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肺炎型黏液腺癌与机化性肺炎
1
作者 杜自宏 伍志发 +2 位作者 刘静 李新春 刘红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和L1正则化方式进行特征的筛选和降维。对两组的临床特征、CT形态学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将3类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者分别或联合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共获得4个预测模型(临床、CT形态学征象、影像组学合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类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特征中的性别、咳白黏痰、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53、CT形态学征象中的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血管造影征和重力分布在PTMA组与OP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和血管造影征是鉴别PTMA与O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各类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影像组学模型为0.997和0.946,临床模型为0.869和0.814,CT形态学特征模型为0.919和0.797,联合模型为0.999和0.972。Delong检验显示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临床模型及CT形态学特征模型(P均<0.05),与联合模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提取并分析多维度影像数据,可以有效鉴别PTMA与OP,辅助临床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炎型黏液腺癌 机化性肺炎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局灶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2
作者 王丽丽 郑祥武 +1 位作者 唐坤 陈雀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5-19,F0003,共6页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建立列线图鉴别局灶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FCOP)与肺腺癌(LA)。方法 回顾性搜集77例FCOP与77例LA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06例和验证集48例。采用A.K.软件提取组学特征,降维后获得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列...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建立列线图鉴别局灶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FCOP)与肺腺癌(LA)。方法 回顾性搜集77例FCOP与77例LA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06例和验证集48例。采用A.K.软件提取组学特征,降维后获得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列线图,并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1个高度相关的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联合癌胚抗原(CEA)建立列线图,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均为0.84,且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列线图能较好地用于鉴别FCOP与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隐源机化性肺炎 肺腺癌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3
作者 刘云泽 李宬润 +1 位作者 郭俊唐 刘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肺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和影像资料。临床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44例)与测试集(36例),采用Python3.7数据包提取1835个特征,经过统计学处理,结合临床资料建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针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过敏史”为机化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血液学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后,筛选出30个对于鉴别两种疾病有意义的影像组学标签,其中对于鉴别意义前3位的影像组学标签为“GraylevelNonUniformity,灰度游程矩阵中的灰度非均匀性”、“SizeZoneNonUniformity,灰度级大小区域矩阵特征中的尺寸区域非均匀性”、“shape-Sphericity,原始图像形状的球形度”。根据临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8550~0.9627)、测试集为0.901(95%CI:0.8030~0.9989)。模型在训练集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5.4%、83.5%、84.0%,测试集分别为94.7%、70.6%、83.3%。结论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有望降低因诊断不明导致的过度治疗,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机化性肺炎 肺腺癌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郝月明 杨变转 +1 位作者 程美龄 陈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AFOP)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新型冠状病...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AFOP)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使病情变得复杂,疗程延长,如不及时发现、诊断和调整治疗,将影响判断和预后。结论 AFOP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罕见病理学类型,可继发于感染,激素抗感染治疗有效。早期识别和干预AFOP,可减轻后遗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纤维素机化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机化性肺炎的影像表现及诊治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一 刘继伟 +3 位作者 和燕斐 王建军 高红 杨瑞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机化性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纳入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机化组,并收集同期本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患...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机化性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纳入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机化组,并收集同期本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多排螺旋CT对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部位、病灶形状、与肺组织分界状况及密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晕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毛刺情况、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棘状突出症、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局部胸膜增厚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扫和静脉期CT值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动脉期CT值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排螺旋CT检测机化性肺炎具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毛刺征象、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棘状突出症、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局部胸膜增厚是鉴别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的关键征象,多排螺旋CT对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鉴别诊断 机化性肺炎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张瑞 王天落 +2 位作者 李珍 仇美华 邹慎春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282-9291,共10页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临床特点、预后,以便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65例机化性肺炎(OP)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COP 28例、SOP 3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一...