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8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龙胆的本草考证
1
作者 杨雁 金航 +4 位作者 杨斌 王馨 马维思 金鹏程 李林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55-61,83,共8页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滇龙胆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坚龙胆、龙胆草、苦草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基原植物为滇龙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龙胆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主产于云南,临沧是其道地产区;滇龙胆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加工多以产地初加工为主,即将滇龙胆清洗后阴干或晒干;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其质量评价的记载非常少,以“形如枯骨”“根肥长”“脂润”“味苦”“粘牙”作为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现代主要以龙胆苦苷含量作为龙胆药材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辅助以外观性状等的观测。结论:考证结果将为今后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本草考证 名称 基原 产地 采收加工 品质评价
下载PDF
瓦楞子的本草考证
2
作者 王巧珍 杨森 +5 位作者 何晗 王福 胡媛 刘友平 陈鸿平 陈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瓦楞子为常用的多基原海洋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基原动物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在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文献的基础上,对瓦楞子的名称... 瓦楞子为常用的多基原海洋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基原动物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在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文献的基础上,对瓦楞子的名称、基原、入药部位、产地分布、药性功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正本清源,为其深入研究提供思路。经考证,瓦楞子以“魁蛤”之名首载于《名医别录》,瓦楞子一名首见于《本草备要》。在古代蚶科多种属动物均可入药,最早以肉入药,南北朝至唐代起壳与肉均可入药,其肉名“蚶”,甘、平,为药食两用之品,清代至今所用瓦楞子多为其壳。其壳由单一药味“咸”发展为复合药味“甘、咸”,《本草求真》首次记载其“专入肝”,今认为其主入肝经,兼入肺胃二经。沿海广分布。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只收载其壳为瓦楞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子 本草考证 基原 入药部位 药性 功效
原文传递
蒙药塔日努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概述
3
作者 于淑娟 白小梅 +3 位作者 包文双 白梅荣 胡和珠拉 胡伊力格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83-189,共7页
本文结合经典医籍、历代本草与现代研究,对蒙药塔日努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从塔日努基原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蒙医所用塔日努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 本文结合经典医籍、历代本草与现代研究,对蒙药塔日努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从塔日努基原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蒙医所用塔日努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根,余为代用品或伪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炮制方法及炮制对其毒效影响等方面对塔日努现代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塔日努 本草考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藁本基原与辽藁本道地药材本草考证
4
作者 石昌能 边澈 +5 位作者 许亮 任迎彤 于耀辉 李婧 王妍冰 谢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58-61,共4页
文章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地方志、期刊文献等,收集相关资料并归纳总结,从中药的名称、基原植物、功效等方面对藁本进行本草考证,探究辽藁本的道地产区及其历史变迁,挖掘辽藁本的道地性。在考证过程中发现,《植物名实图考》对于藁本... 文章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地方志、期刊文献等,收集相关资料并归纳总结,从中药的名称、基原植物、功效等方面对藁本进行本草考证,探究辽藁本的道地产区及其历史变迁,挖掘辽藁本的道地性。在考证过程中发现,《植物名实图考》对于藁本产地的记载“今山东别有藁本”与其他本草著作均不相同,通过本草考证确定中药藁本的基原植物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古时辽藁本的道地产区为当今山西省太原市、武宁县等地,近代其道地产区变迁至辽宁省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 辽藁本 本草考证 道地药材 中药
下载PDF
苎麻根本草考证
5
作者 索晓梅 孙婉萍 谢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182-188,共7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中医方剂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中华本草》《中药志》《中药大辞典》进行系统考证。结果发现苎麻根以“苎根”为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原植物苎麻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古以“山苎”混用之;性味归经为“甘,寒。归心...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中医方剂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中华本草》《中药志》《中药大辞典》进行系统考证。结果发现苎麻根以“苎根”为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原植物苎麻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古以“山苎”混用之;性味归经为“甘,寒。归心、肝、肾、膀胱经”;功效为清热,安胎,凉血,止血,解毒,主要治疗胎动不安,胎漏下血,消渴,湿热淋证、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证,外治痈肿疮毒等。古代苎麻根所治疾病较多,有混淆品山苎,现已区分,但苎麻叶与苎麻根依然存在混用。通过研究大量本草文献,对苎麻根的名称、产地、基原、药性、功用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探究了苎麻根药物历史演变过程,为中药苎麻根正本清源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根 基原 药性 功用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荠的本草考证
