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红细胞分布宽度峰值和达峰时间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结局的关系
1
作者 卢婷婷 罗润娇 +3 位作者 姜磊 黄坚鹄 杨寅愉 王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3期136-140,163,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CHD患儿手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因先天性心脏病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2857名患者,收集患者基...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CHD患儿手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因先天性心脏病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2857名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术后结局(死亡、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72 h、呼吸机使用时间>72 h、术后住院时间>10 d)的关系。结果术后RDW峰值及达峰时间均与死亡无关;术后RDW达峰时间与呼吸机使用时间>72 h也无关;术后RDW峰值升高和达峰时间缩短是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72 h、术后住院时间>10 d的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术后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其术后结局显著相关,可通过检测这两个参数预测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术后红细胞分布宽度峰值 达峰时间 术后结局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胸科手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及术后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冠珠 来源 +2 位作者 郑筱卓 蒋然 魏珂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8期677-68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胸科手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及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VIP、CNKI、WanFang Database(建库至2019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胸科手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及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VIP、CNKI、WanFang Database(建库至2019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8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导向组增加患者术中氧合指数(OI)[单肺通气结束时:MD=57.04,95%CI(24.04,90.05),P=0.001;术毕:MD=97.33,95%CI(27.21,167.45),P=0.007],降低术毕血乳酸(Lac)水平[MD=-0.51,95%CI(-0.84,-0.18),P=0.002],提高术中心脏指数(CI)[单肺通气结束时:MD=0.42,95%CI(0.23,0.61),P<0.01;术毕:MD=0.40,95%CI(0.26,0.54),P<0.01],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RR=0.35,95%CI(0.16,0.76),P=0.008]、急性肺损伤发生率[RR=0.15,95%CI(0.04,0.67),P=0.01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RR=0.39,95%CI(0.22,0.68),P=0.001],减少住院天数[MD=-0.66,95%CI(-1.20,-0.12),P=0.020]。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改善胸科手术患者组织灌注、维持氧供需平衡,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及肺部相关并发症,降低患者医疗花费,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胸外科手 氧供需平衡 术后结局 META分析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联合集束化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欧密 李瑞 +5 位作者 吕凤琳 陈祺 彭琳 李怡欣 宋晖 王春晖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联合集束化护理措施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泌尿外科行PCNL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9月1日~2019年3月31日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联合集束化护理措施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泌尿外科行PCNL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9月1日~2019年3月31日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1日~10月31日的5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两组均由同一组医生开展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ERAS模式联合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疼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模式联合集束化护理能改善PCNL患者术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集束化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 泌尿系结石 术后结局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结局的观察
4
作者 曾日祥 张耀强 +2 位作者 刘晓帆 邓颂波 马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7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时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经髋动力锁定钢板治疗的129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A组≤24小时、1天<B组≤4天和C组>4天,观察各组术后30天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不同手时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经髋动力锁定钢板治疗的129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A组≤24小时、1天<B组≤4天和C组>4天,观察各组术后30天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天与1年死亡率。结果:A、B、C三组术后30天死亡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并发症发生率B组与A组和C组及术后1年死亡率B组与C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后1~4天内手术,可明显降低术后30天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粗隆问骨折 时机 术后结局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结局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欣 宁宁 +2 位作者 陈佳丽 张月儿 李佩芳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362-1365,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围手术期采用多模式优化,内在目的为减轻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外在目的为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以改善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文简要介绍了ERAS国...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围手术期采用多模式优化,内在目的为减轻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外在目的为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以改善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文简要介绍了ERAS国内外发展近况,针对如何有效评价ERAS方案的效果从2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医生报告预后结局评价,分别为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应激反应等评价指标,另一方面是患者报告结局,分别为疼痛、患者满意度、患者生存质量等评价指标对国内外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运用患者报告结局工具建立长期术后结局报告系统及运用理论框架和模型系统分析ERAS方案有效性,望之后有学者能拓展相关研究领域,为ERAS的效果提供更科学的评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结局 评价指标 患者报告结局 医生报告结局
原文传递
