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理念下结直肠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俊勇 程黎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结直肠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LOS)延长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以PLOS>4 d为延迟组,反之为对照组,收集资料:年龄、体重指数、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结直肠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LOS)延长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以PLOS>4 d为延迟组,反之为对照组,收集资料:年龄、体重指数、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ALB)、是否行肠造口术、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SA)、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额外使用、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依从性和ERAS执行度。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法并计算OR值及95%CI。结果共纳入276例,其中延迟组152例,对照组12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ACCI评分、肠造口术、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术后VAS评分、糖尿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依从性、ERAS执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ACCI≥4分、肠造口术、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Ⅱ级、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低依从性和ERAS低执行度为PLOS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根据ACCI评分、肠造口术、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依从性和ERAS执行度预测患者PLOS,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改进并优化ERAS路径,进一步缩短患者P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切除 术后住院时间 风险因素
下载PDF
胃肿瘤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病例的并发症及费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阴忆青 唐兆庆 +1 位作者 孙益红 秦新裕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目的:分析胃肿瘤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的原因。方法:通过2005年3月—200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治疗的2272例胃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术后住院时间?第80百分位数定义为住院时间延长。选取住院时间延长的457个... 目的:分析胃肿瘤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的原因。方法:通过2005年3月—200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治疗的2272例胃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术后住院时间?第80百分位数定义为住院时间延长。选取住院时间延长的457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2272例患者估计总体并发症率13.4%,中位住院时间为9d,中位住院费用19864元;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并发症率62.8%,中位住院时间14d,中位住院费用25387元。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分别是胃排空延迟和肺炎,导致住院费用增加最多的分别为吻合口漏和胃瘫。结论:胃排空延迟是胃肿瘤术后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吻合口漏对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影响最大。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者持平,但住院费用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 术后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并发症 胃排空延迟 吻合口漏
下载PDF
影响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伟俊 蔡东岭 +2 位作者 陈晓峰 马航展 许伟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93-196,28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喝酒史、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术前合并病、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术中减压方式、估计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腰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显著事件等26个可能对LOS有影响的因素,按LOS≥16d(75th LOS)定义为超长住院,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LO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正常LOS为15d(6~34d),超长LOS患者共60例(26.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β=0.051,P=0.010)、术中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β=0.002,P<0.001)及减压方式(β=-1.603,P<0.001)与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LOS存在显著独立线性关系。结论年龄、术中估计失血量、椎板减压方式是影响LOS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失血量及正确选择减压方式可有助于缩短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 术后住院时间 多元回归 年龄 估计失血量 减压方式
下载PDF
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直肠癌NOSES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雪冬 傅传刚 +3 位作者 杜涛 韩俊毅 鲁兵 周主青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795-800,808,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行3D腹腔镜腹部无切口直肠...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行3D腹腔镜腹部无切口直肠前切除术的73例直肠癌患者,按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分为低前白蛋白组(前白蛋白<220mg/L)和正常前白蛋白组(前白蛋白≥220mg/L),分析不同前白蛋白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前白蛋白与直肠癌NOSES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前白蛋白组和正常前白蛋白组患者间进行比较,身高、体质量、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质量、BMI、男性、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糖类抗原19-9、神经侵犯、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前白蛋白水平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前白蛋白水平与术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r=-0.265,P=0.023),术前低前白蛋白是直肠癌NOSES术后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61,P=0.013)。结论术前低前白蛋白是直肠癌NOSES术后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术前白蛋白水平,将有助于预测直肠癌NOSES术后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 前白蛋白 术后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DRGs的某三甲医院术后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阿玲 潘雅洁 +1 位作者 陈婉莹 章浩然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第12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探索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提出加快床位周转的建议。