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壁碳纳米管杂化改性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载体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樊玥 王一清 +2 位作者 刘才林 任先艳 杨海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84,共9页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为载体的Pt/SDB疏水催化剂是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重要材料。针对SDB载体疏水性不强和强度低等问题,通过KH570,KH560和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再杂化改性SDB载体。结果表明:杂...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为载体的Pt/SDB疏水催化剂是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重要材料。针对SDB载体疏水性不强和强度低等问题,通过KH570,KH560和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再杂化改性SDB载体。结果表明:杂化改性的SDB载体的水接触角提高了20°以上,抗压强度为基础SDB载体的1.6~3.8倍,热重分析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4.6~15.8℃。KH570处理的MWCNTs含有双键,可实现与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三元共聚且掺杂均匀,杂化改性SDB载体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多壁碳纳米管 杂化改性 疏水性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双亲性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有机硅防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李倩 孙发森 王庆富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差,并且其防污性能依赖于海水冲刷,静态防污效果比较差。通过将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预聚制备了双亲性预聚物;以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差,并且其防污性能依赖于海水冲刷,静态防污效果比较差。通过将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预聚制备了双亲性预聚物;以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疏水改性SiO_(2),与PDMS混合、固化形成有机-无机交联网络,既促进了双亲性预聚物在涂层表面的自富集效果,降低了细菌、硅藻等海洋生物及大型污损生物的黏附能力,又提高了材料的静态防污能力、耐水性以及对基体材料的附着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双亲性预聚物 SiO_(2) 有机-无机杂化改性 海洋防污能力
下载PDF
基于互穿交联结构的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邓雨希 关鹏飞 +3 位作者 左迎峰 吴义强 袁光明 李贤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21-10226,共6页
为提高无机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的性能,使用有机-无机杂化的方法对速生杨木进行了改性。以聚乙烯醇(PVA)为有机改性剂,硅酸钠为无机改性剂,采用分步真空-加压原位浸渍的方法制备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对比了杨木素材、硅酸钠改性杨木... 为提高无机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的性能,使用有机-无机杂化的方法对速生杨木进行了改性。以聚乙烯醇(PVA)为有机改性剂,硅酸钠为无机改性剂,采用分步真空-加压原位浸渍的方法制备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对比了杨木素材、硅酸钠改性杨木和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增重率、密度增大率、力学强度和阻燃抑烟性能,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相比,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增重率提高了7.9%,密度增大率提高了12.3%。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硬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都显著提高。FT-IR分析表明,PVA和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互穿交联结构,并与杨木中的羰基、羟基形成Si-O-C键和氢键缔合,解释了改性杨木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XRD分析表明,PVA和硅酸钠的浸入明显降低了杨木的结晶度,这也是改性杨木冲击韧性提高的原因。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阻燃性能与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接近,但抑烟效果显著提高。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平均热释放速率为57.63 kW/m^(2),较杨木素材降低了28.93%;PVA-硅酸钠杂化改性杨木的总生烟量为1.255 m^(2),较杨木素材和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分别降低了40.3%和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硅酸钠 PVA 杂化改性 互穿交联结构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铈杂化改性SDB载体的合成及模拟吸附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文姣 陈海燕 +4 位作者 于杰昌 余莉 刘才林 任先艳 杨海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8,I0004,共11页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处理核电含氚废水的有效途径,其中疏水载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是LPCE的关键材料,影响活性组分Pt的分散与稳定。通过纳米CeO2表面改性,原位聚合制备了超疏水(静态水接触角152.96°)、高强度(113....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处理核电含氚废水的有效途径,其中疏水载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是LPCE的关键材料,影响活性组分Pt的分散与稳定。通过纳米CeO2表面改性,原位聚合制备了超疏水(静态水接触角152.96°)、高强度(113.54 N)的纳米CeO2杂化改性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Y-CeO2/SDB),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模拟研究了SDB、Y-CeO2/SDB载体对Ni^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SDB对Ni^2+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Y-CeO2/SDB则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纳米二氧 杂化改性 超疏水 吸附模拟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方子川 陶乐 +2 位作者 赵婧琳 孙春宝 邹文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121,共7页
