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对杀虫剂和转Bt基因植物的抗性进化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彭羽佳 李文萃 刘勇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1,共12页
为防治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采取了喷施杀虫剂和种植转Bt基因抗虫植物等措施。然而,杀虫剂的大规模使用和转Bt基因抗虫植物的大面积连续种植使得一些靶标昆虫产生了抗性进化,这不仅影响防治效果,而且还影响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 为防治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采取了喷施杀虫剂和种植转Bt基因抗虫植物等措施。然而,杀虫剂的大规模使用和转Bt基因抗虫植物的大面积连续种植使得一些靶标昆虫产生了抗性进化,这不仅影响防治效果,而且还影响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综述了昆虫对化学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和转Bt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昆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进化机制主要是靶标位点敏感性下降和解毒酶系活性增强;对微生物杀虫剂的抗性进化机制主要是免疫系统激活和共生菌群变化;对转Bt基因植物的抗性进化机制主要是昆虫中肠结合受体基因突变或表达下调和中肠蛋白酶活性降低。为了减缓昆虫抗性进化和提高杀虫剂效率,未来建议减少使用化学杀虫剂,合理利用杀虫谱广和活性高的微生物杀虫剂以及抗虫植物等方法系统治理农业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防治 化学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 转Bt基因植物 抗性机制
下载PDF
安徽庐江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不同杀虫剂对其田间防效评价
2
作者 张帅 叶文男 +3 位作者 刘兆宇 吴向辉 孙俊铭 高聪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06,360,共5页
近年来,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为筛选可防控褐飞虱的高效药剂,2020年-2022年采用稻茎浸渍法连续测定了安徽省庐江县褐飞虱种群对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等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并在庐江县开展... 近年来,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为筛选可防控褐飞虱的高效药剂,2020年-2022年采用稻茎浸渍法连续测定了安徽省庐江县褐飞虱种群对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等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并在庐江县开展了不同药剂对褐飞虱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抗性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2022年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始终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4.6~154.4倍),对呋虫胺的抗性从中等水平上升至高水平(抗性倍数77.7~157.2倍),对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氟啶虫胺腈抗性倍数21.3~64.5倍、烯啶虫胺抗性倍数14.6~22.6倍),对三氟苯嘧啶处于敏感状态。庐江单季稻试验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高剂量下,20%三氟苯嘧啶WG、10%异唑虫嘧啶SC等介离子杀虫剂对褐飞虱速效性和持效性表现较好,除了药后1 d 20%三氟苯嘧啶WG防效为74.72%外,2种药剂3~14 d的防效都在80%以上;50%烯啶虫胺SG、22%氟啶虫胺腈SC防效次之,药后1 d防效在67.63%~71.61%,药后3 d至7 d防效有所提高,为77.16%~84.13%,而药后14 d防效降为71.52%~75.77%;50%吡蚜酮WG药后1~7 d防效均在约70%,而药后14 d下降为62.12%;20%氟啶虫酰胺SC、20%呋虫胺WG、10%醚菊酯SC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表现较差,药后1~14 d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下。结合室内抗药性监测和田间防治效果,说明三氟苯嘧啶等介离子类杀虫药剂作为新型杀虫剂品种,可与新烟碱类、吡蚜酮及其混剂交替轮换使用,用于抗药性褐飞虱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抗性监测 褐飞虱 田间药效
下载PDF
石家庄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3
作者 庞志钊 崔亚婧 +2 位作者 鲁乾 赵树青 翟士勇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家蝇对甲基吡恶磷、氯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LD_(50)分别为0.3835、0.3297、0.1786、0.0436μg/♀;家蝇对上...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家蝇对甲基吡恶磷、氯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LD_(50)分别为0.3835、0.3297、0.1786、0.0436μg/♀;家蝇对上述药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1.69、38.34、3.78、14.06。结论需要持续开展家蝇抗药性监测,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选择低抗性的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点滴法 杀虫剂 抗性
原文传递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田间药效评价
4
作者 苑士涛 李梦瑶 +2 位作者 葛亚菲 李旭昭 魏国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36-138,192,共4页
