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6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陈冰心 宋雪 +2 位作者 古力努尔·依明 芦颜美 范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4)和未复发组(n=85)。109例PAF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收集患者术前BMI、左心房内径(LAD)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波参数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09例PAF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24例,复发率22.02%。复发组房颤病程、高血压占比、LA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以及BMI均高于未复发组(t/χ^(2)/P=2.559/0.012、5.827/0.016、4.557/<0.001、5.254/<0.001、4.436/<0.001)。复发组术前P波时限(PWD)、最大PWD(Pmax)及P波离散度(Pd)均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t=5.617、4.005、9.078,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均为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1.163(1.008~1.342)、1.256(1.024~1.540)、1.458(1.106~1.922)、1.435(1.045~1.971)、1.509(1.136~2.005)、1.157(1.005~1.332)、1.714(1.308~2.246)]。四者联合预测PAF患者术后复发的AUC优于PWD、Pmax、BMI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17/0.044、2.476/0.013、2.788/0.005),而与Pd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1.946/0.052)。结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是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术前PWD、Pmax和Pd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术后复发 心电图P波参数 体质量指数 预测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2
作者 谢伟昌 陈楠 +6 位作者 姜小艳 王洪亮 刘磊 罗爽 张伟健 郭绍举 黄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7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近二十年各医家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各医家处方为切入点,提取处方涉及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药物组成,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 目的:探讨近二十年各医家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各医家处方为切入点,提取处方涉及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药物组成,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一系列高级的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处方的证型证素分布、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相关性以及聚类情况。结果:共收集到数据库相关文献所载预防大肠息肉复发的处方105首,涉及中医证型30种,中药186味。其中核心药物组合139对,潜在常用药对157对,新处方3首。结论:脾胃虚弱是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治疗当以健脾益胃为基础,根据不同患者血瘀、湿阻、痰凝、热毒等的差异,佐以活血、祛湿、化痰、清热之法,标本兼治,方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大肠息肉 术后复发 证型证素 组方规律
下载PDF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刘冬霞 宋易坤 +4 位作者 于航 薛闪辉 陈飞 奈嫚嫚 李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82-585,590,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OEM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血清miR-17-5p、IL-6及MCP-1水平;OEM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手术与药物对症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E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对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OEM组的血清miR-17-5p水平低于对照组,IL-6、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15、59.651、38.19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肿直径>5 cm(OR=1.828)、ASRM分期为Ⅲ~Ⅳ期(OR=1.815)、血清miR-17-5p水平降低(OR=2.042)、IL-6水平升高(OR=2.136)及MCP-1水平升高(OR=1.966)均是OE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81、0.745、0.933,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OEM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17-5p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术后复发
下载PDF
MetS与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4
作者 陈玉涛 张大鹏 +1 位作者 张鹏 姜作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根治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MetS发生与其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分析,纳入100例行根治切除术的老年PLC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MetS分为MetS组(35例)和N-PLC组(60例)...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根治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MetS发生与其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分析,纳入100例行根治切除术的老年PLC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MetS分为MetS组(35例)和N-PLC组(60例)。比较MetS组和N-PLC组患者根治切除术相关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术后随访1年内肿瘤复发视为随访终点事件,统计MetS组和N-PLC组老年PLC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分析合并MetS与老年PL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前ALB、TBIL、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LB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TBIL、ALT、AST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ALB、TBIL、ALT、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etS组VEGF高于N-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FP、CEA、CA199、VEGF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组间AFP、CEA、CA1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有14例(40.00%)随访期间复发,N-PLC组有8例(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4,P=0.003)。经phi相关系数分析,MetS与老年PL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存在相关关系(phi=0.305,P=0.003)。结论 合并MetS对根治切除术治疗老年PLC患者的效果影响不大,但其与术后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原发性肝癌 术后复发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VEGF、HGF及PDGF水平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5
