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孝琴 骆志显 +3 位作者 郭文君 周晓军 夏能志 洪伟峰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并实现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MCE...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并实现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MCE组(n=89)和非MCE组(n=31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00例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中,男277例,女123例,年龄(68.09±12.17)岁。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组的舒张压高于非M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E组的ASPECT评分低于非MCE组,更可能位于前循环位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舒张压(OR=1.022,95%CI=1.005~1.039,P=0.010)、术前ASPECT评分(OR=0.742,95%CI=0.655~0.840,P<0.001)、NIHSS评分(OR=1.043,95%CI=1.004~1.083,P=0.031)以及前循环血栓(OR=8.942,95%CI=2.595~30.816,P=0.001)是术后M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低ASPECT评分、高NIHSS评分以及前循环血栓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舒张压升高会增加术后发生MCE风险。术后血压管理尤其是降低舒张压可能减少患者术后发生M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恶性脑水肿 血压 舒张压
下载PDF
机械取栓术后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许辉 蔡辉 张孟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4-037,共4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机械取栓术、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共计150例。研究组、对照组经过分配后,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机械取栓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外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机械取栓术、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共计150例。研究组、对照组经过分配后,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机械取栓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外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 对比疗效、血管再通、90d预后效果、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炎症指标相关指标,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 机械取栓术后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提高血管再通率,调节神经功能、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90d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丁苯酞注射液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早期CT平扫脑实质高密度影鉴别诊断
3
作者 马圆 李沛城 +3 位作者 李青松 史慧娟 刘一之 陈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早期(24 h内)CT平扫所示脑实质高密度影(PTIH)为脑实质出血或对比剂外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后早期CT平扫显示脑实质内高密度影患者临...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早期(24 h内)CT平扫所示脑实质高密度影(PTIH)为脑实质出血或对比剂外溢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后早期CT平扫显示脑实质内高密度影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48 h复查CT平扫结果分为脑实质出血组(n=38,43处)和单纯对比剂渗出组(n=39,47处)。观察早期CT平扫图像上机械取栓术后PTIH直接征象(位置分布、最大CT值、体积、密度混杂征)和间接征象(局部占位效应、脑室内高密度、蛛网膜下腔高密度)。采用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表现特征差异。结果脑实质出血组患者比对比剂渗出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占位效应(28/38比9/39,P=0.003)及脑室内高密度(5/38比0/39,P=0.025)。新发PTIH灶90处中43处脑实质出血,47处对比剂渗出。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实质出血组、对比剂渗出组间PTIH体积、密度混杂征判断实质脑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值分别为2.93、9.24。PTIH体积诊断脑实质出血的最佳界值为9.3 cm^(3)。结论占位效应和脑室内高密度可作为判断新发PTIH为脑实质出血的间接征象。PTIH体积≥9.3 cm3和密度混杂征可作为诊断新发PTIH为脑实质出血的直接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CT平扫 脑出血 对比剂渗出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模型建立
4
作者 刘月娥 陈俊霖 江学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30-336,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01—2022-12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0例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根据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非sICH... 目的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01—2022-12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0例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根据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非sICH组。收集AIS-LVO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并建立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预测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价值。结果320例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发生率为24.06%(77/320)。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心源性栓塞型、基线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阿尔伯塔中风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基线血糖、基线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基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基线血尿酸为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源性栓塞型、基线NIHSS评分增加、基线HbA1c升高、基线NLR增加为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ASPECTS评分增加、基线血尿酸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模型方程:y=-4.246+0.674×心源性栓塞型+0.095×基线NIHSS评分-0.372×基线ASPECTS评分+0.852×基线HbA1c+0.295×基线NLR-0.008×基线血尿酸,经Hosmer-Lemeshow检验,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6、89.61%、79.01%。结论心源性栓塞型、基线NIHSS评分、基线ASPECTS评分、基线HbA1c、基线NLR、基线血尿酸为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对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sICH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症状性颅内出血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非插管镇静麻醉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传光 杨素芳 +3 位作者 伊颖 周建伟 李超 尧银光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191-2196,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插管镇静麻醉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M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行MT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插管镇...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插管镇静麻醉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M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行MT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插管镇静麻醉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1 min(T_(0))、麻醉给药后10 min(T_(1))、穿刺成功置管时(T_(2))、手术开始30 min后(T_(3))、取栓操作时(T_(4))、手术结束拔管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 h的Ramsay评分,以及患者入院时和术后12、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与气管插管全麻组比较,非插管镇静麻醉组MAP在T_(1)、T_(2)、T_(3)时明显较高,T_(5)时明显较低,HR在T_(1)、T_(2)、T_(3)、T_(5)时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24 h的Ramsay评分明显较低,且术后12、24 h NIHS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穿刺时间较短,转入复苏室率较高,第1次进食和下床时间较短,患者满意度和预后良好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插管镇静麻醉技术应用于AIS患者的MT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可降低术后24 h的Ramsay评分、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术 缺血性脑卒中 非插管镇静
