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作者 孔晓红 王超 宁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151-153,156,共4页
针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电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机电类专业特色及目前存在的人才培养特点不鲜明、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等问题,在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从... 针对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电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机电类专业特色及目前存在的人才培养特点不鲜明、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等问题,在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从调整专业结构、转变教育理念、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全方位多视角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在机电类专业实现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机电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工科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
作者 张淼 雷经发 +2 位作者 李永玲 孙虹 赵汝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3期0141-0144,共4页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地方工科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及成果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从丰富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优化工程实践教学评价...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地方工科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及成果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从丰富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优化工程实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索地方工科院校机电类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优化方法与途径。在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上更好地服务支撑区域相关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发展 地方工科院校 机电类专业 工程实践教学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3
作者 刘建华 《职业》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职业教育已经跨入“双高”建设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为例,介绍该校在职教联盟、专业设置、人培方案、教学模式、产教平台等... 职业教育已经跨入“双高”建设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为例,介绍该校在职教联盟、专业设置、人培方案、教学模式、产教平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为同类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建设发展提供“舟山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产教融合 机电类专业
下载PDF
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4
作者 罗文武 李露路 卞琴 《家电维修》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制造行业的日新月异,这对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人综合实力的提升,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提供保障。然而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制造行业的日新月异,这对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人综合实力的提升,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提供保障。然而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当前阶段的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进而制定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创新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机电类专业 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设计与应用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敏 郝双双 宫丽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21,共3页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担负着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应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机械设计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课程...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担负着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应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机械设计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四个结合”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改革六个方面,探索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资源体系建设模式,实现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 机械设计与应用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积极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单欣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44,共4页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教育理念融入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探索和激发学...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教育理念融入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探索和激发学生个人潜能,对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结合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实际,分析了积极教育理念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教育理念在专业实践中应用的实现路径,以期激发学生积极求知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教育 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忠仕 梁东确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当今时代,企业更青睐于复合型人才。在“1+X”证书制度下,改革高职院校机电类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因此...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当今时代,企业更青睐于复合型人才。在“1+X”证书制度下,改革高职院校机电类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1+X”证书制度,制定出与机电专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机电类专业的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机电专业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供相关专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劳动教育研究
8
作者 陆中宏 成咏华 +1 位作者 王亚敏 赵辉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正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机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正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机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明确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五个策略,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条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 三全育人 实施策略 机电类专业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以池州学院为例
9
作者 张勋友 孙佐 张玉峰 《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实践教学要求,以池州学院为例,对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 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实践教学要求,以池州学院为例,对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构建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应用型高校 机电类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6S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10
作者 金志刚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过程推行6S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推行6S管理不深入和不持久的现状,查摆原因,提出“一项制度引领,两个阶段实施,三个层面宣传,四项举措保障,五维评...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过程推行6S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推行6S管理不深入和不持久的现状,查摆原因,提出“一项制度引领,两个阶段实施,三个层面宣传,四项举措保障,五维评价约束”为模式的职业院校机电类实践教学6S管理推行长效机制。“一项制度引领”即制定严谨、完善,能激发潜力和活力的《6S管理推行管理办法》,引领6S管理实施的一系列活动;“两个阶段实施”即将推行阶段分为“人造环境”和“环境育人”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制定各阶段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三个层面宣传”即在全面实施6S管理之前做好任课教师、上课学生和实训室管理员等三个层面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四项举措保障”即成立6S管理领导小组,形成组织保障,开发6S管理评价软件,形成技术保障,建立6S管理奖励办法,形成激励保障,制定6S管理评价标准,形成品质保障;“五维评价约束”即建立五维评价体系,形成6S领导小组、6S质量推进小组、任课教师、上课班级和实训室管理员的相互约束机制。通过列举推行效果,验证长效机制的有效性。文章为职业院校推行6S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机电类专业 实践教学 6S管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以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与实践课程为例
11
作者 李俊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12期182-184,共3页
