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密 王东军 +3 位作者 关媛媛 田之魁 孙璇 王泓午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收集以奥曲肽联合常规... 目的系统评价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收集以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为对照,观察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EPISBO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5日。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借助RevMan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涉及病例6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EPISBO的总有效率高于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OR=7.16,95%CI(3.32,15.44)],且能更好地缓解腹痛腹胀[MD=-1.81,95%CI(-2.71,-0.92)],促进肛门排气[MD=-0.95,95%CI(-1.21,-0.69)]及排便[MD=-0.62,95%CI(-0.95,-0.29)],缩短症状消失时间[MD=-1.55,95%CI(-2.7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相比,在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3.87,95%CI(-8.32,0.5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D=-4.11,95%CI(-8.90,0.69)]、白介素-6(IL-6)[MD=-41.86,95%CI(-107.38,23.65)]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MD=0.91,95%CI(0.40,2.07)]方面,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未见明显优势(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及常规疗法治疗EPISBO疗效较好,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所得结论仍需更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大承气汤 奥曲肽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小承气汤合黄芪建中汤灌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损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孟莹 刘宝清 +2 位作者 李乔 杨成城 张栋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小承气汤合黄芪建中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大鼠肠黏膜损伤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5只SPF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肥皂水组,每组9只,采用肠管表面擦拭法建立术后早期炎... 目的研究小承气汤合黄芪建中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大鼠肠黏膜损伤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5只SPF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肥皂水组,每组9只,采用肠管表面擦拭法建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模型。造模术后第1天开始给药,中药组灌肠给药量为8.45 g/(kg·d),肥皂水组予等体积0.2%肥皂水灌肠,每日1次,连续1周。干预结束后比较大鼠肠粘连级别;ELISA检测比较二氧化胺酶(DAO)、D-乳酸(D-L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粘连级别、DAO、D-LA、TNF-α、IL-6、IL-10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肠粘连级别降低(P<0.05),血清DAO、D-LA、TNF-α、IL-6含量降低(P<0.05),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小承气汤合黄芪建中汤能减轻EPISBO大鼠的肠黏膜损伤,缓解肠粘连,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小承气汤 黄芪建中汤 中药灌肠 大鼠
下载PDF
血清ITF3、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褚立岩 莫毓 +3 位作者 尹林 刘洋 蒙冠 蔡尚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肠三叶因子3(ITF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进行手术的2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肠三叶因子3(ITF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进行手术的2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277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TF3、HMGB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发生EPISBO的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EPISBO患者血清ITF3、HMGB1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TF3、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EPISBO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TF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PISBO患者血清ITF3、HMGB1水平呈现负相关性(r=-0.671,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TF3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EPISBO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HMGB1是导致EPISB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TF3、HMGB1联合应用诊断EPISBO的临床价值优于ITF3、HMGB1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ITF3)=3.112、P=0.002,Z_(二者联合-HMGB1)=2.000、P=0.046)。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发生EPISBO患者血清ITF3水平显著降低,HMGB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对EPISBO的临床诊断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肠三叶因子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诊断
下载PDF
小承气合黄芪建中汤灌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鼠胃肠激素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孟莹 刘宝清 +2 位作者 李乔 杨成城 张栋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786-790,共5页
目的 研究小承气合黄芪建中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大鼠胃肠激素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4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肥皂水组,每组9只,采用肠管表面擦拭法建立EPI... 目的 研究小承气合黄芪建中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大鼠胃肠激素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4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肥皂水组,每组9只,采用肠管表面擦拭法建立EPISBO模型。造模术后第1天开始给药,中药组灌肠给药量为8.45 g/(kg·d),肥皂水组予等体积0.2%肥皂水灌肠,每日1次,连续1周。干预结束后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小肠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干细胞因子(SCF)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小肠组织c-kit阳性ICC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EPISBO大鼠模型,HE染色见小肠绒毛破裂,结构不完整;血清MTL、SCF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上升,小肠组织c-kit阳性ICC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c-ki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HE染色见肠黏膜绒毛损伤明显减轻;血清MTL、SCF含量显著升高,VIP含量显著降低;小肠组织c-kit阳性ICC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c-ki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论 小承气汤合黄芪建中汤能缓解EPISBO大鼠的肠黏膜损伤,促进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激活ICC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小承气汤 黄芪建中汤 CAJAL间质细胞 胃肠激素 大鼠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新瑞 周雪松 《安徽医学》 2023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54例,根据术后并发EPISBO(EPISBO组,24例)、并发其他类型肠梗阻(非炎性肠...