[目的]明确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田间防效及最适药剂用量。[方法]采用喷雾处理对美国白蛾盛发前期三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1.2%烟碱·苦参碱乳油6、8、12 mg/L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为87.83%~92.61%,药... [目的]明确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田间防效及最适药剂用量。[方法]采用喷雾处理对美国白蛾盛发前期三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1.2%烟碱·苦参碱乳油6、8、12 mg/L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为87.83%~92.61%,药后14 d防效达到最高,为95.85%~97.99%。1.5%苦参碱可溶液剂、0.5%虫菊·苦参碱可溶液剂药后14 d防效达到最佳,分别为84.62%~95.13%、89.14%~91.93%。[结论]1.2%烟碱·苦参碱乳油推荐有效成分含量6~12 mg/L对美国白蛾盛发前期三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可大面积推广使用。0.5%虫菊·苦参碱可溶液剂和1.5%苦参碱可溶液剂在防治时也可进行交替使用,对杨树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植物源杀虫剂 美国白蛾 田间防效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5
作者 杨斌 郑嘉诚 阎雄飞 《农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筛选出防治绿盲蝽(Apolyguslucorum)高效、低毒和安全的杀虫剂,为绿盲蝽的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食料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噻虫嗪、阿维菌素、苦参碱、鱼藤酮和蛇床子素,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及田... 筛选出防治绿盲蝽(Apolyguslucorum)高效、低毒和安全的杀虫剂,为绿盲蝽的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食料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噻虫嗪、阿维菌素、苦参碱、鱼藤酮和蛇床子素,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均随杀虫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对绿盲蝽的毒力大小顺序为:噻虫嗪>阿维菌素>苦参碱>鱼藤酮>蛇床子素,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豆田用药3d后,300mg/L噻虫嗪和600mg/L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效均已达到75%以上。在绿豆田用药7d后,600mg/L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300 mg/L噻虫嗪和1000 mg/L阿维菌素,田间防效均超过70%,1600 mg/L苦参碱田间防治效果为58.94%,1600 mg/L鱼藤酮和1600 mg/L蛇床子素田间防效约为50%。5种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防治效果,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对绿盲蝽防治效果较好,建议用于绿盲蝽大田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杀虫剂 室内毒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晓峰 郭明明 樊继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49,共6页
为掌握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毒力及对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浸渍法使用4种药剂梯度浓度溶液处理豆天蛾3龄幼虫,统计药后12、24、36 h的幼虫死亡率,计算不同药剂不同药后时间的半致死... 为掌握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毒力及对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浸渍法使用4种药剂梯度浓度溶液处理豆天蛾3龄幼虫,统计药后12、24、36 h的幼虫死亡率,计算不同药剂不同药后时间的半致死浓度(LC_(50));并用4种药剂亚致死浓度(LC_(25))处理幼虫后,测定药后0、12、24、36 h的3种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处理幼虫12 h后,LC_(50)依次为15.83、39.49、2.64、58.64 mg/L;处理幼虫24 h后,LC_(50)依次为3.55、3.46、1.19、33.91 mg/L;处理幼虫36 h后,LC_(50)依次为1.91、1.33、1.25、24.40 mg/L。敌敌畏处理幼虫后12 h的LC_(50)是药后24、36 h的4.46、8.29倍;同样地,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分别为(11.41、29.69)倍、(2.22、2.11)倍和(1.73、2.40)倍。4种药剂处理幼虫后12、24、36 h,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发生改变。经敌敌畏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CarE活性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CYP450活性先下降再升高;经吡虫啉处理后,幼虫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趋平,Car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YP450活性逐渐上升;经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Car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YP450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经虫螨腈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rE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稳定,CYP450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天蛾 杀虫剂 毒力 解毒酶活性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花卉中7种常见杀虫剂的含量
7
作者 徐倩 孙志洪 +2 位作者 路瑞娟 郭伟伟 倪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提出了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提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花卉中三氯杀螨醇、腈菌唑、对甲抑菌灵、环氟菌胺、抗蚜威、杀螟硫磷和啶虫丙醚等7种杀虫剂含量的方法。在10 g食用花卉样品中加入20 mL乙腈和一个萃取包(4 g无... 提出了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提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花卉中三氯杀螨醇、腈菌唑、对甲抑菌灵、环氟菌胺、抗蚜威、杀螟硫磷和啶虫丙醚等7种杀虫剂含量的方法。在10 g食用花卉样品中加入20 mL乙腈和一个萃取包(4 g无水硫酸镁、1 g氯化钠、1 g柠檬酸钠、0.5 g柠檬酸二钠)。振摇后加入净化剂(500 mg硫酸镁、150 mg N-丙基乙二胺和15 mg石墨化碳黑),按照程序进行自动提取、净化。离心,上清液氮吹至近干,用丙酮溶解残留物。溶液中的目标物用Rtx-5MS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显示:7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在0.005~5.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076~0.029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2%~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0%。方法用于9批食用花卉样品的分析,三氯杀螨醇检出率较高,仅有一批样品中的检出量(0.013 mg·kg^(-1))超过其测定下限(0.0076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杀虫剂 食用花卉