为强化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絮凝性能,在PAM分子链上引入无机阳离子胶体基团进行有机-无机杂化改性。采用水溶液原位聚合法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Al(OH)3-PAM)和氢氧化镁聚丙烯酰胺(Mg(OH)2-PAM);通过红外光谱分... 为强化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絮凝性能,在PAM分子链上引入无机阳离子胶体基团进行有机-无机杂化改性。采用水溶液原位聚合法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Al(OH)3-PAM)和氢氧化镁聚丙烯酰胺(Mg(OH)2-PAM);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聚合物的结构,采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出两者的粘均分子量分别为270万、320万;以-0.038μm的高岭土纯矿物为试验对象,通过沉降试验研究了所合成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用量均为70 g/t时,Al(OH)3-PAM、Mg(OH)2-PAM的前10 s初始沉降速度分别为7.713 mm/s、11.181 mm/s,800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初始沉降速度为3.923 mm/s;Al(OH)3-PAM、Mg(OH)2-PAM作用下的絮团较CPAM产生的絮团小而密实;杂化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性能显著优于CPAM及铝盐、镁盐分别与300万分子量阴离子PAM的复配絮凝剂,分子量高的Mg(OH)2-PAM絮凝沉降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杂化改性 絮凝沉降试验 阳离子胶体基团
下载PDF
氧化稀土镧杂化改性丙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严涌 易兵 王连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稀土杂化改性丙纶纤维。稀土粒子在纤维中的的分散情况、纤维的取向结晶以及机械性能分别用TEM、声速模量、X射线衍射和单纱强力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在含稀土杂化粒子比例小于10%以下,其强度下降... 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稀土杂化改性丙纶纤维。稀土粒子在纤维中的的分散情况、纤维的取向结晶以及机械性能分别用TEM、声速模量、X射线衍射和单纱强力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在含稀土杂化粒子比例小于10%以下,其强度下降在允许范围内,纤维取向度增加,结晶度下降,在常规染色条件下,分散染料上染改性纤维具有很高的色深度,且色纯度增加,颜色鲜艳,能有效解决丙纶纤维的染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杂化改性 丙纶纤维 机械性能 染色
原文传递
溶剂改性氧化石墨烯(GO)杂化反渗透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佳楠 陈可可 +3 位作者 马文韬 姜熙安 刘涛 潘巧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78,共5页
研究了不同聚砜(PSF)底膜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浸泡时间、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对改性GO纳米杂化反渗透膜(GO-RO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膜在40℃、DMF质量分数30%的水溶液中浸泡50 min后,所得GO-RO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水通量... 研究了不同聚砜(PSF)底膜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浸泡时间、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对改性GO纳米杂化反渗透膜(GO-RO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膜在40℃、DMF质量分数30%的水溶液中浸泡50 min后,所得GO-RO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水通量为85 L/(m^2·h),截留率为99.1%,水通量较底膜未浸泡的GO-RO膜提高近75%。使用浸泡50 min的底膜所制备的GO-RO膜在添加GO的质量分数为0.05%时,膜表面GO团聚较少,性能较为优良,水通量为80 L/(m^2·h),截留率为99.1%,水通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近100%。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显示,随着GO添加量的增加,膜表面粗糙度不断的增加;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显示,随着GO添加量的增加,膜分离层中GO含量也不断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改性石墨烯反渗透膜 石墨烯 N N-二甲基甲酰胺 浸泡 水通量 截留率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杂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锐 孙晓斌 +1 位作者 张建勋 周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6,70,共3页
以海藻酸钠(SA)和磷钨酸(PTA)为原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海藻酸钠/磷钨酸(SA/PTA)杂化膜。用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A)等手段对杂化膜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考察了SA/PTA杂化膜的力学性能。... 以海藻酸钠(SA)和磷钨酸(PTA)为原料,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海藻酸钠/磷钨酸(SA/PTA)杂化膜。用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A)等手段对杂化膜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考察了SA/PTA杂化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A与PTA有着较好的相容性,能够制备出致密无缺陷的杂化膜,但当PTA含量超过8wt%时,膜在微观上出现相分离;PTA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杂化膜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膜的拉伸强度从纯SA膜的19.72MPa增加到了65.17MPa,断裂伸长率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磷钨酸 杂化改性 交联