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54例,根据术后并发EPISBO(EPISBO组,24例)、并发其他类型肠梗阻(非炎性肠梗阻组,26例)和无并发症(对照组,204例)情况,分为3组。观察3组患者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并计算二者比值(CAR)。比较各组间CAR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预测EPISBO或肠梗阻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PISBO及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 EPISBO组CAR高于非炎性肠梗阻组及对照组,且非炎性肠梗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与CRP、PCT及CK呈正相关(r=0.803、0.203、0.416,P均<0.05),与Alb呈负相关性(r=-0.681,P<0.05);CAR预测EPISBO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最佳截断值为0.80,灵敏度87.5%,特异度73.08%;预测肠梗阻的AUC为0.885,最佳截断值为0.75,灵敏度72.0%,特异度91.18%;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AR是EPISB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07,95%CI:3.176~65.349,P=0.001),也是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36,95%CI:1.243~4.774,P=0.009)。结论 CAR对于腹部术后EPISBO及肠梗阻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可于术后早期监测该指标以警惕EPISBO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 腹部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六经针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林景琳 赖鑫 李丽娟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六经针法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 目的:分析六经针法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经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中转手术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WBC水平均下降,治疗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经针法可以促进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手术中转率,缩短整体疾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炎性指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六经针刺 六经辨证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樊奇 董志勇 +2 位作者 张寒光 凌江红 徐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85-2291,共7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1-03),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2011-03),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1-03),万方数据库(...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1-03),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2011-03),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1-03),万方数据库(Wanfang)(1998/2011-03),PubMed(1980/2011-03),Embase(1979/2011-03)及Cochrane图书馆,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4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治愈率:11个试验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4,95%CI:2.91-7.06,P<0.00001);(2)平均恢复排气时间:6个试验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恢复排气时间短于单纯西医治疗组;(3)平均住院时间:6个试验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单纯西医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59,95%CI:-9.20^-1.98,P=0.002).结论:本系统评价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愈率,并缩短平均恢复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还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腹部外敷四黄散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冬芽 曾云根 +2 位作者 周青 李观华 司小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2,共1页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腹部外敷四黄散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腹部外敷 保守治疗 四黄散 后早期并发症 2009年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针刺预防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利 檀晓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腹部 溃疡穿孔修补 阑尾切除 肠粘连松解 胃癌根治 预防 针刺 术后患者 平均年龄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志芳 褚静茹 +1 位作者 韩湘华 王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95-1496,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非手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0
11
作者 马留学 邹忠东 +1 位作者 姚和祥 王瑜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889-890,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疗进展 INFLAMMATORY 腹部手创伤 黏连性肠梗阻 肠壁水肿 动力性 机械性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2
作者 钟漓 董陈诚 +1 位作者 冉福林 甘秦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98-34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5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检测PCT、Hs-CRP水平。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肠梗阻及肠梗阻的性...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5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检测PCT、Hs-CRP水平。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肠梗阻及肠梗阻的性质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EPII组,B组为非EPII组,C组是对照组。比较3组间术前、术后PCT、Hs-CRP的水平差异。结果:14例患者在术后第9天发生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显示,3组间PCT水平在术前、术后第1天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但在术后第5天、第7天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hs-CRP水平术后3 d均持续升高,但在第5天时开始出现降低,至第7天时下降更为明显。并且A组hs-CRP波动幅度明显(P<0.01)。结论:血清PCT、hs-CRP是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良好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闫瑞鹏 解基良 +1 位作者 周振理 马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2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及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西医治疗组治愈18例,占69...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2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及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西医治疗组治愈18例,占69.2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28例,占93.33%。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复方大承气汤 针刺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楠 周振理 +1 位作者 陈鄢津 杨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索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方法。