作者 马世杰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脑脊液中VEGF、HGF及PDGF的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VEGF、HGF及PDGF水平分别为(22.13±2.87)pg/ml、(515.30±209.10)pg/ml及(79.23±6.79)pg/ml,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VEGF为(30.22±2.82)pg/ml、HGF为(1194.00±354.50)pg/ml及PDGF为(97.89±7.40)pg/ml,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P<0.001)。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VEGF、HGF及PDGF水平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脑脊液中VEGF及HGF水平为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VEGF与HGF联合对胶质瘤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0.856;P<0.001)。结论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VEGF、HGF及PDGF水平显著升高,脑脊液VEGF及HGF水平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两者联合预测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脑脊液 VEGF HGF PDGF 术后复发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21、微小RNA-210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6
作者 常晶晶 吴艳 宗亮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21、miR-210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拟行肺癌根治术,以随访2年为终点,观察随访期间...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21、miR-210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拟行肺癌根治术,以随访2年为终点,观察随访期间复发事件。根据是否复发将本研究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清miR-21、miR-210检查,并分析患者基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miR-21、miR-210与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并绘制决策曲线检验血清miR-21、miR-210对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收录NSCLC患者165例,158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成功率95.76%,其中53例患者随访期间复发,复发时间18.00(13.00,21.00)个月,复发率为33.54%。复发组高级别肿瘤占比、TNMⅢ期占比高于未复发组,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miR-21、miR-210表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后,血清miR-21、miR-210表达升高仍然与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内复发有关(P<0.05)。绘制决策曲线,血清miR-21、miR-210预测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有良好受益率,联合预测受益率最大。结论NSCL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与血清miR-21、miR-210过表达有关,联合检测血清miR-21、miR-210能早期预测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 根治性切除 术后复发
下载PDF
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苏航 罗永川 +1 位作者 廖可立 张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66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将复发的1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未...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66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将复发的1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未复发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共有17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5.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肿瘤大小、肿瘤侵袭性、手术方式和肿瘤切除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肿瘤[OR=7.996,95%CI:1.050~60.880]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神经内镜手术方式[OR=0.081,95%CI:0.008~0.846]和肿瘤次全切[OR=0.044,95%CI:0.003~0.612]、全切除[OR=0.037,95%CI:0.002~0.655]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肿瘤性质、手术方式选择和肿瘤切除情况可能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切除 术后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徐苏玲 张耀纲 +1 位作者 徐士伟 沈亚迪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9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1周、术后4周均行常规X射线血管... 目的:探讨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9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1周、术后4周均行常规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将获得的影像序列导入装有彩色编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cDSA)成像技术软件的工作站进行分析,在TACE前后的ccDSA图像上手动定义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时间强度曲线并从中导出达峰时间(TT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最大斜率(MS)等定量灌注参数。通过其计算AUC,分析灌注参数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效能。结果:纳入研究的59例患者根据术后复发定义,术后复发39例,未复发20例,术后复发患者灌注TTP(7.38±1.22)s明显低于未复发患者(9.03±1.0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8,P<0.05),AUC、MS明显低于术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41、31.499,P<0.05),术后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术前TTP、AUC及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有效35例,无效24例,有效患者术后TTP(9.09±1.08)s明显高于无效患者(7.84±2.0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P<0.05),AUC、MS明显高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54.366,P<0.05),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术前TTP、AUC及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术后TTP、AUC及MS均高于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3.852、54.366,P<0.05)。根据主观血管造影栓塞端点(SACE)分级标准,Ⅲ级33例,Ⅳ级26例,Ⅲ级和Ⅳ级患者术前TTP、AUC及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术后TTP、AUC及MS均明显低于Ⅲ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7、3.498、58.968,P<0.05)。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66.70%、89.70%和59.00%,特异度为55.00%、55.00%和55.00%,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629(95%CI:0.478~0.779)、0.827(95%CI:0.723~0.931)和0.512(95%CI:0.356~0.667);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疗效的灵敏度为64.10%、79.50%、61.50%,特异度为55.00%、65.00%和55.00%,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疗效的AUC分别为0.609(95%CI:0.462~0.756)、0.808(95%CI:0.698~0.918)和0.580(95%CI:0.413~0.747);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灵敏度为69.20%、82.10%和53.80%,特异度为70.00%、75.00%和55.00%,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AUC分别为0.745(95%CI:0.613~0.877)、0.842(95%CI:0.724~0.960)和0.507(95%CI:0.360~0.654)。结论: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后的数据通过ccDSA的定量分析获得的TTP、AUC及MS灌注参数,对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血管造影 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术后复发 疗效 肝脏肿瘤灌注减少
