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丹 郑伟 +2 位作者 李萍 郭鑫慧 徐慧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是发生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隐匿且重要的免疫学病因。对于复发性流产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指南指导,故临床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瓶颈,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该文从复发性流产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中医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是发生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隐匿且重要的免疫学病因。对于复发性流产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指南指导,故临床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瓶颈,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该文从复发性流产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治方法3个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滑胎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研究进展 中西医诊治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合并妊娠患者134例妊娠结局分析
2
作者 丁菱 何善智 +4 位作者 邹婵娟 王明霞 王敏 颜丝语 曾涵将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合并妊娠患者流产或早产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34例UCTD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流产/早产组(n=38)和足... 目的探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合并妊娠患者流产或早产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34例UCTD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流产/早产组(n=38)和足月产组(n=96),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UCTD合并妊娠患者流产或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使用羟氯喹或使用小剂量激素预测患者发生流产及早产风险的OR值分别为0.30(95%CI:0.13~0.67)和0.43(95%CI:0.20~0.92)。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使用羟氯喹是患者发生流产或早产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OR=0.297,95%CI:0.134~0.658),也就意味着在其他影响因素均衡的条件下,随着羟氯喹的使用,患者发生流产或早产结局的风险也在减少,使用羟氯喹是UCTD患者流产或早产的保护因素。结论小剂量激素使用、羟氯喹使用可以降低UCTD妊娠患者的流产或早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妊娠 流产 早产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王钥 唐岑 +1 位作者 李亚锦 胡万芹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53-457,共5页
目的:分析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就诊的108例UCTD孕妇,根据妊娠结... 目的:分析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就诊的108例UCTD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n=44)与结局良好组(n=6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UCTD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组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IgA水平和体外受精、尿蛋白升高、子痫前期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而使用泼尼松的比例和白蛋白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痫前期(OR=8.361,95%CI:1.331~52.527,P=0.024)、BMI升高(OR=1.236,95%CI:1.011~1.510,P=0.039)、TT升高(OR=1.889,95%CI:1.043~3.423,P=0.036)、IgA升高(OR=3.027,95%CI:1.099~8.340,P=0.032)是UCTD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白蛋白升高(OR=0.842,95%CI:0.700~0.971,P=0.021)是UCTD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达到了较高的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0.722~0.934)。结论:构建了预测准确度较好的UCTD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为给予及时干预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1例以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为首发表现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及治疗
4
作者 谈文韬 张令令 王玉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4年第12期2381-2384,共4页
目的 总结以蛋白质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PLE)为首发表现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UCTD合并P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严重低... 目的 总结以蛋白质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PLE)为首发表现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UCTD合并P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严重低蛋白血症、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起病,抗核抗体(ANA)阳性,小肠镜检查提示小肠炎症性改变,^(99)Tc^(m)标记的白蛋白闪烁显像提示小肠蛋白丢失。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同时给予补充白蛋白、抗凝等支持治疗,白蛋白逐渐升至正常,多浆膜腔积液消失,随访至2023年8月,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当出现持续且难以纠正的低蛋白血症时,在排除肝病、营养不良、大量蛋白尿等常见病因后,应考虑PLE的诊断,核素显像或粪便α1-抗胰蛋白酶定量测定是PLE诊断的常见方法。PLE的疾病变化与原发病密切相关,结缔组织病是PLE的病因之一,UCTD亦可合并PLE,通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明显减少肠道蛋白丢失、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蛋白丢失性肠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荣华 杨西超 +2 位作者 庞琳烜 郑朝晖 朱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37-741,共5页