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3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回顾性分为西医治疗组(WM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IM组),IM组除采用西医治疗外,使用肠梗阻导管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及大承气汤治疗。结果:WM组治疗... 目的:探索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方法。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3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回顾性分为西医治疗组(WM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IM组),IM组除采用西医治疗外,使用肠梗阻导管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及大承气汤治疗。结果:WM组治疗前后腹围差(5.31±3.26)cm明显低于IM组(10.84±5.01)cm,P<0.05,第1d胃肠减压量IM组(1796.25±346.78)mL明显多于WM组(977.89±386.7)mL,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2.34±0.71)d、梗阻缓解时间(3.05±1.01)d及梗阻解除时间(8.07±2.89)d分别较WM组(3.37±1.28)d、(3.82±1.45)d、(12.89±7.25)d明显缩短(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及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肠内营养 中西医结合 大承气汤
下载PDF
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奇 张丽辉 +2 位作者 陈子民 叶晓烁 吴宙光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1987-198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其中2例因梗阻持续不缓解而急诊剖腹探查,均因"...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其中2例因梗阻持续不缓解而急诊剖腹探查,均因"冰冻腹腔"而中止手术,术后肠梗阻均逐渐解除。结论明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前需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等疾病;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式是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蓝祥海 徐亮 +1 位作者 万礼仪 王元正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49,共2页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6 d左右(3~26 d).手术治疗14例,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1d(5~36 d),平...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6 d左右(3~26 d).手术治疗14例,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1d(5~36 d),平均住院时间为22 d(8~60 d);非手术治疗34例,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6 d(1~28 d),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3~38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减少手术创伤及抑制炎症反应对其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肠功能恢复 症状发作 住院时间 非手治疗 肠梗阻症状 非手疗法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效果满意 预防作用 创伤 平均 多发生 炎症反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乃标 杨磊磊 +2 位作者 毕铁男 兰跃福 周申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炎性肠梗阻与年龄(P=0.023)、手术方式(P=0.00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炎性肠梗阻与年龄(P=0.023)、手术方式(P=0.008)、腹部手术史(P=0.002)、肠道准备情况(P<0.001)、术中防粘连剂使用(P=0.006)、手术时间(P=0.042)有关;开腹手术(P=0.024)、有腹部手术史(P=0.034)及术前未行肠道准备(P=0.006)是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腹手术、有腹部手术史及术前未行肠道准备是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被引量:36
18
作者 龚伟 徐美东 姚礼庆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4-825,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诊治的2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诊治的28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生素以及中医中药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2d。2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1例为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行手术,1例经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手术。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对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泾青 陈波 +2 位作者 雷尚通 李国新 黄祥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322-2323,共2页
目的探讨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对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和对蛋白质合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的患儿(观察组)与未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的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 目的探讨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对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和对蛋白质合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的患儿(观察组)与未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营养的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静脉营养12 d后观察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有所提高(P<0.05),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血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降低(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加强的静脉营养能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的蛋白质合成水平,降低感染发生率并能较好地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丙氨酰-谷氨酰胺 肠黏膜屏障 静脉营养
下载PDF
腹部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亮 解亦斌 +4 位作者 张景 卢德虎 何佩珊 胡凯文 田艳涛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6期109-110,共2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4岁.以"上腹胀痛半月"为主诉入院.半月前患者开始出现上腹胀痛,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反酸.到当地医院行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癌".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T 36.3℃,P 72次/分,R 18次/分,BP 138/8...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4岁.以"上腹胀痛半月"为主诉入院.半月前患者开始出现上腹胀痛,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反酸.到当地医院行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癌".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T 36.3℃,P 72次/分,R 18次/分,BP 138/80mmHg.入院后行胃镜检查示:胃窦部7cm×7cm肿物,病理报告低分化腺癌,少部分呈印戒细胞癌.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部6cm×5cm肿物,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与幽门分界欠清,诊断胃窦癌.CT示:胃窦部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最厚处约2cm,范围约7cm.腹盆腔、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腹水,诊断胃窦癌.胸片未见转移病灶.腹部超声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检查诊断 腹部肿瘤 治疗 上消化道造影 上腹胀痛 胃镜检查 病理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