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临床特点、预后,以便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65例机化性肺炎(OP)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COP 28例、SOP 3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数据、肺功能检查结果、胸部CT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差异。结果:COP与SOP患者临床特征相似,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肺部爆裂音(velcro啰音)、湿啰音、发绀是最常见的阳性体征。与COP组相比,SOP组出现发热、咳痰、湿啰音的比例更高(P < 0.05)。两组均出现血清白蛋白下降,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常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巨噬细胞比例下降。SOP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COP组(P < 0. 05),白蛋白、血红蛋白显著低于COP组(P < 0. 05),其余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P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实变型比例、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COP组(P < 0.05)。OP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和通常都很好,SOP组治疗有效率低于COP组,进展率高于COP组(P < 0.05)。结论:COP和SO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相似且非特异性,两组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差异,有助于鉴别COP和SOP。某些实验室指标异常在SOP中更常见,可能是由基础疾病引起的。SOP对激素反应差,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继发机化性肺炎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继发嗜血现象的重症急进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
7
作者 周钱辉 颜又新 +5 位作者 刘毅 熊佳丽 周军 高燕 王琳 陈雀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5-940,共6页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c pneumonia,COP)是指目前医疗手段未发现明确致病原因的机化性肺炎,有少部分COP可呈重症急进型特征,此类COP引起全身炎症风暴,可继发嗜血现象。现报告1例重症急进型COP继发嗜血现象病例,该患者为6...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c pneumonia,COP)是指目前医疗手段未发现明确致病原因的机化性肺炎,有少部分COP可呈重症急进型特征,此类COP引起全身炎症风暴,可继发嗜血现象。现报告1例重症急进型COP继发嗜血现象病例,该患者为67岁男性,因咳嗽、气促、发热入院,起初误诊为重症肺炎,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且多次痰液病原学检查、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检测,未发现能解释患者病情的原因。患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嗜血现象,生化指标紊乱,考虑重症急进型COP,遂予激素治疗,病情逐渐缓解,肺部病灶吸收好转。COP继发嗜血现象罕见,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重症急进型 嗜血现象
下载PDF
隐源性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庄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目的了解机化性肺炎(OP)的临床特点,比较隐源性机化性肺炎(d)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2011年5月本院43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COP... 目的了解机化性肺炎(OP)的临床特点,比较隐源性机化性肺炎(d)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2011年5月本院43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COP患者相比,SOP患者人院前的病程更短(P〈0.01),更易出现发热症状(538%VS20.0%)和捻发音体征(61.5%VS40.0%)。胸腔积液仅发现于SOP患者,与COP患者卡H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O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90.7%,4例死亡病例均为多肌炎/皮肌炎患者。结论SOP患者临床表现更为多样,OP和多肌炎/皮肌炎并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隐源机化性肺炎 继发机化性肺炎 多肌炎/皮肌炎
下载PDF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李瑞丽 李丹 +2 位作者 米九运 石志红 魏霞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8期1293-1296,共4页
Beasley[1]等在2002年首次发现并报道了与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 EP)及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 OP)不同的一种罕见的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类型-急性纤维素... Beasley[1]等在2002年首次发现并报道了与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 EP)及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 OP)不同的一种罕见的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类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 AF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机化性肺炎 弥漫肺泡损伤 DAMAGE PNEUMONIA 肺损伤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合并肺孢子菌感染一例
10
作者 叶文倩 李权 +1 位作者 刘笑静 孙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6期538-540,共3页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常因病理活检率低、同时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未加以区分,临床较为少见,年新发病例1.1/100000,大多处于50~60岁[1]。肺孢子菌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易引起机会性感染,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或恶性肿瘤患者中引起...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常因病理活检率低、同时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未加以区分,临床较为少见,年新发病例1.1/100000,大多处于50~60岁[1]。肺孢子菌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易引起机会性感染,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或恶性肿瘤患者中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鲜少有COP合并肺孢子菌感染的报道,现分享1例COP合并肺孢子菌感染重症患者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肺孢子菌 重症肺炎 激素治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雨铮 王丹蕾 鲁效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PLC)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中的应用价值。