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1
作者 李贵 邹光明 王兴东 《高教论坛》 2024年第2期26-29,84,共5页
针对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了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联动、学生教师企业全参与的毕业实习新教学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覆盖全面的线上实习教学资源;拓展优质实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多元的毕业实习机会;... 针对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了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联动、学生教师企业全参与的毕业实习新教学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覆盖全面的线上实习教学资源;拓展优质实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多元的毕业实习机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从专业实际角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导向性、指导性和咨询性服务。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及以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毕业实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面向本科机械类专业的CAD/CAE/CAM课程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郭宇超 王萌 +1 位作者 桑振远 孟凡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193-0196,共4页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本科阶段的机械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提高学生的CAD/CAE/CAM技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为对象,构...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本科阶段的机械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提高学生的CAD/CAE/CAM技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为对象,构建了有针对性的CAD/CAE/CAM课程实践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层次化任务、技能演变、个体与团队项目的融合以及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双重指导机制。经过有效的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学生在CAD/CAE/CAM能力上的显著性提升得到证实。研究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机械工程学生的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激情,并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此研究对于推进机械专业教育的改革,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用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E/CAM技能 机械类专业 教学模式改革 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 实用技能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3
作者 李伟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100-0103,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机械类专业作为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助力产业升级的关键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工科...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机械类专业作为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助力产业升级的关键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如何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类专业 产学研合作
下载PDF
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究
4
作者 孙晓华 《职业》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产教融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机械类专业实施产教融合,不仅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还符合机械加工类企业的需求,是促进工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益于推动我国机械加工类产业得到良性发展。本文围绕技工院校机... 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产教融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机械类专业实施产教融合,不仅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还符合机械加工类企业的需求,是促进工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益于推动我国机械加工类产业得到良性发展。本文围绕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展开探究,着重分析了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现状以及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院校 机械类专业 产教融合模式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5
作者 李劲松 李创 罗洪峰 《南方农机》 2024年第9期167-169,173,共4页
文章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引领,以工程认证标准为导向,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双创课程体系如何支撑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构建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学习体系。提出了以学生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实现为目标、双创能力培育... 文章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引领,以工程认证标准为导向,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双创课程体系如何支撑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构建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学习体系。提出了以学生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实现为目标、双创能力培育为主线、优化系统解决方案为研究方向的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路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改进双创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可以培育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维;通过扩大现有教师队伍,引进机械专业创业导师,可以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海南大学机械类专业改革实践可以助力海南大学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也为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人才 创新 创业 工程认证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简析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6
作者 朱斌海 李天舒 孙立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2期0114-0117,共4页
本文以“基于OBE理念简析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题,探讨了如何在机械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应用OBE理念,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OBE理念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套应用型... 本文以“基于OBE理念简析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题,探讨了如何在机械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应用OBE理念,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OBE理念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机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本科 机械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下载PDF
高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7
作者 杨潇 黄勇刚 陈鹏 《模具制造》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针对机械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结合本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原理课程,从教学体系、教学难度、教学评价等层面,分析其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此外,探索多维一体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括工科特色的工匠精神和商科特色的诚信... 针对机械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结合本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原理课程,从教学体系、教学难度、教学评价等层面,分析其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此外,探索多维一体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括工科特色的工匠精神和商科特色的诚信服务等。最后探析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基于学情强化“四会”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8
作者 姜楚华 王贤成 陈俊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8期173-176,共4页
面向制造业新一轮产业革命,围绕应用型高校加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基于学情强化“四会”素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以“学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结合入口和出口分析学情,从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学... 面向制造业新一轮产业革命,围绕应用型高校加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基于学情强化“四会”素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以“学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结合入口和出口分析学情,从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增强学生“会学”“会用”“会问”“会研”的“四会”素养。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出口质量,助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机械类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制造业
下载PDF
浅析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创新及教学改革
9
作者 杜尊令 王炳丹 +1 位作者 林荣庭 陈建辉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类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之一,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将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以肇庆学院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类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之一,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将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以肇庆学院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深刻阐述了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创新及教学改革方案。文中所提教学改革方案,为其他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课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技术 机械类专业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策略
10
作者 王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在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如转变教育观念、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 在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如转变教育观念、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机械类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机械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机械类专业教学 学生 主体地位 策略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11