下载PDF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宁 刘静 +3 位作者 崔涛 王敏 黄箫琪 于创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6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0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6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术,术后均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用浓溶液静脉泵入并维持24 h。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观察组患者预后的指标,建立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延长,且两组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NIHSS评分、PT、APTT、hs-CRP、S100β均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3.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良好(χ^(2)=8.616,P=0.376)。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能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PT、APTT、术前NIHSS评分、hs-CRP、S100β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术 炎性反应 凝血功能 预后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刘晓媛 马蓓蓓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58-663,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患者眩晕发生的效能。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建模组,均行介入取栓术治疗,并在治疗后随访...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患者眩晕发生的效能。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建模组,均行介入取栓术治疗,并在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眩晕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另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验证组,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300例患者随访期间96例出现眩晕症状,眩晕发生率为32.00%;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高血压、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部位为后循环、吸烟、合并高血压、CRP水平高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列线图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模型构建,结果显示模型C-index为0.804(95%CI 0.756~0.852),提示模型辨别度良好;绘制校准曲线发现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良好;绘制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0~0.90范围内的净受益率大于0,始终有临床意义;在验证组中绘制ROC曲线检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671~0.791,P<0.001),敏感度为67.31%,特异度为68.37%,有一定预测效果,但效果一般。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仍有眩晕发生风险,可能与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CRP水平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患者眩晕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临床预测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眩晕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李建珍 李星星 惠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13-1218,共6页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患者眩晕发生的效能。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将随访...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患者眩晕发生的效能。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将随访期间出现眩晕的96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随访期间未出现眩晕的204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高血压、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部位为后循环、吸烟、合并高血压、CRP水平高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列线图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模型构建,结果显示模型C-index为0.804(95%CI 0.756~0.852),提示模型辨别度良好;绘制校准曲线发现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良好;绘制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0~0.90范围内的净受益率大于0,始终有临床意义;在验证组中绘制ROC曲线检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灵敏度为67.31%,特异度为68.37%,有一定预测效果。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仍有眩晕发生风险,可能与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CRP水平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患者眩晕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眩晕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9
作者 梁炳松 张岐平 +3 位作者 李育英 陈英道 李健 饶源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机械取栓术(MT)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前循环LVO行MT治疗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机械取栓术(MT)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前循环LVO行MT治疗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MT相关资料、术后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等],根据患者MT术后是否发生MCE将其分为无MCE组和MCE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MCE的发生率为30.53%(58/1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占比、术后ASPEC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术后ASPECTS是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术后ASPECTS联合预测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大于四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MCE发生率较高,术前NIHSS评分高、梗死体积大、术前NLR高及术后ASPECTS高的急性前循环LVO患者MT术后更容易发生MCE,术后ASPECTS联合术前NIHSS评分、梗死体积、术前NLR对急性前循环LVO MT术后患者发生M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恶性脑水肿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头颅CT灌注指标评估AIS-LVO机械取栓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贾敏 张福州 +1 位作者 李蓉 郑思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头颅CT灌注指标评估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82例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前头颅CT灌注影像学... 目的 探讨头颅CT灌注指标评估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82例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前头颅CT灌注影像学表现,比较直接与非直接供血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并分析术前CT灌注指标与术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并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术前CT灌注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前CT灌注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术前头颅CT灌注表现为梗死区异常灌注,直接供血区的rCBF、rCBV均低于非直接供血区,rTTP、rMTT均高于非直接供血区(P<0.05)。术后6个月的NIH S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Barthel指数高于术前(P<0.05)。术前rCBF、rCBV与术前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17,r=-0.439),与术前Barthel指数呈正相关(r=0.406,r=0=0.355)。术前rTTP、rMTT与术前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98,r=0.602),与术前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r=-0.447,r=-0.518)。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55例,预后不良27例。预后良好患者术前rCBF、rCBV高于预后不良患者,术前rTTP、rMTT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rCBF、rCBV、rTTP、rMTT四项联合评估预后的灵敏度为89.09%,特异度为85.19%(AUC=0.940,95%CI=0.892-0.987)。结论头颅CT灌注指标能较好地评估AIS-LVO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指导机械取栓术治疗以及远期预后评估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 头颅CT灌注 机械取栓术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
