芳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用由Co-salen、吡啶、H2O2、O2组成的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进行仿酶降解,并用GC-MS等方法分析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o-sa... 用由Co-salen、吡啶、H2O2、O2组成的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进行仿酶降解,并用GC-MS等方法分析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木质素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Co-salen型仿酶体系对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降解后产生一系列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的芳香族低分子化合物,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可以说明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主要降解途径为β-O-4醚键、Cα-Cβ键、烷基-芳基键的断裂和苯环开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 仿酶降解 Co-salen仿酶体系
下载PDF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香草醛Mannich反应及其产物化学结构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聂明才 孔振武 +2 位作者 霍淑平 吴国民 陈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香草醛、二乙醇胺及多聚甲醛为原料,1,4-二氧杂环己烷为溶剂,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香草醛胺基多元醇,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等因素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按物质的量比n(香... 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香草醛、二乙醇胺及多聚甲醛为原料,1,4-二氧杂环己烷为溶剂,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香草醛胺基多元醇,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等因素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按物质的量比n(香草醛)∶n(甲醛)∶n(二乙醇胺)1∶1∶1,甲醛与二乙醇胺60℃反应2 h生成1,3-氧氮杂环戊烷,再将其滴入香草醛中,80℃反应3 h,二氧六环溶剂用量为100 mL/mol(以香草醛的物质的量计),二乙醇胺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84.92%。采用HPLC、LC-MS、FT-IR及1H NMR表征了香草醛胺基多元醇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香草醛 MANNICH反应 胺基多元醇
下载PDF
Au/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耿莉莉 何伟 +3 位作者 魏婷 周婷婷 周瑞 张宏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1-604,583,共5页
以酸处理后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Au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醇的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氧气做氧化剂,当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1.0 MP时,A... 以酸处理后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Au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醇的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氧气做氧化剂,当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1.0 MP时,Au/C催化剂能较好的降解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转化率达到88%,所得主要产物为愈创木酚,并给出了其可能的催化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催化剂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催化氧化
下载PDF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与松柏醇-β-D-葡萄糖苷-[α-^13C]的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芳 谢益民 +1 位作者 王松 王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探讨造纸废水中残余木质素与木质素前驱物之间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与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α-13C]的聚合反应方法及其反应机理。采用红外光谱、13CNMR波谱分析聚合产物的特性及结构,并用... 为了探讨造纸废水中残余木质素与木质素前驱物之间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与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α-13C]的聚合反应方法及其反应机理。采用红外光谱、13CNMR波谱分析聚合产物的特性及结构,并用偏光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观察;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了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研究表明: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与木质素模型物能很完全的发生聚合,产物中不存在起始物的晶体,Mn也大大的增加了。松柏醇-β-D-葡萄糖苷能与木质素模型物聚合,为进一步研究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葡萄糖苷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松柏醇-β-D-葡萄糖苷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聚合反应
下载PDF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上光电氧化的动力学研究(英文)
7
作者 Daniel Liba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7-547,共11页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衍射对其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木质素的两个模型化合物1-(3,4-dimethoxyphenoxy)-2-(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DMP)和3-hydroxy-1-(3,4-dimethoxyph...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衍射对其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木质素的两个模型化合物1-(3,4-dimethoxyphenoxy)-2-(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DMP)和3-hydroxy-1-(3,4-dimethoxyphenoxy)-2-(2-methoxyphenoxy)-1,3-propanone(HDM)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上的光电氧化.在DMP的光电氧化过程中,一个新的紫外吸收峰出现在波长304 nm处.虽然中间体的形成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尽管HDM和DMP在结构上有很小的差别,在氧化过程中DMP却呈现出很小的吸光度变化,表明HDM不易被光电氧化.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也表明,DMP更容易被氧化,这个结果与光电氧化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氧化 二氧化钛纳米管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DFT计算
下载PDF