原文传递
多孔二氧化硅增透膜的改性研究
9
作者 贾巧英 刘瑞军 +2 位作者 李海元 唐永兴 姜中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预聚体(PMTES)对含有聚乙二醇(PEG)的SiO2悬胶体的稳定性以及所得膜层的结构、形貌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MTES的掺杂仅仅改变了SiO2悬胶体的粘度而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掺杂改性溶胶在室温条件下的存放期超... 研究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预聚体(PMTES)对含有聚乙二醇(PEG)的SiO2悬胶体的稳定性以及所得膜层的结构、形貌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MTES的掺杂仅仅改变了SiO2悬胶体的粘度而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掺杂改性溶胶在室温条件下的存放期超过2个月;当烘烤温度超过200℃时,掺杂剂PMTES的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改性膜层在150℃烘烤0.5 h后其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室温下至少可以存放5个月而保持透过率不变;掺杂对膜层的形貌影响甚微,改性膜层结构致密、表面均匀,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稳定性 杂化改性 多孔二氧硅膜
下载PDF
明胶杂化三维聚乳酸支架研究
10
作者 张永红 陈际达 安身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283-286,共4页
目的克服聚乳酸材料的疏水性,制备表面特性和孔隙结构均符合组织工程需要的细胞支架。方法应用改进的溶液浇注/粒子沥滤技术,制备孔隙完全连通的三维聚乳酸细胞支架,碱液预处理支架表面,浸润明胶溶液,戊二醛蒸汽交联支架上的明胶,获得... 目的克服聚乳酸材料的疏水性,制备表面特性和孔隙结构均符合组织工程需要的细胞支架。方法应用改进的溶液浇注/粒子沥滤技术,制备孔隙完全连通的三维聚乳酸细胞支架,碱液预处理支架表面,浸润明胶溶液,戊二醛蒸汽交联支架上的明胶,获得杂化改性支架;用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后的支架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圆柱形多孔聚乳酸支架,在杂化改性后吸水率增加约2倍,由改性前的(1164.2±172.9)%上升到(2637.7±527.8)%,亲水性显著增强;杂化改性后,明胶均匀分布在支架孔隙表面,支架孔隙形态、连通性基本没有变化。结论明胶杂化能显著提高聚乳酸细胞支架的亲水性,改性过程不影响支架的孔隙结构和形态,可以制备出亲水性好、内部结构可控、孔隙率高、孔隙连通性好的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细胞支架 明胶 杂化改性 亲水性 孔隙连通
下载PDF
银改性的空位缺陷发光Cu_(3)I_(4)(Gly)_(3)/Ag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刘荣利 陈茜茜 +2 位作者 李运涛 阮方毅 樊国栋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10期11-15,10,共6页
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银杂化改性的碘铜簇金属有机骨架Cu_(3)I_(4)(Gly)_(3)/Ag。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谱图、X射线衍射光谱、X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发光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引... 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银杂化改性的碘铜簇金属有机骨架Cu_(3)I_(4)(Gly)_(3)/Ag。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谱图、X射线衍射光谱、X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发光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引入银形成空位的碘铜簇和甘氨酸构建的发光配合物为四方晶系结构,空间群为F43m。Ag^(+)的引入使得Cu^(+)的电子向Ag^(+)转移形成Ag,产生空位缺陷,增加了缺陷发光中心数量,提高了发光量子效率,同时过多缺陷诱导发光激子产生非辐射复合以及形成更强正电性的Cu^(+)通过甘氨酸配位进行保护,能提高发光配合物的发光效率。当温度从298K升高至403K时,Cu_(3)I_(4)(Gly)_(3)/Ag的荧光强度依然保持初始发光强度的68.56%。其色坐标位于(0.5357,0.3576)的橙红色区域,量子效率为1.95%,具有出色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发光防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改性 空位缺陷 碘铜簇 甘氨酸 金属有机骨架
下载PDF
SiO2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雨菲 马建中 +3 位作者 刘超 鲍艳 林阳 吴英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0-1918,共9页
纳米二氧化硅(SiO2)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已得到实际应用。以纳米SiO2作为改性填料,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基体和纳米SiO2二者的优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 纳米二氧化硅(SiO2)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已得到实际应用。以纳米SiO2作为改性填料,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基体和纳米SiO2二者的优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但是纳米SiO2表面富含大量活性硅羟基,极易团聚,用一般方法难以实现其在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散以及与高分子基体材料间良好的界面粘结。因此,在制备纳米SiO2改性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前,研究者们常通过对SiO2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功能性。目前,纳米SiO2的改性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说主要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而根据改性剂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三种。