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灵性需求清单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覃露梅 史崇清 +2 位作者 李冰洁 马丽 黄璇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5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汉化灵性需求清单(SNI),并在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及预试验,形成中文版SNI。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便利选取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311例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汉化灵性需求清单(SNI),并在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及预试验,形成中文版SNI。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便利选取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311例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SNI包括宗教需求、精神面貌需求和群体需求3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7,折半信度为0.895,重测信度为0.986。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CVI)为0.80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VI)为0.953。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947%。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为2.603、RSMEA为0.072、RMR为0.022、GFI为0.902、CFI为0.943、IFI为0.944、TLI为0.934,达到适配标准。结论中文版SNI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终末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灵性需求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期癌症患者 家庭照顾者 灵性需求 量表汉化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末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世林 唐玉芳 宋英丽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3572-3574,共3页
目的调查末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社会支持度、心理抑郁状况,分析其自杀的可能原因,为预防癌症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S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自杀原... 目的调查末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社会支持度、心理抑郁状况,分析其自杀的可能原因,为预防癌症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S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自杀原因问卷调查38例末期癌症患者。结果 38例末期癌症患者最近一周自杀意念总评分为(3.95±2.92)分,最消沉和最忧郁时自杀意念评分为(6.68±4.25)分,28.9%曾有自杀意念;38例末期癌症患者SSQ、HADS、SDS评分分别为(37.18±5.73)分、(2.99±2.14)分和(49.55±7.62)分;疾病自身的症状、患者心理变化、社会(家属)支持度、疾病医疗费用等都是导致患者自杀的可能原因。结论末期癌症患者有较高的自杀意念和较低的社会支持度,并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心理,应注意预防其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期癌症患者 自杀倾向 自杀意念 分析调查
下载PDF
终末期癌症患者签署Do-Not-Resuscitate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文杰 李佳 +4 位作者 冯林森 聂俊 涂长玲 朱颖 江波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5期35-38,42,共5页
在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中,拒绝心肺复苏(Do-Not-Resuscitate,DNR)签署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探讨了DNR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签署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建议在加强DNR的宣传教育及推广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患者对疾病的知情同意权,... 在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中,拒绝心肺复苏(Do-Not-Resuscitate,DNR)签署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探讨了DNR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签署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建议在加强DNR的宣传教育及推广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患者对疾病的知情同意权,鼓励患者更多参与到癌症的诊断、治疗及终末期生命终结方式的讨论中来,尽早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DNR的沟通,使得患者在癌症终末期能得到最佳的、及时的姑息性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心肺复苏签署 末期癌症患者 姑息治疗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终末期癌症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先锋 王丹 李小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6-1120,1127,共6页
目的基于护士视角探讨终末期癌症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2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2部分:(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工作年限、年... 目的基于护士视角探讨终末期癌症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2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2部分:(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工作年限、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宗教信仰等)、离世患者一般信息(癌症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民族、宗教信仰、职业、主要照顾者、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2)濒死及死亡质量问卷,问卷的总分来表示患者的死亡质量。结果终末期癌症患者死亡质量得分为(52.71±17.51)分,中位数得分为54.91分,处于中低水平,其影响因素为责任护士的职务、以往接受安宁疗护的教育情况及患者的性别。结论终末期癌症患者总体死亡质量处于中低水平,需加强护士安宁疗护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也要考虑到患者本身的文化特征,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死亡质量,走好人生的最后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期癌症患者 死亡质量 护士 安宁疗护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对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职责认同与负性感受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陆宇晗 国仁秀 刘莉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态度评估量表",对全国19家医院的46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对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职责认同程度以及工作中的负...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态度评估量表",对全国19家医院的46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对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职责认同程度以及工作中的负性感受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均包括症状控制、心理辅导以及家属支持3个方面的测量。结果:①护士对症状控制、心理辅导以及家属支持3方面的职责普遍认同,但在心理辅导方面,对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状况和死亡的职责的认同分值不高,存在不确定性。②护士在3方面的实践中负性感受均较高,其中在帮助家属应对悲伤过程中的负性感受最强,对症状控制的无能为力感受次之。心理辅导方面,护士在帮助患者应对当前疾病状况和谈论死亡问题上感到困难。③护士在症状控制和心理辅导两方面的职责认同程度与工作中的负性感受呈负相关。结论:肿瘤姑息护理的继续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帮助更多的肿瘤科护士明确职责,更新理念,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水平和能力,才能为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护理,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工作中的负性感受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职责 感受 末期癌症患者