6
作者 郭思妤 孙婉萍 谢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81-187,202,共8页
荠菜作为药材首载于《名医别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类中药,在中国各地乡间田野均随处可见,其别名众多。荠类中存在名称混用的现象,历代本草中与荠菜混用最多的是菥蓂,荠类中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与菥蓂Thlas... 荠菜作为药材首载于《名医别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类中药,在中国各地乡间田野均随处可见,其别名众多。荠类中存在名称混用的现象,历代本草中与荠菜混用最多的是菥蓂,荠类中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与菥蓂Thlaspi arvense L.分属十字花科中的两种药用植物,从五代时期,开始有本草将荠菜子与菥蓂子混为一物,导致后续宋、明、清时期的部分本草对其原植物形态描述发生错误,将荠菜与菥蓂混淆,尤其是明代的部分本草更是将荠菜与菥蓂视为一物。对荠菜的基原进行梳理考证,为荠菜制定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菥蓂 品名 基原 本草考证
下载PDF
《红楼梦》蔷薇硝的本草考证
7
作者 韩瑞 朱昊 +4 位作者 林墁怡 蔡泳康 何嘉诚 曹晖 吴孟华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清代中医药文化有不少描写,自拟方多个,涉及内外妇儿多科,其中蔷薇硝为外用制剂之一。尽管已有文献对蔷薇硝的原料和制备等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证,与蔷薇硝的真实原料大相径庭。为明确蔷薇硝为何物,该文...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清代中医药文化有不少描写,自拟方多个,涉及内外妇儿多科,其中蔷薇硝为外用制剂之一。尽管已有文献对蔷薇硝的原料和制备等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证,与蔷薇硝的真实原料大相径庭。为明确蔷薇硝为何物,该文通过系统的本草文献梳理,对蔷薇的基原、蔷薇液体制剂、硝分别进行考证,并由此推测蔷薇硝的制法与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蔷薇硝所使用的原料系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花所制成的蔷薇露,类似现代的蔷薇花精油,所使用的硝为银硝,类似现代的纳米银。蔷薇硝制备方法简便,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消疮、解毒、去热毒、治疗杏癍癣的功效。该文的考证结果可为蔷薇硝的现代开发提供文献支持,并为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中医药方的发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硝 蔷薇 蔷薇露 银硝 本草考证
下载PDF
椒目的本草考证
8
作者 段禹彤 杨钧涵 +3 位作者 冉明 隋家欣 孟令杰 孙婉萍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357-364,共8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历代本草著作,对椒目的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综述。椒目作为药材名始载于《本草经集注》,后世也多以“椒目”作为正名;椒目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秋季8~10月成熟时采摘,炮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历代本草著作,对椒目的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综述。椒目作为药材名始载于《本草经集注》,后世也多以“椒目”作为正名;椒目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秋季8~10月成熟时采摘,炮制方法有净制、炒制和盐制;能利水消肿,治疗肾虚耳鸣,主治水腹胀满,无毒或小毒。本文对椒目追本溯源,考究药史,厘清椒目的中药基原性能,为椒目的临床正确使用及为国家制定该药材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目 名称 基原采收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龙葵的本草考证
9
作者 胡港 俞赟丰 +2 位作者 邓羿駃 曾洁 王孟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通过收集整理本草古籍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龙葵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炮制、性味、功效。经考证,历代主流均以“龙葵”为正名,尚有多个别名,多源于其形态和性味功效。龙葵的正品基原应为今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龙葵... 通过收集整理本草古籍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龙葵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炮制、性味、功效。经考证,历代主流均以“龙葵”为正名,尚有多个别名,多源于其形态和性味功效。龙葵的正品基原应为今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龙葵(Solanum nigrum),其全国均有产,常在夏秋采收,品质以茎叶色绿、带果者为佳。古代炮制多为阴干或使用鲜品,与现代较为一致,但近现代多加以切段。古今龙葵常以生品入药。古代多认为其味苦性寒且无毒,而1977年版《中国药典》载其性味苦、微甘,寒,有小毒,用于治疗疮疖肿痛、肿瘤等。古代含龙葵的方剂龙葵膏、龙葵根散、龙葵散主要用于疮疡,而人参散用于吐血;现代含龙葵的方剂白英清喉汤、软坚解毒汤、泄肺逐饮汤、山甲龙葵汤、祛瘀散结汤、龙葵苡仁汤均用于各种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基原 炮制 性味功效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蒙药瑞香狼毒的本草考证及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胡和珠拉 白小红 +2 位作者 阿字亚 胡伊力格其 财吉拉胡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目的:对瑞香狼毒进行本草考证,并综述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查阅传统和现代蒙医药书籍,对瑞香狼毒名称、性味功效、植物形态、基原、炮制进行全面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对瑞香狼毒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瑞香狼毒味苦、辛,性平,... 目的:对瑞香狼毒进行本草考证,并综述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查阅传统和现代蒙医药书籍,对瑞香狼毒名称、性味功效、植物形态、基原、炮制进行全面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对瑞香狼毒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瑞香狼毒味苦、辛,性平,效糙、动、轻,有毒,有杀黏、逐水、消肿、止痛、祛腐之效,治肌痈、胃痈、脉痈、乳腺肿、腮肿、痘疹等疾病。瑞香狼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香豆素类、二萜类、木脂素及苯丙烯醇苷类。结论:今后应加强瑞香狼毒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临床应用和现代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瑞香狼毒 本草考证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金头蜈蚣的本草考证及真伪鉴别研究