下载PDF
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雌雄成虫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差异研究
8
作者 高静 吴承媛 李秀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0,共5页
采用稻苗浸渍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雌雄成虫的生物活性,以期明确这2种稻飞虱对杀虫剂敏感性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烯啶虫胺对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的LC_(50)分别是... 采用稻苗浸渍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雌雄成虫的生物活性,以期明确这2种稻飞虱对杀虫剂敏感性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烯啶虫胺对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的LC_(50)分别是其雄成虫的2.88倍和3.09倍,说明雄成虫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均高于雌成虫。三氟苯嘧啶对灰飞虱雌成虫的LC_(50)是其雄成虫的1.79倍。2种飞虱雌雄成虫对其他几种药剂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2种飞虱的雌成虫体型均大于雄成虫,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体重分别是雄虫的1.88倍和1.85倍。综上,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对烯啶虫胺和三氟苯嘧啶的敏感性存在性别差异,但个体大小差异并不是雌雄虫对杀虫剂敏感性不同的唯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白背飞虱 杀虫剂 敏感性 性别
下载PDF
武汉地区草地贪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9
作者 杨帆 望勇 +4 位作者 蔡定军 周利琳 司升云 骆海波 王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1,共6页
为明确入侵武汉地区草地贪夜蛾对农业农村部推荐使用的6种主打防控药剂的敏感性,采用浸叶法测定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和室内对照种群3龄幼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4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 为明确入侵武汉地区草地贪夜蛾对农业农村部推荐使用的6种主打防控药剂的敏感性,采用浸叶法测定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和室内对照种群3龄幼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4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4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其中对甲维盐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敏感性较高,药剂处理48 h后LC50值分别为0.035、0.118 mg/L;其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和4氯虫酰胺,LC50值分别为4.006、5.015 mg/L;对虫螨腈和茚虫威的敏感性较低,LC50值分别为10.434、71.403 mg/L。6种药剂对田间种群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是室内对照种群的1.40、1.55、3.88、3.51、4.94、1.50倍。说明武汉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对甲维盐和2基多杀菌素较敏感,对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和4氯酰胺的抗性水平有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在湖北武汉地区针对草地贪夜蛾制定合理的药剂轮换和药剂复配策略,以延长农药的田间使用寿命,并指导科学防控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敏感性 抗药性 武汉地区
下载PDF
增效醚及增效胺对3种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
10
作者 关彩玲 赖云燕 +2 位作者 唐丽萍 吴鹰花 朱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通过测定增效醚(PBO)和增效胺(MGK264)对3种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为增效剂在德国小蠊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不同比例下增效剂对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选取增效作用最佳的浓度... 目的 通过测定增效醚(PBO)和增效胺(MGK264)对3种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为增效剂在德国小蠊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不同比例下增效剂对杀虫剂防治德国小蠊的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选取增效作用最佳的浓度比例配制定量气雾剂,用圆筒法测定增效剂对杀虫气雾剂的增效作用。结果 2种增效剂对3种杀虫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且除了PBO对残杀威外,基本表现出增效效果与增效剂浓度呈正比的关系。其中,PBO分别与0.05%高效氯氰菊酯、0.05%右旋苯醚氰菊酯及0.05%残杀威混配后,最佳增效含量分别为0.4%、0.4%、0.025%;MGK264与3种杀虫剂混配最佳增效浓度均为0.4%。配制成杀虫气雾剂后,PBO对0.1%高效氯氰菊酯气雾剂、0.2%右旋苯醚氰菊酯气雾剂和0.5%残杀威气雾剂的增效比分别为17%、15%、33%,MGK264对这3种杀虫剂的增效比分别为9%、19%、20%。结论 PBO和MGK264可作为防治德国小蠊杀虫剂的理想增效剂产品,在家卫杀虫产品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增效剂 杀虫剂 增效比
原文传递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1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含量
11