11
作者 巨文盈 高旸 +2 位作者 何雨轩 左朦 吴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RNI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赋分建立预测RNI的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在312例AACIS患者中,159例(50.96%)具有RN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OR=0.518;95%CI 0.290~0.926;P=0.027)与Van Swieten评分(3~4分)(OR=0.537;95%CI 0.294~0.981;P=0.043)是AACIS患者经MT后影响RN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mTICI分级(2b级或3级)(OR=3.912;95%CI 1.706~8.982;P=0.00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AACIS患者MT术后RNI预测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 0.565~0.690;P<0.001),最佳截断值为3分,敏感度为68.39%,特异度为52.98%。结论由AACIS患者糖尿病病史、术前Van Swieten评分、术后mTICI分级组成的预测评分模型对预测患者MT术后RNI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快速神经功能改善 预测评分模型
下载PDF
TCD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应用
12
作者 张伟娟 董文韬 区健刚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急性脑梗死(ACI)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治疗7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急性脑梗死(ACI)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治疗7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依据治疗前后的差值(ΔNIHSS)进行分组,将ΔNIHSS≥4分归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将ΔNIHSS<4分归为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并随访至治疗后90天,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MRS≤2分归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归为预后不良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开展TCD检查,明确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最大血流速度(MV)、搏动指数(PI)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组别间脑血流参数差异。结果:85例ACI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EDV、PSV、MV高于治疗前,P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ACI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25±1.52)分,治疗后NIHSS评分为(7.52±1.12)分,ΔNIHSS为(4.73±0.45)分,其中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62例,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23例;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EDV、PSV、MV均高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PI均低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ACI患者治疗90天MRS评分为(1.89±0.23)分,其中预后良好59例,预后不良26例;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EDV、PSV、MV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I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在ACI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中可评估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信息,且血流参数与患者神经功能及恢复关系密切,或可作为早期评估患者术后脑血流情况的重要选择之一,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监测
下载PDF
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李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预警评估护理,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I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BI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NI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风险预警评估 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周华萍 陆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神经ICU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神经ICU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安全性及康复进程。结果:出院时,观察组NIHS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肢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不仅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还能提高安全性,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风险预警 全程优质护理 机械取栓术 康复进程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侧枝血管在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雷磊 马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33-0037,共5页
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十分重要,本文探究磁共振血管的造影侧枝血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为雨后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期间接收卒中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的研究实验对象,其中所有研... 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十分重要,本文探究磁共振血管的造影侧枝血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为雨后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期间接收卒中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的研究实验对象,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4h内接收我院的MRI平扫和MRA检查。为其3个月的治疗护理工作结束后的预后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ed Rankin Scale, mRS)进行评估,评估的相关数据信息整理为书面记录。其中mRS0~2为预后良好组, mRS 3~6为预后不良组,针对两组患者的侧裂及软脑膜的侧枝血管的差异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探究。结果 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依据检测结果具有55例的动脉闭塞的卒中患者纳入到实验分析中,其中侧裂侧枝血管不丰富患者52例,软脑膜侧枝血管不丰富患者45例,依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的显示来看,患者的年龄、 软脑膜的侧枝循环是预测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而术后梗死体积对预测卒中预后不存在显著意义,P<0.05.结论 依据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可以发现,在针对卒中机械取栓术患者的术后预后工作当中,磁共振血管造影侧枝血管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可以用于评估患者卒中预后中,但是术后卒中的梗死体积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未在本文研究中得到印证,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侧枝血管 机械取栓术 预后效果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和长青 刘静川 李春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2-0115,共4页
