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彬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4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重型脑外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手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3、5 ...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重型脑外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手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3、5 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能降低颅内压,提高减压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小脑幕切迹疝 术中复位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王世伟 李锋 黄定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0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复位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共69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术中复位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共69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板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中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 d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S评价预后良好率为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P〈0.05)。结论术中复位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小脑幕切迹疝 术中复位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廷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 目的:分析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良好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小脑幕切迹疝 术中复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陈旧性股骨中段骨折术中复位失误致下肢内旋畸形2例报告
4
作者 何世国 陶榕 +3 位作者 苏新保 李保恩 梅良斌 陈应红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陈旧性股骨段骨折 术中复位失误 下肢内旋畸形
下载PDF
采用后路长-短棒交替复位技术治疗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附11例报道)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冠华 崔志明 +3 位作者 李卫东 保国锋 孙郁雨 王玲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8-1040,共3页
对于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可以进行安全、有效地复位,是处理这类损伤的首选措施,但对于脱位程度严重者仍存在术中复位困难,复位过程易加重神经损伤等情况。我们于2006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长一短棒交替... 对于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可以进行安全、有效地复位,是处理这类损伤的首选措施,但对于脱位程度严重者仍存在术中复位困难,复位过程易加重神经损伤等情况。我们于2006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长一短棒交替复位并进行长节段固定的方法治疗了11例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脱位型 胸腰椎骨折 术中复位 后路 治疗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神经损伤 骨折患者
原文传递
股骨远端骨折术中力线偏移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施骁勇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1期75-76,共2页
股骨远端其部位的特殊性,其必需要承受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这就要求其保持良好的力线,不正常的力线改变会造成膝关节面的慢性损伤。引起股骨力线改变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在股骨髁部骨折手术中复位固定不当引起。本院10年来对143例股骨远... 股骨远端其部位的特殊性,其必需要承受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这就要求其保持良好的力线,不正常的力线改变会造成膝关节面的慢性损伤。引起股骨力线改变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在股骨髁部骨折手术中复位固定不当引起。本院10年来对143例股骨远端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也出现了一部分术后负重力线改变的问题.为此探讨一些术中的预防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力线 骨折 偏移 股骨髁部骨折 慢性损伤 固定不当 术中复位
下载PDF
难复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亨火 张福强 +1 位作者 林进禄 李建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复位困难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或伴肩关节脱位在术中复位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钳夹法使骨折复位易于成功,无发生医源性损伤。结果:术中复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9个月,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对... 目的:探讨复位困难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或伴肩关节脱位在术中复位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钳夹法使骨折复位易于成功,无发生医源性损伤。结果:术中复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9个月,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对难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尤其骨折嵌入肩关节腔内者,合适的复位技巧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骨折 难复性 术中复位技巧 内固定
下载PDF
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术中无创复位6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延平 吴铁军 +3 位作者 张攀 佘正远 曲良锁 汪春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18-220,共3页
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继发脑干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危急症,发病率高,约占颅脑创伤的50%-60%。而目前国内外对脑疝治疗尚未取得一致的方法,我科1999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680例,
关键词 脑外伤 脑疝 术中复位方法 预后
原文传递
Pilon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9
作者 张志刚 李志明 刘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6期85-85,共1页
Pilon骨折又称Pylon或Plafomd骨折,是由两种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跌伤或扭伤造成胫骨远端低能量旋转骨折;坠落伤或交通伤使距骨对胫骨远端实施的轴向挤压力,致使关节面及干骺端形成高能量爆裂骨折.我院自1996年6月-2001年6月,选择性地对2... Pilon骨折又称Pylon或Plafomd骨折,是由两种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跌伤或扭伤造成胫骨远端低能量旋转骨折;坠落伤或交通伤使距骨对胫骨远端实施的轴向挤压力,致使关节面及干骺端形成高能量爆裂骨折.我院自1996年6月-2001年6月,选择性地对23例胫骨Pilon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内固定 治疗 术中复位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炯豪 尹华伟 +3 位作者 邱彦群 王海鹏 沈云东 徐文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1例;年龄35~85岁[(62.5&...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1例;年龄35~85岁[(62.5±12.9)岁]。骨折AO/OTA分型:B型7例,C型37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2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镜组),22例采用传统术中透视治疗(透视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关节镜组术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以及腕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5个月[(13.3±1.1)个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为(104.0±40.5)min,长于透视组的(71.3±32.1)min(P<0.05)。关节镜组术中诊断TFCC损伤14例(64%),关节镜直视下见骨折移位间隙为0.8(0.3,0.8)mm,台阶为1.0(0.3,1.5)mm,关节镜辅助复位后分别为0.3(0.0,0.5)mm、0.5(0.0,0.5)mm(P均<0.05)。术后12个月关节镜组PRWE评分为(9.8±4.9)分,低于透视组的(13.4±5.8)分(P<0.05)。关节镜组DASH评分为(9.0±5.0)分,低于透视组的(13.0±6.1)分(P<0.05)。关节镜组腕关节背伸和旋后分别为(73.8±8.9)°和(82.5±8.0)°,高于透视组的(65.8±14.2)°和(76.3±10.4)°(P均<0.05)。两组术后未出现螺钉松动或断裂、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可增加关节面复位的准确性,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同时术中能明确诊断TFCC是否存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 术中复位
原文传递
俯卧位体位垫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海杰 朱晓娟 +2 位作者 崔永武 夏瑞连 杨美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6-1146,共1页
骨科病人因受手术切口、术中复位、内固定、术中牵引、摄片等的影响,对手术体位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脊柱手术时采取俯卧位,应充分暴露术野,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正常,避免肢体神经受压迫。我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制作了一... 骨科病人因受手术切口、术中复位、内固定、术中牵引、摄片等的影响,对手术体位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脊柱手术时采取俯卧位,应充分暴露术野,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正常,避免肢体神经受压迫。我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制作了一种简易实用的俯卧位体位装置,经临床248例各类俯卧位手术证实,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体位 临床应用 制作 体位垫 保持呼吸道通畅 切口 骨科病人 术中复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