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氯醛杀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郭健莲 王庆芬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考察水合氯醛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考察水合氯醛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结果2.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 目的考察水合氯醛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考察水合氯醛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结果2.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3.00;5.0%以上的水合氯醛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灭菌对数值均>3.00;5.0%和7.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均<3.00,但是提高水合氯醛的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后其杀灭对数值均>3.00。结论水合氯醛的杀菌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0%~10.0%水合氯醛经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用于临床外科的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杀菌活性
原文传递
N-(苯基)噻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时锦超 +5 位作者 胡勇 廖灿 王美美 朱祥 余林花 李俊凯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为了寻求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的绿色、高效新型杀菌剂,以苯甲腈、3-溴丙酮酸乙酯和不同取代苯胺为原料,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合成了12个N-(苯基)噻唑酰胺类衍生物(6a~6l)。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MSI)表征。杀菌活... 为了寻求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的绿色、高效新型杀菌剂,以苯甲腈、3-溴丙酮酸乙酯和不同取代苯胺为原料,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合成了12个N-(苯基)噻唑酰胺类衍生物(6a~6l)。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MSI)表征。杀菌活性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白芨白绢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c和6l对水稻稻瘟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0.015 mmol/L和0.020 mmol/L,优于对照药剂申嗪霉素(EC_(50)=0.031 mmol/L),其作为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的新型杀菌剂,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Thiasporine A
下载PDF
香草醛异[口恶]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童 朱长恒 +1 位作者 蒋禹 赵汗青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杀菌活性更好的绿色农药。选用天然产物香草醛作为基本原料,引入五元杂环异[口恶]唑结构,首次设计并合成了28个香草醛异[口恶]唑类衍生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认。测试了所有目标衍生物对烟...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杀菌活性更好的绿色农药。选用天然产物香草醛作为基本原料,引入五元杂环异[口恶]唑结构,首次设计并合成了28个香草醛异[口恶]唑类衍生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认。测试了所有目标衍生物对烟草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草茎点霉菌(Phoma herbarum)6种广谱菌的杀菌活性。杀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50μg/mL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6种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2-甲氧基-4-(5-苯基异[口恶]唑-3-基)苯乙酸酯对6种真菌的抑菌活性整体良好,对玉米圆斑病菌等3种菌的抑菌活性超过对照组百菌清;2-甲氧基-4-(5-(4-乙基苯基)异唑-3-基)苯酚对烟草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率可以达到93%。初步构效关系表明,对活性片段香草醛上的酚羟基进行乙酰化衍生,有助于提高化合物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异[口恶]唑 合成 百菌清 杀菌活性
下载PDF
葡萄糖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4
作者 王伟成 李欣雨 赵汗青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为开发结构新颖、活性高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以呋喃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活性基团噻唑,设计并合成了29个葡萄糖噻唑类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确认,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甜瓜枯... 为开发结构新颖、活性高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以呋喃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活性基团噻唑,设计并合成了29个葡萄糖噻唑类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确认,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甜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胶孢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串珠镰刀病菌等6种病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目标化合物对供试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番茄枯萎病菌、胶孢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在50%以上;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好,尤其是化合物F-4,表现出90.3%的抑制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噻唑 合成 杀菌活性
下载PDF
吡嗪酰胺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5
作者 王刚 梁爽 +4 位作者 单忠刚 英君伍 吕亮 李斌 杨辉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8,共8页
