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2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巴林超 马鹏飞 +2 位作者 张劲夫 孙涛 范正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30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部、胆总管下段、壶腹部周围或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PD组46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138例... 目的观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30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部、胆总管下段、壶腹部周围或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PD组46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138例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组124例,分别行RPD、OPD及LPD术,术后记录三组疗效判定指标(R0切除率、术后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阳性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入住ICU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出院后半月再次入院率及术后90天内死亡率),比较三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PD组、OPD组、LPD组患者中位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1.5、17、15 d,与OPD组和LPD组相比,R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与OPD组相比,L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RPD组、OPD组、LPD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317.5、320、35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300、250 mL,输血率分别为4.3%、26.8%、20.2%,与OPD组和LPD组相比,RP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低(P均<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OPD和LPD,RPD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输血率等方面优于OPD和LPD,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两种方法清洗消毒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黎云霞 孙美花 +3 位作者 楼丽琼 喻杰 黎佳瑶 徐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6-49,53,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使用后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200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操作流程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件)与对照组(100件)...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使用后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200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操作流程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件)与对照组(100件)。观察组采用流动水冲洗+腹腔镜酶剂浸泡+超声波清洗机超声+蒸汽清洗机清洗手术臂操作端+高压水枪纯水漂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对照组清洗消毒流程为流动水冲洗+腹腔镜酶剂浸泡+超声波清洗机超声+刷洗手术臂操作端+高压水枪纯水漂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采用目测检查法(四倍带光源放大镜)、腺苷三磷酸(ATP)生物荧光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计算清洗质量不合格的返洗率,比较两组的清洗消毒操作平均耗时。结果观察组的目测检查法返洗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TP生物荧光检测返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洗消毒平均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蒸汽清洗机清洗消毒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臂效果比手工刷洗清洗消毒效果更为理想,可节约大量清洗消毒时间,有效节约稀有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蒸汽清洗机 清洗消毒 返洗率 效果观察
下载PDF
1例肺大泡合并血友病患儿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护理
3
作者 施凤双 陈丽骊 +1 位作者 李柳青 魏梦荻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肺大泡合并血友病患儿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报道2023年6月10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肺大泡合并血友病患儿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成立围术期多学科团队,提供全程管理... 目的探讨肺大泡合并血友病患儿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报道2023年6月10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1例肺大泡合并血友病患儿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成立围术期多学科团队,提供全程管理,做好静脉穿刺的护理,给予规范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理,做好病情观察谨防术后出血,通过积极预防感染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促进术后早期康复。结果经过7 d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平稳出院,出院后2周及1个月复查肺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伤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凝血功能维持稳定。结论个体化的精准护理与多学科协同全程管理,能够降低血友病患儿围术期风险,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 血友病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儿童 护理
下载PDF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附视频)
4
作者 魏勇 沈露明 +5 位作者 沈百欣 胡海斌 刘威 杨健 蒋荣江 朱清毅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 目的: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岁,平均BMI值为26.2(24.8~29.8)kg/m^(2);肿瘤最大直径1.2~3.3 cm,其中左侧1例,右侧3例;4例手术均采用纯单孔方式,术中均未增加辅助通道,手术总时间104~20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50~9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右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Masson瘤)1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膜后入路 肾上腺切除术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信息流的机器人手术系统研究与展望
5
作者 崔皓鑫 王嵘 +3 位作者 郑楠 章颂 任瞳 梁渝靖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微创、精细、灵活、无震颤等优势,在多个外科领域不断得到普及应用.然而,现有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尚未充分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优势,在智能化交互方面的表现有待提高.因此,文中首先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中... 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微创、精细、灵活、无震颤等优势,在多个外科领域不断得到普及应用.然而,现有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尚未充分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优势,在智能化交互方面的表现有待提高.因此,文中首先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中交互关系的发展,并从多方面提出当前人机交互的不足.然后,构建面向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人-机-环”信息流框架,以机器人辅助乳内动脉获取手术场景为例,梳理“人-机-环”各部分之间的复杂交互.最后,基于“人-机结合”理论,结合构建的“人-机-环”信息流框架,提出以“人机融合智能共进”为目标的新一代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设计思路,为实现更安全高效的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目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集成 人机系统 信息流 机器人手术系统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技术的远程机器人手术应用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6
作者 黄韵翰(综述) 周逢海 郭柏鸿(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远程手术是指外科医生借助机器人手术系统及网络通信技术,异地实时为远端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承载能力的持续提高,配合不断创新优化的机器人手术系统,远程手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就目前已开展的远程机器人手... 远程手术是指外科医生借助机器人手术系统及网络通信技术,异地实时为远端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承载能力的持续提高,配合不断创新优化的机器人手术系统,远程手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就目前已开展的远程机器人手术进行综述,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1 远程手术的应用现状我们对国内外已开展的远程手术进行系统回顾,纳入文献的受试对象是人类(患者或尸体)或实验动物,且必须为手术医生全程无间断的实时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手术 远程机器人 网络通信技术 机器人手术系统 受试对象 实验动物 外科医生 创新优化
下载PDF
国内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培训模式的发展及研究概述
7