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祎莹 易西南 +1 位作者 许环军 庞朝海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木质素是绿色可持续的再生资源,但结构复杂,是通过C-O和C-C键交织相连的大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转化可以得到系列的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通过将转化中的催化剂类型分类,对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木质素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氧化裂解
下载PDF
模型化合物诱导木质素降解菌株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G-13的产酶特性
9
作者 冯茜 燕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以木质素酶活力作为指标,采用阿魏酸、对香豆酸和芥子酸3种模型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添加纤维素及葡萄糖并改变培养方式,研究A.Fumigatus G-13诱导产酶特性。结果表明,摇床培养较静置培养菌株产酶能力提高了2~5倍;单独采用木质素模型化... 以木质素酶活力作为指标,采用阿魏酸、对香豆酸和芥子酸3种模型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添加纤维素及葡萄糖并改变培养方式,研究A.Fumigatus G-13诱导产酶特性。结果表明,摇床培养较静置培养菌株产酶能力提高了2~5倍;单独采用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作为诱导物,芥子酸诱导作用最强,其LiP、Lac和MnP最大酶活分别可达24.08、21.67、110.78 U/L;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葡萄糖作为共底物,均对3种模型化合物对菌株的诱导能力起促进作用,其中葡萄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较原酶活提高约1.38~5.34倍),羧甲基纤维素的促进效果优于微晶纤维素;且纤维素模型化合物和葡萄糖在诱导产酶方面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诱导产酶 木质素 烟曲霉菌
下载PDF
基于氢化断裂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C-O键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许环军 程睿菁 +2 位作者 张晓琳 刘斌 李祎莹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4期10-12,15,共4页
基于不同氢化断键模式,从催化剂类型综述了目前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氢化断裂C-O键研究的进展。为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木质素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还原断裂 C-O键
下载PDF
丙烯酰氯改性木质素模型物制备丙烯酸单体及聚合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欢 王春鹏 +2 位作者 王基夫 许玉芝 储富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034,共4页
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二氢丁香酚(DH)为原料,利用丙烯酰氯(AC)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DH-AC)。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色谱(GP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丙烯酸二... 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二氢丁香酚(DH)为原料,利用丙烯酰氯(AC)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DH-AC)。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色谱(GP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的结构以及聚合活性。FTIR结果表明二氢丁香酚经过丙烯酰氯改性后,3 495 cm^(-1)为酚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完全消失,在1 762 cm^(-1)处有新的酯基峰生成,同时在1 631和981 cm^(-1)出现C=C的特征吸收峰,表明丙烯酸酯官能团已成功接枝到二氢丁香酚上。~1H-NMR分析结果显示DH-AC在δ=5.6的酚羟基质子峰完全消失,同时在δ=6.0,6.4和6.7出现了三个不同的质子峰,这主要是由于乙烯基—CH=CH_2结构的引入,该结果进一步证明目标产物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结构的正确性。GC-MS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的纯度为98.63%。GPC结果显示DH-AC在偶氮二异丁氰(AIBN)作为引发剂的存在下,DH-AC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均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为:Mw(37400),Mn(23400),Mw/Mn=1.60,表明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单体具有高的聚合活性。丙烯酸二氢丁香酚酯(DH-AC)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为开发新型木质素基高分子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二氢丁香酚 丙烯酰氯 聚合活性
下载PDF
质谱、红外和核磁研究木质素模型物在Co-salen仿酶体系中的降解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日灵 周学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0-1515,共6页
根据GC-MS、FT-IR和13C-NMR对降解产物与结构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紫丁香基木质素模型物在Co-salen仿酶反应体系中的降解机理。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检测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木质素模型物β-O-4、Cα-Ar、Cα-Cβ连接断裂,苯环开环,同时... 根据GC-MS、FT-IR和13C-NMR对降解产物与结构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紫丁香基木质素模型物在Co-salen仿酶反应体系中的降解机理。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检测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木质素模型物β-O-4、Cα-Ar、Cα-Cβ连接断裂,苯环开环,同时发生酚羟基醚化和甲氧基脱甲基反应,产生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3-羟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FT-IR 13C-NMR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Co-salen仿酶体系
下载PDF
木质素的Mannich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祖广 陈朝晖 王迪珍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木质素的Mannich反应为木质素的改性开辟了新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木质素的应用范围。文章在概述Mannich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Mannich反应及木质素的Mannich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MANNICH反应 木质素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木质素降解与功能 林木分子育种
14
作者 杜予民 郑连爽 肖玲 《中国高校科技》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木质素降解与功能 林木分子育种 杜予民 郑连爽 肖玲(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武汉 430072) 我国人均资源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的制约,存在资源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再生能力低。因此,寻找与合理开发... 木质素降解与功能 林木分子育种 杜予民 郑连爽 肖玲(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武汉 430072) 我国人均资源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的制约,存在资源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再生能力低。因此,寻找与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分子育种 木质素降解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木质素含量 假单胞菌 环境科学 嗜碱细菌 酶基因 DNA序列分析 基因转移
