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球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评估中的作用
1
作者 秦浩天 孟凡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9-0012,共4页
甲状腺球蛋白(Tg)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作为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储存在甲状腺滤泡腔中。已知良性和分化良好的恶性甲状腺组织均可分泌Tg。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在术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g 水... 甲状腺球蛋白(Tg)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作为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储存在甲状腺滤泡腔中。已知良性和分化良好的恶性甲状腺组织均可分泌Tg。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在术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g 水平,无论是在血清中还是在细针抽吸冲洗液中,通常被视为监测术后 DTC 的极好指标,包括指导和评估放射性碘消融。然而,一些因素限制了Tg的应用,例如测量Tg的方法和Tg抗体的存在。本文旨在总结Tg在DTC患者术前术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影响Tg的因素。该综述可为Tg在DTC患者中更准确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评估 术后评估 作用
下载PDF
数字化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桡骨骨折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胡涛 姬利娟 杜灵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08-910,共3页
目的:分析桡骨骨折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中数字化X线摄影(DR)与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桡骨骨折患者,入组者均行DR、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DR与MSCT对桡骨骨折分型的诊断符合率;... 目的:分析桡骨骨折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中数字化X线摄影(DR)与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桡骨骨折患者,入组者均行DR、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DR与MSCT对桡骨骨折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对比DR与MSCT对桡骨骨折检查的影像学指标及图像特征,影像学指标包括冠状面积腕关节面塌陷度、矢状面骨折位移距离;同时对比DR与MSCT对骨折处掌倾角、桡骨高度及尺偏角测量结果。结果:DR对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Barton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0%、73.91%、64.71%,总符合率为72.22%;MSCT对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Barton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8%、95.65%、94.12%,总符合率为95.83%,高于DR检查(P<0.05);MSCT检查对矢状面骨折位移距离、冠状面腕关节面塌陷度测量结果高于DR检查(P<0.05)。结论:桡骨骨折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中MSCT的应用价值优于DR,可更为直观显示骨折情况,准确分型,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 桡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前诊断 术后评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桡侧腕屈肌H反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郑超君 吕飞舟 +5 位作者 夏新雷 王立勋 马晓生 金翔 朱愈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近期研究证明NDI、SF-36、SF-12及VAS疼痛评分等评分系统都是较为可靠的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方法,但由于个体对于不适及疼痛等的耐受能力不同,所以利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较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桡侧腕屈肌H反射是一项常规且可靠的评估C6及C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术前及术后桡侧腕屈肌H反射的相关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对C6或C7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客观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桡侧腕屈肌 术后评估 H反射 神经电生理技 应用 保守治疗 治疗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思云 杨有优 王淑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随着心脏外科学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手术治疗。文中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CT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 目的随着心脏外科学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手术治疗。文中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CT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6例术后患者中,法洛氏四联征矫治术5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2例、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肺动脉环扎术1例、右肺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及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Gleen术1例、全腔静脉吻合术1例、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1例、心肺移植1例。64层螺旋CT准确显示了全部病例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结论 64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螺旋CT 术后评估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声带癌疗效观察和术后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昆旻 李泽卿 +4 位作者 陈伟 王天友 薛飞 季俊峰 王秋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832-8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射频(RFA)治疗声带癌的疗效和术后进行评估,探讨RFA在声带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采用RFA治疗声带癌35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于术后20 d进行动态喉镜检查,32例患者声带...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射频(RFA)治疗声带癌的疗效和术后进行评估,探讨RFA在声带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采用RFA治疗声带癌35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于术后20 d进行动态喉镜检查,32例患者声带手术创面平整光滑、无组织残留、声音一般在1~3个月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在1周后也逐渐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有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伤口换药1个月内恢复;1例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结论 RFA具有微创、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其用于治疗声带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癌 低温等离子射频 疗效 术后评估
下载PDF
颞骨轴位高分辨CT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指导作用及术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刚 魏璐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0期20-21,24,共3页
目的探究颞骨轴位高分辨CT(HRCT)在人工耳蜗植入(CI)中的指导作用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86例(108患耳)行CI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有HRCT检查,分析HRCT检查图像质量、术前内... 目的探究颞骨轴位高分辨CT(HRCT)在人工耳蜗植入(CI)中的指导作用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86例(108患耳)行CI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有HRCT检查,分析HRCT检查图像质量、术前内耳发育畸形检出情况、内耳解剖结构检查效果及术后电极植入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HRCT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优良率分别达97.67%、96.51%;术前检出52例患者(68耳)存在内耳畸形,其中前庭导水管扩大28耳,耳蜗畸形16耳,半规管发育畸形11耳,耳蜗神经发育不良8例,内听耳道畸形5例;HRCT术前所测面神经到前庭窗、蜗窗距离及面神经隐窝到前庭窗、蜗窗水平截面距离与术中实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术后HRCT检查显示,共12例(11.11%)电极植入异常,其中不伴内耳畸形植入异常发生率2.50%,明显低于伴内耳畸形的16.18%(P<0.05)。结论HRCT用于CI患者术前、术后检查,图像质量好,可客观显示患者内耳发育情况及解剖结构,有利于指导手术顺利进行,评价电极植入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 高分辨率CT 前指导 术后评估