下载PDF
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赵慧娜 李玉杰 +2 位作者 杨长君 于敏 韩伟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47-550,56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鳞状细胞癌抗原1(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SNIP患者65例,根据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12)和未复发组(n=...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鳞状细胞癌抗原1(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SNIP患者65例,根据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12)和未复发组(n=53)。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收录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后有无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Krouse分期及有无糖尿病、高血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对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2组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复发组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术后未应用5-FU、Krouse分期为T3~T4期、术后血清MMP-2表达水平、SCCA1表达水平是影响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800、0.836,敏感度分别为83.33%、75.00%、91.67%,特异度分别为71.70%、79.25%、75.47%。结论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鳞状细胞癌抗原1 术后复发
下载PDF
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辅助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术后复发的影响
10
作者 付瑛 胡晓乐 束媛媛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辅助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104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联合... 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辅助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104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联合组(n=52)。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联合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期间疾病复发与妊娠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E_(2)、LH、FSH水平均下降,但联合组治疗后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复发率更低,妊娠率更高(P<0.05);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EMS,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戈舍瑞林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 术后复发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右膝外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术后复发1例
11
作者 王芳芳 邰越 +1 位作者 安然 高晓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患者男,63岁。因“右膝关节外侧发现肿物9月余,进行性增大2月”于2020年3月9日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9月余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膝关节外侧包块,约鹌鹑蛋大小,无压痛,质韧,局部无红肿、破溃,当时未予重视。随时间推移,包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 患者男,63岁。因“右膝关节外侧发现肿物9月余,进行性增大2月”于2020年3月9日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9月余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膝关节外侧包块,约鹌鹑蛋大小,无压痛,质韧,局部无红肿、破溃,当时未予重视。随时间推移,包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并出现局部胀痛不适感。查体:右膝关节外侧皮下肿物,质韧,边界清晰,活动度差,无压痛,表面局部色红,无破溃,皮温略高,右膝关节活动度可。超声检查:右膝关节后外侧皮下脂肪层与股二头肌间可见大小约9.0 cm×5.4 cm×2.1 cm囊实性回声团,以实性为主,实性部分呈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囊性部分可见细密点状回声,探头加压可见流动,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CDFI: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PW:呈高阻力动脉频谱。超声提示:右膝关节外侧皮下肿物,恶性不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软组织肿瘤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术后复发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癌行TACE术后复发转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煌祥 曾文龙 +3 位作者 郭剑洋 修喆 陈小鹏 涂桂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复发转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行TACE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 目的观察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复发转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行TACE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术后采用抗乙肝病毒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1年。比较2组近期疗效,术后不同时点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复发转移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χ^(2)=5.357,P=0.021)。术后4周,2组CD4^(+)、CD4^(+)/CD8^(+)、NK高于术后当天,CD8^(+)与AST、ALT、TBil水平低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复发转移率为4.00%(1/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χ^(2)=4.878,P=0.027)。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后采用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还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抗乙肝病毒 术后复发转移率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中药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童露 王慧兰 刘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106-107,113,共3页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辅助疗法的深入应用,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有所改善,但胃癌的复发转移率仍高达40%~70%。近年来,中药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辅助疗法的深入应用,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有所改善,但胃癌的复发转移率仍高达40%~70%。近年来,中药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中药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胃癌 术后复发转移