分析替罗非班在取栓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急性机械取栓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这80名脑梗死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中。针对对照组借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然后再结... 分析替罗非班在取栓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急性机械取栓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这80名脑梗死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中。针对对照组借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然后再结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之后就可以直接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评分和治疗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和Barthel评分更高,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高,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效果更好。结论 借助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确实具备很好的治疗效果,未来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下载PDF
TLR4、PTX3、PLR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17
作者 许绯 孙科 罗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21-3526,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正五聚蛋白3(PTX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案资料,患者均...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正五聚蛋白3(PTX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案资料,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术后1、3个月的预后进行评估,术后1个月mRS≤3分为预后良好,mRS>3分为预后不良;术后3个月mRS≤2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预后不良。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TLR4、PTX3、PLR水平,分析TLR4、PTX3、PLR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术后1、3个月的mRS评分、TLR4、PTX3、PL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LR4、PTX3、PLR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1、3个月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TLR4、PTX3、P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中呈高表达,对术后的预后预测有一定价值,能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及血小板活化情况,为预后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TOLL样受体4 正五聚蛋白3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机械取栓术
下载PDF
影响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翠 郭伟 +2 位作者 王黎 胡伟 陶小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颅内大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颅内大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好转组(74例)和变差组(45例,包括死亡病例)。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入住ICU 24 h内相关实验室指标、发病到入院时间、机械取栓手术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是否脑出血及是否转外科手术治疗、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住ICU后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变差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房颤)的比例及术后出现脑出血比例和行脑外科手术比例均较好转组明显升高〔高血压:66.7%(30/45)比20.3%(15/74),糖尿病:51.1%(23/45)比24.3%(18/74),房颤:55.6%(25/45)比16.2%(12/74),出现脑出血比例:42.2%(19/45)比0%(0/74),行脑外科手术比例:26.7%(12/45)比1.4%(1/74),均P<0.05〕,变差组机械取栓手术持续时间(h:3.22±1.42比2.58±1.03,P=0.000)、发病到入院的时间(h:8.65±3.26比5.67±2.46,P=0.000)、ICU住院时间〔d:4.0(2.0,7.5)比2.5(2.0,4.5),P=0.01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d:5.360±5.149比2.310±1.704,P=0.000)均较好转组明显延长,APACHEⅡ评分(分:29.930±5.947比20.510±5.516,P=0.000)、入院时NIHSS评分(分:17.160±3.292比14.830±4.222,P=0.001)均较好转组明显升高。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在相互校正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后,入院时NIHSS评分、转入ICU后24 h内APACHEⅡ评分及发病到入院时间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750(0.565~0.996)、0.608(0.454~0.814)和0.446(0.248~0.80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IHS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952、0.787,95%CI分别为0.833~0.948,0.906~0.998,0.706~0.868,均P<0.05;其中NIHSS评分的预测价值最佳,当最佳截断值为16分时,其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95.9%。结论入院时的NIHSS评分、转入ICU后24 h内APACHEⅡ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机械取栓术后入住ICU患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其中NIHSS评分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补救性支架置入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旭 赵冬 +1 位作者 代林志 董江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行补救性支架置入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机械取栓的AIS患者580例,根据是否接受补救性支架治疗,分为单纯取栓组349例和补救性支架置入组23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常规血液指标,根据...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行补救性支架置入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机械取栓的AIS患者580例,根据是否接受补救性支架治疗,分为单纯取栓组349例和补救性支架置入组23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常规血液指标,根据血常规计算血小板体积指数(MPR)和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根据术后24 h内、72 h、7 d的头颅CT或MRI影像判断颅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术后90 d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比较两组预后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补救性支架置入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取栓组与补救性支架置入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MPR、THR、出血转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取栓组和补救性支架置入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救性支架置入组中,预后良好者入院时NIHSS评分、LDH、MPR及THR、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取栓次数、术后出血转化较预后不良者降低(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LDH、THR及MPR、发病至股动脉成功穿刺时间、取栓次数是补救性支架置入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均>1,P均<0.05)。结论AIS患者行补救性支架与单纯取栓相比不会增加不良预后发生率;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取栓次数、LDH、入院时MPR及THR是补救性支架置入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救性支架置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在患者获益中的实践与思考
20
作者 田璧铭 崔刚 +3 位作者 王志 王广丽 熊晖 王德亮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6,共4页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治疗中,如何珍视与保护患者生命,使患者真正获益,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伦理问题。医疗人员需要切实遵从知情同意原则、严格把控手术指征与禁忌、审慎对待超时间窗治疗、正确规避手术风险与并发症、及时给予补...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治疗中,如何珍视与保护患者生命,使患者真正获益,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伦理问题。医疗人员需要切实遵从知情同意原则、严格把控手术指征与禁忌、审慎对待超时间窗治疗、正确规避手术风险与并发症、及时给予补救措施等。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医疗、医患关系现状,分析这些环节中可能影响患者获益的因素与存在的医患问题,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取栓体会,倡导医疗人员继承发扬传统医德,践行以人为本、德艺双馨准则,有助于使该项技术的应用更加切合我国实际、和谐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医患关系 医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