原文传递
临终关怀在妇科末期癌症患者及家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颖 胡婷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减轻妇科末期癌症患者及家庭痛苦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确诊妇科癌症末期行姑息治疗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隐私保护、死亡教育、心理护理、自我管理、家属关怀等方面的临终关怀,比较临终关怀前后患者及家属焦虑、抑...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减轻妇科末期癌症患者及家庭痛苦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确诊妇科癌症末期行姑息治疗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隐私保护、死亡教育、心理护理、自我管理、家属关怀等方面的临终关怀,比较临终关怀前后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情况,及患者自觉症状情况。结果: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分别为(71.34±4.21)分、(74.54±5.43)分,干预后分别为(51.67±3.96)分、(54.12±4.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干预前得分分别为(61.12±4.51)分、(64.36±4.78)分,干预后分别为(49.67±4.06)分、(54.12±4.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自觉生理症状改善不明显,心理及情绪症状改善较明显。结论:临终关怀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妇科癌症末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有助于患者平静、有尊严的辞世,有助于家属顺利度过丧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妇科癌症末期患者
下载PDF
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7
作者 袁华君 段功香 +1 位作者 陈路桥 王慧清 《护理学报》 2024年第6期73-78,共6页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癌症终末期患者的救护意愿量表,并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以生前预嘱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量表架构和条目池,经过2轮Delphi专家函询和预测试进行条目筛选和修...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癌症终末期患者的救护意愿量表,并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以生前预嘱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量表架构和条目池,经过2轮Delphi专家函询和预测试进行条目筛选和修订形成暂定版量表,对660例癌症终末期患者进行正式调查,评价其信效度,形成正式版量表。结果 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共5个公因子,包括症状控制意愿、临终抢救意愿、灵性需求意愿、社会支持需求意愿和死亡准备意愿,与理论建构基本相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077%,内容效度为0.968;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6,折半信度为0.964,5个公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1~0.916,折半信度为0.848~0.939,且重测信度为0.947。结论 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问卷信度与效度较好,适合我国癌症终末期患者救护意愿水平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末期患者 救护意愿 问卷 信效度检验
下载PDF
终末期癌症患者疲倦感与希望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桂芹 丁兰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疲倦感与希望感的现状,探讨癌症患者疲倦感与希望感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我院肿瘤科80名终末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倦量表和希望量... 目的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疲倦感与希望感的现状,探讨癌症患者疲倦感与希望感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我院肿瘤科80名终末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倦量表和希望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用SPSS13.0对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整体疲倦感为5.86分,成中等偏上水平,对生活的干预程度为4.60分,为中等偏低水平;整体希望感为2.56分,属中等水平。疲倦感程度与其希望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疲倦程度和生活干预程度与患者的希望感呈显著负相关,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整体希望感仅呈中等水平,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都应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降低患者的疲劳感,提高患者的希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倦感 希望感 末期癌症患者
原文传递
终末期癌症患者生存预后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君婷 戴伟 +1 位作者 尹世全 刘跃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存预后判断在临床决策、政策制定、患者和亲属的计划安排中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为止,国外研究者已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等指标开发了多个生存期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包括姑息行为功能评分、姑息预后评...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存预后判断在临床决策、政策制定、患者和亲属的计划安排中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为止,国外研究者已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等指标开发了多个生存期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包括姑息行为功能评分、姑息预后评分、姑息预后指数等。中国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生存预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癌症终末期预后因素、生存期预测模型及应用方面的相关进展,以期为后续构建符合中国特点的终末期癌症患者生存期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期癌症患者 生存期预测 生存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在综合性医院实施姑息照护对癌症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傅静 王益平 李德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癌症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以及对癌症末期患者实施姑息照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姑息与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癌症末期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原病房的治疗...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癌症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以及对癌症末期患者实施姑息照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姑息与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癌症末期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原病房的治疗护理,姑息照护组62例除接受原病房治疗外接受姑息照护。