作者 刘彭 郭礼强 +1 位作者 李亚静 王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提出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1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啉、氯噻啉、环氧虫啶、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含量的方法。5 mL过滤后的水样... 提出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1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啉、氯噻啉、环氧虫啶、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含量的方法。5 mL过滤后的水样用含1%(体积分数)甲酸的二氯甲烷溶液提取两次,合并下层提取液,氮吹至干,加入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1 mL体积比65:35的0.2%(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乙腈的混合溶液,涡旋后过0.22μm聚醚砜滤膜。以不同体积比的0.2%甲酸溶液-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后的11种目标物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2~0.08μg·L^(-1);在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11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62.1%~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5.0%~15%。方法用于8份自来水、4份河水和3份水库水样品分析,结果显示4份河水样品和2份水库水样品中检出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其余样品中均为检出目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新烟碱类杀虫剂 QUECHERS
下载PDF
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小薪甲的田间药效试验
12
作者 何玲 张建国 +1 位作者 白伟 王晖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近年来,猕猴桃小薪甲已成为陕西猕猴桃园发生的重要虫害之一。为解决猕猴桃小薪甲防治无药可用,常规防治药剂存在风险等问题,笔者在陕西省城固县猕猴桃园开展了两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小薪甲的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水乳剂和0.5... 近年来,猕猴桃小薪甲已成为陕西猕猴桃园发生的重要虫害之一。为解决猕猴桃小薪甲防治无药可用,常规防治药剂存在风险等问题,笔者在陕西省城固县猕猴桃园开展了两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小薪甲的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水乳剂和0.5%苦参碱水剂对猕猴桃小薪甲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苦皮藤素水乳剂5000~3000倍液用药3 d后,防治效果为78.74%~96.79%,用药7 d后防治效果为86.84%~99.65%;0.5%苦参碱水剂3000~1000倍液用药3 d后,防治效果为74.28%~89.03%,用药7 d后防治效果为85.73%~96.08%。猕猴桃幼果期,推荐1%苦皮藤素水乳剂按5000~3000倍液使用,与常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且具有持效期更长的优点;0.5%苦参碱水剂按3000~1000倍液使用,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常用化学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小薪甲 田间药效试验 植物源杀虫剂
下载PDF
常见杀虫剂的分类与科学选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默 《河北果树》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杀虫剂 分类 选用 有机磷类杀虫剂 有机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生物源杀虫剂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7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残留
14
作者 文凤伟 杨燕 陈静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技术富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氟幼脲、双苯氟脲等7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水样经活化后的HLB固相萃取小柱提取浓缩,用10m L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1∶1)洗脱柱,洗脱液氮吹至近干后加丙酮定容至1m... 建立了固相萃取技术富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氟幼脲、双苯氟脲等7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水样经活化后的HLB固相萃取小柱提取浓缩,用10m L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1∶1)洗脱柱,洗脱液氮吹至近干后加丙酮定容至1m L,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氟幼脲、双苯氟脲等7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5.00~40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在0.03~0.08μg·L^(-1)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0%~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1.3%~4.2%。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测试准确,可用于水中多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印度Insecticides公司推出杀虫剂Turner
15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3期51-51,共1页
印度Insecticides公司近日推出了新一代杀虫剂产品Turner(0.4%噻虫嗪+0.8%联苯菊酯GR),旨在为当地种植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蛴螬和白蚁防治新方案。Turner是一种新颖广谱性杀虫剂,有效成分为噻虫嗪和联苯菊酯,能够保护作物免受蛴螬和白蚁的... 印度Insecticides公司近日推出了新一代杀虫剂产品Turner(0.4%噻虫嗪+0.8%联苯菊酯GR),旨在为当地种植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蛴螬和白蚁防治新方案。Turner是一种新颖广谱性杀虫剂,有效成分为噻虫嗪和联苯菊酯,能够保护作物免受蛴螬和白蚁的危害,具有触杀、胃毒和驱避功效。Insecticides公司致力于引入最新的全球技术并推出新颖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性杀虫剂 联苯菊酯 保护作物 胃毒 蛴螬 白蚁防治 噻虫嗪 驱避