作者 张红丽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在当前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变革推动,培养更能够应对数字化挑战的人才。首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 在当前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变革推动,培养更能够应对数字化挑战的人才。首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孤立、知识点分散、关联性少、教学手段单一及信息化教学不足等问题,对机械专业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机械专业教学体系创新设计方案。在数字化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需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技术能力;教学模式及方法、考评方式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教学体系的创新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机械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机械类专业 创新 教学体系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育人机制研究
12
作者 崔海花 解玉坤 《模具制造》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之间...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念,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探究“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明确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思政与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之间融合激励机制的应用必要性,推动专业课教师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灵活应用教育平台来提高课程思政应用效果也能同时强化师资力量,形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入配合的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机械类专业 课程思政 现状 育人机制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银文达 张日亮 +2 位作者 银文通 刘芬霞 薛刊 《科技风》 2024年第5期133-135,共3页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为实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群的内涵及意义,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组建课程群教师团队、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创建现代产业学院、融入学科竞赛,建立机械类专业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为实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群的内涵及意义,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组建课程群教师团队、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创建现代产业学院、融入学科竞赛,建立机械类专业课程群。实践证明,课程群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及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群 课程体系 机械类专业 应用型本科
下载PDF
智能制造视角下机械类专业试验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14
作者 孙天智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制造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制造的兴起,需要更多的机械专业人才。文章以机械类专业试验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智能制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制造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制造的兴起,需要更多的机械专业人才。文章以机械类专业试验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智能制造对机械类人才的新要求,分析了机械类专业试验教学现存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改革策略,从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高水平试验教师团队、开发试验教学应用平台、创新设计试验教学环节、优化试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试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械类专业 试验教学
下载PDF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机械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
15
作者 曹冲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机械类的专业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机械人才为目标的一次新尝试,是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双协同培育的融合培养方式。该文深入分析了产教融合模式下理论脱离实践教学的弊端,传统培...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机械类的专业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机械人才为目标的一次新尝试,是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双协同培育的融合培养方式。该文深入分析了产教融合模式下理论脱离实践教学的弊端,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保守、教授方式单一及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成熟等问题,并以此探索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新策略。通过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开展深入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项目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优化教师结构、打造校企师资队伍,深化校企交流合作,建立校企协同培育基地,针对学生个人发展与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符合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技能人才发展规律、适应不断改革变化的人才培养政策和企业用人单位对技能应用型机械人才需求的的培养新模式,为机械制造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机械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机械类专业 技能应用型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设计软件的课程思政探索——以NX三维造型设计课程为例
16
作者 佘欢 季守成 +1 位作者 王兴华 张宏波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掌握机械类专业设计软件是应用型大学学生从事机械行业技术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课程教学中亟须加强思政教育。以NX三维造型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以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增加思政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 掌握机械类专业设计软件是应用型大学学生从事机械行业技术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课程教学中亟须加强思政教育。以NX三维造型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以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增加思政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为抓手,以教材开发促课程思政长效稳定发展为推力,内延外伸实现课程思政在机械类专业设计软件课程中的有效实施,为国家机械制造行业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的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设计软件 NX三维造型设计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17
作者 刘群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1+X”证书是由学历证书和若干执业技能等级证书组成,重点是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了实现强国战略目标,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也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企业又招不到专业对口且技术技能... “1+X”证书是由学历证书和若干执业技能等级证书组成,重点是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了实现强国战略目标,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也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企业又招不到专业对口且技术技能强的毕业生。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将“1+X”证书制度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学校的学生就业能力和教育质量。深化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改革;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模式;建设好利用好实训实习基地;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结合“1+X”证书制度,培养出国家需要、市场需求的机械类专业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人才培养 机械类专业
下载PDF
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万荣 韩奉林 +1 位作者 田广天 刘诗月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期12-16,共5页
该文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分析研究型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与“双一流”建设之间尚存在的差距,从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涵、构建智能制造时代的先进实验实践体系、创新实... 该文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分析研究型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与“双一流”建设之间尚存在的差距,从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涵、构建智能制造时代的先进实验实践体系、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研究型大学机械类专业先进实验实践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实验实践体系建设 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改革 智能制造 机械类专业
下载PDF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成名 郭利 +1 位作者 朱修传 丁辉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1期219-221,共3页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培养大国工匠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学理性与思政性融合机制是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机械CAD/CAM软件应用课...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培养大国工匠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学理性与思政性融合机制是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机械CAD/CAM软件应用课程的思政育人案例,给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融入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机械类专业 现状 对策 案例
下载PDF
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良芹 阮殿旭 《职业技术》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基础,以高职机械类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提出高职坚持顶层设计“三全育人”机制,合理配置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制定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基础,以高职机械类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提出高职坚持顶层设计“三全育人”机制,合理配置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制定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课课程思政;搭建专业与思政贯通的教育平台,强化专业课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育人机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机械类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相互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