11
作者 陈茂华 徐谭芳 +3 位作者 刘军锋 李艳华 昝俊峰 田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蜈蚣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时间、炮制方法、真伪鉴别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蜈蚣药材的鉴别研究、炮制加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蜈蚣的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蜈蚣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时间、炮制方法、真伪鉴别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蜈蚣药材的鉴别研究、炮制加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蜈蚣的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考证,历代医家所用蜈蚣的主流基原均以红头红足蜈蚣(金头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作为优质蜈蚣药材的评价标准。蜈蚣资源分布广泛,主要产区为湖北、江苏、浙江,其中湖北产蜈蚣是市场上蜈蚣药材的主要来源。蜈蚣的采收加工通常在春夏二季,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历代炮制方法主要“随病法制”,现代炮制方法以火炙为主。蜈蚣药材因其地域及品种原因长期存在混用、伪用现象,利用现代研究技术可弥补传统药材鉴别方面的不足。基于考证,建议选取金头蜈蚣为基原,对蜈蚣药材及其复方进行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头蜈蚣 基原 道地 炮制 本草考证 真伪鉴别
下载PDF
紫菀的本草考证
12
作者 翟俊杰 段梦云 +3 位作者 李金洋 胡婷婷 孟祥松 王文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紫菀为临床常用止咳平喘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医籍并结合近现代研究资料,对紫菀药材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经考证发现自古正名即为紫菀,别名较多,... 紫菀为临床常用止咳平喘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医籍并结合近现代研究资料,对紫菀药材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经考证发现自古正名即为紫菀,别名较多,有青苑、紫茜、紫蒨、返魂草、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等。基原方面,历代古籍中所述紫菀性状与现代所述紫菀植物的性状、花期、生长习性、用药部位均吻合,推断为同一植物,南朝《本草经集注》首次记载紫菀与白菀异物混用现象,唐朝认为紫菀和白菀功效相同,此时期也混用,后至清代二者逐渐被区分,认为紫菀入血分,白菀入气分,不可混用,宋明时期,人们常以车前草根、旋覆根以赤土染过冒充紫菀,且当时已有伪品误用会产生危害的认知。紫菀的性味记载多为味苦、辛,性温,无毒,也有性平之记载,紫菀功效主治古今差异不大。禁忌方面,古籍记载紫菀畏茵陈,恶天雄、瞿麦、藁本、雷丸、远志,与款冬花相使,现代书籍补充实热者忌服。此外,还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中紫菀的归经、炮制并进行分析,以期为紫菀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名称 基原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藏药蕨麻的本草考证
13
作者 肖华 张炜 +5 位作者 马青青 范莹莹 谭金华 拜礼文 周金元 海平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对藏药蕨麻进行本草考证,为藏药蕨麻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整理历代有关蕨麻的本草记载,对始载本草、名称及药用历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众多本草古籍中均有关于蕨麻的药食记载,且本草专著记载蕨麻全草及块... 目的对藏药蕨麻进行本草考证,为藏药蕨麻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整理历代有关蕨麻的本草记载,对始载本草、名称及药用历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众多本草古籍中均有关于蕨麻的药食记载,且本草专著记载蕨麻全草及块根均可入药,全草有收敛止血、补血益气、生津利痰的功效;块根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收敛止血、止咳、利痰、益气补血的功效,主治吐血、下血、疟疾、脾虚腹泻、下痢等症。但现行标准记载其药用部位为其干燥地下部分。结论近现代对蕨麻药用部位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与古代存在差异,需要对蕨麻叶和全草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开发、利用蕨麻药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藏医药 药用历史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藜芦的本草考证
14
作者 成子己 徐丽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结合历代医籍和近现代文献,对藜芦药材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历代本草记载的主流基原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藜芦别名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根及根茎入药,以直径大、... 结合历代医籍和近现代文献,对藜芦药材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历代本草记载的主流基原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藜芦别名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根及根茎入药,以直径大、外皮土黄色、质清脆、断面粉为上乘。采收时间多为每年5~8月,净制后晒干。对于藜芦性味功效认识古今记载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藜芦药材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本草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品质评价 毒性
