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03—2023-0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HICH患者,依据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将54例(42.86%)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03—2023-0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HICH患者,依据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将54例(42.86%)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3分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将72例(57.14%)GOS评分>3分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ogistic预测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8分、脑中线移位≥1 cm、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慢性脑积水,以及CRP、PCT、D-D水平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预测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967,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4.44%。结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8分、脑中线移位≥1 cm、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慢性脑积水,以及CRP、PCT、D-D水平为HIC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该模型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及时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术前WLR、PLR与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石立新 邓若平 +2 位作者 佘明波 祝睿 秦钢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W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永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72例行手术治疗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术前WLR、PLR。所有患者均采用阴... 目的探讨术前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W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9年永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72例行手术治疗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术前WLR、PLR。所有患者均采用阴茎部分切除术、开放及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3年,根据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预后对术前WLR、PLR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获得诊断阈值;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前WLR、PLR与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年,存活组60例,死亡组12例;存活组WLR、PLR均低于死亡组(P<0.05)。WLR、PLR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701、0.61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682(灵敏度:50.00%,特异度:91.70%)、170.584(灵敏度:58.30%,特异度:6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LR与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根据ROC曲线结果,WLR、P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682、170.584,将WLR≥4.682的患者设为WLR高表达组(n=24),WLR<4.682的患者设为WLR低表达组(n=48);将PLR≥170.584的患者设为PLR高表达组(n=16),PLR<170.584的患者设为PLR低表达组(n=56)。根据随访结果,WLR高表达组总生存期(OS)为(1.47±0.17)年,WLR低表达组OS为(2.05±0.20)年;PLR高表达组OS为(1.67±0.35)年,PLR低表达组OS为(1.94±0.28)年;不同WLR、PLR分组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3.870、18.885,P<0.05)。结论术前WLR与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存在相关性,术前WLR、PLR可作为阴茎癌患者术后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阴茎癌 术后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林海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6期3-5,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存率及不...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存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患者存活,不良事件发生率<30%)55例和预后不良组(患者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率≥30%)31例,术后3 d,比较不同预后情况患者血清cTnⅠ、MYO、BNP及LVEF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入院时血清cTnⅠ、MYO、BNP及LVEF水平对A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的血清cTnⅠ、MYO、BNP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OC分析显示,血清cTnⅠ、MYO、BNP、LVEF以及四者联合评估A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32、0.727、0.764、0.702和0.882。四者联合评估AS患者预后的价值最大。结论血清cTnⅠ、MYO、BNP及LVEF水平检测与AS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血清cTnⅠ、MYO、BNP高水平、LVEF低水平提示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主动脉瓣狭窄 术后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营养指数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明 朱信强 +2 位作者 丁闯 孔令永 陈焰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预后营养指数(Postoperative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PNI)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 目的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预后营养指数(Postoperative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PNI)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第一次复诊的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计算p-PN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Youden指数,以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组合的PNI值作为PNI分组的分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筛选研究p-PNI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 89例结直肠癌患者p-PNI为25.18~60.74(43.81±6.47)。患者中年龄小于70岁、淋巴结转移数目小于4个、术前CEA小于5 ng/m L、术中出血量小于150 m L的p-PNI显著增高(P<0.05)。p-PNI值为43时,Youden指数最大。数据分析显示p-PNI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数目、术中出血量及术前CEA值具有相关性(P<0.05)。高p-PNI组患者生存率高于低p-PNI组(χ~2=15.639,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证实,p-PNI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2.179,95%CI:1.057~3.561,P<0.001)。结论 p-PNI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长期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下载PDF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贲门腺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价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洋 靳艳 +10 位作者 毛伟敏 肖凡凯 王盼盼 尹艳春 胡守佳 王海玲 范宗民 宋昕 赵学科 王建坡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贲门腺癌(GCA)术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GCA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1周内检查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计算PNI。结果:PNI判定术后5 a生存... 目的:研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贲门腺癌(GCA)术后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GCA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1周内检查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计算PNI。结果:PNI判定术后5 a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650,最佳截断值为45. 5; PNI≥45. 5者375例,<45. 5者252例。Cox回归结果显示,PNI <45. 5是GCA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为2. 645(2. 183~3. 205)。结论:术前PNI可用于GCA患者术后预后的判定,PNI≥45. 5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预后营养指数 术后预后
