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及MC对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石英 李家辉 +3 位作者 陈江 黄玲 杨和芬 缪柯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708-710,共3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所产生的全身反应,是由于感染、创伤、组织坏死和组织缺血等原因,诱发的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使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动力循环及低外周血管阻力等状态。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治疗...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所产生的全身反应,是由于感染、创伤、组织坏死和组织缺血等原因,诱发的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使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动力循环及低外周血管阻力等状态。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系统性炎症反应 MC LC 外周血管阻力 高动力循环 全身反应
下载PDF
聚合性人血红蛋白能减轻创伤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2
作者 孙丹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聚合性人血红蛋白 创伤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红细胞 促炎细胞因子 抗炎细胞因子 输血
下载PDF
前降钙素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晔 王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2期2257-2258,共2页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据报道,可引起脓毒症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在临床上,脓毒症是由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或者炎症失控的结果,而非由于感染的病原体或毒素直接作用所...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据报道,可引起脓毒症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在临床上,脓毒症是由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或者炎症失控的结果,而非由于感染的病原体或毒素直接作用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在病原体得到清除后,脓毒症仍可能继续发展,甚至导致脓毒性休克.目前对于脓毒症的诊断仍缺乏金标准,本实验探讨了前降钙素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钙素 脓毒症 诊断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原体感染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脓毒性休克 寄生虫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薛庆亮 汪建新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7期493-49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二磷酸果糖 保护作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生物学作用 急性呼吸衰竭 创伤性休克 肺血管内皮 危重病患者 ALI 肺泡上皮 病理改变 间质水肿 高死亡率 并发症 败血症
下载PDF
应加深对脓毒症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认识 被引量:30
5
作者 马晓春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67,共2页
1 脓毒症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就是微循环功能障碍.循环压力、微动脉张力、血液流变状态及毛细血管的开放程度是决定微循环血流灌注的主要因素.微循环灌注... 1 脓毒症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就是微循环功能障碍.循环压力、微动脉张力、血液流变状态及毛细血管的开放程度是决定微循环血流灌注的主要因素.微循环灌注的调节机制分为肌源性、代谢性和神经体液源性,其采用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相互作用来调节微循环血流以满足组织细胞的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功能障碍 脓毒症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加深 病理生理改变 血液流变状态 临床综合征 微循环灌注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芳 高占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一直高居感染性疾病死因之首.据统计,美国≥65岁成人中每年约91.6万人患CAP[1].在欧洲,CAP年发病率为1.6/1 000~19/1 000[2].国内目前缺乏大规模流...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一直高居感染性疾病死因之首.据统计,美国≥65岁成人中每年约91.6万人患CAP[1].在欧洲,CAP年发病率为1.6/1 000~19/1 000[2].国内目前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据估计我国CAP年发病人数为250万.住院CAP患者中10%~20%需进入ICU治疗,其中高达50%的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3].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后,CAP病死率曾有大幅下降,但此后保持相对稳定.众所周知,严重感染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相关.因此,人们对CAP治疗研究逐渐转向非抗生素的辅助措施.糖皮质激素(激素)是迄今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作为肺部感染的辅助治疗日益受到关注.现将激素在重症CAP的辅助治疗价值和机制综述如下,因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肺炎的抗感染治疗已较完善,且对其通过特殊免疫反应引起全身表现机制的研究及对激素在治疗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的认识已较成熟,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辅助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价值 PNEUMONIA 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资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