作者 程雪 陈雪莉 王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72-74,共3页
机器人手术可为外科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微创选择,因此其治疗效果更为确切。近年来国内机器人辅助腔镜技术日益成熟,手术方式趋于复杂化和个性化,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效果与现状也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目前很多医院或高校都设... 机器人手术可为外科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微创选择,因此其治疗效果更为确切。近年来国内机器人辅助腔镜技术日益成熟,手术方式趋于复杂化和个性化,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效果与现状也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目前很多医院或高校都设立了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以提升相关医务人员的实操性和实用性,同时重视对相关人员技能的评估和安全监督,从而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对国内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培训模式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汇总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医护人员 培训模式 微创手术 外科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余璐 杨林青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备更多的优点,如3D立体视野、精准、灵活、减少震颤等。近些年随着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各方面研究也更为深入。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 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备更多的优点,如3D立体视野、精准、灵活、减少震颤等。近些年随着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各方面研究也更为深入。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及个体化治疗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机器人手术系统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护理配合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9
作者 何丽 曾玉 +6 位作者 喻晓芬 陈红 翟永华 于婧 徐欣 刘艳玲 成昌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88-298,共11页
由于具有3D高清可放大的手术视野、震颤自动过滤系统及7个自由度的可转腕手术器械,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的准确度和安全性,进一步加强手术的精细化和微创化,所以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既... 由于具有3D高清可放大的手术视野、震颤自动过滤系统及7个自由度的可转腕手术器械,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的准确度和安全性,进一步加强手术的精细化和微创化,所以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既与医生专业技能水平、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相关,也与手术护理配合密切相关。本共识从制度体系建设,手术前、中、后护理配合,机器人手术安全管理5个方面规范了机器人手术护理技术,旨在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手术护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护理 手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ADDIE模式在机器人手术规范化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珊珊 董梅 +2 位作者 郭玲 张曼曼 邹振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9-1674,共6页
目的:基于ADDIE模式制定机器人手术规范化流程管理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为研究地点,选取2022年1月—8月进行的200台机器人手术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工作流程;2022年10月—2023年5月进行的200台机... 目的:基于ADDIE模式制定机器人手术规范化流程管理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为研究地点,选取2022年1月—8月进行的200台机器人手术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工作流程;2022年10月—2023年5月进行的200台机器人手术为观察组,实施ADDIE模式下机器人手术规范化流程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手术配合度、消极型结局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和术前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极型结局中断事件次数少于对照组;除机器人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外,观察组其他术式术前准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DDIE模式构建的机器人手术规范化流程管理方案使工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手术工作效率和护理配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ADDIE模式 流程管理 护理中断事件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环状胰腺的初步经验
11
作者 肖必栋 孙润物 +1 位作者 付康 鲁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环状胰腺的近期疗效和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2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3例小儿环状胰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无... 目的 总结我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环状胰腺的近期疗效和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2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3例小儿环状胰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分别为240分钟、212分钟、135分钟,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分别为12天、7天、6天,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3天、18天、13天,第一例患儿术后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予以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余2例痊愈出院。随访时间分别为2年、3个月、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3例患儿预后良好。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环状胰腺是一个安全可行的选择,但尚需大样本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环状胰腺 小儿
原文传递
《机器人手术护理学》购书信息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95-95,共1页
《机器人手术护理学》于2017年6月出版发行,由王共先、曾玉、盛夏教授主编。机器人手术系统是微创外科领域的革命性手术工具,目前国内外有关专著较少。《机器人手术护理学》是第一本介绍机器人手术护理学的专著,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护理学 出版发行 微创外科 王共先 购书 先进性 实用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环境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肝胆脾胰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曹鹏 余子建 陈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28-003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环境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肝胆脾胰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脾胰外科的100名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四组,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环境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肝胆脾胰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脾胰外科的100名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四组,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组、单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教学组、单纯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组及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组。通过设置的理论知识测试、实践技能评价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评估各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在理论知识测试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组的平均成绩为89.2分,显著高于其他组(F=35.7,P<0.001)。在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方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组的平均评分为4.5分,显著高于其他组(F=28.6,P<0.001)。在教学满意度方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组的平均满意度为4.6分,显著高于其他组(F=32.4,P<0.001)。结论 人工智能环境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肝胆脾胰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因此,我们建议在肝胆脾胰外科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 混合式教学模式 肝胆脾胰外科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宋晓波 肖明朝 +5 位作者 易凤琼 胡军 喻琼 宋涛 律峰 李高杰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机器人手术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某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行数据,分析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接台时间、手术时间占进出手术室总时间的比...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机器人手术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某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行数据,分析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接台时间、手术时间占进出手术室总时间的比例、机器人专用手术间利用率等指标。结果:共采集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营数据1843例,首台手术平均开始时间为09:25,准点率为21.7%,平均接台时间为(71±21)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75±77)min,平均机器人手术时间为(123±59)min,机器人专用手术间日均手术2.9台/d,临时停台率为18.9%,夜间手术占手术总量21.9%。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运营效率受多因素影响,提高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缩短接台时间、降低临时停台率对提高机器人手术效率和专用手术间利用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运营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比较
