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F1代生长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阳 叶翠芳 +5 位作者 李广 陈爱江 王刚 景磊 王德泽 欧四海 《中国乳业》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代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代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代牛在不同月龄的...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代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代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代牛在不同月龄的生长发育比荷斯坦牛均快,最显著的是20月龄,虽然出生体重小2.8 kg,但20月龄体重多76 kg,日增重多0.16 kg,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分别多13 cm、8 cm、2cm、2 cm,尻长无差异。[结论]杂交F1代的日增重、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生长发育都优于荷斯坦牛,具备弗莱维赫牛生长快、增重快的品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维赫牛 荷斯坦牛 杂交f1代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1代不同部位肌肉营养品质分析
2
作者 刘孟君 任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54,共15页
为探究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_(1)代肌肉品质营养特性,测定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的肉色、熟肉率、pH、常规营养指标、矿物元素、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杂交F_(1)... 为探究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_(1)代肌肉品质营养特性,测定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的肉色、熟肉率、pH、常规营养指标、矿物元素、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杂交F_(1)代3个不同部位肉品质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肉色、粗蛋白质、锌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方面。其中,背最长肌、臂三头肌的肉色L^(*)值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肉色a^(*)值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背最长肌的肉色b^(*)值显著高于臂三头肌、股二头肌(P<0.05);背最长肌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臂三头肌的锌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股二头肌(P<0.05);臂三头肌的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背最长肌的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臂三头肌(P<0.05);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臂三头肌的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综上所述,臂三头肌鲜味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背最长肌,背最长肌肉品质优于臂三头肌、股二头肌,且3个部分肌肉蛋白营养价值差异不大,均符合人类健康膳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1代 放牧 不同部位 肉品质 营养组成
下载PDF
太行鸡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F1代生长性能及体重体尺的相关分析
3
作者 陈召函 邱伟 +5 位作者 梁立阁 桂蕴 谢艳华 牛旭达 姚慧敏 褚素乔 《北方牧业》 2023年第24期15-16,共2页
太行鸡以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其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较低,影响了养殖热情。试验数据显示,引入隐性白羽肉鸡的血统后,太行鸡慢羽反交公鸡生长性能最好,8周龄体重为1436.14克,最大周增重为271.82... 太行鸡以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其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较低,影响了养殖热情。试验数据显示,引入隐性白羽肉鸡的血统后,太行鸡慢羽反交公鸡生长性能最好,8周龄体重为1436.14克,最大周增重为271.82克,通过杂交的方法可在保留太行鸡原有特色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太行鸡的生长性能,获得较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太行鸡 饲料报酬 周龄体重 隐性白羽肉鸡 养殖效益 杂交f1代 生长速度
下载PDF
蔗茅(Erianthus fulvus)的特异性状及其与甘蔗杂交F1代的染色体和RAPD鉴定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富生 何丽莲 +3 位作者 杨清辉 杨生超 肖关丽 何顺长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75-781,共7页
本文以我们的前期研究为基础 ,综述蔗茅 (Erianthusfulvus)野生种的一些特异性状及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对蔗茅花粉进行低温贮存 ,克服其与甘蔗花期不遇的障碍 ,获得两个杂交组合共 310株实生苗。采用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 本文以我们的前期研究为基础 ,综述蔗茅 (Erianthusfulvus)野生种的一些特异性状及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对蔗茅花粉进行低温贮存 ,克服其与甘蔗花期不遇的障碍 ,获得两个杂交组合共 310株实生苗。采用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杂种F1代真实性。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杂种0 1/4 7、 0 1/85、 0 1/12 0的 2n =79- 82 ,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 +2n” ;用 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 ,6 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 ,其中 3个引物 (OPC - 19、OPE - 2、OPF - 4)可在杂种0 1/6 4和 0 1/12 0的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 ,分别为父本 35 0 0bp和母本 130 0bp、父本135 0bp和母本 90 0bp、父本 5 5 0bp和母本 90 0bp。本研究探索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的可行之法 ,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缩短甘蔗育种年限奠定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茅 特异性状 甘蔗 杂交f1代 染色体 RAPD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下载PDF