下载PDF
蒽醌-2-羧酸作为光催化剂催化解聚木质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声甫 刘琪英 马隆龙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5期339-349,共11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碳资源,其解聚得到的单体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蒽醌-2-羧酸作为光催化剂,在硝基苯存在和LED光源照射下,5 h内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β-O-4键有80%的转化率。对于木质素β-O-4多聚体,该体系也表现出...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碳资源,其解聚得到的单体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蒽醌-2-羧酸作为光催化剂,在硝基苯存在和LED光源照射下,5 h内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β-O-4键有80%的转化率。对于木质素β-O-4多聚体,该体系也表现出了光催化活性,将蒽醌-2-羧酸负载在非均相载体上,在光催化降解中也可以获得77%的底物转化率。该反应涉及了木质素β-O-4中Cα—Cβ键和Cβ—O键的断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首先发生Cα—OH的脱氢,随后经过分子内的断键和重新成键生成苯甲醛和愈创木酚。本研究加深了对光催化木质素氧化过程中C—C键断裂过程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木质素的解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2-羧酸 光催化降解 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 自由基反应
下载PDF
K^(+),Ca^(2+),Fe^(2+)催化β-O-4木质素多聚体模型化合物的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以琳 殷黎 +3 位作者 冷尔唯 龚勋 陈敬炜 鄂加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73-3082,共10页
为揭示C_(a)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对木质素热解过程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合成了两种β-O-4型木质素多聚体模型化合物(C_(a)上分别连接羰基和羟基官能团),开展了在不同温度(500℃、650℃、800℃)和不同金属离子(K^(+)、Ca^(2+)、Fe^(2+))醋酸盐... 为揭示C_(a)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对木质素热解过程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合成了两种β-O-4型木质素多聚体模型化合物(C_(a)上分别连接羰基和羟基官能团),开展了在不同温度(500℃、650℃、800℃)和不同金属离子(K^(+)、Ca^(2+)、Fe^(2+))醋酸盐催化的Py-GC-MS快速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_(β)-O键比C_(a)-C_(β)键更容易断裂发生均裂反应产生较多的酚类化合物;添加K^(+)、Ca^(2+)、Fe^(2+)金属离子均能降低热解时所需温度,促进酚类产物的生成,抑制茴香基(醛)类和乙酰苯基类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K^(+) CA^(2+) Fe^(2+)
原文传递
愈创木酚胺基多元醇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明才 孔振武 +2 位作者 霍淑平 吴国民 陈健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5-20,共6页
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酚、二乙醇胺及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愈创木酚胺基多元醇,研究了物料滴加顺序、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按物质的量比n(愈创木酚)∶n(甲醛)... 以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酚、二乙醇胺及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愈创木酚胺基多元醇,研究了物料滴加顺序、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按物质的量比n(愈创木酚)∶n(甲醛)∶n(二乙醇胺)1∶1∶1,甲醛与二乙醇胺60℃反应2 h生成1,3-氧氮杂环戊烷,再将其滴入愈创木酚中,80~90℃反应3~4 h,二乙醇胺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0.71%。并采用HPLC、LC-MS及FT-IR表征了愈创木酚胺基多元醇的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 愈创木酚 MANNICH反应 胺基多元醇
下载PDF
Probing 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Water and 2,6-Dimethoxyphenol Mixtures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艳涛 李坤兰 +1 位作者 魏立纲 马英冲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21-528,I0001,共9页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the ternary mixtures of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C4C1im]Cl)-water-2,6-dimethoxyphenol (2,6-DMP, a phenolic monomer lignin model compound) were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the ternary mixtures of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C4C1im]Cl)-water-2,6-dimethoxyphenol (2,6-DMP, a phenolic monomer lignin model compound) were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4C1im]Cl-water binary systems through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s of water and [C4C1im]Cl changed with varying mole fraction of [C4C1im]Cl (xIL) from 0.01 to 1.0. This change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interactions of [C4C1im]Cl-water and the self-aggregation of [C4C1im]Cl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The band shifts of C-H on imidazolium ring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s in 2,6-DMP indica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i.e., hydrogen bonding or π-π stacking) resulted in 2,6-DMP dissolution. In the case of xIL=0.12, the slightly hydrogen-bonded water was fully destroyed and [C4C1im]Cl existed in the form of hydrated ion pairs. Interestingly, the maximum 2,6-DMP solubility (238.5 g/100 g) was achieved in this case. The interaction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C4C1im]Cl-water mixtures influenced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2,6-D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nin model compound Ionic liquid-water Molecular interac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