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忽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因此,文章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探索出一套着力线上学习平台,关注学生个... 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忽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因此,文章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基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探索出一套着力线上学习平台,关注学生个体动态发展,旨在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双元一主体,三线三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机电类专业 职业核心素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群霞 叶泽清 《现代农机》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我国高职院校正处于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1+X”证书制度的提出与实施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改革的方向,确立了高职院校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深化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整体布局。机... 我国高职院校正处于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1+X”证书制度的提出与实施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改革的方向,确立了高职院校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深化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整体布局。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基础,针对“1+X”证书制度进行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理论参考意义。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及当下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究“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从而为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制造强国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改革 机电类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本硕一体化”职教教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机电类专业科教产教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为例
13
作者 于强 蔡玉俊 +1 位作者 周兰菊 刘新钰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12期73-78,共6页
分析“本硕一体化”职教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以机电类“本硕一体化”职教教师培养为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共建创新联合体——基于“三元制”构建“四层次、六阶段”的科教产教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以期... 分析“本硕一体化”职教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以机电类“本硕一体化”职教教师培养为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共建创新联合体——基于“三元制”构建“四层次、六阶段”的科教产教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以期完善职教教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职教教师复合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一体化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 机电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虹 《教师》 2023年第23期78-80,共3页
结合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背景可知,良好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文章从创新能力培养内涵出发,分析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对专业育人、学生就业等的重要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探索了机电类专业学生创... 结合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背景可知,良好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文章从创新能力培养内涵出发,分析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对专业育人、学生就业等的重要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探索了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提出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打造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和加强创新教育教学保障等策略。文章作者认为,在做好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类专业 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PDF
高职机电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选择——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5
作者 王信锐 毛建兰 李亚明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84-87,共4页
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机电类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作为遵义地区高职院校,遵义职业技术... 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机电类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作为遵义地区高职院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服务贵州省“四新”“四化”和遵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通过研究国家双高校、贵州双高校和遵义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提出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 高质量发展 方向 路径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陈祥芬 韩明刚 李锁牢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3期59-62,共4页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途径。文章结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校内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建设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进行了研究...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途径。文章结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校内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建设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应深化校企合作,可通过“引企驻校、引企入教”形式产教融合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机电类专业 实训基地
下载PDF
川东革命老区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李浩 严胜利 张春林 《时代汽车》 2023年第8期41-43,共3页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升级改造,企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标准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就川东革命老区产...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升级改造,企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标准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就川东革命老区产教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进行了构思,并对校企双方实施深度产教融合的措施进行了说明。该文相关知识内容,可以为相关职业院校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机电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18
作者 曾丽颖 韦小芬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1期41-43,共3页
文章基于数字化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兼容;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成效不足;专业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专业实训设备更新缓慢;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探索了数字孪生... 文章基于数字化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兼容;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成效不足;专业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专业实训设备更新缓慢;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探索了数字孪生技术对于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关注数字化背景下机电类行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整合机电类课程内容,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数字孪生技术的实训资源;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云实训”,为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机电类专业 课程改革 混合式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在高职机电类专业中的实施分析
19
作者 霍洪双 吴慧君 牛林林 《现代农机》 2023年第3期109-110,共2页
在2019年提出并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该证书制度是国家新开发的一种资历框架结构。文章探讨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背景与含义,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分析当前制度实... 在2019年提出并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该证书制度是国家新开发的一种资历框架结构。文章探讨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背景与含义,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分析当前制度实施的现状及原因,并针对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电类专业 “1+X”证书制度 现状分析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的研究
20
作者 梁云 蒋艺萍 +1 位作者 谢其琪 徐玉娟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6期150-153,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机电类专业是高职院校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受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面临挑战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做好...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机电类专业是高职院校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受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面临挑战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做好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不容忽视。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未建成、就业服务时间安排有局限、就业指导设置内容待拓宽的问题。对此,把学生就业融入“大思政”格局,勠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必定会为解决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以“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分析的视角,梳理其与学生就业工作有关的因素,探究解决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出通过拓展主体维度合力育人、贯穿时间维度长效育人、融通空间维度协同育人的方式,确保就业工作的协作、长效和融通,提升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拓宽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道路,进而构筑起就业育人新格局,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就业工作 机电类专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