红鳍笛鲷(♀)与千年笛鲷(♂)杂交F1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尹绍武 廖经球 +2 位作者 邓勤 陈国华 刘万川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174,共4页
采用胸腔活体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研究红鳍笛鲷(♀)与千年笛鲷(♂)杂交F1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结果表明,杂交F1代及其亲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的核型相同,均为2 n=48 t,NF... 采用胸腔活体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研究红鳍笛鲷(♀)与千年笛鲷(♂)杂交F1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结果表明,杂交F1代及其亲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的核型相同,均为2 n=48 t,NF=48,符合遗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千年笛鲷 杂交f1代 核型
下载PDF
黄芪和板蓝根对湖寒杂交F1代育肥羊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娜 程贺平 +4 位作者 柳调过 陈国顺 隋晓东 朱才业 韩向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8-52,共5页
为深入探讨黄芪和板蓝根对湖寒杂交F1代育肥羊的生长发育性能、屠宰管理性能、血液机体免疫功能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60只体重相近[(17.42±2.02)kg]的小尾寒羊和湖羊的杂交F1代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空白组和试验... 为深入探讨黄芪和板蓝根对湖寒杂交F1代育肥羊的生长发育性能、屠宰管理性能、血液机体免疫功能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60只体重相近[(17.42±2.02)kg]的小尾寒羊和湖羊的杂交F1代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空白组和试验Ⅰ、Ⅱ组和Ⅲ组。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黄芪、0.3%板蓝根和0.3%黄芪板蓝根的混合添加剂。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较空白组相比,育肥羊的初始体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料重比较空白组分别降低12.6%、14.5%(P<0.05),试验Ⅲ组总增重较空白组提高21.7%(P<0.05);试验组与空白组相比,育肥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Ⅲ组的脾脏质量均高于空白组;试验Ⅰ、Ⅱ、Ⅲ组Ig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27.6%、65.2%、29.9%(P<0.05),试验Ⅱ组IgA较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分别提高29.4%、27.2%(P<0.05),试验Ⅰ、Ⅱ、Ⅲ组IgG较空白组分别降低33.6%、45.0%、46.1%,差异性显著(P<0.05),试验I组和试验II组IgM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Ⅲ组IgM高于空白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空白组分别提高39.5%、38.4%、31.4%(P<0.05),谷胱甘肽(GSH)较空白组分别提高30.8%、40.8%、47.1%(P<0.05),丙二醛(MD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73.8%、69.0%、75.0%(P<0.05),而试验Ⅰ、Ⅱ、Ⅲ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较空白组分别降低22.7%、28.0%、24.1%(P<0.05)。说明在育肥羊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黄芪和0.3%的板蓝根均能提高育肥羊生产性能、屠宰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寒杂交f1代育肥羊 黄芪 板蓝根 生产性能 免疫指标
下载PDF
枸杞杂交F1代叶片及果实性状分离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军 李晓莺 +3 位作者 焦恩宁 尹跃 张曦燕 曹有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7-229,共3页
为了研究枸杞杂交F1代叶片及果实的性状分离规律,筛选能够用于枸杞杂交后代早期选择的指标,对09191×0968、0968×09191的F1代94株实生苗的叶片、果实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片和果实性状在杂交后代中都存在... 为了研究枸杞杂交F1代叶片及果实的性状分离规律,筛选能够用于枸杞杂交后代早期选择的指标,对09191×0968、0968×09191的F1代94株实生苗的叶片、果实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片和果实性状在杂交后代中都存在着广泛的分离,而且变化均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或偏正态分布。枸杞叶片大小与果实大小显著相关,叶片大小可以作为早期筛选大果型枸杞品种的性状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杂交f1代 叶片性状 果实性状 早期选择
下载PDF
8个高山杜鹃杂交F1代的叶片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凤 宋杰 +5 位作者 王继华 彭绿春 张露 蔡艳飞 李世峰 解玮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24-29,共6页