[HTH]方法将FOP患者48例作为FOP组,同期收治的52例PLC患者作为PLC组。2组均使用MSCT进行诊断,对比分析2组CT征象、增强前后CT值变化情况。[HTH...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PLC)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中的应用价值。[HTH]方法将FOP患者48例作为FOP组,同期收治的52例PLC患者作为PLC组。2组均使用MSCT进行诊断,对比分析2组CT征象、增强前后CT值变化情况。[HTH]结果FOP组大病灶紧贴胸膜、支气管充气征、空洞、结构疏松高于PLC组,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低于PLC组;FOP组小病灶支气管充气征、结构疏松高于PLC组,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低于PLC组,且2组间大病灶所处部位、分布特点、毛刺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大、小病灶均存有液化、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小病灶平扫CT值、静脉期CT增加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大小病灶动脉期CT增加值[(31.17±6.02)HU、(30.26±7.09)HU]、总增加CT值[(43.04±6.02)HU、(41.84±6.27)HU]大于PLC组[(18.79±4.16)HU、(17.43±5.20)HU、(31.89±5.32)HU、(28.63±5.0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不同大小PLC和FOP的MSCT征象具有差异性和特征性,增强前后CT值存在明显变化,可为临床鉴别诊断PLC与FOP提供可靠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机化性肺炎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CT征象
下载PDF
表现为重症肺炎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一例
12
作者 黄峥史 吴义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313-3316,共4页
本文报道一例表现为重症肺炎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经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后未见疗效并出现呼吸衰竭,最终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下逐渐好转,现分享此病例以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重症肺炎 肺组织活检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机化性肺炎影像与病理对应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子贤 石浩洋 庞闽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70-172,共3页
机化性肺炎是一种在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内形成机化性肉芽组织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根据有无明确致病原或临床疾病分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依赖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分析。... 机化性肺炎是一种在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内形成机化性肉芽组织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根据有无明确致病原或临床疾病分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依赖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分析。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有些征象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仅根据影像表现难以与其他肺部疾病区分,了解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的对应性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准确性。现对近年来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表现的对应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影像学 强化CT 病理学
下载PDF
西藏地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吴林媛 毛静培 美朗曲措 《西藏医药》 2023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地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我院13例COP患者平均年龄为(51.15...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地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我院13例COP患者平均年龄为(51.15±13.37)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乏力、胸痛、呼吸困难,无咯血。实验室检查ESR(69.23%)、CRP(84.62%)升高,肺泡灌洗液以淋巴细胞占比为主,影像学表现多样,肺泡实变影最常见,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及外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COP的一线用药疗效佳,在减量或停药过程中部分出现复发,但激素治疗效果仍佳。结论西藏地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内地无显著差异,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可高度怀疑COP,确诊需病理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西藏地区 临床特征 影像学特征 治疗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研究
15
作者 叶小满 方芳 +2 位作者 聂雷 余治健 李多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60-0063,共4页
经过总结并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能力。方法 对某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验及胸部C... 经过总结并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能力。方法 对某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验及胸部CT结果、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男性4例,女性5例,起病年龄45-75岁,以肺部感染入院的4例,肺部病灶待查的4例,1例入院诊断胸腔积液查因,临床症状中,咳嗽咳痰占77%,其次体重减轻占比66%。临床体征中,以呼吸增粗、湿罗音占比较多(分别66%、44%)。辅助检查显示,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升高,CRP及血沉多升高,CD4/CD8正常或轻度下降。肺CT提示多见于斑片实变影,其次为条索、结节、支气管气相。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多表现为肺组织塌陷、肺泡间隔增宽、成纤维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自限性1例,激素治疗改善4例,对症治疗改善4例。结论 COP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检验结果和肺CT无明显特异性,早期容易漏诊、误诊,需尽早行肺病理活检帮助诊断,提高诊断效率,治疗上,大部分激素治疗有效,部分呈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胸部CT 病理特征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机化性肺炎2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徐虹 常运奇 +2 位作者 杜玮 李伟峰 黄文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0-1497,共8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机化性肺炎(OP)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OVID-19相关OP的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2例COVID-19相关O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病例报...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机化性肺炎(OP)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OVID-19相关OP的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2例COVID-19相关O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病例报道,归纳分析COVID-19相关OP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治过程及转归等数据。