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的海鲜花螺分类研究
1
作者 陈林涛 陈睿 +2 位作者 蓝莹 梁国健 牟向伟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针对目前人工分选海鲜花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DPO-SVM海鲜花螺公母分类模型。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提取海鲜花螺外壳间隔纹理特征量,采用SVM作为公母分类模型基体,对不同纹理特征量组合进行分类效果对比,得出使... 针对目前人工分选海鲜花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DPO-SVM海鲜花螺公母分类模型。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提取海鲜花螺外壳间隔纹理特征量,采用SVM作为公母分类模型基体,对不同纹理特征量组合进行分类效果对比,得出使用能量、熵、对比度3种特征量分类效果最好的结论。针对SVM优化问题,以PSO和WOA算法为基础提出DPO算法对SVM的重要参数c、g进行优化;对DPO-SVM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SVM、PSO-SVM、WOA-SVM测试结果对比。相比于其他3种SVM模型,DPOSVM分类准确率大幅度提升,相比于SVM,分类总准确率由85%上升至100%,上升了15%;DPO算法提高了单种群优化算法的寻优性能,相比于PSO算法,DPO算法将最佳适应度从95.26提升至98.68,提升幅度为3.47%。此外,达到最佳适应度的迭代次数由14次减少至6次,下降57.14%,显著优化了收敛速度。研究结果可为自动分拣装置中海鲜花螺公母分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花螺分选 外壳 纹理特征 支持向量机 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铜管锯齿伤智能识别与软件实现
2
作者 刘劲松 臧雪颖 +3 位作者 陈大勇 宋鸿武 刘昆 云红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目的锯齿伤作为铜管材首要的缺陷,会造成管材后续二次加工开裂和服役破裂等严重问题,对缺陷进行高效、定量化的统计及分析是产品质量管控的关键性难点,也是铜管加工行业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方法,设计并开发了铜管材锯齿... 目的锯齿伤作为铜管材首要的缺陷,会造成管材后续二次加工开裂和服役破裂等严重问题,对缺陷进行高效、定量化的统计及分析是产品质量管控的关键性难点,也是铜管加工行业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方法,设计并开发了铜管材锯齿伤缺陷智能识别算法和系统。方法首先,基于自适应阈值算法,设计采用一系列的降噪算法,实现锯齿伤管材横截面轮廓识别。其次,定义了锯齿伤缺陷占比的计算规则,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了开口和闭口2种锯齿伤的成功识别和缺陷占比的计算。最后,借助Python语言构建了图形用户界面(GUI)系统,完成了锯齿伤缺陷统计的软件化。结果通过对智能识别算法和实验获得的锯齿伤缺陷占比进行对比,发现相对误差保持在1%~2%,证明缺陷智能识别算法具有可行性和高精度。结论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铜管锯齿伤缺陷识别和占比的定量、高效统计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铜管 机器视觉 锯齿伤 缺陷识别 缺陷占比
下载PDF
融合机器视觉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预测型能量管理策略
3
作者 王姝 韩琪 +1 位作者 赵轩 谢鹏辉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5,共11页
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下车速预测不准确和SOC适应性差的问题,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为研究对象,将基于机器视觉的车速预测模型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相结合,实现PHEV的实时SOC参考轨迹规划和最优动力分配控制。构建基于... 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下车速预测不准确和SOC适应性差的问题,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为研究对象,将基于机器视觉的车速预测模型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相结合,实现PHEV的实时SOC参考轨迹规划和最优动力分配控制。构建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SOC参考轨迹规划模型,并构建基于机器视觉的级联式长短时间记忆网络车速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最优控制器,实现SOC参考轨迹精确跟踪及功率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DDPG,本文提出的策略使得整车经济性提高了5.66%,达到了全局最优算法的97.93%。同时较不使用机器视觉的能量管理策略提高了2.92%的整车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 能量管理策略 机器视觉 车速预测 参考轨迹
下载PDF
机器视觉在轧辊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石炜 杨锦春 +1 位作者 刘松 陈禹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11,共4页
轧辊长时间使用表面会出现很多缺陷,为在修复前进行轧辊的缺陷检测,这里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轧辊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利用工业相机获取轧辊表面图像;使用中值滤波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干扰信息并使用拉普拉斯方法对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增强... 轧辊长时间使用表面会出现很多缺陷,为在修复前进行轧辊的缺陷检测,这里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轧辊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利用工业相机获取轧辊表面图像;使用中值滤波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干扰信息并使用拉普拉斯方法对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增强轧辊表面缺陷区域的边缘信息;然后采用Otsu最佳阈值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使图像更容易被理解和分析;最后,使用模板匹配技术进行缺陷识别;对裂纹、腐蚀、辊印这三种缺陷的识别率分别为98.75%、92%、93.33%。该检测系统表明对于腐蚀、裂纹、辊印这3大类轧辊缺陷情况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轧辊 表面缺陷 检测系统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茅健 廖茂成 +1 位作者 周海军 赖磊捷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6,共21页