下载PDF
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将56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n=25)和给予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3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将56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n=25)和给予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3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和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评估优、中度高于对照组,分度差者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轻度和重度者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关节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可缩短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状态恢复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功能训练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术后预后
下载PDF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肝癌HBV感染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健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2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肝癌HBV感染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肝癌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20例。参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研...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肝癌HBV感染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肝癌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20例。参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研讨组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HBV-DNA水平发现,术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讨组HBV-DNA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发现,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讨组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研讨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情况发现,研讨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肝癌HBV感染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肝癌HBV感染 术后预后 影响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采用不同途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预后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5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行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预后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不同途径行子宫切除术分为两组,观察组(n=45)给予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45...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行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预后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不同途径行子宫切除术分为两组,观察组(n=45)给予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45)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和盆底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阵痛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及直肠膨出、阴道顶端脱垂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障碍、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4.44%vs15.5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更加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子宫肌瘤 术后预后 盆底功能
下载PDF
早期与中晚期贲门腺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韩月霞 杨海军 +10 位作者 李吉林 李欣然 周福有 鲍启德 樊冰雨 程锟 韩雪娜 王苒 宋昕 赵学科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与中晚期贲门腺癌(GCA)患者的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中收集5 596例GCA患者的资料。其中男4 321例,女1 275例;早、中、晚期患者分别有335、5 168和93例... 目的:探讨早期与中晚期贲门腺癌(GCA)患者的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中收集5 596例GCA患者的资料。其中男4 321例,女1 275例;早、中、晚期患者分别有335、5 168和93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结果:Cox分析结果显示,确诊年龄≥60岁(HR=3. 069,95%CI=1. 167~5. 625)、有癌栓(HR=3. 137,95%CI=1. 063~9. 253)是早期GCA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男性(HR=1. 090,95%CI=1. 002~1. 185)、确诊年龄≥60岁(HR=1. 409,95%CI=1. 312~1. 531)、有癌栓(HR=1. 299,95%CI=1. 167~1. 446)、溃疡浸润型(HR=1. 260,95%CI=1. 108~1. 432)、中低分化(HR=1. 167,95%CI=1. 103~1. 344)、浸润程度深(HR=1. 502,95%CI=1. 350~1. 671)是中晚期GCA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确诊年龄≥60岁、有癌栓是所有病期GCA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浸润溃疡型、低分化、浸润程度深是中晚期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术后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家族史对贲门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玲玲 王献增 +10 位作者 魏锦昌 程锟 李吉林 周福有 韩月霞 李欣然 赵学科 李贝 宋昕 王建坡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家族史对贲门腺癌(GCA)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3 088例接受根治术治疗的GCA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信息取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高发区2 315例,低发区773例。结果:在高发区... 目的:探讨肿瘤家族史对贲门腺癌(GCA)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3 088例接受根治术治疗的GCA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信息取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高发区2 315例,低发区773例。结果:在高发区,家族史阴性和阳性患者肿瘤长径、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低发区,家族史阴性和阳性患者肿瘤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阳性是低发区GCA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HR(95%CI)=1. 338(1. 084~1. 651)]。