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杂谷脑河流域民族特色村寨景观评价研究
1
作者 陈思颖 张莉 +2 位作者 孔奕童 于玮环 吴霞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6期21-23,31,共4页
以川西杂谷脑河流域民族特色村寨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4个村寨进行现场调研与具体研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定性定量角度,通过层次结构构建、专家评判、指标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步骤,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调研现状。结果表明,... 以川西杂谷脑河流域民族特色村寨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4个村寨进行现场调研与具体研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定性定量角度,通过层次结构构建、专家评判、指标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步骤,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调研现状。结果表明,4个村寨得分由大到小为:甘堡藏寨(3.5766)>桃坪羌寨(3.5676)>木卡羌寨(3.2263)>萝卜羌寨(2.9654)。杂谷脑河流域民族特色村寨景观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应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与建筑聚落景观优势,加强农业生产景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流域 民族特色村寨 景观评价体系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交互效应分析——以杂谷脑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成志 计扬 +3 位作者 李建忠 张志 巴仁基 曹亚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0-1770,共11页
岷江上游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特别是干旱河谷区不但生态环境脆弱,而且是人类活动主要区域。2008年5·12地震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为探索5·12地震前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同时探究该区域生态脆弱性驱动机制... 岷江上游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特别是干旱河谷区不但生态环境脆弱,而且是人类活动主要区域。2008年5·12地震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为探索5·12地震前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同时探究该区域生态脆弱性驱动机制,以杂谷脑河流域为例,从“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地质灾害-社会环境”4个维度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对该区域5·12地震震前(2001年)、震后(2009年)及现状(2020年)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了生态脆弱性影响因子,并计算交互效应变异比量化了驱动因子的个体效应(直接影响)和交互效应(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震前震后区域内潜在和轻度脆弱区面积减少,微度、中度和重度脆弱区面积增加,生态脆弱性增强;经多年恢复现今区域内潜在、微度和轻度脆弱区域面积增加,中度、重度脆弱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生态脆弱性降低。岷山、邛崃山冰蚀、冰缘极高山、高山区轻度和重度脆弱区分布最广面积占比分别为25.8%和36.3%,生态脆弱性最高;干旱河谷区微度和轻度脆弱区面积分布最广面积占比分别为46.6%和33.9%,生态脆弱性较高;其他区域主要为潜在脆弱区面积占比均在74.5%以上,生态脆弱性低。高程、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指数和干旱指数是区域内生态脆弱性主要驱动因子,其中,高程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而植被覆盖度和水源涵养指数对生态脆弱性间接影响力不断加强,干旱指数在气候干燥时期对生态脆弱性直接影响力增强,生物丰度指数对生态脆弱性直接影响显著,但在震后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间接影响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评价 驱动因子 交互效应变异比 地理探测器 干旱 杂谷脑河流域
下载PDF
杂谷脑河径流趋势及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建梅 王安志 +1 位作者 裴铁璠 刁一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5,共7页
该文基于四川岷江上游桑坪、杂谷脑两个水文站1962—2002年的月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杂谷脑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特征.选用db3小波函数对标准化径流序列进行多分辨分析,其低频重构序列显示该流域径流变化呈递减趋势,并... 该文基于四川岷江上游桑坪、杂谷脑两个水文站1962—2002年的月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杂谷脑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特征.选用db3小波函数对标准化径流序列进行多分辨分析,其低频重构序列显示该流域径流变化呈递减趋势,并且植被平均状况较差的区域相对植被平均状况较好的区域径流下降趋势明显,变化剧烈,证明了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及调节能力,植被恢复与更新有助于改善流域的水文状况.另外,除森林对径流影响较大外,人类活动如灌溉、水电站等也是引起流域径流量递减的重要原因.选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标准月径流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方差图可以确定,杂谷脑站上游径流过程存在6a左右的显著周期,桑坪站上游径流过程存在7~8a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是分析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的有效工具,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径流趋势 周期特征 杂谷脑河
下载PDF
川西高原杂谷脑河阶地的形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勇 赵志军 +2 位作者 李才林 张茂恒 陈晔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根据野外实地地貌调查,确定了川西高原杂谷脑河理县段发育了8级阶地,并对阶地沉积物进行了ESR年代测试,初步确定杂谷脑河第II,III,IV,VI级阶地约形成于距今54,125,248,481ka。阶地成因分析表明这些主要阶地序列主要是构造隆升的结果,因... 根据野外实地地貌调查,确定了川西高原杂谷脑河理县段发育了8级阶地,并对阶地沉积物进行了ESR年代测试,初步确定杂谷脑河第II,III,IV,VI级阶地约形成于距今54,125,248,481ka。阶地成因分析表明这些主要阶地序列主要是构造隆升的结果,因此,杂谷脑河各级主要阶地分别代表了川西高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几次隆升事件。根据阶地高程和阶地形成年代确定的杂谷脑河下蚀速率为0.39m/ka,与大地测量获得的龙门山隆升速率(0.3 ̄0.4m/ka)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杂谷脑河 ESR年代 下蚀速率
下载PDF