用McGill生活质量问卷(MQOL)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测、干预3周后测,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做分析。结果:癌症末期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得分值(3.83±1.20);姑息照护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身体症状、心理情绪、灵性存在、社会支持四个范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治疗护理组前后对照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身体症状、心理情绪两个方面生活质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性医院中实施姑息照护能有效提升癌症末期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满足患者姑息照护需求。建议在综合性医院中成立姑息与临终关怀专业小组,对癌症末期患者提供关怀服务,提升其生活质量,走过生命最后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照护 癌症末期患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国大陆宁养照顾对癌症末期患者生活质量之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维德 曾焕棠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5期33-39,共7页
宁养工作强调全人的照顾,不但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且能提高生活的品质。本研究旨在探讨癌症末期患者在宁养照顾介入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研究分为试验组(n=630)和对照组(n=241)。研究的结果显示癌症末期患者经过宁养介入后,其身、心... 宁养工作强调全人的照顾,不但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且能提高生活的品质。本研究旨在探讨癌症末期患者在宁养照顾介入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研究分为试验组(n=630)和对照组(n=241)。研究的结果显示癌症末期患者经过宁养介入后,其身、心、灵、社会之生活品质大幅度改善。而对照组患者仅在身体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改变。因此对医疗人员、社会大众的临终关怀观念的推广及教育是迫切需要的,立法更是不容忽视的课题,正确的立法才能真正推动宁养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养照顾 癌症末期患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优势视角下癌症末期患者宁养社会工作介入——以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个案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艳丽 隋玉杰 +3 位作者 王志中 王素明 王丽 乔海霞 《中国社会工作》 2018年第18期29-33,共5页
癌症对人类生命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晚期癌症患者更是遭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绝望、无助与孤独,在经济与心理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下,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开... 癌症对人类生命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晚期癌症患者更是遭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绝望、无助与孤独,在经济与心理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下,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开始关注癌症患者。然而,前人多从"问题视角"出发,过多地关注患者的问题与劣势,反而强化了案主的"无能感",使得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本文结合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Z个案,跨越以往"问题视角"的解析,从优势视角出发,发现案主的优势、兴趣、技能和能力,整合其自身拥有的资源,激发案主的抗逆力和潜能,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其回顾生命、吐露心声、规划人生、完成未了心愿等,使案主找到人生价值,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实现最佳的生活质量,有尊严、无憾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本文提出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末期患者临终关怀服务的优势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视角 癌症末期患者 宁养服务 医务社会工作 个案
原文传递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末期患者临终关怀的实践与经验研究——以某宁养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琪 席婷婷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18期44-48,共5页
文章以山西某医学院校宁养(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实践为例,采用质性研究中目的性抽样的方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分析患者的问题情境,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末期患者临终关怀实践中的方法、成效及经验等,为推动医务社... 文章以山西某医学院校宁养(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实践为例,采用质性研究中目的性抽样的方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分析患者的问题情境,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末期患者临终关怀实践中的方法、成效及经验等,为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癌症末期患者 问题情境 临终关怀
原文传递
医务社工介入癌症末期患者的伦理困境探析--以脑癌末期患者个案介入为例
14
作者 胡永慧 《中国社会工作》 2021年第27期41-43,48,共4页
随着医学对癌症研究的增多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开始关注癌症末期患者这一群体。医务社工介入癌症末期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务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文章以脑癌末期患者个案介入为例,通过对医务社工在实务工... 随着医学对癌症研究的增多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开始关注癌症末期患者这一群体。医务社工介入癌症末期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务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文章以脑癌末期患者个案介入为例,通过对医务社工在实务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工 癌症末期患者 伦理困境
原文传递
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护理的认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陶红芬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S02期406-407,共2页
目前,我国将癌症患者生命最后的3个月定义为临终期,大多数癌症末期患者存活期为3~6个月,处于临终期的癌症患者由于得知自己存活时间有限加之疾病的折磨,大多数存在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差[1]。为减少患者心理痛楚,让癌症患者做好对死亡认... 目前,我国将癌症患者生命最后的3个月定义为临终期,大多数癌症末期患者存活期为3~6个月,处于临终期的癌症患者由于得知自己存活时间有限加之疾病的折磨,大多数存在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差[1]。为减少患者心理痛楚,让癌症患者做好对死亡认知的认识,医务人员会对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这不仅有利于癌症患者手术的成功,且还能减轻癌症患者的痛楚,使癌症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2]。死亡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结束,但也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所以,癌症患者在临终前的生活状况及临终前对癌症患者的关怀也备受患者的家属的关注[3]。加强癌症患者对死亡的认知及对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前的关怀是对癌症患者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存活时间 癌症末期患者 死亡认知 提高生活质量 晚期癌症患者 存活期 临终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