下载PDF
3D-ASL技术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孟凡然 王伟 +4 位作者 冯会玉 孟少林 何晨曦 徐伟 高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肿瘤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磁共...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肿瘤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3D-ASL检查,测量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区域、对侧正常脑组织脑血流量(CBF),分为复发组CBF、正常组CBF,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常规磁共振检查阅片与常规磁共振检查联合3D-ASL阅片分别诊断,分析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组CBF明显高于正常组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磁共振检查联合3D-ASL阅片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符合率较常规磁共振检查阅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技术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高级别胶质瘤 术后复发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对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影响
15
作者 谭小燕 柳燕 +2 位作者 孙情情 王韦伟 钟上子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对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肾结石手术的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前瞻性选取2019... 目的: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对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肾结石手术的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肾结石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结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术后饮水量<3000 mL、术后使用腌制食物及食用动物蛋白为肾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肾结石复发率(8.00%、18.67%)低于对照组(20.00%、34.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可促进肾结石术后病人恢复,降低肾结石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LOGISTIC回归分析 行为干预 术后复发 护理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恶性转化的分子标志物及其预测价值
16
作者 李旭朝 周诗崎 +2 位作者 冷海斌 高大宽 徐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目的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 目的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患者纳入对照组(85例),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纳入观察1组(44例),术后出现MT的患者纳入观察2组(34例)。基于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复发和MT的危险因素与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术前癫痫发作、术前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在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癌—睾丸抗原OY-TES-1、OY-TES-1 mRNA、肿瘤抑制蛋白p53、鼠双微粒体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PCNA、MMP-9、癌—睾丸抗原OY-TES-1、OY-TES-1 mRNA和VEG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DH突变、MMP-9和PCNA是LG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EGF、MMP-9和PCNA是LGG患者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NA、MMP-9和IDH突变对预测LGG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4、0.790和0.799。PCNA、MMP-9和VEGF对预测LGG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29、0.750和0.900。结论IDH突变、MMP-9和PCNA是LG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MMP-9和PCNA是LGG MT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蛋白在预测LGG术后复发和MT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在LGG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LGG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胶质瘤(LGG) 术后复发 恶性转化(MT)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分析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沈冰燕 沈谦 徐玲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治疗卵巢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CRS治疗的卵巢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以是否复发将卵巢癌患者分为复发组(n=54)和无复发组(n=36)。比较2组的...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治疗卵巢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CRS治疗的卵巢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以是否复发将卵巢癌患者分为复发组(n=54)和无复发组(n=36)。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年龄、分期等)、术式(开腹、腹腔镜等)等情况,然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来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卵巢癌CRS治疗预后的预测模型。结果 术前,复发组高分期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比例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及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分期、清扫淋巴结及术前血清CA125、HE4、CEA、AMH均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术后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因果关系)或关联影响因素(果因关系)(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术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A125、HE4、CEA和AMH单独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40(0.516~0.937)、0.730(0.467~0.990)、0.731(0.477~0.977)、0.743(0.515~0.967)和0.884(0.829~0.924)。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时,应对血清CA125、HE4、CEA和AMH水平进行监测。术前血清CA125、HE4、CEA、AMH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上述指标单独预测,构建预估风险模型可以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RS术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肿瘤细胞减灭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癌胚抗原 抗缪勒氏管激素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组织中PTBP3、USP28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18