为了研究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对8个杂交杜鹃组合F1代3年生植株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宽以及叶柄长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中,叶片长的遗传最为稳定,叶柄长的变异度最大;在8个杂交组合中,‘... 为了研究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对8个杂交杜鹃组合F1代3年生植株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宽以及叶柄长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山杜鹃叶片性状的遗传中,叶片长的遗传最为稳定,叶柄长的变异度最大;在8个杂交组合中,‘安娜’ב门铃’杂交F1代的叶片性状遗传表现为超亲趋势,‘安娜’ב莫泽之栗’次之,其余6个组合均表现为衰退趋势;各杂交组合的F1代叶型遗传更倾向于母本,表现出超亲趋势;‘安娜’ב宽杯杜鹃’杂交F1代叶片的各性状皆与双亲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杂交f1代 叶片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花叶芋Cal.11和Cal.22杂交F1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金梅 巫志坚 +2 位作者 宋勇强 Zhanao Deng 钟荣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2-796,共5页
本研究以阔心形叶品种C11为母本,披针形叶品种C22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观赏性状方面,根据叶形,F1代群体分为阔心形和披针形2个组群,分离比率为1∶1。根据叶色,分为4个组群,分离比率为3∶2∶2∶1... 本研究以阔心形叶品种C11为母本,披针形叶品种C22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观赏性状方面,根据叶形,F1代群体分为阔心形和披针形2个组群,分离比率为1∶1。根据叶色,分为4个组群,分离比率为3∶2∶2∶1。第1组群,整个叶片粉色至红色,与父本相似,但叶色更加鲜艳;第2组群叶片中间粉色至白色斑点,与母本相似;第3组群,叶片中间红色,外围绿色;第4组群,整个叶片绿色,主脉红色。母本的主脉色为红色,父本为白色,获得的杂交后代主脉色为红色和绿色,分离比率为3∶1,绿色主脉与斑点色紧密连锁。母本的叶柄色为褐色,父本为粉色,杂交后代的叶柄均为红色。在数量性状方面,F1代的芽数、叶片数、块茎数和块茎直径表现为中亲优势,其中芽数和叶片数表现为高亲优势。因此,采用Cal.11和Cal.22作为亲本,产生的杂交后代变异丰富,可从中筛选出叶色更鲜艳、块茎产量更高、叶片数和芽数更多的优选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科 花叶芋 杂交f1代 性状分离
下载PDF
5个石榴品种杂交F1代分析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 杨荣萍 +6 位作者 张旻威 洪明伟 李松开 张赛赛 井锐锐 姜勤 李文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探讨软籽石榴杂交后代生活力较低的原因,以6年生河南突尼斯软籽石榴、云南建水红珍珠石榴和云南建水红玛瑙石榴为父本,云南甜光颜石榴和云南甜绿籽石榴为母本,设计6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授粉。结果表明,得到杂交F1代种子,其中杂交组合1... 为探讨软籽石榴杂交后代生活力较低的原因,以6年生河南突尼斯软籽石榴、云南建水红珍珠石榴和云南建水红玛瑙石榴为父本,云南甜光颜石榴和云南甜绿籽石榴为母本,设计6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授粉。结果表明,得到杂交F1代种子,其中杂交组合1河南突尼斯软籽石榴♂×云南蒙自甜光颜石榴♀和5云南建水红珍珠石榴♂×云南蒙自甜绿籽石榴♀的坐果率较高,分别为65%和57%,出现杂交亲和性,并具有亲本优势,可培育出F1代实生苗木,从而培育新的石榴品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杂交f1代 胚活性 坐果率
下载PDF
贵州黄牛杂交F1代直线育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茂林 夏先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本试验采用6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关岭牛F1代10头、利木赞×关岭牛F1代10头、安格斯×关岭牛F1代10头进行了360d的强度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3种杂交牛平均体重分别为550、590、540kg,平均日增重依序为1413、1485和1367g... 本试验采用6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关岭牛F1代10头、利木赞×关岭牛F1代10头、安格斯×关岭牛F1代10头进行了360d的强度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3种杂交牛平均体重分别为550、590、540kg,平均日增重依序为1413、1485和1367g;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干物质分别为6.91、6.42、7.10kg;每增重1kg饲料成本分别为5.23、4.86、5.38元;净肉率差异不显著,分别为42.5%、41.5%和43.0%。从而认为,贵州杂交黄牛通过直线育肥可以达到优质肉牛18~24月龄(即屠宰前)450~500kg以上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f1代 直线育肥 增重性能 饲料转化率 净肉率
下载PDF
金丝皇菊与阴歧油菊杂交F1代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自红 涂清芳 江生泉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27-34,共8页
以金丝皇菊、阴歧油菊为参照,对它们的杂交F1代的耐盐性进行鉴定,以期对金丝皇菊的耐盐性进行改良。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添加浓度为0和120mmol/L的NaCl对父母本以及27个F1代进行处理,然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 以金丝皇菊、阴歧油菊为参照,对它们的杂交F1代的耐盐性进行鉴定,以期对金丝皇菊的耐盐性进行改良。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添加浓度为0和120mmol/L的NaCl对父母本以及27个F1代进行处理,然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合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7个F1代进行耐盐性评价并选出优良后代。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将27个F1后代分为5种耐盐类型,其中JY-3、JY-4、JY-5、JY-10、JY-27属于盐敏感型,JY-6、JY-13、JY-19、JY-21、JY-22属于高度耐盐型,其耐盐性优于父母本,可作为耐盐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实验表明通过种间杂交能对金丝皇菊种质的耐盐性进行改良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皇菊 阴歧油菊 杂交f1代 耐盐性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浦东鸡杂交F1代肌肉嫩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栋 刘炜 +3 位作者 徐卫彬 侯永清 李何君 吴昊旻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第6期16-17,共2页
