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响应处置机制:域外经验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挺 周思余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3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一些国家和地区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报告后响应处置机制。我国自2020年正式确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后,实践中暴露出响应处置方面的不少问题。域外的制度和实践可以为完善...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一些国家和地区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报告后响应处置机制。我国自2020年正式确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后,实践中暴露出响应处置方面的不少问题。域外的制度和实践可以为完善我国强制报告制度响应处置机制提供启示,即按照“线索接收—初步核实与筛选—进一步评估与分级分类处理—综合评估与服务安置—案件跟踪与监督”的步骤对报告的线索进行响应处置,以及时介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并提供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强制报告 响应处置
下载PDF
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认罪认罚“明智性”的实现
2
作者 余丽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刑事诉讼法已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制度,必将推进认罪认罚适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智性”是认罪认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被追诉人基于理智思考后的作出的利己决定,“明智性”具有确保认罪认罚自愿性、提升检察办案质效、提高... 刑事诉讼法已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制度,必将推进认罪认罚适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智性”是认罪认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被追诉人基于理智思考后的作出的利己决定,“明智性”具有确保认罪认罚自愿性、提升检察办案质效、提高司法效率等功能。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在性质、证据构造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可能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明智性”的实现。通过加强尊重被追诉人的诉讼主体地位、释法说理、认知矫正、证据开示、合理抗诉等工作,有利于提升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认罪认罚明智性,推进此类案件认罪认罚的广泛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明智性 认罪认罚 自愿性路径
下载PDF
智慧检务视角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完善
3
作者 李章颖 王颖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55-63,共9页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占比不断攀升,而囿于案发地点隐蔽、未成年人求助意识弱等原因,此类案件常陷入发现难、报案不及时、延误调查取证难的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国初步制定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随着各地实践该制...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占比不断攀升,而囿于案发地点隐蔽、未成年人求助意识弱等原因,此类案件常陷入发现难、报案不及时、延误调查取证难的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国初步制定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随着各地实践该制度不断细化,但仍然存在报告率低、受理部门规定混乱、未履行报告义务责任不明确不一致等问题。辩证地借鉴域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从明确报告主体及其义务类型、确定民政部门为受理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设置强制报告平台与提示程序、持续做好后续响应救助工作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检务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强制报告制度 程序重构
原文传递
论刑事被遗忘权的边界——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5-121,共7页
刑事司法领域向来存在互相竞争和冲突的多元价值,刑事被遗忘权承载着个人信息保护的新价值,纳入刑事司法体系后必然造成新的冲击,因此有必要确定这一权利的边界。研究刑事被遗忘权的边界可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为例,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此... 刑事司法领域向来存在互相竞争和冲突的多元价值,刑事被遗忘权承载着个人信息保护的新价值,纳入刑事司法体系后必然造成新的冲击,因此有必要确定这一权利的边界。研究刑事被遗忘权的边界可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为例,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此类案件中被遗忘权的态度各不相同,表明确定该权利边界并非易事。事实上可以通过价值衡量的方式确定刑事被遗忘权承载价值的位阶,从而推导出确定刑事被遗忘权边界的具体标准,即在外部关系上犯罪控制和司法公正优先于刑事被遗忘权,在内部关系上被害人和被追诉人的被遗忘权优先。据此可以从权利主体、权利行使程序、相关证明问题等方面着手对刑事被遗忘权作出限制,从而确定刑事被遗忘权的具体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被遗忘权 权利的边界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下载PDF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工作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一超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我国检察机关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应确立“捕、诉、防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才能有效地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全面调查、区别对待”、“非监禁化、轻型化”、“迅速简约、充分保护”、“综合治理、体... 我国检察机关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应确立“捕、诉、防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才能有效地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全面调查、区别对待”、“非监禁化、轻型化”、“迅速简约、充分保护”、“综合治理、体现职责”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检察工作 未成年人案件 检察机关 未成年犯罪 司法机关 诉讼价值 检察权
下载PDF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制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叶玉秋 桑涛 +1 位作者 徐萍 胡寒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探索解决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现难、报告难、干预难、联动难、追责难等问题,在浙江省杭州市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妇联、市民政局等11家职能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 为探索解决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现难、报告难、干预难、联动难、追责难等问题,在浙江省杭州市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妇联、市民政局等11家职能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建立了全国首个市级层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制度(以下简称强制干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研讨会综述 制度 侵害 政法委 浙江省 检察院 公安局
下载PDF
对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官群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建龙 尤丽娜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1期43-46,58,共5页