以取代吡嗪酸和2-甲基-3-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16个吡嗪酰胺类似物(化合物1~16),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吡嗪酰胺类似物浓度为6.25 mg/L时对玉米锈病具有... 以取代吡嗪酸和2-甲基-3-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16个吡嗪酰胺类似物(化合物1~16),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吡嗪酰胺类似物浓度为6.25 mg/L时对玉米锈病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5,7,8,15和16对玉米锈病的杀菌活性为100%.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化合物16通过氢键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TRP-173相互作用,这可以解释化合物16与目标蛋白之间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6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杀菌剂候选物,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对玉米茎腐病的杀菌活性
6
作者 韩旭 王秀平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6期148-151,共4页
玉米茎腐病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茎腐病,本次研究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对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进行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表征... 玉米茎腐病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茎腐病,本次研究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对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进行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表征,并对禾谷镰孢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主要包括菌丝生长速率试验以及生物产量试验。其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扫描电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进行表征,证明了吡唑醚菌酯成功吸附在了氧化石墨烯上,且负载前后无明显特征峰的变化,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在菌丝生长速率试验中,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的共毒系数为257.55;孢子萌发试验中,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的共毒系数为189.42,对禾谷镰孢菌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氧化石墨烯-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表现出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 玉米茎腐病 禾谷镰孢菌 杀菌活性
下载PDF
糖基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7
作者 樊艳艳 李欣雨 +1 位作者 李世豪 赵汗青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1期951-962,共12页
为开发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杀菌剂,以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噻唑环,设计并合成了28个糖基噻唑类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将所有化合物对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aphanidermatum)、草莓炭疽病菌(Deu... 为开发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杀菌剂,以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噻唑环,设计并合成了28个糖基噻唑类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将所有化合物对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aphanidermatum)、草莓炭疽病菌(Deuteromycotin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层出镰刀病菌(Fusarium)和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6种农业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给药浓度为50μg/mL下,所有化合物对6种病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B10对瓜果腐霉病菌的抑制率可达到98.54%,效果优于百菌清的93.75%;化合物B12对辣椒疫霉病的抑制率可达85.38%,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噻唑 杀菌活性 合成 杀菌
下载PDF
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及其应用
8
作者 朱彬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80,共15页
噻唑类化合物是优良的杀菌剂。作者根据具有杀菌活性噻唑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介绍了这类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述了部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关键词 噻唑化合物 农药 杀菌活性 分类 应用
下载PDF
1,2,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钰 王锋 +3 位作者 裴鸿艳 刘东东 张静 张立新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618-622,751,共6页
为了研发新型高效的杀菌剂,并对合成工艺和杀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骨架跃迁的设计策略,以对氰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1,2,4-噁二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生物活... 为了研发新型高效的杀菌剂,并对合成工艺和杀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骨架跃迁的设计策略,以对氰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1,2,4-噁二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质量浓度为6.25 mg·L^(-1)时,化合物A、B和C1对大豆锈病的抑菌率分别为90%、100%和95%;当质量浓度低至3.125 mg·L^(-1)时,化合物B和C1对大豆锈病仍有高达90%、80%的抑菌率;且化合物C1在质量浓度0.782 5 mg·L^(-1)时仍有轻微的抑菌活性。活性化合物A和B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或候选杀菌剂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且化合物C1的化学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噁二唑 策略 合成 杀菌活性 大豆锈病
下载PDF
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测定
10
作者 高青青 李浩彤 +4 位作者 霍静蕾 王彤萱 王凯 霍静倩 张金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110,共7页