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不仅取决于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SiO2两组分的性能,还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形态特征。尽管界面相的体积含量只占总体积含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界面处聚合物结构与基体结构的差异、界面相微观形貌的变化等都会使整个复合体系的宏观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因而针对有机聚合物与无机纳米SiO2间的界面研究对于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关于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聚合物及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界面处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聚合物基体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目前,常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试界面相的微观形貌(如粗糙程度、厚度等)及化学结构(如化学键合方式、键能等),或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分子集合体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从理论角度更准确地解释界面性能和界面行为,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法。本文归纳了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三种方法在纳米SiO2的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较全面地综述了当前现代仪器分析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聚合物/SiO2界面作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SiO2与聚合物基体界面作用未来研究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功能 聚合物基 界面 有机改性 无机改性 杂化改性
下载PDF
新型杂化炭分子筛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纯 高会元 程慧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5,42,共3页
杂化炭分子筛膜是炭膜杂化改性的产物,是炭和其他物质之间的杂化,改变了单一炭膜的结构和性质。详细介绍了炭膜杂化改性技术及研究进展,综述了影响杂化炭膜性能的制备条件,并对杂化炭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杂化改性 气体分离 条件
原文传递
水性油墨用纳米ZnO杂化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邢亚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2期15-15,共1页
纳米Zn O/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将有机相与无机相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纳米氧化锌[1]具有极小的粒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显示出很多优异的宏观性能,使用纳米氧化锌为无机相来对有机聚合物进行杂化改性可以增加复合... 纳米Zn O/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将有机相与无机相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纳米氧化锌[1]具有极小的粒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显示出很多优异的宏观性能,使用纳米氧化锌为无机相来对有机聚合物进行杂化改性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耐磨性、抗菌性、防老化及光学性能等。文章介绍了纳米Zn O杂化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丙烯酸树脂 杂化改性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多面手”——POSS的奥秘
15
作者 胡兴诚 杨新宇 +1 位作者 刘文龙 张兴文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9期86-91,共6页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化学世界里纳米杂化改性材料的“多面手”。本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故事情节的方式从POSS的类型及化学结构、组装方式、应用领域等方面揭开其神秘面纱,以期读者对其化学性质和应用前景获得较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POSS 改性材料
下载PDF
八氨基倍半硅氧烷改性聚酰胺酰亚胺基润滑涂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俞传永 陈磊 +2 位作者 李红轩 周惠娣 陈建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5,共8页
为开发苛刻服役环境下高性能、长寿命的有机润滑涂层,以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原料制备了八氨基倍半硅氧烷(NH2-P0SS),并将其添加到聚酰胺酰亚胺基涂层(HM-1100A)中,研究了改性前后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经... 为开发苛刻服役环境下高性能、长寿命的有机润滑涂层,以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原料制备了八氨基倍半硅氧烷(NH2-P0SS),并将其添加到聚酰胺酰亚胺基涂层(HM-1100A)中,研究了改性前后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经NH2-P0SS改性后的HM-1100A涂层相比原始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内聚强度及较低的表面能,并且涂层的摩擦性能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比HM-1100A、KH550改性HM-1100A及NH2-P0SS改性HM-1100A3种涂层的热重、硬度、表面能和摩擦性能,研究了其作用机理,分析发现nh2-poss独特的中空笼形结构和八官能团的引人有效提高了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杂化改性 机械性能 摩擦性能
下载PDF
真空镀膜UV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允斌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4,共5页