作者 张小雪 刘晓婷 +3 位作者 李阳 于韬 邬晓明 高岿然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组织中多聚嘧啶结合蛋白3(PTBP3)、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8(USP28)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诊治老年乳腺癌患者178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TBP3、USP28表达。...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组织中多聚嘧啶结合蛋白3(PTBP3)、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8(USP28)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诊治老年乳腺癌患者178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TBP3、USP28表达。随访3年,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PTBP3、USP28表达对老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BP3、USP28阳性率为65.17%(116/178)、67.42%(120/178),高于癌旁组织12.92%(23/178)、11.24%(20/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80、117.725,P均<0.001)。TNM分期Ⅲ期、中低分化程度乳腺癌组织中PTBP3、USP28阳性率高于TNM分期Ⅱ期、高分化程度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P=9.822/0.002,14.606/0.001,8.337/0.004,28.925/<0.001)。3年无复发转移率PTBP3阳性组为70.43%(81/115),低于阴性组的93.55%(58/62)(Log Rankχ^(2)=12.521,P<0.001);3年无复发转移率USP28阳性组为72.27%(86/119),低于阴性组的91.38%(53/58)(Log Rankχ^(2)=8.511,P=0.003)。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TBP3阳性、USP28阳性、肿瘤分期Ⅲ期、中低分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502(1.054~2.142),1.642(1.107~2.435),1.523(1.147~2.024),1.513(1.159~1.975),P均<0.05]。结论老年乳腺癌组织中PTBP3、USP28表达升高,PTBP3阳性、USP28阳性是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聚嘧啶结合蛋白3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8 术后复发转移
下载PDF
心房颤动首次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趋化素与半乳糖凝集素-3和内脂素水平与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评价
19
作者 周涛 龚萍 +3 位作者 徐敏 王志琴 李双菲 张大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首次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趋化素(chemerin)、半乳糖凝集素-3(Gal-3)、内脂素(visfatin)水平与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绵阳四○四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105例房颤患者...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首次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趋化素(chemerin)、半乳糖凝集素-3(Gal-3)、内脂素(visfatin)水平与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绵阳四○四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105例房颤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3个月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术前Chemerin、Gal-3及visfatin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预警因素,以方差膨胀因子和容忍度评价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复发的预测价值,以精准-召回(PR)曲线评价联合预测方案的召回率和精准率。结果复发组OSAS患者占比(27.59%)高于未复发组(3.95%),行神经节丛消融患者占比(37.93%)低于未复发组(61.84%)(P<0.05);复发组Chemerin、Gal-3、visfatin水平高于未复发组[(170.54±36.83)ng/ml比(122.69±31.50)ng/ml、(6.13±2.00)μg/L比(3.99±1.25)μg/L、(34.17±10.22)g/ml比(21.58±6.97)g/ml,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OSAS、Chemerin、Gal-3、visfatin均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行神经节丛消融是复发的相关保护因素(P<0.05),多重共线性检验显示,各相关因素的方差膨胀因子介于1.045~2.007,容忍度介于0.544~0.901,多重共线性可能性低。将OSAS、行神经节丛消融、Chemerin、Gal-3、visfatin原始数据按照20%、20%、60%随机划分为测试集、验证集、训练集,得到OSAS、行神经节丛消融、Chemerin、Gal-3联合visfatin的ROC曲线显示,各相关因素联合的AUC为0.911,高于OSAS(0.842)、行神经节丛消融(0.501)、Chemerin(0.780)、Gal-3(0.841)、visfatin(0.727)(P<0.05)。PR曲线显示,各相关因素联合方案的AUC为0.858,具有较高的召回率和精准率。结论房颤首次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前Chemerin、Gal-3、visfatin水平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OSAS、行神经节丛消融预测复发呈现出较高的预测性能,可为临床识别房颤复发高风险人群提供客观数据参考,有助于制定预防策略,从而减少术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首次导管射频消融 趋化素 半乳糖凝集素-3 内脂素 术后复发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徐锰超 谢玉玺 邵元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242、CA199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作为...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242、CA199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同期行结直肠癌筛查排除结直肠癌的健康人120例作为健康组,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获得ADC值,测定血清CEA、CA242、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两组ADC值、CEA、CA242、CA199水平差异及在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均经门诊随访,随访24个月,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复发转移组、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ADC值、CEA、CA242、CA199水平,分析ADC值、CEA、CA242、CA199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效能及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结直肠癌组ADC值降低,CEA、CA242、CA199水平升高(P<0.05)。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ADC值低于Ⅰ/Ⅱ期患者、中/高分化患者(P<0.05)。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ADC值降低,CEA、CA242、CA199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受TNM分期、分化程度、脉管侵犯、ADC值、CEA、CA242、CA199等因素的影响。ROC曲线显示,ADC值、CEA、CA242、CA199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AUC分别为0.897、0.800、0.829、0.783,ADC值预测效能优于CEA、CA242、CA199;ADC值与CEA、CA242、CA199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项预测[AUC(95%CI)=0.93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65%、84.53%]。经分析ADC值与CEA、CA242、CA199的相关性发现,ADC值与CEA、CA242、CA199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在结直肠癌患者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或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术后复发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