结论:低发区肿瘤家族史可能是GCA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高低发区 肿瘤家族史 术后预后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及对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少华 万里新 +10 位作者 李秀敏 王海玲 董金城 靳艳 杨洋 肖凡凱 宋昕 胡守佳 赵学科 王建坡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5 620例1985年至2016年间收集的食管鳞癌患者生物样本及临床病理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建立的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利用组织芯片和SP...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5 620例1985年至2016年间收集的食管鳞癌患者生物样本及临床病理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建立的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利用组织芯片和SP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结果:男性患者中,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分期晚的患者E-cadherin表达强于分化程度高、淋巴结转移阴性、病理分期早者(P <0. 05)。女性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分期晚的患者E-cadherin表达强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病理分期早者(P <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阳性表达不是女性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 089);但是男性患者的术后预后独立危险因素,HR(95%CI)为1. 126(1. 066~1. 189)。结论: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是食管鳞癌男性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E-CADHERIN 术后预后
下载PDF
肿瘤最长直径对贲门腺癌患者术后预后判定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从高 周福有 +10 位作者 李爱丽 王伟 王献增 王苒 张亚丽 孟超龙 王青玉 靳艳 赵学科 宋昕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最长直径(MTD)判断贲门腺癌(GCA)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4 347例GCA患者基本信息、随访记录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MTD与TNM分期等临床病理资料来自医院病历记录。结果:... 目的:探讨肿瘤最长直径(MTD)判断贲门腺癌(GCA)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4 347例GCA患者基本信息、随访记录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MTD与TNM分期等临床病理资料来自医院病历记录。结果:低发区、TNM晚期GCA患者MTD大于高发区或TNM早期患者(P <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D较大是GCA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 163 (1. 084~1. 248)。结论:MTD可为GCA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肿瘤最长直径 术后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情况及术后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恪 吕勤 +1 位作者 高波 张敏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56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脑转移灶手术治疗,术后行脑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检测,并接受靶向治疗、化...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56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脑转移灶手术治疗,术后行脑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检测,并接受靶向治疗、化疗或者放疗。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6例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3.6%,以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及21号外显子点突变(L858R)为主。56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EGFR基因突变状态、单发脑转移、术后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长于EGFR基因未突变、多发脑转移、术后未放疗者(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类型、脑转移个数、术后放疗情况是NSCLC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NSCLC脑转移瘤患者EGFR基因突变较为常见,术后预后较非EGFR基因突变患者好。术后联合放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单发脑转移患者术后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外科手 术后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70岁以上肺癌患者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14
作者 徐启良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为老年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有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种危...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为老年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有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肿瘤直径>3cm、TNM分期、淋巴结清除个数为该组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楔形切除及肺叶切除术预后好于全肺切除术(P=0.032);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本组周围型病变9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1%,术后30天内死亡率1.95%。5年生存率;根治术49.7%,高于姑息术15.0%(P<0.05);腺癌45.1%高于鳞癌20.9%(P<0.05);TNM分期中Ⅰ期51.9%,Ⅱ期28.6%及Ⅲa期20.1%。在姑息术中,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23.0%,单纯手术组无5年生存率(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应全面检查,尽量避免单纯探查手术和姑息手术。手术以肺叶切除为标准术式,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行部分肺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术后预后 因素
下载PDF
胃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慧芝 王道存 +1 位作者 岳盼盼 贾慧雨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5期940-945,共6页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其早期临床表现隐匿,确诊时一般处于晚期,因此预后较差。近年随着胃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及辅助治疗的不断完善,患者术后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胃癌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影响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因...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其早期临床表现隐匿,确诊时一般处于晚期,因此预后较差。近年随着胃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及辅助治疗的不断完善,患者术后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胃癌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影响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相关因素、肿瘤相关因素及治疗相关因素等,其中与肿瘤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备受关注。研究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有助于对患者术后预后进行预测,从而选择合适的临床干预方式,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近年发现多种与胃癌术后预后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未来其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术后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慧芝 王道存 +2 位作者 董志广 岳盼盼 管淑敏 《食管疾病》 2020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GEJ)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AGEJ患者255...