综述了真空镀膜用UV固化涂料的主要应用问题及解决改进方案,对提升UV固化涂料与基材及镀层之间的附着力、耐磨性、耐黄变性等基础应用的解决方案做了系统梳理,指出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双重固化技术具有独特的体系优势,这些技术将成为提... 综述了真空镀膜用UV固化涂料的主要应用问题及解决改进方案,对提升UV固化涂料与基材及镀层之间的附着力、耐磨性、耐黄变性等基础应用的解决方案做了系统梳理,指出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双重固化技术具有独特的体系优势,这些技术将成为提升真空镀膜涂料综合性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膜 UV固涂料 耐磨性 有机-无机杂化改性 双重固
下载PDF
聚乙烯醇的改性及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新风 王斌 《辽宁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144-1145,1148,共3页
聚乙烯醇(PVA)是醋酸乙烯酯(PVAc)水解产生的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高分子粉末状树脂材料,分子结构规整且成严格线性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晶度,是一种半结晶性聚合物,因此化学性质稳定。然而PVAc水解产生的大量亲水性羟基基团使PVA分子溶解... 聚乙烯醇(PVA)是醋酸乙烯酯(PVAc)水解产生的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高分子粉末状树脂材料,分子结构规整且成严格线性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晶度,是一种半结晶性聚合物,因此化学性质稳定。然而PVAc水解产生的大量亲水性羟基基团使PVA分子溶解于水时易溶胀、稳定性差、强度低和不耐压,从而限制PVA膜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本文介绍了PVA膜的共混改性、交联改性、接枝改性、杂化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共混改性 交联改性 接枝改性 杂化改性
下载PDF
铝管表面掺杂改性杂化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9
作者 田伟军 满瑞林 +1 位作者 黄雄 贺凤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4-33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作为水解前驱体制备杂化溶胶,掺杂1.5×10-3mol/L Ce(NO3)3,通过浸渍法在蒸发器铝管表面制备了耐蚀性膜层。CuSO4点滴实验、中性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掺杂...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作为水解前驱体制备杂化溶胶,掺杂1.5×10-3mol/L Ce(NO3)3,通过浸渍法在蒸发器铝管表面制备了耐蚀性膜层。CuSO4点滴实验、中性盐雾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掺杂改性杂化膜的耐蚀性能优于铬酸盐钝化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膜层中存在不同类型的Si—O—Si共价键,有机官能团C=C共价键增强了膜层的疏水性。从SEM像可看出,杂化膜均匀、致密、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器铝管 溶胶-凝胶法 改性 耐蚀性能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i Modifying 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_2 被引量:1
20
作者 Wang Yan Zhang Jing +4 位作者 Liu Shiyang Yan Song Wu Weicheng Xu Qian Li Ca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期42-49,共8页
The Ni-modified TiO2 was synthesized using two methods including co-precipitation(Ni doped TiO2, Ni-TiO2) and wet impregnation(Ni loaded TiO2, Ni/TiO2). The surface and bulk crystalline phases of Ni-modified TiO2 were... The Ni-modified TiO2 was synthesized using two methods including co-precipitation(Ni doped TiO2, Ni-TiO2) and wet impregnation(Ni loaded TiO2, Ni/TiO2). The surface and bulk crystalline phases of Ni-modified TiO2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ometry(XRD), UV Raman spectroscopy, TEM, and SEM. It is observed that Ni doping can promote the phase transition and grain size growth of TiO2. Moreove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rutile phase from the bulk into the surface region of TiO2 is increased when the Ni doping amount reaches up to 3%. However, in Ni/TiO2, 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surface and bulk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iO2 can be inhibited after impregnation of 1% of Ni on the TiO2. Compared with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Ni species may be more enriched in the surface of the Ni/TiO2 sample upon adoption of the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 direct contact of anatase particles of TiO2 is avoided. As a consequence, the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surface and bulk region of TiO2 can be effectively inhibited by Ni loading. Additionally, the activity of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RhB on the 3Ni-TiO2-600 ℃ sample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3 Ni/TiO2-600 ℃ sample. The phase junction formed between anatase and rutile in the surface region of 3Ni-TiO2-600 ℃ may the main reason for its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Ni modify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UV Raman spectroscopy phase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