机器视觉技术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和自动化的特点,在航空装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视觉测量、视觉引导和视觉检测3个方面综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视觉测量通过捕捉部件的图像信息实现位姿测量、外形尺寸检测及... 机器视觉技术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和自动化的特点,在航空装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视觉测量、视觉引导和视觉检测3个方面综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装配中的应用现状。视觉测量通过捕捉部件的图像信息实现位姿测量、外形尺寸检测及孔位精度控制,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减少装配错误。视觉引导通过图像分析准确判断装配机器人或其他设备的相对位姿,提高自动化程度。视觉检测用于识别装配过程中的错漏装、多余物以及装配损伤等问题,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在未来的航空装配领域中,视觉技术将结合其他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化测量系统,进一步提升装配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航空装配 视觉测量 视觉引导 视觉检测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大体型家畜无接触体尺测量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振波 孙浩翔 +2 位作者 郭倩男 张涵钰 刘皓南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家畜体尺能直接反映其生长发育状态,对育种和养殖过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机器视觉的家畜无接触体尺测量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人工接触式测量中耗时、费力和主观误差等问题,同时能够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家畜产生应激反应。近年来... 家畜体尺能直接反映其生长发育状态,对育种和养殖过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机器视觉的家畜无接触体尺测量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人工接触式测量中耗时、费力和主观误差等问题,同时能够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家畜产生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迅猛发展,家畜无接触体尺测量方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该研究聚焦于牛、羊、马和猪4种常见大体型家畜,按照体尺测量任务流程,概述了常见的家畜图像采集场景、图像采集设备和设备部署方式。基于近5年机器视觉在家畜无接触体尺测量中的应用,阐述了目前家畜图像分割算法和家畜体尺测量算法的研究现状。当前研究的着重点主要在于加速体尺测量过程,提升测量结果精度,以及增强测量设备的便携性这3个核心方面。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公开数据集不足、深度学习前沿方法应用较少、算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和部署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围绕应用生成式模型扩充家畜图像数据集、加速深度学习方法的迁移,开发适用多种家畜的通用测量模型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尺测量 家畜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图像采集 图像分割 数据集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检测方法
7
作者 许灿华 薛孔松 +2 位作者 王雅婷 毛梦瑶 曾志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牛顿环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采用钠光灯为光源,通过分束镜反射入射光并采集牛顿环干涉图样,利用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图像锐化、取骨骼操作和轮廓分割等步骤。通过拟...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牛顿环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采用钠光灯为光源,通过分束镜反射入射光并采集牛顿环干涉图样,利用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图像锐化、取骨骼操作和轮廓分割等步骤。通过拟合圆形轮廓,提取暗条纹的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在毫米级误差下准确测得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牛顿环 图像处理 曲率半径测量 干涉条纹分析
下载PDF
构建“四有”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助力优秀工程人才培养——《机器视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王君 董明利 +1 位作者 李伟仙 邓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机器视觉》是多个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围绕《机器视觉》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开展了系列探索和改革,构建了“有目标”“有元素”“有方法”“有评价”的“四有”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使得课程思政目标明确、有案可依、有... 《机器视觉》是多个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围绕《机器视觉》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开展了系列探索和改革,构建了“有目标”“有元素”“有方法”“有评价”的“四有”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使得课程思政目标明确、有案可依、有法可行、效果可评价,与专业能力培养形成合力,为培养和塑造优秀的工程人才提供有效支持。通过改革与实践,《机器视觉》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手机表面缺陷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一全 庞雅轩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51,共19页
智能手机在现代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手机的大批量生产给手机表面(手机屏幕玻璃盖板、手机外壳)缺陷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对手机表面缺陷的检测。以该领... 智能手机在现代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手机的大批量生产给手机表面(手机屏幕玻璃盖板、手机外壳)缺陷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对手机表面缺陷的检测。以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为思路,总结了近10年来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表面缺陷检测的研究进展。首先列举了手机表面存在的典型缺陷,并分析了机器视觉应用于手机表面缺陷检测工作中面临的部分难题,其中包括算法的精度、实时性、鲁棒性3个方面;然后分别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对比;进一步总结了目前可供使用的手机表面缺陷数据集及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最后根据手机表面缺陷检测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手机屏幕玻璃盖板 手机外壳 深度学习 数据集 性能评价指标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预制构件叠合面粗糙度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及装置开发
10
作者 陈隽 范泽楷 +1 位作者 梅长周 王卓琳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59-65,80,共8页
