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4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睡眠障碍与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双向关联研究进展
1
作者 顾小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病人麻醉和手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一系列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不仅是老年POCD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其关键危险因素,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其可能的机制包括...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病人麻醉和手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一系列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不仅是老年POCD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其关键危险因素,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其可能的机制包括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蛋白沉积、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等。本文旨在对睡眠障碍与老年POCD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其机制关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睡眠障碍治疗POCD的潜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睡眠障碍
下载PDF
手术后,人会变傻吗?--小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2
作者 钱刚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很多朋友身体出现不适时,都存在讳疾忌医的心态。有些朋友畏惧吃药,觉得药物难以下咽,还会引起不良反应;有些朋友则害怕手术,觉得手术会因为麻醉、手术损伤而影响健康,如让人“变傻”。说到这里,您可能会想起身边这样的案例:隔壁老王就... 很多朋友身体出现不适时,都存在讳疾忌医的心态。有些朋友畏惧吃药,觉得药物难以下咽,还会引起不良反应;有些朋友则害怕手术,觉得手术会因为麻醉、手术损伤而影响健康,如让人“变傻”。说到这里,您可能会想起身边这样的案例:隔壁老王就是手术后开始认不清人的。手术真的会影响人的认知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损伤 畏惧
下载PDF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与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倩文 孙斌 +2 位作者 朱杨子 顾小萍 王立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47-451,共5页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高,会对病人术后产生众多不良影响。POCD延缓病人术后恢复,增加死亡风险,并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持续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期识别POCD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POCD的发生,对老年病人...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高,会对病人术后产生众多不良影响。POCD延缓病人术后恢复,增加死亡风险,并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持续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期识别POCD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POCD的发生,对老年病人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POCD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耳针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美霓 王铁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出现POCD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出现POCD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画钟试验(CDT)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MMS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d(P<0.05);两组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3 d(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分别为(25.40±0.97)、(27.40±0.97)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24.23±1.14)、(25.33±1.06)分(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CD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CDT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d(P<0.05);两组治疗后7 d的CDT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3 d(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CDT评分分别为(3.50±0.51)、(3.77±0.43)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3.03±0.43)、(3.30±0.47)分(P<0.05)。结论耳针治疗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出现POCD的老年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MMSE评分和CDT评分,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 老年 髋关节置换 全身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过度激活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关键作用
5
作者 管少迪 徐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增加术后死亡的风险。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中发...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增加术后死亡的风险。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在POC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手术应激,炎症和疼痛在内的围手术期因素均会导致NMDA受体过度激活。本综述首次整合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讨论因围手术期损伤,疼痛和炎症多因素诱导的NMDA受体过度激活促进POCD发生及进展的作用机制,旨在挖掘POCD的有效治疗靶点,为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精准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过度激活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蔡文岚 孙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成为影响该群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归纳了POCD的风险因素,包括低教育水平、手术类型、术中血压、麻醉相关策略...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成为影响该群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归纳了POCD的风险因素,包括低教育水平、手术类型、术中血压、麻醉相关策略、疼痛管理等。此外,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和生物标志物等新方法也有助于识别和预测POCD。早期识别POCD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策略对POCD的防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风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九月 王化真 +1 位作者 南勇善 金香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7-0059,共3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经常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临床麻醉学第四版指出根据发病时间、手术类型和年龄的不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10%~62%。目前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评估、发生机制、影响因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经常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临床麻醉学第四版指出根据发病时间、手术类型和年龄的不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10%~62%。