15
作者 孙振栋 周一凡 +5 位作者 徐睿宏 沈斌 罗金龙 李香伟 刘松涛 孙思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 目的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36例),均经剑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ATS组有1例患者因无名静脉紧密粘连于胸腺和1例患者因胸腺与心包胸膜、左上肺紧密粘连转开胸手术。RATS组无中转开胸手术或延长手术切口长度的患者。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RATS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VATS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RATS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vs 0.00%;P=0.525)。RATS组住院费用高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TS是治疗前纵隔病变安全可行的方法,相较于VATS,RATS对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有积极意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剑突入路 前纵隔肿瘤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模式在妇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楠(综述) 孟元光(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7-600,共4页
时至今日,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良恶性疾病的诊治[1]。随着手术操作系统更新迭代、各类相关技术发展成熟,机器人手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尤其对部分恶性肿瘤晚期、转移、复发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 时至今日,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良恶性疾病的诊治[1]。随着手术操作系统更新迭代、各类相关技术发展成熟,机器人手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尤其对部分恶性肿瘤晚期、转移、复发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等复杂、疑难以及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手术,这些原来只能开腹手术甚至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亦能从机器人手术中获益[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晚期 机器人手术系统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疗模式 开腹手术 良恶性疾病 多学科团队协作 妇科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鹏 黄寿奖 +8 位作者 吕成杰 赖登明 赵晓霞 胡书奇 马东 陈锐 方舒 韩一江 钭金法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5例经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5例经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患儿术前、术中以及预后情况,总结器人手术在肠旋转不良应用的相关经验。结果15例患儿中男13例,女2例;胎龄36^(+2)~40^(+4)周;早产儿2例,足月儿13例;剖腹产7例,顺产8例;手术时日龄(11.7±5.9)d;手术时体重(3065±377)g;7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肠扭转720°,5例术前B超提示肠扭转540°,3例术前B超提示肠扭转360°;12例胆汁性呕吐,3例非胆汁性呕吐;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其余7例未合并心脏畸形。15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7±8)min,装机时间为(14±3)min。术中气腹压力为(5.6±0.3)mmHg;呼气末PaCO_(2)为(38.4±4.3)mmHg,估计出血量1~3 mL。术后撤离呼吸机时间为(5.2±1.8)h。初次经口进食时间为术后(3.1±1.2)d,足量进食时间为术后(7.2±1.8)d,住院时间为(12.1±2.7)d。1例术后因局部肠粘连导致肠梗阻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因肠动力异常住院时间达27 d,其余13例恢复良好,无呕吐、腹胀、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结果提示15例均喂养良好,手术切口愈合满意,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十二指肠梗阻 外科手术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联合蒸汽清洗用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的效果对照及损坏研究
18
作者 刘霞 刘慰 +2 位作者 周芳芳 周春燕 陈虹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7-60,共4页
目的 分析联合蒸汽清洗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清洗质量、返洗率和损坏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被污染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2 400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 200件。对照组采用纯手工清洗,具体流程为:流动水冲... 目的 分析联合蒸汽清洗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清洗质量、返洗率和损坏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被污染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2 400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 200件。对照组采用纯手工清洗,具体流程为:流动水冲洗→水枪冲洗→酶洗→超声清洗→漂洗→干燥→消毒。实验组在超声清洗和漂洗之间增加蒸汽清洗,其他程序不变。使用目测和ATP生物荧光测试仪(包括表面采样检测和水质采样检测)观察2组的清洗合格率,并统计由清洗处理不当导致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的损坏率。结果 目测和ATP生物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清洗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机械臂损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工清洗联合蒸汽清洗达芬奇手术机械臂,降低了返洗率和损坏率,提高了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清洗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械臂 清洗质量 返洗率 损坏率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应用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19
作者 叶明侠 李震 孟元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早在500年前,伟大的意大利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手稿上画出了人类第1个机器人的设计图。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完成了近千万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如今在妇产科正扮演着越... 早在500年前,伟大的意大利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手稿上画出了人类第1个机器人的设计图。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完成了近千万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如今在妇产科正扮演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适应证已经从早期的附件手术、子宫切除等简单手术拓展到了几乎所有妇产科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妇产科手术 附件手术 子宫切除 妇科应用 自然科学家 手术机器人系统 设计图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优势
20
作者 刘颖蔚 杜凯玟 唐均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30-732,共3页
机器人手术在全球已广泛应用于各外科系统如泌尿外科、妇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和头颈部手术等。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同样发展迅速,凭借清晰的三维视野、灵活的操作臂以及滤过震颤等优势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设... 机器人手术在全球已广泛应用于各外科系统如泌尿外科、妇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和头颈部手术等。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同样发展迅速,凭借清晰的三维视野、灵活的操作臂以及滤过震颤等优势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设备背景。机器人手术提高了妇科手术的精准度和技巧,可以达到精准的解剖及精细的缝合,逐渐在国内外妇科肿瘤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妇科3大恶性肿瘤,下面就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主要肿瘤中的应用分别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机器人手术系统 妇科肿瘤 外科系统 妇科手术 胸外科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