预制构件叠合面的粗糙度是保证叠合构件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相关规范虽规定了叠合面粗糙度限值,但未给出具体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灌砂法、测深尺法、数字图像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法,存在成本高、精度低或设备昂贵等缺点,实际工程往... 预制构件叠合面的粗糙度是保证叠合构件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相关规范虽规定了叠合面粗糙度限值,但未给出具体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灌砂法、测深尺法、数字图像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法,存在成本高、精度低或设备昂贵等缺点,实际工程往往仅凭“目测”评估,与智能建造的行业发展趋势不符。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粗糙度检测方法,首先使用深度相机获取叠合面点云图,然后通过分割点云获得基准面方程,最后计算出检测区域粗糙度值。进一步开发了便携式粗糙度检测装置,应用于工程检测。与测深尺法的检测结果对比表明:机器视觉检测方法精度和效率均高,所建议的基准面计算方法可行,开发的检测装置可直接服务于预制构件质量的智能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叠合面 粗糙度 基准面 机器视觉
下载PDF
融入电力特色的机器视觉课程教学研究
11
作者 李新利 王武 +1 位作者 陈佳序 杨国田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机器视觉是机器人决策的重要基础,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视觉处理、三维构建的能力。该文结合电力学科特色,将机器视觉在发电、输电、变电等不同电力相关环节中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并针对课程的基础原... 机器视觉是机器人决策的重要基础,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视觉处理、三维构建的能力。该文结合电力学科特色,将机器视觉在发电、输电、变电等不同电力相关环节中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并针对课程的基础原理和综合应用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实现翻转课堂。把电力特色内容融入课程中,不仅给学生直观演示算法原理,还能深刻了解机器视觉在电力场景下的实际应用,对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机器人工程 电力特色 教学案例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
12
作者 张燕 任安虎 陈洋 《信息技术》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利用道路监视设备拍摄车流视频,实时检测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状态,根据车流量、车速及排队长度等交通参数,采用DQN信号配时模... 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利用道路监视设备拍摄车流视频,实时检测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状态,根据车流量、车速及排队长度等交通参数,采用DQN信号配时模型对交通灯进行配时,最后通过STM32单片机管理交通灯。系统利用道路交通实时状况信息,在不同交通状态下能自适应调整交通灯的配时,降低了交叉口车辆通行延误时间,有效提高了道路交通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智能交通 交通参数 信号配时 通行效率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白酒包装贴标分拣系统
13
作者 李致金 高伟 +1 位作者 江凯强 刘忠洋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5年第1期45-50,83,共7页
针对传统白酒包装贴标分拣效率低的问题,文章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系统,该系统使用OpenCv开源视觉库设计算法程序,通过工业相机采集包装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动态阈值分割的方式,提取包装图像边缘特征信息。通过最小外接矩形... 针对传统白酒包装贴标分拣效率低的问题,文章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系统,该系统使用OpenCv开源视觉库设计算法程序,通过工业相机采集包装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动态阈值分割的方式,提取包装图像边缘特征信息。通过最小外接矩形算法定位图像的中心坐标,实现主商标的ROI区域定位,将商标主要的ROI区域边缘Hu矩特征与主模板的Hu矩特征进行相似性度量,识别包装商标信息。然后通过主商标ROI区域定位相对偏移的辅助ROI区域,根据辅助ROI区域的Hu矩特征与辅助模板匹配结果,结合最小外接矩形的旋转角度和宽高的比值,实现包装360°位姿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快速,定位精度达到0.8 mm,角度控制在0.5°以内,能够满足实际的贴标分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定位 HU矩 最小外接矩形
下载PDF
基于PLC与机器视觉的物料分拣系统的设计
14
作者 邸静妍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为了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物料分拣的效率,以三菱公司的FX5U-64MT/ES为控制核心,增加了模拟适配器模块FX5-4DA-ADP和输入模块FX5-16EX/ES,采用了气动控制、触摸屏、传感检测、位置控制、变频器、机器视觉等技术,设计了基于PLC与... 为了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物料分拣的效率,以三菱公司的FX5U-64MT/ES为控制核心,增加了模拟适配器模块FX5-4DA-ADP和输入模块FX5-16EX/ES,采用了气动控制、触摸屏、传感检测、位置控制、变频器、机器视觉等技术,设计了基于PLC与机器视觉的物料分拣系统,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首先分析了物料分拣系统的工作过程;其次以PLC为控制核心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最后进行系统调试。实验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整体运行良好,工作效率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 控制系统 物料分拣 PLC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点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孙丽 张瀚文 +1 位作者 白雨轩 王品烁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针对L公司楼宇机组控制面板制作过程中,各种元器件PCB板在焊接时人工对焊点质量进行缺陷检测的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采用机器视觉方法实现快速识别。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出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和改进NGO(Northern ... 针对L公司楼宇机组控制面板制作过程中,各种元器件PCB板在焊接时人工对焊点质量进行缺陷检测的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采用机器视觉方法实现快速识别。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出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和改进NGO(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优化的OTSU多阈值分割方法;其次,分别采用HOG、LBP、GLCM 3种特征和SVM、KNN、Tree 3种模型共12种分类情况对焊点图像进行描述,用于更好地将焊点图像的信息体现出来;最后,将CNN_SVM与传统的CNN及SVM模型进行对比,CNN_SVM对焊点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为98.3%,与CNN及SVM对比分别提高了2.5%和4.6%。同时构建了L公司焊点数据集,试验结果证明,同人工对比,单个焊点检测时间约减少了0.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焊点质量 分类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