本试验采用“一锅法”合成6个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结构均经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验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性进行评价。在100μg/mL浓度下化合物3a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为80.3%;化合物3a和3f对禾谷丝核菌的抑制... 本试验采用“一锅法”合成6个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结构均经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验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性进行评价。在100μg/mL浓度下化合物3a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为80.3%;化合物3a和3f对禾谷丝核菌的抑制率为80%左右,优于阳性对照药剂三唑酮、氰烯菌酯和啶酰菌胺(P<0.05);化合物3a、3e和3f对黄瓜灰霉病的抑制率均在84%以上,与阳性对照相当。然后对化合物进行EC_(50)的测定,化合物3a对禾谷丝核菌EC_(50)为3.290μg/mL,优于对照药剂吡唑醚菌酯(P<0.05)。化合物3e和3f对黄瓜灰霉病EC_(50)值分别为7.408和9.662μg/mL,与阳性对照效果相当(P>0.05)。在100μg/mL浓度下评估了化合物3a、3e和3f对黄瓜灰霉病的活体防治效果,其中化合物3a防效达90%,与对照药剂啶酰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效果相当(P>0.05)。本研究对新型杀菌活性化合物发现和新型杀菌作用靶标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 设计合成 杀菌活性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杀菌活性
11
作者 杨东沛 张媛媛 +3 位作者 叶火春 辜柳霜 冯岗 张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45-50,共6页
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是山竹果皮中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多样的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为探明α-倒捻子素的农用杀细菌活性,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并对抑制效果较好的病原细菌采用平板菌落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盆栽试验。... 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是山竹果皮中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多样的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为探明α-倒捻子素的农用杀细菌活性,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并对抑制效果较好的病原细菌采用平板菌落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α-倒捻子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分别为35.93和27.58 mg/L,同时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具有较强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因此,α-倒捻子素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农用抑菌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杀菌活性 植物病原细菌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下载PDF
新型含支链醚结构的甲氧基嘧啶甲酰胺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12
作者 孙昌兴 李鹏辉 +2 位作者 张欢 张福豪 姜林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本研究以1-(2-硝基苯基)乙醇、溴代烃、4-甲氧基嘧啶-5-甲酸和2-甲氧基嘧啶-4-甲酸为原料,通过醚化、还原以及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2-(1-烃氧乙基)苯基)-甲氧基嘧啶甲酰胺。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部分化合物在100 mg/L时对3种植... 本研究以1-(2-硝基苯基)乙醇、溴代烃、4-甲氧基嘧啶-5-甲酸和2-甲氧基嘧啶-4-甲酸为原料,通过醚化、还原以及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2-(1-烃氧乙基)苯基)-甲氧基嘧啶甲酰胺。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部分化合物在100 mg/L时对3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中等杀菌活性:化合物6c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79.6%,6d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73.5%,6b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1.8%。该研究结果为探索新型的SDHI抑制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 酰胺 杀菌活性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奈替米星体内外杀菌活性与给药方案研究
13
作者 孙淑娟 张世玲 +2 位作者 于振海 李宏建 苏乐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通过测定奈替米星 (NTM )的体内、外杀菌活性及血药浓度 ,观察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优选其最佳给药方案。方法 :血药浓度用TDx(荧光偏振免疫法 )测定。体内、外杀菌活性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结果 :NTM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 目的 :通过测定奈替米星 (NTM )的体内、外杀菌活性及血药浓度 ,观察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优选其最佳给药方案。方法 :血药浓度用TDx(荧光偏振免疫法 )测定。体内、外杀菌活性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结果 :NTM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给予NTM ,OD给药 (qd) ,其谷浓度均低于 2 μg/ml,较TD给药(bid)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而其峰浓度较TD给药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1)。除绿脓假单胞菌外 ,NTMqd给药对其他 3种菌峰时体内杀菌活性 (SBA)均≥ 1∶8,且较TD给药有显著性增强。qd给药组患者给药前后Cr,BUN没有变化 ,而TD给药组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Cr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结论 :奈替米星对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NTMOD比TD给药能够获得较强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替米星 体外杀菌活性 体内杀菌活性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9
14
作者 吴新安 花日茂 +1 位作者 岳永德 朱有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本文综述了目前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 ,阐述了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并提出了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活性物质 抗菌杀菌活性 植物资源 有效成分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杨征敏 吴文君 +1 位作者 王明安 周文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从2 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 ,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 Bip olaris maydis孢子萌发的 EC50 分... 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从2 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 ,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 Bip olaris maydis孢子萌发的 EC50 分别为 2 2 .2 7、53.32、16 9.2 9mg/L。其中麝香草酚为首次在卫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假种皮 成分 杀菌活性 结构分析 杀菌