方法:基于某三甲医院2021年DRG分组后的25 359条病例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转入ICU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以寻找缩短术后住院日的契机。结果:女性... 目的:探索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提出加快床位周转的建议。方法:基于某三甲医院2021年DRG分组后的25 359条病例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并对转入ICU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以寻找缩短术后住院日的契机。结果:女性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男性(P <0.001),年龄越大、手术级别越高则术后住院时间越长(P <0.001),急诊手术较择期手术术后住院时间大幅增加(P <0.001),凌晨、早晨和晚上开展的手术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 <0.001),以上因素同时也是术后转入ICU的危险因素(P <0.001)。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特殊患者的术后护理,优化急诊流程,提升急诊能力,加快部署床旁康复,同时应考虑合理分配劳动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 术后住院时间 时间 类型 急诊能力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流程优化
6
作者 宋世源 吴子恒 +7 位作者 徐惟 吴琼 许世广 刘博 丁仁泉 王希龙 胡宇航 王述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6-1401,共6页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位PLOS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LOS延长(长于中位PLO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0例患者,其中男92例、女98例,中位年龄51.5(41.0,59.0)岁。全组患者的中位PLOS为3.0(2.0,4.0)d,PLOS>3 d组71例,PLOS≤3 d组1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胸腔引流管[OR=11.852,95%CI(2.384,58.912),P=0.003]、术前合并肌无力症状[OR=4.814,95%CI(1.337,17.337),P=0.016]、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5分[OR=6.696,95%CI(3.033,14.783),P<0.001]是PLOS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有助于患者实现术后第1 d出院。结论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TNT、控制患者肌无力症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优化围手术期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无管化 达芬奇机器人手系统 纵隔肿瘤 术后住院时间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老年急性胆囊炎术后住院时间探索
7
作者 郭震天 张宗明 +5 位作者 赵月 刘立民 张翀 刘卓 齐晖 田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5-961,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AC)患者术后住院时间(POHS)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对比机器学习算法(MLA)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建立其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22年7月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87例老年AC患...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AC)患者术后住院时间(POHS)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对比机器学习算法(MLA)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建立其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22年7月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87例老年A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POHS分为正常住院时间(ND)组(POHS≤6 d)和长住院时间(LD)组(POHS>6 d),应用MLA与MLR构建预测模型,探讨围手术期变量与POHS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287例老年AC手术患者,根据MLA的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朴素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K最邻近(KNN)算法构建POHS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准确率分别为87.9%、84.4%、86.2%、91.3%、74.1%,AUC分别为0.964、0.707、0.973、0.978、0.816,表明上述5种MLA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POHS预测能力。MLR提示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ALB)降低、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病理报告胆囊化脓或坏疽、术后并发症为老年AC患者POH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ALB的AUC为0.726、术中出血量AUC为0.778,二者的截断值分别是37.35 g/L、12.50 ml。对比两个预测模型,结果发现MLA在预测POHS准确性上优势明显,尤其是其随机森林(RF)算法的准确率最高,而MLR可更为直观地展现预测模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LA的随机森林算法能更准确预测老年AC患者POHS,MLR提示合并糖尿病、术前ALB降低、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病理报告胆囊化脓或坏疽、术后并发症是POHS延长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以缩短POHS,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因此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胆囊切除 术后住院时间 机器学习算法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8
作者 张云 蒋翠翠 +2 位作者 杨磊 李亚 赵锦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或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相比,2组患者术后测量值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测量值更低(P<0.05)。术前PFDI-20、PFIQ-7评分2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LF治疗POP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 时间 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盆底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推动麻醉前预康复临床实践,实现围术期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已经成为围术期临床实践的总目标,通过细化围术期管理的具体措施,实现麻醉手术后患者生理活动的快速恢复(早下地、早饮食)、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已经成为围术期临床实践的总目标,通过细化围术期管理的具体措施,实现麻醉手术后患者生理活动的快速恢复(早下地、早饮食)、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医疗费用的节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发生率 期管理 临床实践 术后住院时间 麻醉前 医疗费用 快速恢复
下载PDF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后住院时间的预测因素:来自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项目的9593例患者的分析结果
10
作者 李依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22-522,共1页