目的比较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CTD-PF)、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UCTD-PF)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西京医院2015-01~2015-12诊断为肺纤维化的住院患者,同时排除已知其他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患者。回顾性... 目的比较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CTD-PF)、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UCTD-PF)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西京医院2015-01~2015-12诊断为肺纤维化的住院患者,同时排除已知其他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患者。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高分辨胸部CT、血气分析等特征。结果总共纳入414例患者,其中CTD-PF 226例(54.6%),UCTD-PF 50例(12.1%),IPF 138例(33.3%)。三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4.4岁,57.6岁和66.8岁,女性比率分别为70.8%,62.0%和21.0%。吸烟在IPF患者中更多见。CTD-PF组自身抗体多种阳性,UCTD-PF组中亦可见到较多自身抗体阳性,但是UCTD-PF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的比率较CTD-PF组低。IPF组可见ANA、抗SSA抗体和抗Ro-52抗体等阳性,其他较少见。CTD-PF和UCTD-PF患者胸部CT以小结节影等炎性表现为主,IPF患者以蜂窝状影、肺大疱、肺气肿等纤维化表现多见。另外,IPF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比率显著高于CTD-PF和UCTD-PF患者。结论 CTDPF、UCTD-PF、IPF三组患者临床特征有相似及重叠之处,但亦各有特点,IPF患者肺部表现更严重。因此,对PF患者常规进行系统评估尤其自身抗体监测,有助于不同PF的鉴别诊断及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结缔组织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下载PDF
67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尿隐血和尿红细胞位相临床追踪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喜平 范萍 +3 位作者 夏鑫华 谭凤明 罗文峰 王继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追踪观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患者尿隐血和尿红细胞位相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67例UCTD患者,每3个月进行中段尿尿液分析和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追踪1年,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一年... 目的:追踪观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患者尿隐血和尿红细胞位相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67例UCTD患者,每3个月进行中段尿尿液分析和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追踪1年,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一年后,67例UCTD患者尿隐血阳性由纳入观察时的48例(71.64%)上升到55例(82.09%),尿红细胞位相异常(畸形红细胞>80%)者由55例(82.09%)上升到60例(89.55%)。尿蛋白阳性者由11例(16.42%)上升到17例(25.37%)。67例患者5次检查尿隐血阳性率及尿红细胞位相异常阳性率均高于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52,12.36,P值均<0.05)。结论:UCTD患者有尿隐血和尿红细胞位相异常,轻微但缓慢加重,可能与潜在肾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尿隐血 尿红细胞位相 畸形红细胞
下载PDF
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始发而逐渐演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海涛 李莉 +1 位作者 王瑞芳 孙明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4期4313-4316,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可表现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具有隐匿性及演变性,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即Evans综合征,逐渐演变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伴强直性脊柱炎,并最终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二者共存相对少见,该院收治1... 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可表现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具有隐匿性及演变性,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即Evans综合征,逐渐演变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伴强直性脊柱炎,并最终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二者共存相对少见,该院收治1例患者半年后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三者同时存在甚是罕见。通过回顾性分析该疾病的演变过程,皆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拓展思维,减少误诊,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自身免疫性疾 急性早幼粒细胞细胞白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柱炎 例报告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合并皮肤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1例报告
8
作者 肖会 徐建华 +2 位作者 连莉 王芬 刘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24H尿蛋白定量 皮肤 中性粒细胞 抗磷脂抗体 C反应蛋白 肢体肿胀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停药后发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9
作者 赵静 张美娇 +2 位作者 郭淮莲 董伟伟 魏光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4,共2页
我们最近收治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停药后发生颅内静脉窦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头痛10d”于2012-6-6收入院。入院10d前患者无明显诱闪出现头痛,左颞顶部明显,呈持续性胀痛,不剧,伴... 我们最近收治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停药后发生颅内静脉窦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头痛10d”于2012-6-6收入院。入院10d前患者无明显诱闪出现头痛,左颞顶部明显,呈持续性胀痛,不剧,伴发热及头昏沉感,体温波动于37~38.2℃,不伴恶心呕吐、肢体抽搐、意识障碍或肢体麻木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停药后 患者 临床资料 颅内静脉窦 持续性胀痛 体温波动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伴左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例
10
作者 林铁柱 惠延年 周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840-1842,共3页