目前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评估、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评估、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转 郁言龙 +4 位作者 李虎 袁博 王莹 于乐洋 严诗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07-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SGB组和对照组,最终共40例患者完成研究,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且...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SGB组和对照组,最终共40例患者完成研究,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且SGB组术前行SGB。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手术开始时(t_(2))、手术开始后1 h(t3)、手术开始后2 h(t_(4))、术毕时(t_(5))、拔管后即刻(t_(6))和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内30 min时(t7)观察2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t_(0)、t3、t_(4)、t_(5)时点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水平。分别于术前24 h(T_(0))、术后24 h(T_(1))、术后72 h(T_(2))检测2组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S100β蛋白水平,并分别于T_(0)、T_(1)、T_(2)、术后5 d(T_(3))、术后7 d(T_(4))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SGB组t7时点HR低于t_(0)、t_(1)、t_(6)时点,且SGB组t_(1)、t_(2)、t_(6)时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B组患者各时点血清钾、钙、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B组t_(4)、t_(5)时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B组T_(1)时点IL-6水平、T_(2)时点IL-1水平和T_(1)、T_(2)时点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_(2)时点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点,SGB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B可改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恶性肿瘤 胃肠道 认知功能 老年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针刺改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及对ApoE、PSD-95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子银 刘耿华 +2 位作者 刘益朋 罗伟 王佳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效果以及对载脂蛋白E(ApoE)、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POCD组和针刺组,每组20只,POCD组和针刺组小鼠经腹腔探查+阑尾切除+...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效果以及对载脂蛋白E(ApoE)、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POCD组和针刺组,每组20只,POCD组和针刺组小鼠经腹腔探查+阑尾切除+脾切除术制成POCD模型,假手术组小鼠只做切口不做手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针刺组术后次日进行百会、手三里、曲池、足三里和昆仑穴位电针刺激,2次/d,10 min/次,连续21 d。Y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ApoE、PSD-95、Tau、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表达,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海马突触素(SYP)、PSD-95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POCD组和针刺组小鼠错误反应次数(EN)、单次到达安全区时间、全天总反应时间(TRT)和海马ApoE、Tau、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Aβ蛋白表达均升高,而海马区突触密度、PSD-95蛋白表达和SYP、PSD-95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假手术组(P<0.05)。与POCD组相比,针刺组小鼠EN、单次到达安全区时间和海马TRT、ApoE、Tau、p-p38 MAPK/p38 MAPK和Aβ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而海马区突触密度、PSD-95蛋白表达和SYP、PSD-95 mRNA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针刺对老年小鼠POCD的行为学能力和海马突触微结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和抑制p38 MAPK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行为学能力 载脂蛋白E 突触后致密物95
原文传递
电针预处理对老龄大鼠长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及相关机制
10
作者 王志刚 苑进革 +5 位作者 徐朋 张辉 刘盼盼 王晓茹 陈永学 王秋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12004-12011,共8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人群常见的并发症。一种胆碱能依赖信号,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已被认为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调节认知过程。为探讨电针预处理是否能改善老龄大鼠术后长...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人群常见的并发症。一种胆碱能依赖信号,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已被认为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调节认知过程。为探讨电针预处理是否能改善老龄大鼠术后长期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其可能机制。通过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20月龄)随机分为5组(样本数n=12):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电针组(EA组)、银环蛇毒+电针组(Y+EA组)、银环蛇毒+模型组(Y+M组)。在术后30 d后,分别对各组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尼氏(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数量,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L-6、NF-κB和IL-1β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电针预处理增加了对新物体的探索,恢复了大鼠术后神经元的数量,降低了小胶质细胞激活,降低海马炎性因子蛋白表达,而α-BGT部分逆转了电针的作用。可见电针预处理改善了老龄大鼠长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激活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炎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改变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1
作者 钱刚 徐珂嘉 +2 位作者 李慧 康瑜 张光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6期194-196,10,共4页
手术等因素引起的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升高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以导致中枢性炎症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血-脑脊液屏障作为外周炎症向中枢传递的重要环节,其屏障作用在围术期的改变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预防措施具... 手术等因素引起的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升高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以导致中枢性炎症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血-脑脊液屏障作为外周炎症向中枢传递的重要环节,其屏障作用在围术期的改变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围术期血-脑脊液屏障的结构功能的改变和干预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述,血-脑脊液屏障的构成和功能,损害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影响围术期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因素和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干预方法。为寻找适宜的干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脊液屏障 炎性细胞因子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外周血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激肽释放酶6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戴敏 杨子昌 +3 位作者 胡瑞霖 李倩倩 易剑敏 虞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44-49,共6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和激肽释放酶6(KLK6)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45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术后7 d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估结果分为POCD组(n=39)和非POC... 