下载PDF
藏药美丽乌头本草考证及其生物碱含量测定
15
作者 甲央娜美 尼珍 格桑顿珠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对藏药美丽乌头进行系统考证,同时测定该药所含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藏医药典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对藏药美丽乌头进行系统考证。应用HPLC检测方法,对美丽乌头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去甲乌头碱的含量进... 目的:对藏药美丽乌头进行系统考证,同时测定该药所含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藏医药典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对藏药美丽乌头进行系统考证。应用HPLC检测方法,对美丽乌头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去甲乌头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诃子炮制美丽乌头前后去甲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在美丽乌头中未检测到毒性较大的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成分,有少量的去甲乌头碱。经过加诃子粉末炮制后,美丽乌头的去甲乌头碱成分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美丽乌头是乌头属中的无毒性药材,证实了藏药传统理论记载的无毒性药材的可信性,通过加诃子粉末前后的测定结果,充分说明了藏药配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乌头 本草考证 乌头碱 炮制 HPLC 去甲乌头碱
原文传递
西红花的本草考证与名实辨析
16
作者 张雪 杨怡 《上海医药》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考证了藏红花的国内外应用历史和应用领域,还根据历朝历代的应用情况和现代应用领域、质量标准等,规范了番红花、藏红花和西红花的名称指代:原植物称番红花;番红花红色柱头的加工品为商品,药用的称西红花,其他领域应用的称藏红花。
关键词 番红花 藏红花 西红花 本草考证 名实辨析
下载PDF
藏药“二姜”的本草考证及方剂配伍规律的探析
17
作者 白玛确吉 次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姜作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食材之一,对药物和食物的制作有一定上的辅助和提鲜作用,在中医和民族医药中用药历史悠久,且治疗疾病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藏医的各大方剂中姜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药或辅药,在藏医药中姜可分为很多种,... 姜作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食材之一,对药物和食物的制作有一定上的辅助和提鲜作用,在中医和民族医药中用药历史悠久,且治疗疾病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藏医的各大方剂中姜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药或辅药,在藏医药中姜可分为很多种,种类辨认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一。本文主要以干姜和高良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集等文献研究法概述干姜和高良姜在来源,功效、用药价值和规律等方面的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入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加 满嘎 本草考证 配伍
下载PDF
蒙药苏如布嘎的本草考证
18
作者 邰乌日汉 鲍布日额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对苏如布嘎进行本草考证,正本清源。方法:通过查阅藏蒙药本草及现代国内文献资料对蒙药苏如布嘎的名称,基原进行考证。结果: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为正品,白头翁Pulsatila chinensis(Bunge) Regel.与二歧银莲花Anemone di... 目的:对苏如布嘎进行本草考证,正本清源。方法:通过查阅藏蒙药本草及现代国内文献资料对蒙药苏如布嘎的名称,基原进行考证。结果: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为正品,白头翁Pulsatila chinensis(Bunge) Regel.与二歧银莲花Anemone dichotoma L.是代用品。结论:苏如布嘎的基原植物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蒙药石龙芮 毛茛科 本草考证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本草考证
19
作者 王培珍 潘子阳 +1 位作者 薛亚 陈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桂枝药用历史悠久,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其记载。但通过查阅梳理历代本草与古籍文献发现,唐以前的医方与本草多以桂或桂心为药名,并存在药名与方名不统一现象。因此,笔者对桂枝在历代本草中的名称、基源、产地以及功效等进行系统考证... 桂枝药用历史悠久,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其记载。但通过查阅梳理历代本草与古籍文献发现,唐以前的医方与本草多以桂或桂心为药名,并存在药名与方名不统一现象。因此,笔者对桂枝在历代本草中的名称、基源、产地以及功效等进行系统考证,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厘清《伤寒杂病论》中以及后世医方中所用桂枝的历史沿革与演变,以期为桂枝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藏药材“当庚”的本草考证
20
作者 旦增卓玛 尼珍 格桑顿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目的:对藏药材当归的藏汉译名、基原以及分类等进行本草考证。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经典古籍文献及汉译本,并结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结果:藏药材“当庚”的植物基原为伞形科植物环根芹或南叶环根芹的干... 目的:对藏药材当归的藏汉译名、基原以及分类等进行本草考证。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经典古籍文献及汉译本,并结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结果:藏药材“当庚”的植物基原为伞形科植物环根芹或南叶环根芹的干燥根;藏语名为“当庚(■)”及汉译为环根芹;其分类有雌雄两种,雌为“当庚那布(■)”,雄为“当庚嘎布(■)”即那布意译为黑色,嘎布意译为白色。结论:高原藏药材“当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清心热、解毒的功效。研究为藏药材当庚正本清源,并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且“当庚”的质量标准及其研究结果将为其更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当庚 本草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