关键词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左眼 皮肤粗糙 四肢关节 生殖器检查 例报告 遗传
下载PDF
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报告
11
作者 饶敏 王展 +5 位作者 张梦 董甲贵 慕永勇 王莉 李子玲 陆月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9期1735-1736,共2页
患者,女性,81岁,住院号:240388,因"进行性呼吸困难2年半,加重伴口眼干燥1周"于2012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两年半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于2010年8月25日住院,当时查动脉血气(呼吸空气)示:PaO2 53 mmHg,PaCO2 ... 患者,女性,81岁,住院号:240388,因"进行性呼吸困难2年半,加重伴口眼干燥1周"于2012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两年半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于2010年8月25日住院,当时查动脉血气(呼吸空气)示:PaO2 53 mmHg,PaCO2 25 mmHg;血清免疫学指标提示抗核抗体(+)(滴度1∶1000,核型,着丝点型),抗着丝点蛋白B(+)和抗线粒体抗体(M2)(+),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抗RNP抗体、抗Jo-1抗体、抗Scl-70抗体和ANCA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呼吸困难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主要表现 抗SSA Ro抗体 抗Scl-70抗体 抗DSDNA抗体 血清免疫学指标 抗JO-1抗体
下载PDF
加味二至丸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红细胞异常疗效观察
12
作者 范萍 程喜平 +2 位作者 夏鑫华 罗文峰 王继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丸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红细胞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检红细胞异常患者给予加味二至丸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尿检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综合疗效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丸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红细胞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检红细胞异常患者给予加味二至丸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尿检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加味二至丸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尿红细胞异常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尿红细胞异常 加味二至丸 滋阴固肾法
原文传递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导致肝功能衰竭1例
13
作者 车媛梅 张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44-1744,共1页
患者,女,21岁,农民。因眼黄2个月,停经50d,乏力、纳差、尿黄1个月于2009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开始发现眼睛黄,无畏光流泪,无眼痛,但食欲无明显下降,无腹胀,无恶心呕吐,在当地镇医院考虑结膜炎,予以滴眼液等对症处理,... 患者,女,21岁,农民。因眼黄2个月,停经50d,乏力、纳差、尿黄1个月于2009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开始发现眼睛黄,无畏光流泪,无眼痛,但食欲无明显下降,无腹胀,无恶心呕吐,在当地镇医院考虑结膜炎,予以滴眼液等对症处理,但50d前出现停经,1个月前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发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在当地私人诊所服用中草药治疗,但出现黄疸进一步加深,且半个月前躯干部出现皮疹,考虑疗效不佳,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甲亢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肝功能衰竭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食欲减退 2009年 恶心呕吐 对症处理 疲乏无力
下载PDF
滋阴解毒法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
14
作者 刘维 张迪 吴沅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970-971,共2页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的西医治疗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不能长期耐受,尤其是绝经后免疫功能紊乱女性患者。中医学无此病名,归属...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的西医治疗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不能长期耐受,尤其是绝经后免疫功能紊乱女性患者。中医学无此病名,归属于"痹病"范畴,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笔者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配合因证施治治疗UCTD,6个月后抗核抗体由阳转阴,定期随访,病人恢复状况良好。现进行报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解毒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抗核抗体
下载PDF
这不是一例所谓的POEMS综合征而是典型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15
作者 彭兴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6期501-502,共2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伴有神经、内分泌、血液、消化、皮肤和肾脏等多系统损害的综合征,为非常少见的与浆细胞有关的疾病,临床极易误诊误治。我刊2010年第3期221页刊登赖爱云等医师《POEMS综合征一例误诊为重叠综合征》一文后,...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伴有神经、内分泌、血液、消化、皮肤和肾脏等多系统损害的综合征,为非常少见的与浆细胞有关的疾病,临床极易误诊误治。我刊2010年第3期221页刊登赖爱云等医师《POEMS综合征一例误诊为重叠综合征》一文后,不久即收到本刊编委彭兴主任的来信,对本病诊断提出异议,认为其是典型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而非POEMS综合征!那么,到底是POEMS综合征还是UCTD?我们特邀请风湿免疫学专家李振彬教授结合本例予以点评。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如您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同样期待您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下载PDF