目前一些减肥中心已经开始寻求发展快速流程以控制住院成本。为确定如何利用有限的数据去筛选经胃旁路手术后的患者哪些不适合快速流程而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研究人员通过查阅2011年国家外科质量改进项目记录的所有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患... 目前一些减肥中心已经开始寻求发展快速流程以控制住院成本。为确定如何利用有限的数据去筛选经胃旁路手术后的患者哪些不适合快速流程而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研究人员通过查阅2011年国家外科质量改进项目记录的所有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患者排除中转开腹和开腹手术患者。在对9593例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住院时间延长(≥3d)的因素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中出血、肾功能不全、低白蛋白血症、手术时间延长和患者参与的过程,而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其他合并疾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住院时间 胃旁路手 患者参与 质量改进 腹腔镜 外科 医师协会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力挽 尹世全 +4 位作者 杨一博 王黎明 杨剑 郑舒文 金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33例住院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部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第80百分位数为界值,将患者分为术后住院时间正常组(1532例)和...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33例住院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部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第80百分位数为界值,将患者分为术后住院时间正常组(1532例)和延长组(50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组中,有41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腹腔感染69例(13.77%),胸腔积液60例(11.98%),吻合口漏43例(8.58%),切口愈合不良34例(6.79%),出血25例(4.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348,P=0.013)、手术方式(OR=2.712,P<0.001)、切除范围(OR=2.035,P<0.001)、切口愈合等级(OR=4.867,P<0.001)和围术期输血(OR=1.711,P<0.001)是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最常见并发症是腹腔感染。年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切口愈合等级和围术期输血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术后住院时间 并发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7天)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冯文红 廖小清 +4 位作者 张远强 牟云飞 张瑞 戴维 李强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年第11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7天)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库(CN-PRO-Lung1)中421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正常组(≤7天)和延长组(>7天),采用...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7天)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库(CN-PRO-Lung1)中421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正常组(≤7天)和延长组(>7天),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男222例,女199例,平均年龄为(55.70±10.38)岁,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7天,其中139例(33.0%)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手术入路、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医院类型与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叶切除、扩大切除、术后并发症≥Ⅰ级和市县级三级医院是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较常见,其中肺叶切除、扩大切除、术后发生≥Ⅰ级并发症和在市县级三级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延长(>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术后住院时间延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术中复合保温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低体温、寒战发生的影响
13
作者 王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3-0166,共4页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不同保温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21.7~2023.4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成空白、试验组,各45例,术中分别采用常规保温、复合保温干预,观察各组保温效果及影响。结果 术后试验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分别是4.44%...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不同保温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21.7~2023.4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成空白、试验组,各45例,术中分别采用常规保温、复合保温干预,观察各组保温效果及影响。结果 术后试验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分别是4.44%、11.11%,空白组为17.78%、33.33%,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657、4.217,P分别等于0.041、0.033均<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苏醒更快速,并且每小时尿量少于空白组,出院也照空白组有所提前(P<0.05)。试验组患者对本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中进行复合保温干预,能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减少低体温、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中复合保温 苏醒质量 低体温 寒战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苏醒期高血压分层评估对脑膜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罗冬雪 徐苗苗 +5 位作者 施敏 周亚青 岳子川 惠康丽 卢光奎 段满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分析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脑膜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以Clavien⁃Dindo分级法(≥Ⅱ级)评估的术后并发症为研究主要结局。... 目的分析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脑膜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以Clavien⁃Dindo分级法(≥Ⅱ级)评估的术后并发症为研究主要结局。按苏醒期SBP和DBP分层设置血压阈值,以5种方法描述血压持续时间。单因素分析比较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前、麻醉和手术方面及术后临床特征。筛选出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调整潜在混杂变量,评估苏醒期高血压的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对脑膜瘤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共529例患者纳入分析,脑膜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苏醒期SBP≥160 mmHg总累积持续时间延长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aOR=1.16(1.00~1.34),P=0.049]。与无苏醒期高血压组相比,术后并发症风险与SBP≥160 mmHg长持续时间显著相关[aOR=2.78(1.23~6.28),P=0.014],而与SBP较基线血压增加>30%无关联。