16
作者 叶聪 《通讯世界》 2025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机器视觉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模拟和实现人类视觉系统的功能。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作为机器视觉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算法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进行分析,以... 机器视觉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模拟和实现人类视觉系统的功能。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作为机器视觉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算法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目标检测 跟踪算法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和5G通信的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方法
17
作者 王利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了准确识别和预警输电线路上的潜在异物,从而预防线路故障和安全事故,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5G通信的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方法。通过5G通信技术实现输电线路图像的高速、实时传输,引入全局运动补偿机制,对采集得到... 为了准确识别和预警输电线路上的潜在异物,从而预防线路故障和安全事故,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5G通信的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方法。通过5G通信技术实现输电线路图像的高速、实时传输,引入全局运动补偿机制,对采集得到的原始输电线路图像背景的位移量进行矫正处理,得到近似静态的输电线路图像背景信息;在具体的异物检测阶段,通过机器视觉算法中的Canny算子检测输电线路异物。在测试结果中,设计方法不仅对于输电线路异物检测结果的mAP值并未受到检测框尺度明显影响,对应的mAP值也始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基本在94.0%以上,说明其检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5G通信 输电线路 异物检测 全局运动补偿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覃正强 黄建璋 《南方农机》 2025年第3期19-22,共4页
设计和实现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分拣系统,以提高芒果分拣效率和质量。通过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品质分类等关键技术,结合现代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芒果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行分析,实现芒果品质的智能评估和... 设计和实现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分拣系统,以提高芒果分拣效率和质量。通过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品质分类等关键技术,结合现代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芒果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行分析,实现芒果品质的智能评估和自动分级。系统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色,达到了高准确率、高效率和良好稳定性的预期目标。研究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芒果分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芒果分拣 图像处理 品质分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棉花智能采摘机器人技术概述
19
作者 王颖 《中国棉花》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应用智能采摘机器人可以提高其采摘效率和质量。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采摘机器人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准确识别引导采摘成熟的棉花。在介绍其设计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棉花智能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短板,如数... 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应用智能采摘机器人可以提高其采摘效率和质量。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采摘机器人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准确识别引导采摘成熟的棉花。在介绍其设计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棉花智能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短板,如数据采集与标注困难、物体检测和跟踪的准确性不足以及环境适应性有待提升等,并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增强数据多样性,在棉花采摘决策中合理应用强化学习以及改进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收获 机器视觉 棉花智能采摘机器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 数据标注
下载PDF
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皓萱 徐媛媛 朱琨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8,共9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H.266),主要针对人眼视觉特性进行优化,未能充分考虑压缩对机器视觉任务的性能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多目标跟踪作为典型的机器视觉视频处理任务,提出一种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首先,使用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对视频内容进行显著性分析,定位出机器视觉任务所关注的区域,并以显著图的形式表示。随后,为了突出视频画面中的关键边缘轮廓信息,本文引入边缘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最后,基于融合后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改进VVC模式选择过程,优化VVC中的块划分和帧内预测的模式决策过程。通过引入机器视觉失真,代替原有的信号失真来调整率失真优化公式,使得编码器在压缩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对视觉任务更为相关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VVC基准相比,所提出方法在保持相同机器视觉检测精度的同时,可节约12.7%的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编码 显著性分析 帧内编码 多功能视频编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