下载PDF
丁香菌酯(SYP-3375)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淼 刘长令 +3 位作者 张明星 关爱莹 张弘 司乃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合环、缩合等反应制得新型化合物(E)-2-[2-(3-正丁基-4-甲基-2-氧代-7-色烯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丁香菌酯(SYP-3375),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试...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合环、缩合等反应制得新型化合物(E)-2-[2-(3-正丁基-4-甲基-2-氧代-7-色烯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丁香菌酯(SYP-3375),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菌酯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效均低于对照药剂;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丁香菌酯对黄瓜霜霉病在有效成分剂量100g/hm2下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和嘧菌酯相当;对小麦白粉病在有效成分剂量50和200g/hm2下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或与之相当。初步的毒性数据表明丁香菌酯属低毒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菌酯 SYP-3375 合成 杀菌活性
下载PDF
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Cu(Ⅱ)、Zn(Ⅱ)、Ni(Ⅱ)、Fe(Ⅱ)的合成和表征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祝心德 乐芝凤 +2 位作者 吴自慎 严振寰 王成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氨基硫脲类配合物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我们合成了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与Cu、Ni、Zn、Fe形成的配合物,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多种光谱的图谱解析,推断出它们的组成和配位状态,还进行了超氧自由基的抑制率实验及杀菌活性研究。
关键词 氨基硫脲 络合物 杀菌活性 CU ZN
下载PDF
马来松香酸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许雪棠 冷芳 +3 位作者 段文贵 岑波 董淑求 王伟昆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9,共7页
以马来松香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和肼解反应制备了马来松香酸酰肼(3),3与取代苯甲醛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马来松香酸酰腙类化合物4a~4k,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以马来松香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和肼解反应制备了马来松香酸酰肼(3),3与取代苯甲醛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马来松香酸酰腙类化合物4a~4k,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下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e(R=4-CH3OC6H4)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抑制率达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酸 酰腙 合成 杀菌活性
下载PDF
孜然种子中杀菌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林峰 冯俊涛 +1 位作者 张兴 张应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以小麦白粉病菌Blumer gramin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ispora cubensi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oleracea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6种病... 以小麦白粉病菌Blumer gramin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ispora cubensi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oleracea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6种病原菌为指示菌种,对孜然种子中的杀菌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活性测定。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从孜然种子乙醇浸膏石油醚萃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等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枯茗酸(对异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 benzoic acid)和枯茗醛(对异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 benzaldehyde)。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的毒力,其中枯茗醛对两种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093和15.40mg/L,枯茗酸的EC50值分别为7.298和19.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 杀菌活性 枯茗酸 枯茗醛 植物源杀菌
下载PDF
小花假泽兰茎叶中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余鑫平 冯俊涛 +2 位作者 刘晓明 庄世宏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1006,共6页
以小麦纹枯病原菌为指示菌种,采用活性跟踪法,从小花假泽兰(M ikan ia m icrantha H.B.K.)茎叶中分离出1种对黄瓜霜霉、黄瓜炭疽、小麦赤霉和玉米大斑4种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物质,在供试浓度为0.50 m g.mL-1时,对黄瓜炭疽... 以小麦纹枯病原菌为指示菌种,采用活性跟踪法,从小花假泽兰(M ikan ia m icrantha H.B.K.)茎叶中分离出1种对黄瓜霜霉、黄瓜炭疽、小麦赤霉和玉米大斑4种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物质,在供试浓度为0.50 m g.mL-1时,对黄瓜炭疽、小麦赤霉、玉米大斑3种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70%以上.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灰霉病原菌的EC50为0.039 m g.mL-1,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供试浓度为2 000 m g.k-g 1时,治疗作用和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到了68.6%和48.7%,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速克灵的防效.经熔点测定、IR、M S1、HNM R1、3CNM R分析,鉴定该化合物为豆甾醇,其为首次从小花假泽兰茎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假泽兰 杀菌活性 豆甾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