苏醒期SBP≥160 mmHg累积持续时间和单次最长持续时间增加会延长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结论苏醒期高血压特别是SBP≥160 mmHg持续时间大于15 min可显著增加脑膜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高血压 术后并发症 分层评估 脑膜瘤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谢腾飞 顾倩文 刘剑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6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0月在郑州市中医院进行手术的7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70例患者分为评判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与分析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0月在郑州市中医院进行手术的7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70例患者分为评判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针对性护理,评判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评判性思维护理,评判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护理观察时间为7 d,记录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观察患者预后情况与记录疼痛评分变化,判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评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7 d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评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组患者术后7 d、14 d、1个月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尿潴留、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护理在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能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促进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也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疼痛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正美 宗利丽 +3 位作者 赵莉 毛婷 曾俊 黄郁馨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予铂类为基础的腹腔内化疗1~2个疗程,2~3周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首先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再予化疗。观察两...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予铂类为基础的腹腔内化疗1~2个疗程,2~3周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首先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再予化疗。观察两组失血量、腹水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理想减瘤及非理想减瘤例数、并发症、临床疗效、复发、死亡、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失血量少,腹水量少,手术时间短,理想减瘤例数多,非理想减瘤例数少,并发症少,总有效率高(P均<0.05);余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ACT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减灭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临床观察 治疗 晚期卵巢癌 临床疗效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捷萌 陈彦青 +1 位作者 刘荣国 李德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53-95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患者 腹腔镜技 术后疼痛 静脉镇痛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剜出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秋萍 李光仪 +1 位作者 黄浩 黄沛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 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剜出术各 5 0例。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7...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 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剜出术各 5 0例。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75± 38)min(2 5~ 12 5 )min ;术中出血量 (6 0± 5 2 )ml(5~ 30 0 )ml;术后住院时间 (4 6± 1)d(3~ 6 )d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7 2 2± 0 89)h(6 .5 0~ 8.30 )h ;术后病率 2例 (4% )。而剖腹子宫肌瘤剜出术组 :手术时间 (86± 2 2 )min(6 0~ 15 0 )min ;术中出血量 (84± 5 9)ml(5 0~ 2 5 0 )ml;术后住院日 (7 1± 1 1)d(4~ 19)d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41 18± 6 4)h(36 .3~ 48.5 )h ;术后病率 2 0例 (40 %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剖腹组略短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剖腹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住院日短 ,术中 ,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 子宫肌瘤 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 良性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和内膜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新贤 李怀芳 +2 位作者 张弋 刘胜兰 童晓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和内膜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 例经腹腔镜手术和12例经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等。结果 两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和内膜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 例经腹腔镜手术和12例经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等。结果 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淋巴结切除数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平均为(7.3±2.5) d,而开腹组为(9.7±2.8) d(P<0.05)。经随访,腹腔镜组1例宫颈癌患者于术后6 个月发现有盆壁淋巴结转移。结论 从短期疗效看,腹腔镜手术可以完成广泛全子宫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可作为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子宫颈癌 内膜癌 对比分析 开腹 腹腔镜手治疗 中出血量 恶性肿瘤患者 经腹腔镜手 术后住院时间 子宫恶性肿瘤 时间 恢复情况 l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成功率 淋巴结切除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全子宫切除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36例报告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应忠 王健 +2 位作者 佟发春 王龙 业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68-469,共2页
肾囊肿的治疗,以往多采用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以及B超或CT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前者创伤大、恢复慢,后者复发率高、并发症多[1]。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2,3],且腹腔镜手术与... 肾囊肿的治疗,以往多采用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以及B超或CT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前者创伤大、恢复慢,后者复发率高、并发症多[1]。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2,3],且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两者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4]。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治疗肾囊肿的最佳选择[5,6]。我科2006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3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去顶减压 后腹腔镜 穿刺硬化剂治疗 肾囊肿去顶 术后住院时间 创伤 腹腔镜手 CT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