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GEJ)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AGEJ患者255例。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后化疗等14项指标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将可疑预后影响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55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9.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4.0个月;总体1、3和5 a生存率分别为85.0%、62.7%和4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长直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癌栓、切缘状况、有无术后辅助化疗与AGEJ患者术后预后有关(均P<0.05),年龄与预后无关。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程度(P=0.000,OR=2.304,95%CI=1.531~3.466)、淋巴结转移情况(N2:P=0.015,OR=2.019,95%CI:1.149~3.549;N3:P=0.000,OR=3.779,95%CI:2.257~6.327)、术后辅助化疗(P=0.000,OR=2.289,95%CI:1.534~3.414)为AGEJ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大小不影响术后生存期;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患者术后预后重要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术后预后 影响因素 生存分析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波儿 孔为民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1期1344-1346,1371,共4页
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后预后较好,但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此时需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目前认为,早期宫颈癌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为高危因素、中危因素和有争议的因素,高危因素和中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已得... 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后预后较好,但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此时需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目前认为,早期宫颈癌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为高危因素、中危因素和有争议的因素,高危因素和中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已得到肯定,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它们是否会对预后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患者预后尚存在争议。其中,高危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宫旁受侵和阴道切缘阳性,中危因素包括深间质浸润、脉管间隙浸润(LVSI)和肿瘤直径≥4 cm,有争议的因素包括分化程度低、不良病理类型及嗜神经侵袭。本文主要对早期宫颈癌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术后预后 危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 深间质浸润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术后预后危险因素 被引量:27
18
作者 汪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经微创或开颅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经微创或开颅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评估所有患者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140)和预后良好组(n=60)。统计两组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饮酒及吸烟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量表满分为15分,15分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3分重度意识障碍)、出血量[采用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ml)=π/6×血肿最大轴(cm)×血肿短轴(cm)×CT血肿层面数(层厚1 cm)]、手术方式(微创、开颅)、手术时机[早期(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和延期(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术后并发症、血压水平(静息状态下采用血压仪测量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测量3次取均值)等资料;分析上述资料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术后预后中的影响作用。结果2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不良140例(70.00%);预后良好60例(30.00%)。预后不良组在性别、有无饮酒、吸烟史等方面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在年龄、糖尿病、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血压水平等方面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糖尿病、术前GCS评分<6分、出血量≥50 ml、开颅手术、延期手术、术后并发症≥2种、高血压可使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3.373(1.754~6.484)倍、3.754(1.992~7.074)倍、7.875(3.995~15.522)倍、5.914(2.964~11.803)倍、8.011(3.657~17.553)倍、4.000(2.040~7.844)倍、4.200(2.189~8.057)倍、4.380(2.251~8.522)倍。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术后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师术前应对患者年龄、血糖水平、血压、出血量、术前GCS评分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予以有效干预,尽可能早期行微创手术治疗,且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术后预后 血糖 血压 出血量 年龄
下载PDF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杨 巴玉峰 +7 位作者 刘如 贺春语 杨原源 李浩淼 姚志华 王刚成 李定杰 蒋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81例接受根治切除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81例患者术后1、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81例接受根治切除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81例患者术后1、2、3a生存率分别为87.9%、72.2%、68.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根治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1、N2、N3期相较N0期的HR(95%CI)分别为2.528(1.345~4.751)、4.122(1.571~10.815)和8.387(2.356~29.860)。结论:N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根治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根治切除 术后预后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因素对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冬阳 马冬 +5 位作者 刘婉薇 赖晓嵘 黎莹 孟凡 李子俊 徐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因素对术后预后可能的影响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我院接受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因素对术后预后可能的影响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我院接受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KRAS基因2号外显子突变患者45例,突变率为34.6%,KRAS基因突变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更强的阳性表达及与肿瘤的多发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KRAS基因术后患者平均生存57.5个月,突变型Kras基因术后患者平均生存58.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高分期、癌细胞的多发转移、肝转移和肺转移与患者的手术预后不良有关(P<0.05),Ⅳ期患者手术切除后平均生存达49个月。结论手术后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与EGFR更强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多发转移有关,TNM高分期、转移部位影响手术预后,Ⅳ期直肠癌术后有延长生存趋势,尚不能确定KRAS基因突变与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基因突变 直肠癌手 术后预后 临床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