下载PDF
B型超声波在单侧唇裂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宝峰 韦强 +1 位作者 莫春玲 廖新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在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B超对3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者的上唇进行探测,在B超下测量口轮匝肌瘢痕的宽度、厚度。测量6项唇部术后外观评价指标,分析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瘢痕愈合情况与外观评价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B超在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B超对3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者的上唇进行探测,在B超下测量口轮匝肌瘢痕的宽度、厚度。测量6项唇部术后外观评价指标,分析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瘢痕愈合情况与外观评价的关系。结果:6项外观评价指标与瘢痕宽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口轮匝肌重建修复效果好,瘢痕宽度小的,外观评价优良;口轮匝肌重建修复效果差,瘢痕宽度宽的,外观评价较差。结论:B超观察唇裂术后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和检测瘢痕宽度可作为一项评价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的客观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B超 口轮匝肌 术后评估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华 王海永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487-1489,共3页
64层螺旋CT由于它的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快速容积扫描,重组图像质量高等特点,能清晰地显示心脏房室及大血管结构,尤其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最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无创性心血管检查方法。本文就64层螺旋CT先... 64层螺旋CT由于它的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快速容积扫描,重组图像质量高等特点,能清晰地显示心脏房室及大血管结构,尤其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最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无创性心血管检查方法。本文就64层螺旋CT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和术后评估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先天性心脏病 前诊断 术后评估
下载PDF
MRI测量颈髓延髓角对颅底凹陷症的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价值
9
作者 莫树群 韩立新 +3 位作者 曹惠霞 崔静 陈耿 王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03-705,共3页
目的:通过测量对比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正常人群颈髓延髓角的大小,探讨颈髓延髓角对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明确诊断并手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63例,以及同期行M RI检查显示... 目的:通过测量对比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正常人群颈髓延髓角的大小,探讨颈髓延髓角对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明确诊断并手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63例,以及同期行M RI检查显示无颅颈结合部病变者40例,测量并比较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颈髓延髓角的大小。结果63例颅底凹陷症中有42例行术前及术后M RI检查,21例仅行术前M RI检查,63例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38.0±11.2)°,42例术后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56.3±8.7),40例正常对照组明确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54.9±7.7)°,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颈髓延髓角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及术后患者, P <0.05,术后患者颈髓延髓角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颈髓延髓角可以作为诊断颅底凹陷症及术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颈髓延髓角 磁共振成像 术后评估
下载PDF
CT和MRI在镫骨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健健 唐安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镫骨手术是目前治疗耳硬化症、恢复听力最主要的方法,通过不断改进手术方式方法,经验丰富或经过正规训练的手术者首次镫骨手术成功率可达90%以上。然而,手术不成功者轻则听力不能恢复,重则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和持续性眩晕等。
关键词 镫骨手 术后评估 MRI 应用 CT 改进手方式 感音神经性聋 成功率
下载PDF
血清miR-93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和术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燕红 谢鹏 +1 位作者 何侠 黄克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93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术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提取3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以及1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iR-93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健康人,miR-93在乳腺癌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血清miR-93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术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提取3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以及1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iR-93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健康人,miR-93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ROC分析中,miR-93的曲线下面积为0.990。miR-93在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及腋淋巴转移无关(P>0.05)。在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后血清miR-9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miR-93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而在术后血清中表达显著下降,提示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术后评估的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清miRNA 诊断 术后评估
原文传递
超声在诊断隐睾、隐睾合并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会 余晓梅 +1 位作者 杨国粱 戴旭辉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隐睾、隐睾合并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the Urinary Tract,CAKUT)患儿病情诊断的作用以及评估隐睾手术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1例疑似隐睾...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隐睾、隐睾合并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the Urinary Tract,CAKUT)患儿病情诊断的作用以及评估隐睾手术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1例疑似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体格、实验室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腹腔镜探查。以腹腔镜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隐睾诊断的准确性(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以体格、实验室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睾合并CAKUT诊断的准确性。对确诊隐睾患儿行腹腔镜睾丸下固定术,于术后5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术前超声诊断隐睾类型、体积与术中所见一致性,探究超声在评估手术成功率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睾丸恢复情况(睾丸体积、形态、血运、精索)中的作用。结果101例患儿中83例确诊隐睾,超声诊断隐睾的准确度97.03%、敏感度98.80%、特异度88.89%、误诊率11.11%。83例隐睾患儿中9例确诊隐睾合并CAKUT,超声诊断隐睾合并CAKUT的准确度95.18%、敏感度90.00%、特异度95.89%、误诊率4.11%。超声诊断睾丸位置、体积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儿进行手术后,其中80例患儿的睾丸位于阴囊内,无回缩,成功率为96.39%;3例患儿的睾丸回缩至阴囊上方,需进行再次手术,失败率为3.61%。