浦东鸡是上海地区特有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2006年列入《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具有肉质鲜美的优点〔1〕。近几年随着市场上对优质肉鸡的需求日趋旺盛,针对改良型浦东鸡肉品质的研究也逐步增多。肌肉嫩度是反映肌肉品质的一个重要... 浦东鸡是上海地区特有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2006年列入《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具有肉质鲜美的优点〔1〕。近几年随着市场上对优质肉鸡的需求日趋旺盛,针对改良型浦东鸡肉品质的研究也逐步增多。肌肉嫩度是反映肌肉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由肌肉组织学(肌纤维直径、密度)和肌肉剪切力来反映〔2〕。本试验选择仙居鸡、石岐杂鸡2个地方品种鸡与浦东鸡杂交,放置于林荫下和舍内2种环境条件中饲养,通过测定鸡的肌纤维直径、密度和肌肉剪切力,来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浦东鸡杂交F1代肌肉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f1代 肌肉嫩度 饲养方式 浦东鸡 遗传资源保护 肌纤维直径 肌肉组织学 上海地区
下载PDF
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良佳 周鹏 +5 位作者 李杰 王高富 王琳 马群忠 陈静 黎年富 《畜禽业》 2018年第7期7-8,共2页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重和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2)杂交F1代山羊绝对增重均先略升高后减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在出生后至1月龄和6月龄降至最低值,在12月龄达到增重最高值。(3)杂交F1代山羊相对增重在出生后至1月龄最大,母羊则在出生后至3月龄最大,之后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10月龄降至最低。综上,杂交F1代在出生后1~3月龄和6~8月龄增重速度较快。体尺指标在1~3月龄和6~8月龄增速较快。在此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从而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白山羊 酉州乌羊 杂交f1代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败育研究
15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6 位作者 刘新龙 毛钧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76-1783,共8页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研究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终变期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均出现落后染色体;中期Ⅱ形成"八"...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研究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终变期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和四价体;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均出现落后染色体;中期Ⅱ形成"八"字形纺锤丝、后期Ⅱ二分体2个子细胞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三分体、微核、大小不等的四分体以及多面体等异常细胞;同一小花的3个花药中几个不同时期的分裂相同时存在。进一步应用DAPI荧光染料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小孢子在单核时期就发生皱缩变形。该结果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染色体行为和异常细胞分裂是导致杂交F1代花粉完全败育的主要原因。花粉败育时期为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单核小孢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杂交f1代 花粉败育 减数分裂
下载PDF
萨福克和湖羊杂交F1代与湖羊背最长肌转录组分析
16
作者 成伟伟 杨军祥 +5 位作者 徐建峰 王燕燕 王珂 董和 高登伟 崔光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99,共5页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出差异基因322个,得到GO数据库注释278个,参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成(CC)的分别为83、140和55个。得到KEGG数据库注释147个,参与216条通路,差异基因显著富集通路24条。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与肉质相关的通路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甘油酯代谢通路、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通路。筛选出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有LPIN1、CFL2、ENO3和AQP7。研究表明,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322个,初步认为与肉质可能相关的通路11条,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 湖羊纯繁羔羊 背最长肌 转录组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F1代猪肉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苑洪霞 王鑫 +3 位作者 孙振梅 李鹏程 冯文武 陈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1-766,共6页