结果从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到45例COVID-19相关OP患者的报道,共47例患者纳入分析。47例患者年龄为25~84(59.6±13.0)岁,男35例(74.5%)、女12例(25.5%)。31例(66.0%)患者初诊COVID-19时符合重型或危重型,34例(72.3%)需呼吸支持。初诊COVID-19至临床诊断OP时间为12~68(32.3±13.5)d。20例(42.6%)患者COVID-19初始治愈出院或仅居家观察,后因症状再发入院而诊断为OP;27例(57.4%)在诊断OP前维持住院治疗。44例(93.6%)患者CT表现为双肺多发病变,主要病变模式为实变(35例,74.5%)、磨玻璃影(31例,66.0%)、小叶间隔增厚(14例,29.8%)、条索影(14例,29.8%),28例(59.6%)患者病变呈现典型外周分布特点。45例(95.7%)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期均临床稳定。结论COVID-19相关OP可能与COVID-19患者肺部后遗症及部分重型患者持续低氧有关,胸部CT在OP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取得良好预后,但如何确定最佳剂量、疗程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机化性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分析
17
作者 董学峰 常乐 傅金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初期误诊为CAP的COP 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9例中咳嗽20例,咳痰12例,胸闷9例,活动后气促7例,... 目的 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初期误诊为CAP的COP 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9例中咳嗽20例,咳痰12例,胸闷9例,活动后气促7例,胸痛3例;发热14例,食欲缺乏6例,体质量减轻5例,乏力3例。肺部听诊局部闻及湿啰音14例,双肺闻及哮鸣音10例、肺爆裂音7例。血白细胞升高14例,中性粒细胞升高8例;C反应蛋白升高14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9例。肺功能检查均提示弥散功能障碍。胸部CT检查示肺部炎性病变。29例就诊初期均诊断为CAP,予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请上级医师会诊考虑为特殊病原体感染,加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2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组织病理检查8例,并排除继发性机化性肺炎后确诊为COP。误诊时间(17.24±2.17)d。29例确诊后停用抗生素并予泼尼松治疗。29例6~12个月后复查病情皆缓解,遂停药;停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COP临床较少见,早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CAP。提高临床医生对COP认识,仔细鉴别诊断,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及时行诊断性治疗和病理学检查,可降低临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误诊 社区获得肺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机化性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薛占成 韩海燕 +1 位作者 刘冀琴 周秀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检测机化性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机化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9年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45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检测机化性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机化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9年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45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包括CD3^(+)、CD3^(+)CD4^(+)、CD3^(+)CD8^(+)),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考察T淋巴细胞亚群对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BALF和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BALF中:CD3^(+)CD4^(+):(29.86±1.44)%比(36.17±0.87)%,CD4^(+)/CD8^(+):0.670±0.053比1.242±0.066,CD3^(+)CD8^(+):(51.69±2.02)%比(30.55±1.22)%;外周血中:CD3^(+)CD4^(+):(29.23±1.49)%比(35.17±1.38)%,CD4^(+)/CD8^(+):0.810±0.067比1.279±0.104,CD3^(+)CD8^(+):(36.64±1.76)%比(30.31±1.03)%;均P<0.05];观察组BALF中CD3^(+)和CD3^(+)CD8^(+)明显高于PB[观察组CD3^(+):(84.61±1.54)%比(71.91±1.41)%,CD3^(+)CD8^(+):(51.69±2.02)%比(36.64±1.76)%,均P<0.05]。BALF中T细胞亚群诊断机化性肺炎的AUC为0.892[95%可信区间(95%CI)为0.808~0.963],明显高于外周血(AUC为0.747,95%CI为0.628~0.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对诊断机化性肺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外周血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19
作者 陈佳 王海亮 顾吾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0期888-889,900,共3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提高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结果病例均为单发,右肺18例、左肺12例,其中11例位于胸膜下,呈宽基底与胸膜紧贴。病灶呈类圆形...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提高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结果病例均为单发,右肺18例、左肺12例,其中11例位于胸膜下,呈宽基底与胸膜紧贴。病灶呈类圆形结节样9例、楔形13例、不规则形8例;边缘有长毛刺5例,边缘锯齿样改变6例。密度均匀7例、混杂密度23例。病灶边界清晰4例,边缘模糊17例,胸膜粘连增厚12例,胸膜凹陷3例,周围纤维条索影5例,支气管血管集束征4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4例。27例行增强检查,均匀明显强化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环形强化2例,轻度强化5例,强化不明显2例。结论大部分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征象具有一定特异性,经过综合分析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些CT征象与肺癌等其他有所重叠,则需要借助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机化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苗立云 代静泓 +2 位作者 桂贤华 张德平 孟凡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9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近定义的弥漫性急性肺损伤类型-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确诊的1例患者以及国外有关文献的报道,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 目的介绍一种新近定义的弥漫性急性肺损伤类型-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确诊的1例患者以及国外有关文献的报道,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降低,CT可见两肺斑片状实变影,主要病理表现为肺泡腔内可以看到特征性纤维蛋白球以及机化的疏松结缔组织,而没有DAD中的经典透明膜形成。结论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同于弥漫性肺泡损伤、机化性肺炎和嗜酸细胞性肺炎的新的肺损伤类型,但其是否为一个独特的疾病综合征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弥漫肺泡损伤 机化性肺炎 纤维蛋白机化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