下载PDF
Vestaron的生物杀虫剂BASIN在墨西哥获得登记
16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3期47-47,共1页
美国Vestaron公司近日宣布,墨西哥卫生部COFEPRIS已批准其BASIN杀虫剂活性成分的登记。在2周前,这一杀虫剂获得了美国环保署的登记。BASIN杀虫剂的多肽有效成分是由蜘蛛毒液改良而获得的活性成分,这款突破性的产品旨在有效控制靶标害虫... 美国Vestaron公司近日宣布,墨西哥卫生部COFEPRIS已批准其BASIN杀虫剂活性成分的登记。在2周前,这一杀虫剂获得了美国环保署的登记。BASIN杀虫剂的多肽有效成分是由蜘蛛毒液改良而获得的活性成分,这款突破性的产品旨在有效控制靶标害虫,对授粉昆虫、工人、益虫和当地生物安全。该产品为种植者提供了优异的功效,在控制害虫的同时,有助于抗性治理,并减少对合成化学品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粉昆虫 抗性治理 生物杀虫剂 美国环保署 靶标害虫 活性成分 控制害虫 墨西哥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大葱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效
17
作者 王梦斐 薛玮 +1 位作者 刘建生 吴方 《湖北植保》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为筛选防治大葱上甜菜夜蛾的理想药剂,选取市售常见杀虫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甲维·茚虫威、甲维·氟铃脲、甲维·除虫脲和甲维·虫螨腈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性,药后14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甲... 为筛选防治大葱上甜菜夜蛾的理想药剂,选取市售常见杀虫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甲维·茚虫威、甲维·氟铃脲、甲维·除虫脲和甲维·虫螨腈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性,药后14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甲维·茚虫威的防效最好,为96.7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甲维·除虫脲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药后1 d的防效80%以上;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几种药剂中的防效和持效性都较差,药后14 d的防效为66.45%。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优先选择甲维·茚虫威、甲维·氟铃脲、甲维·除虫脲和甲维·除虫脲作为应急防控用药,注意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大葱 甜菜夜蛾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云南樟包裹杀虫剂防治蚧壳虫研究
18
作者 陈兴荣 薛泽梅 +2 位作者 曹冬晴 李培仙 马晓宇 《花卉》 2024年第8期181-183,共3页
为解决园林绿化管养中危害高大乔木害虫蚧壳虫的防治,以昆明市安宁地区常绿高大乔木云南樟防治蚧壳虫为例,对实验区域存在蚧壳虫危害的多个规格的云南樟,采用毛毡浸湿内吸型杀虫剂氧化乐果药液后包裹在云南樟树杆上,形成100~120cm高的... 为解决园林绿化管养中危害高大乔木害虫蚧壳虫的防治,以昆明市安宁地区常绿高大乔木云南樟防治蚧壳虫为例,对实验区域存在蚧壳虫危害的多个规格的云南樟,采用毛毡浸湿内吸型杀虫剂氧化乐果药液后包裹在云南樟树杆上,形成100~120cm高的药物接触面,让药液渗透到树皮内,被树木吸收形成有毒汁液,被输送到树木各个部位,蚧壳虫吸食有毒的树木汁液被毒杀致死,从而减少或消除蚧壳虫对树木的危害。以期为园林绿化管养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樟 蚧壳虫 杀虫剂
下载PDF
助剂在杀虫剂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妍 赵红盈 +2 位作者 李玉泉 石春玲 梁新宇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助剂是杀虫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杀虫剂中助剂的种类繁多,对助剂在杀虫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更高效低量地使用杀虫剂,为以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杀虫剂中助剂的不同类型,对近些年助剂在杀虫剂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 助剂是杀虫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杀虫剂中助剂的种类繁多,对助剂在杀虫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更高效低量地使用杀虫剂,为以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杀虫剂中助剂的不同类型,对近些年助剂在杀虫剂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得出杀虫剂中添加助剂后的防治效果为植物油助剂>有机硅助剂>矿物油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助剂 矿物油助剂 植物油助剂 杀虫剂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松树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
20
作者 马甫林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探索松褐天牛有效防治药剂,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5个杀虫剂处理,分别为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40%噻虫嗪悬浮剂、6%联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25%氟氰·噻虫胺微囊悬浮剂、15%吡虫啉微囊悬浮剂,研究了对松褐天牛的防治... 为探索松褐天牛有效防治药剂,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5个杀虫剂处理,分别为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40%噻虫嗪悬浮剂、6%联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25%氟氰·噻虫胺微囊悬浮剂、15%吡虫啉微囊悬浮剂,研究了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松褐天牛均有防治效果,但不同药剂间防效存在差异,其中以25%氟氰·噻虫胺微囊悬浮剂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最高,可在林业防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杀虫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