胰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营养状况的改变及其对术后结局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张萍 陈伟 戴梦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临界可能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之一,但其可能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加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从而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结局及长期预后。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新辅助治疗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患者术前营养... 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临界可能切除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之一,但其可能在控制肿瘤进展的同时加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从而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结局及长期预后。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新辅助治疗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恶化,但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可改善这种情况。这也提示有必要对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营养干预以改善预后。但鉴于目前相关研究有限,且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仍需更多严谨、系统的研究来阐明问题,为早期对行新辅助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胰腺癌患者 术后结局 营养干预 肿瘤进展 营养状况 长期预后 改善预后
原文传递
新辅助治疗后血清miR-448和miR-143水平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秀明 刘璐 +1 位作者 万琼 张珉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8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血清miR-448和miR-143水平对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的60例,RT-PCR检测新辅助治疗后血清miR-448和miR-143水平,并探究其与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的年龄、肝转移、KPS...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血清miR-448和miR-143水平对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的60例,RT-PCR检测新辅助治疗后血清miR-448和miR-143水平,并探究其与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的年龄、肝转移、KPS评分、CA19-9水平以及miR-448和miR-143水平与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miR-448水平、miR-143水平、肝转移、KPS评分、CA19-9水平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肝转移、KPS评分、CA19-9水平、miR-448水平、miR-143水平评估胰腺癌患者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43,0.712,0.802,0.754,0.763。结论肝转移、KPS评分、CA19-9水平、miR-448水平、miR-143水平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新辅助治疗 miR-448 MIR-143 术后结局 预后
下载PDF
术前MELD分级对304例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宋晗 王振华 +3 位作者 韦铎亮 徐凯 李博文 赵鑫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 分析术前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究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 目的 分析术前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究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0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ELD评分评价肝功能,将患者分为低MELD组(n=204例,MELD<10)、中MELD组(n=72例,10≤MELD<15)和高MELD组(n=28例,MELD≥15)。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和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前MELD及其他因素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04例患者,63例(20.7%)患者在术后早期死亡。术前MELD水平较高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P<0.001)和主要不良临床事件(MACE)的发生率(P=0.007)明显较高。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术前MELD≥15与住院死亡率独立相关。结论 术前MELD增高即肝功能下降显著增加了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率和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MELD评分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进而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功能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结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评论】单孔机器人系统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多孔机器人系统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基于一项病例匹配研究的短期结果得出的初步实践经验
9
作者 池诏丞 JEONG M H +1 位作者 KIM H J CHOI G S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达芬奇单孔(single-port,SP)机器人系统已用于包括结直肠手术在内的多种外科手术。然而,关于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报道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SP机器人系统对比多孔(multiport,MP)机器人系统辅助治疗直肠癌的短期结果。方法:回顾... 目的:达芬奇单孔(single-port,SP)机器人系统已用于包括结直肠手术在内的多种外科手术。然而,关于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报道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SP机器人系统对比多孔(multiport,MP)机器人系统辅助治疗直肠癌的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43例患者接受了机器人系统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其中26例(SP组与MP组各13例)被纳入病例匹配队列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结局及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 机器人系统 根治性切除 结直肠手 病理结果 外科手 直肠癌患者 术后结局
下载PDF
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宇容 高健 +1 位作者 柯胜男 朱鸿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探究手术护理配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结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 目的:探究手术护理配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结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3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强化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局、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几率、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术后相应指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分别为(164.59±29.52)min、(432.26±34.28)ml、(7.46±1.15)h及(55.43±4.28)h,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及脑卒中,研究组发生概率为6.9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93%,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两组预后及术后30 d、术后半年病死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配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 术后结局 并发症 生活质量 预后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妊娠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的麻醉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逢球 李端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中对术中血液动力学及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中选取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行腰硬联合麻醉,乙组行全身麻醉,...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中对术中血液动力学及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中选取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行腰硬联合麻醉,乙组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期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术后母婴结局。结果 T1与T2时,甲组血氧饱和度低于乙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幅度小于乙组;对比两组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5625、1.2258、0.9658,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产妇血液动力学改变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妊娠 重度肺动脉高压 剖宫产 血液动力学 术后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