杂谷脑河流域暴雨型泥石流沟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海 石胜伟 +1 位作者 谢忠胜 佘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沟谷的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缓变因子。它决定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制约水源条件中的地表径流汇流过程,影响固体物质补给的方式。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流域地貌特征来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以杂谷脑河中游的暴雨型... 沟谷的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缓变因子。它决定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制约水源条件中的地表径流汇流过程,影响固体物质补给的方式。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流域地貌特征来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以杂谷脑河中游的暴雨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定量描述沟谷发育阶段的流域地貌信息熵,流域面积以及沟床纵比降与泥石流灾害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泥石流沟流域地貌信息熵值处于为0.12~0.20之间时,沟谷属于中高频的泥石流沟,熵值位于区间之外的沟谷则属于低频泥石流沟;沟谷流域面积大于15km2,沟床纵比降小于300‰时,发育稀性泥石流,反之则发育黏性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杂谷脑河 泥石流 地貌信息熵
下载PDF
杂谷脑河下游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海 石胜伟 谢忠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以杂谷脑河下游为研究对象,对干旱河谷气候区的坡面泥石流发育条件、固体物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物源特征,将坡面泥石流分为崩滑型、沟谷冲蚀型、坡面侵蚀型和面蚀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坡面土体启动的力学过程、泥石流启动机理... 以杂谷脑河下游为研究对象,对干旱河谷气候区的坡面泥石流发育条件、固体物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物源特征,将坡面泥石流分为崩滑型、沟谷冲蚀型、坡面侵蚀型和面蚀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坡面土体启动的力学过程、泥石流启动机理、致灾方式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探索了土体失稳临界状态及造成其失稳的关键外力因素,揭示泥石流启动过程中的水、土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的水力条件和地形地貌下,斜坡表层土体的空间分布及受力状态控制坡面泥石流频次、规模和致灾方式,由此提出基于物源受力过程和保护对象的优化防治模式,并为具有相似下垫面条件的川西北干旱河谷区的坡面泥石流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 坡面泥石流 启动机理 力学过程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土地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闫卫坡 王青 +2 位作者 郭亚琳 周琴 刘延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对土地承载力的系统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营养素摄入量作为人均营养标准,对杂谷脑河流域的土地承载力进行定量估算。【结果】... 【目的】对土地承载力的系统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营养素摄入量作为人均营养标准,对杂谷脑河流域的土地承载力进行定量估算。【结果】结果显示,在温饱、小康、发达水平条件下,杂谷脑河流域土地分别可以承载6.06、5.43、3.92万人,而2011年年末杂谷脑河流域总人口为45 761人。【结论】结果表明,当社会经济处于温饱、小康水平,该区域土地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当社会经济处于发达水平,土地承载力将出现赤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土地生产力 人均营养标准 杂谷脑河流域
下载PDF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农业综合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勇军 王青 +2 位作者 俞音 刘延国 李国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情特殊,生态位势重要。本研究选取岷江上游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杂谷脑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在经典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计算出社会经济系数为1....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情特殊,生态位势重要。本研究选取岷江上游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杂谷脑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在经典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计算出社会经济系数为1.508,对该区域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修正。得到研究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小麦为8 474.7 kg/hm^2,玉米为16 148.55 kg/hm^2,为定量评估杂谷脑河流域的农业资源利用程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并在农业综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估算杂谷脑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可承载54 330人,为揭示当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及调控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潜力 社会经济因子 土地承载力 杂谷脑河流域
下载PDF
杂谷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亚琳 王青 +2 位作者 闫卫坡 周琴 刘延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19-2523,共5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杂谷脑河流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间生态供需差异明显。林地人均生态盈余4.729 5 hm2/人,构成杂谷脑河流域生态盈余的主体,是保障流域生态屏障功能的重要支撑;草地人均生态盈余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杂谷脑河流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间生态供需差异明显。林地人均生态盈余4.729 5 hm2/人,构成杂谷脑河流域生态盈余的主体,是保障流域生态屏障功能的重要支撑;草地人均生态盈余0.532 3 hm2/人,表明理县畜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而耕地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0.683 7 hm2/人,表明理县耕地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综合林地、草地、耕地、能源用地及建设用地等单因素生态供需数据,经标准化处理,目前,理县人均生态盈余3.793 8hm2/人,整体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杂谷脑河流域
下载PDF
杂谷脑河流域近30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铁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2,108,共6页