自第一个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专门检察机构建立以来,我国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的检察官群体初步形成。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具备特有的核心能力——司法保护能力,并通过避免过度年轻化、女性化、防止流动性过大、完善招录... 自第一个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专门检察机构建立以来,我国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的检察官群体初步形成。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具备特有的核心能力——司法保护能力,并通过避免过度年轻化、女性化、防止流动性过大、完善招录机制、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等措施,逐步予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 职业共同体 未成年人案件 检察官
下载PDF
在一起未成年人案件中有关司法解释的适用
8
作者 王勇 《市场周刊》 2009年第11期91-,86,共2页
一、主要案情李某,男,1993年1月出生,中学辍学,无业,本市人2008年5月4日,李某因诈骗他人手机,被给予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因其是未成年人,依法没有执行行政拘留2008年12月7日,李某在我市一中学门口拦截一名放学的中学生姚某(男,14岁),叫... 一、主要案情李某,男,1993年1月出生,中学辍学,无业,本市人2008年5月4日,李某因诈骗他人手机,被给予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因其是未成年人,依法没有执行行政拘留2008年12月7日,李某在我市一中学门口拦截一名放学的中学生姚某(男,14岁),叫了一辆出租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未成年人案件 寻衅滋事罪 抢劫罪 行政拘留 数额较大 行为人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定罪处罚 手机
下载PDF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吴燕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S1期24-26,共3页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司法文明发展的趋势,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目前该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含义、原则、程序、法律后果和检察机关所处地位等问题均有待于深入探讨。在现有法律框架...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司法文明发展的趋势,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目前该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含义、原则、程序、法律后果和检察机关所处地位等问题均有待于深入探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通过本土化的实践最大限度地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内涵,推进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发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刑事和解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吴燕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司法文明发展的趋势,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目前该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含义、原则、程序、法律后果和检察机关所处地位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探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司法文明发展的趋势,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目前该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含义、原则、程序、法律后果和检察机关所处地位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探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通过本土化的实践最大限度地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内涵,推进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刑事和解 犯罪预防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应单独设置“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篇 被引量:1
11
作者 固重 双塘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5年第5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特别程序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设置 刑事诉讼程序 少年司法制度 立法体例 少年法庭
下载PDF
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案件起诉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立红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年第5期40-42,共3页
针对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政策与针对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具体案件类型的分析,阐述了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案件起诉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刑事政策 未成年人案件 诉讼制度 成年人犯罪 不起诉制度 寻衅滋事犯罪 故意伤害犯罪 抢劫犯罪 盗窃犯罪
下载PDF
我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机构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岳慧青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3期51-58,共8页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仅承担着自身的少年司法改革任务,还肩负着督促、协调、推进公安、司法等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化、专门化进程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对检察机关加强未检专门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行性论证,提出...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仅承担着自身的少年司法改革任务,还肩负着督促、协调、推进公安、司法等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化、专门化进程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对检察机关加强未检专门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行性论证,提出我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专门机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未成年人案件办理 机构建设
下载PDF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定罪量刑的困局与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7,共3页
"王某某涉嫌猥亵儿童案"一审宣判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该案目前尚未形成生效裁判,关键证据被告人口供、被害人陈述以及同案犯周某某供述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隐藏于证据之中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定罪量刑经常依靠... "王某某涉嫌猥亵儿童案"一审宣判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该案目前尚未形成生效裁判,关键证据被告人口供、被害人陈述以及同案犯周某某供述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隐藏于证据之中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定罪量刑经常依靠的一些细节尚不清楚,对于一审判决本不应也无资格予以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陈述 未成年人案件 一审判决 性侵害 猥亵儿童 定罪量刑