目的 探讨外周血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和激肽释放酶6(KLK6)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45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术后7 d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估结果分为POCD组(n=39)和非POCD组(n=106)。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 d血清B-FABP和KLK6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不同时点血清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指标对POCD的诊断效能。结果 POCD组术后3、7 d的B-FABP高于非POCD组,KLK6低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术后3、7 d的B-FABP呈负相关(r=-0.469、-0.341,P<0.05),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术后3、7 d的KLK6呈正相关(r=0.891、0.47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d的B-FABP(OR=1.898, 95%CI:1.202~2.997)、术后7 d的B-FABP(OR=1.669, 95%CI:1.125~2.474)、术后3 d的KLK6(OR=0.676, 95%CI:0.553~0.828)和术后7 d的KLK6(OR=0.604, 95%CI:0.400~0.912)是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当术后3 d的B-FABP临界值为156.34 ng/L时,其对应的敏感度为69.23%,特异度为70.75%,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95%CI:0.750~0.852);当术后7 d的B-FABP临界值为133.02 ng/L时,其对应的敏感度为71.79%,特异度为71.70%,AUC为0.760(95%CI:0.707~0.812);当术后3 d的KLK6临界值为5.52μg/L时,其对应的敏感度为58.97%,特异度为60.38%,AUC为0.631(95%CI:0.564~0.698);当术后7 d的KLK6临界值为6.01μg/L时,其对应的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63.21%,AUC为0.708(95%CI:0.645~0.772);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上述4个指标联合应用的风险预测模型,当模型临界值为1.29(去常数项)时,对应的敏感度为82.05%,特异度为80.19%,AUC为0.869(95%CI:0.831~0.907)。结论 血清B-FABP和KLK6与髋关节置换患者POCD发生密切相关,单独和联合检测时可有效预测POCD的发生,临床应根据指标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激肽释放酶6 髋关节置换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
下载PDF
局部脑氧饱和度与血浆β-淀粉样蛋白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东莹 马龙 +1 位作者 王甲正 陈永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与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86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CD将其分为POCD组与非POCD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 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与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86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CD将其分为POCD组与非POCD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O_(2)%_(max)、Aβ对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86例患者中,有29例发生POCD,发生率为33.72%。POCD组与非POCD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冠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rSO_(2)%_(max)、A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Aβ≤102.45 pg/mL、rSO_(2)%_(max)≤11.15%是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rSO_(2)%_(max)最佳临界值为10.24%时,预测POC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95%CI:0.847~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1%、82.76%。Aβ最佳临界值为91.85 pg/mL时,预测POCD的AUC为0.902(95%CI:0.851~0.9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6%、86.21%。二者联合时预测POCD的AUC为0.913(95%CI:0.859~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0%、89.66%。结论年龄≥55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Aβ≤102.45 pg/mL、rSO_(2)%_(max)≤11.15%是心脏手术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rSO_(2)%_(max)联合Aβ可提高对POCD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局部脑氧饱和度 血浆β-淀粉样蛋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艾璘 李雨捷 +6 位作者 舒欣 胡小艳 钟坤华 陈芋文 张炬 易斌 鲁开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9-764,共6页
目的利用术前指标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风险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医疗大数据平台上筛选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P... 目的利用术前指标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风险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医疗大数据平台上筛选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最终纳入92例患者为POCD组,在同样的大数据平台上依照POCD组手术类型和年龄段,按1∶3比例随机匹配同时间段的276例术后未发生POCD且治愈出院的患者为非POCD组。同时,将这368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59)和验证组(n=109)。在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术前临床指标(一般资料、相关评分表、手术相关信息和术前检验指标)之后,基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Decision Tree)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非心脏手术POCD的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效能通过敏感性、特异性、F1分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进行评估。结果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非心脏手术POCD的预测模型以SVM算法最优,验证组中AUC为0.957(95%CI:0.905~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98.8%。结论初步构建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非心脏手术POCD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对POCD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预测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昕宇 杨立状 +4 位作者 张慕春 黄孝慈 邵艳梅 杨梦思 胡宪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预测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髋关节置换的65~85岁患者70例,于术前1 d和术后一周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和计算...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预测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髋关节置换的65~85岁患者70例,于术前1 d和术后一周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和计算机化测试。神经心理学的测试内容包括简易智力量表(MMSE)、修订韦氏记忆量表和连线测试。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主要包括诱饵辨别指数(LDI)和识别记忆分数(REC)。根据Z计分法判定是否发生POCD,进一步将患者分为POCD组(n=16)和非POCD组(n=54),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DI和REC值预测及筛查早期POCD的效能。