与术后6个月恢复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隐睾患儿血运良好情况、精索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睾丸体积及睾丸形态正常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超声诊断隐睾的方式简单,准确性高,且其对隐睾合并CAKUT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超声能够详细观察患儿的睾丸位置及发育情况,可作为隐睾术后评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隐睾 隐睾合并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 诊断准确性 术后评估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景元甲 罗飞 李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16排螺旋CT在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及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我院154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经术中所见证实,术前行X线片、16排螺旋CT与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3种方式诊断准确性;术后予以16... 目的观察16排螺旋CT在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及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我院154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经术中所见证实,术前行X线片、16排螺旋CT与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3种方式诊断准确性;术后予以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手术前后跟骨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结果手术发现跟骨粉碎性骨折154例(174足),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性91.38%,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性92.53%,16排螺旋CT与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性高于X线片82.18%(P<0.05),16排螺旋CT与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与X线片相比,16排螺旋CT可有效提高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准确性,并且能为术后骨折恢复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跟骨粉碎性骨折 诊断 术后评估
下载PDF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和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军 南晓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381-1383,共3页
喉癌患者外科手术要求在切除病灶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喉功能。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是喉癌患者中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虽然能切除病灶组织,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导致患者术后预后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治... 喉癌患者外科手术要求在切除病灶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喉功能。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是喉癌患者中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虽然能切除病灶组织,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导致患者术后预后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水平垂直部分(3/4)喉切除术用于中晚期喉癌患者中不仅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助于保留喉功能,避免全喉手术的滥用,但是临床上患者选择何种手术缺乏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 CHP 晚期喉癌 喉癌患者 喉切除 术后评估 杓状软骨 吞咽功能 会厌前间隙 基频微扰 保留喉功能 吻合
下载PDF
商环包皮环切术的疗效观察及术后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晓峰 郭志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6期518-519,共2页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往往伴有包茎。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黏连使包皮不能上翻,不能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皮过长和包茎容易引发包皮外伤、包皮感染、性交疼痛等问题,以往传统包皮环...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往往伴有包茎。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黏连使包皮不能上翻,不能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皮过长和包茎容易引发包皮外伤、包皮感染、性交疼痛等问题,以往传统包皮环切术虽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但存在手术操作复杂、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多、切口影响美观等问题[1]。Peng YF等[2]于2008年首先报道了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Shang 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包皮环切 术后评估 疗效观察 包皮过长 包皮口狭窄 尿道口 阴茎头 性交疼痛
下载PDF
洼田饮水试验对舌癌术后评估及中医康复护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华 陈晴晴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628-628,共1页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对舌癌术后评估及中医康复措施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舌癌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其吞咽功能评估联合中医康复干预,观察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有23例已经完全治愈...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对舌癌术后评估及中医康复措施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舌癌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其吞咽功能评估联合中医康复干预,观察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有23例已经完全治愈,2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舌癌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使用洼田饮水试验法评估其呛咳风险,能够给予其吞咽功能的客观评价,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康复护理指导,进而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加大应用和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田饮水试验 舌癌 术后评估 中医康复护理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中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惠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与术中各分型相比,术前CT三维重建对PER、PAB和SER、SAB型的Kappa值分...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与术中各分型相比,术前CT三维重建对PER、PAB和SER、SAB型的Kappa值分别为0.78、0.82、0.80、0.77,一致性良好;术后行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分型解剖复位和内固定置入适宜检出率明显优于DR检查,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和术后评估方面准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 踝关节骨折 前分型 术后评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踝关节骨折诊断和术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刚 刘仰生 郝俊雄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均接受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术前踝关节骨折...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均接受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术前踝关节骨折分型、术后复位质量及内固定置入质量评估情况。结果与术中分型比较,CT三维重建组Kappa值为0.95,与X线组的0.78比较差异显著(P<0.05)。X线组解剖复位、内固定适宜分别为73、78例,与CT三维重建组的55、6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术后复位质量及内固定置入质量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 X线 踝关节骨折 分型 术后评估
下载PDF
共同腔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估1例
19
作者 宋跃帅 龚树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768-1768,1772,共2页
患儿男,1岁3天。主因“双耳耳聋1年”入院。查体:双侧鼓膜完整、标志清晰;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部CT:双侧内耳发育不良,共同腔畸形;耳部MRI平扫:双侧耳蜗不发育并前庭半规管发育异常。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共同腔畸形 术后评估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