为探究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体尺指标、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变化,本试验选择10月龄健康白洗猪16头、白洗猪×杜洛克猪杂交F1代(DBF1)6头测定其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结果显示,DBF1猪各项体尺指标与白洗猪相比差异不显著... 为探究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体尺指标、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变化,本试验选择10月龄健康白洗猪16头、白洗猪×杜洛克猪杂交F1代(DBF1)6头测定其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结果显示,DBF1猪各项体尺指标与白洗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28.33cm2)、肉色(3.00)、大理石纹(3.50)依然保持在较好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4.33%)、肌内脂肪含量(4.08%)与腿臀比(31.32%)均有所上调,背膘厚(24.69mm)、鲜味氨基酸总量(48.46%)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肌肉嫩度及保水能力显著降低(P<0.05)。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可在保持其良好的产肉性能、较好的肌肉感官指标和肌纤维嫩度等情况下,提高其后躯载肉性能、瘦肉率及氨基酸种类等,但杂交后肌肉嫩度、营养价值、鲜味、保水能力等方面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洗猪 白洗猪×杜洛克猪杂交f1代 胴体性状 肉质品质
下载PDF
雷琼黄牛与不同品种肉牛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家智 刘清神 +5 位作者 杨镇玮 孔令旋 李斌 刘玉强 刘德武 李耀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7,共8页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安格斯♂×雷琼黄牛♀)和雷琼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和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及雷琼黄牛共390头,测定其体质量与体尺指标;屠宰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与雷琼黄牛各3头,选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杂交改良作用明显,尤其在初生体质量、24月龄体质量以及体尺发育方面效果显著,其中24月龄体质量提高了37.64%。利雷杂F1代肉质嫩度优于其余3组,而西雷杂F1代肉质嫩度最差。西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其余3组,3组杂交牛F1代均可改善雷琼黄牛肉色偏白的情况。利雷杂、安雷杂、雷琼黄牛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西雷杂F1代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雷琼黄牛。【结论】利木赞牛在改善雷琼黄牛体型、生长速度及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琼黄牛 杂交f1代 生长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大足黑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杂交F1代哺乳期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继攀 谭晓山 +5 位作者 贺佳福 段星海 赵中权 娜日苏 张家骅 赵永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3,共10页
【目的】研究大足黑山羊(Dazu black goat,DBG)与内蒙古绒山羊(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IMCG)杂交F_1代在哺乳期的生长规律.【方法】将20只IMCG母羊引进至重庆,以20只本地DBG母羊为对照,与5只DBG公羊交配,测定F_1代(DBG♂×I... 【目的】研究大足黑山羊(Dazu black goat,DBG)与内蒙古绒山羊(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IMCG)杂交F_1代在哺乳期的生长规律.【方法】将20只IMCG母羊引进至重庆,以20只本地DBG母羊为对照,与5只DBG公羊交配,测定F_1代(DBG♂×IMCG♀,n=50)和DBG(DBG♂×DBG♀,n=44)在哺乳期间每周的体质量与体尺,经五期滑动移动模型处理,进行生长趋势拟合、通径分析和相关系数等分析.【结果】F_1代体质量生长速度比DBG快,两者的体质量生长曲线差异极显著(P<0.01);F_1代体尺绝对值大小为胸围>体长>体高,体尺生长速度大小为胸围≈体长>体高;DBG体尺绝对值大小为体高≈体长>胸围,体尺生长速度大小前期为体长>体高≈胸围、后期为体高≈胸围>体长;体尺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途径中,胸围>>体长>体高;间接影响途径中,胸围>>体长>体高.【结论】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杂交F_1代在哺乳期的生长速度快于DBG,影响体质量的主要体尺因子是胸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大足黑山羊 杂交f1代 哺乳期 生长
下载PDF
酿酒葡萄杂交F1代果实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优系筛选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伟 邹琴艳 +5 位作者 张岩 吴帅 赵遵乐 李晓梅 赵旗峰 李庆亮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1-984,共14页
【目的】探索基于果实品质筛选酿酒葡萄杂交F1代优系的方法。【方法】以‘2-1-3’ב阿列尼’、‘2-1-3’ב宝石解百纳’2个酿酒葡萄杂交组合F1代和亲本、对照品种共74份成熟期果实为材料,连续4 a(年)对22个果实主要品质数... 【目的】探索基于果实品质筛选酿酒葡萄杂交F1代优系的方法。【方法】以‘2-1-3’ב阿列尼’、‘2-1-3’ב宝石解百纳’2个酿酒葡萄杂交组合F1代和亲本、对照品种共74份成熟期果实为材料,连续4 a(年)对22个果实主要品质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出优系。【结果】69份杂交F1代与亲本、对照品种成熟期果实22个品质性状指标有差异,除果皮总酚含量无F1代介于对照品种‘赤霞珠685’与‘美乐181’之间外,其余21个指标有1~36份F1代介于对照品种之间,果皮单宁含量仅31-5-2-2介于对照品种之间。对74份材料的22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前4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2.26%、26.25%、15.20%、11.58%,累计贡献率达85.28%。根据22个品质指标和4个主成分值,对69份F1代和亲本、对照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田间观察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单系2份,为31-5-2-1、44-6-7-1。【结论】对葡萄杂交F1代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简化酿酒葡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对酿酒葡萄杂交后代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出杂交优系,为今后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杂交f1代 果实品质 主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