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合并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思吟 刘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观察羟氯喹(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合并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UCTD合并RSA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羟氯喹(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合并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UCTD合并RSA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转归、妊娠期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前置)、妊娠结局(流产率、早产率、胎儿宫内发育迟滞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新生儿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改善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患者(32.00%)(P<0.05);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患者(36.00%)(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UCTD合并RSA可减少患者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阿司匹林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复发性流产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淋巴瘤合并干燥综合征或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欢 刘毅 +2 位作者 王健 周雅璐 喻琴梅 《西部医学》 2022年第3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合并干燥综合征(SS)或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淋巴瘤住院病例31187例,其中在出现淋巴瘤前曾诊断SS或UCTD的213例患者纳入A组,未出现免疫异常的淋... 目的探讨淋巴瘤合并干燥综合征(SS)或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淋巴瘤住院病例31187例,其中在出现淋巴瘤前曾诊断SS或UCTD的213例患者纳入A组,未出现免疫异常的淋巴瘤患者30974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理亚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流式细胞学检测CD3、CD19、CD20以及生存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组发病年龄、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P<0.05)。A、B组均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A组中依次为黏膜相关阻滞细胞型淋巴瘤(34.4%)、滤泡型淋巴瘤(7.7%),B组中依次为滤泡淋巴瘤(14.4%)、黏膜相关阻滞细胞型淋巴瘤(9.1%)。A组PT、APTT、FIB值显著高于B组(P<0.05)。A、B组治疗前补体C3较B组降低明显,IgM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IgG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以CD5阳性表达率最高,其次为CD20、CD3,CD19的阳性表达率最低,B组以CD20阳性表达率最高,其次为CD3和CD19,CD5的阳性表达率最低。A组患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年龄偏大、出现补体C3水平下降、IgG水平上升和IgM水平下降显著的女性淋巴瘤患者,应当注重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重视其高凝状态,同时治疗上应加强免疫调节治疗改善免疫紊乱状态,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干燥综合征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伴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病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祝爽爽 王林 +4 位作者 江启锋 王文丰 吴春妹 唐梦霞 岳书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85-1386,共2页
患者男性,30岁,因双下肢反复麻木、乏力伴泡沫尿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踩棉花感,自觉足底变厚,伴尿中泡沫增多。外院尿常规示尿蛋白(+),予以抗炎、免疫抑制等处理,双下肢麻木等症状好转。1个月前,患者... 患者男性,30岁,因双下肢反复麻木、乏力伴泡沫尿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踩棉花感,自觉足底变厚,伴尿中泡沫增多。外院尿常规示尿蛋白(+),予以抗炎、免疫抑制等处理,双下肢麻木等症状好转。1个月前,患者自行停药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性质同前。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肾炎等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01/61 mmHg,双下肢无明显水肿。尿常规示尿蛋白(+);尿红细胞:2.3个/10 HPF。24 h尿蛋白定量:739 mg;血红蛋白:100 g/L;血肌酐:44μmol/L;血浆白蛋白:33.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 肾活检 例报道
下载PDF
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病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博 李海洋 刘晓惠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931-934,共4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因“双下肢水肿1年余,伴夜尿增多7个多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平卧时水肿可减轻,晨轻暮重,无心累气促,无咳嗽咳痰,无活动后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因“双下肢水肿1年余,伴夜尿增多7个多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平卧时水肿可减轻,晨轻暮重,无心累气促,无咳嗽咳痰,无活动后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关节疼痛,无口干眼干,无皮疹,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等不适,7个多月前患者出现夜尿增多,每晚约3~4次,院外未行诊治,今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查尿常规: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1.31 g,为明确尿蛋白原因,遂收治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 肾活体组织检查
下载PDF
李淑萍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所致复发性流产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倩晨 李淑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7期19-22,共4页
自身免疫疾病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所致复发性流产值得临床关注。李淑萍主任认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所致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是肾气亏虚、阴虚血热。治疗上,孕前应积极寻找病因,调整身心状态,达到肾气健旺、... 自身免疫疾病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所致复发性流产值得临床关注。李淑萍主任认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所致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是肾气亏虚、阴虚血热。治疗上,孕前应积极寻找病因,调整身心状态,达到肾气健旺、阴血充足的状态,以预培其损;孕后应积极安胎,助阴抑阳,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复发性流产 滑胎 阴虚血热 保阴煎 李淑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