下载PDF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政策思想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晶 顾晓军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第4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刑事政策 少年司法理念 犯罪预防 家访制度
下载PDF
缓诉在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地位及运用 被引量:1
16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
缓诉,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特别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我们感到。确立和运用这一制度,无论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少年刑事检察制度方面,都有在理论上研讨,... 缓诉,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特别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我们感到。确立和运用这一制度,无论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少年刑事检察制度方面,都有在理论上研讨,从实践上尝试的必要。 一、缓诉的概念与特点 缓予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及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对罪该起诉,但由于具有某些可宽宥的情节,以暂不起诉为宜的被告人规定一定考验期,视其表现,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其特点是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者,但暂缓起诉,予以考察。检察机关在一定期限内,保持提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如果被告人在考察期内未再违法犯罪,则撤销缓诉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反之,则新罪与旧罪一并起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检察机关 被告人 起诉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 检察院 提起公诉 刑事诉讼制度 构成犯罪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心理援助在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询问中的作用探究
17
作者 金叶 叶存春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2年第6期89-96,共8页
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呈高发态势,为了能够让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的更全面的救助和保护,降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概率,形成专业化办案机制和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调查取证机制,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保护体... 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呈高发态势,为了能够让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的更全面的救助和保护,降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概率,形成专业化办案机制和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调查取证机制,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保护体系和一站式预防体系应运而生。而心理援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贯穿于整个“一站式”询问的过程中,本文就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心理援助在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询问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决当前的现实困难作出具体的阐述。同时对于性侵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测评和疏导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一站式”取证 心理评估
下载PDF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理论检视与规则形塑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其华 《少年儿童研究》 2022年第1期5-13,共9页
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频发,且存在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等痼疾。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遵循国家亲权主义理念,旨在通过系统性主动干预手段,实现对未成年人权利的倾斜性配置。我国新近设立的强制报告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 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频发,且存在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等痼疾。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遵循国家亲权主义理念,旨在通过系统性主动干预手段,实现对未成年人权利的倾斜性配置。我国新近设立的强制报告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问题,域外的强制报告制度相对成熟,具有报告主体多元、报告内容全面、责任追究有力、保护措施完备等特征,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应当以夯实制度基础、弥补制度漏洞为主要抓手,助力强制报告制度乃至整个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强制报告制度 国家亲权主义 域外经验
原文传递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面临的难题
19
作者 郭莉 黄柯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41-46,共6页
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决定了他们违法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面临一些区别于成年人案件的问题:查清年龄难、查明案件细节难、追缴赃款赃物难、处理难。为保障案件的顺序查处,建议公安机关采取... 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决定了他们违法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面临一些区别于成年人案件的问题:查清年龄难、查明案件细节难、追缴赃款赃物难、处理难。为保障案件的顺序查处,建议公安机关采取相应对策:在讯问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方法和手段;在办理案件时,切实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关爱未成年人;平时多注意案后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未成年人案件 面临的难题 建议
下载PDF
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审理
20
作者 徐燕平 黄一超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8-11,共4页
为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把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矫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感化和挽救少年犯,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于1986年初率先在全市检察系统成立第一个“少年犯案件起诉组”,开始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特殊审理。五年来,全市二... 为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把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矫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感化和挽救少年犯,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于1986年初率先在全市检察系统成立第一个“少年犯案件起诉组”,开始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特殊审理。五年来,全市二十一个区县检察院都已相继建立了“少年犯起诉组”,落实专人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审理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审查起诉 未成年罪犯 少年犯 检察职能 检察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