结果POCD组术前术后LDI均明显低于非POCD组(P<0.05),POCD组术后REC明显低于非POCD组(P<0.05)。POCD组术前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诊断的准确率为67.2%,截断值为0.1567,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44.4%,约登指数为0.319;POCD组术后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诊断的准确率为69.8%,截断值为0.0917,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59.3%,约登指数为0.406。结论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有助于预测和筛查老年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评估 计算机化神经认知评估工具 神经心理学测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基于NMDA-NO通路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建鸿 廖琪 龙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248-3251,共4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调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一氧化氮(NO)通路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健壮的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手术组、手术+麻醉组,每组10只。手术+麻醉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调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一氧化氮(NO)通路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健壮的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手术组、手术+麻醉组,每组10只。手术+麻醉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其重度狭窄的方法建立模型并腹腔注射腔注射盐酸氯胺酮麻醉,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结扎,空白组不做处理。对大鼠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中枢特异性蛋白(S-100β)蛋白水平,NMDA受体(NMDAR)2B蛋白阳性表达,NMDA受体蛋白表达。结果手术组潜伏时间在术后第1、3天显著增加,象限百分比在术后第1、3天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组和手术+麻醉组比较,手术组NOS活力、TNF-α、IL-6、S-100β蛋白水平、NMDAR2B蛋白阳性表达率和判定评分、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调控NMDA-NO通路阻滞大鼠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腰椎脊柱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号 李娟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记忆力和集中力下降的智力功能退化[1]。研究表明,腰椎手术POCD的发生率高达18%~40%[2]。本文就腰椎手术POCD的常见危险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指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记忆力和集中力下降的智力功能退化[1]。研究表明,腰椎手术POCD的发生率高达18%~40%[2]。本文就腰椎手术POCD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1 腰椎术后POCD常见的危险因素1.1 高龄研究表明,高龄与POCD发生密切相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脑血流量与脑氧代谢率比值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李雪萌 陈永学 +3 位作者 魏红芳 王新波 武一平 朱希燕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168-1171,118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CBF/CMRO_(2))值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将其分为A组(POCD患者)58例和B组(非POC...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CBF/CMRO_(2))值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将其分为A组(POCD患者)58例和B组(非POCD患者)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2 h(T_(2))、麻醉诱导后24 h(T_(3))、麻醉诱导后48 h(T_(4))的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_(2))和CBF/CMRO_(2)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CBF/CMRO_(2)值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Sjv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BF/CMRO_(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BF/CMRO_(2)值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其中A组T_(2)、T_(3)时的CBF/CMRO_(2)值均低于B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_(1)、T_(2)、T_(3)、T_(4)的CBF/CMRO_(2)值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发生POC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21、0.821、0.698、0.555,其中T_(1)与T_(4)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_(2)、T_(3)、T_(4)的AUC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CBF/CMRO_(2)值与老年食管癌患者发生POCD相关,麻醉诱导后2 h监测CBF/CMRO_(2)值能较好地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血流量 脑氧代谢率 预测价值 老年人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光荣 闫芳 +3 位作者 张颖 李梦 张雪 张小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麻醉和手术后认知功能减退,持续时间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围术期POCD患者的转归。Toll样受体4(TLR4)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免疫炎性模式识别受体,在多种类...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麻醉和手术后认知功能减退,持续时间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围术期POCD患者的转归。Toll样受体4(TLR4)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免疫炎性模式识别受体,在多种类型的中枢神经细胞中表达并对神经认知发挥调控作用。在POCD发生过程中,TLR4可通过参与炎症反应、调控神经发生、激发氧化应激以及微生物-肠-脑轴等多种途径调控其进展。本文对TLR4的结构和功能和TLR4参与POCD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TOLL样受体4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用于预防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轩搏 韩宇博 申雪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00-2103,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非心脏及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右美托咪定(D)组、乌司他丁(U)组及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D+U)组各2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非心脏及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右美托咪定(D)组、乌司他丁(U)组及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D+U)组各2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S100β水平及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谵妄发生率,对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前1 d血清中TNF-α、IL-6、S100β水平及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D+U组术后1、3、7 d血清中TNF-α、IL-6、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和U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D组和U组(P<0.05);D+U组术后1、3、7 d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和U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可降低围术期炎症因子,进而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乌司他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