杂谷脑河流域是岷江上游典型的干旱河谷区。以1980年和2006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分析近30a杂谷脑河流域LUCC过程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揭示其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 杂谷脑河流域是岷江上游典型的干旱河谷区。以1980年和2006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分析近30a杂谷脑河流域LUCC过程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揭示其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其脆弱生境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且以林地大面积减少和灌木林地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区域呈现以自然景观为主,人为景观处于支配地位,以云、冷杉暗针叶林为地带性植被并主导该区域森林景观的格局现状;杂谷脑河流域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两指数增加,优势度减小,处主导地位的森林景观类型与其它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差异在缩小,景观结构趋于均匀,森林景观对流域景观控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流域 景观格局 30a变化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正刚 王勇军 王宪帅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对杂谷脑河流域不同区段(上、中、下游)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经济林地>农耕地>人工成熟林地>灌木林地>人工幼龄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全氮含量为农耕地>... 对杂谷脑河流域不同区段(上、中、下游)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经济林地>农耕地>人工成熟林地>灌木林地>人工幼龄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土壤全氮含量为农耕地>经济林地>天然次生林地>人工成熟林地>灌木林地>人工幼龄林地;C/N为人工幼龄林地>人工成熟林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农耕地>天然次生林地。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区段中,经济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中游>下游;农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中游>上游>下游;土壤全氮含量为下游>中游>上游;灌木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为中游>下游。同一区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流域下游土壤有机碳表现为经济林地>农耕地>灌木林地,全氮含量表现为农耕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流域中游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含量农耕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流域上游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人工成熟林地最高>农耕地>人工幼龄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全氮含量表现为天然次生林地>人工成熟林地>农耕地>人工幼龄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有机碳 全氮 杂谷脑河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区生境分类研究——以杂谷脑河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清贵 陈俊华 +4 位作者 谢天资 黎燕琼 龚固堂 卿刚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因子对该区域河谷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生境分别进行了分类,为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因子对该区域河谷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生境分别进行了分类,为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为人工造林中树种选择及造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类似困难立地条件地区的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杂谷脑河 干旱半干旱 生境分类 主成份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植被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飞 慕长龙 +2 位作者 潘攀 宿以明 汪明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58-261,共4页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属干暖河谷,该区干旱河谷灌草丛植被分布于河面以上海拔高度2 000m以下的河床两侧山坡范围内,不同种类的灌丛分布断续,主要呈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很少呈均匀分布.灌木基本上为落叶种类,为适应恶劣的环境,灌木...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属干暖河谷,该区干旱河谷灌草丛植被分布于河面以上海拔高度2 000m以下的河床两侧山坡范围内,不同种类的灌丛分布断续,主要呈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很少呈均匀分布.灌木基本上为落叶种类,为适应恶劣的环境,灌木表现出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如丛生、根深、叶小、具刺、被毛、低矮或匍匐的性状;群落层次和组成结构单一,群落类型具有多样性.该区有维管植物253种,隶属于57科178属,植物种类贫乏,有明显的重点科.种子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与热带成分有紧密的联系.植被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且程度在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性 恢复措施 干旱 杂谷脑河
下载PDF
民国时期川西北鸦片种贩与族群政治——以杂谷脑河流域为中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204,共11页
民国伊始,罂粟传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旋即区域内各族群与力量悉数席卷入鸦片种贩的市场网络。文章在述及鸦片蔓延背景之基础上,考察了鸦片收割、采购、贩运过程中的特有区域历史景象:赶烟会、袍哥烟帮。继而,汉人士绅就... 民国伊始,罂粟传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旋即区域内各族群与力量悉数席卷入鸦片种贩的市场网络。文章在述及鸦片蔓延背景之基础上,考察了鸦片收割、采购、贩运过程中的特有区域历史景象:赶烟会、袍哥烟帮。继而,汉人士绅就鸦片种禁问题与地方政府展开的互动,则在区域族群政治层面上呈现出鸦片市场网络触角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杂谷脑河流域 鸦片种贩 族群政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杂谷脑河流域的鸦片种植与族群互动——以佳山羌民杀团总事件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田 《民族学刊》 2011年第4期33-39,93,共7页
本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民间文书、口碑资料以及地方文献,透过对1923年发生在川西理县通化地方佳山羌民杀汉人团总事件的历史重构与解读,探讨了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与族群互动因素。文章认为,该历史事件之发生与民国时期杂谷... 本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民间文书、口碑资料以及地方文献,透过对1923年发生在川西理县通化地方佳山羌民杀汉人团总事件的历史重构与解读,探讨了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与族群互动因素。文章认为,该历史事件之发生与民国时期杂谷脑河流域的鸦片种植关系密切。换言之,鸦片种植在此区域的普及化诱发了汉、羌族群对于土地资源的激烈竞争,在异常紧张的族群关系氛围中爆发了流血事件。由此,文章进一步讨论此历史事件对当地族群关系、族群认同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不同影响,从而表明族群间的认同、互动形式均与时代情境之变迁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互动 民国时期 杂谷脑河流域 杀团总事件 鸦片种植
下载PDF
杂谷脑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刘铁冬 龚文峰 +4 位作者 朱磊 左晖 吴妍 胡远东 庞颖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年第4期27-29,共3页
以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2179KM2范围为研究对象,以1980年、1992年、2001年和2006年的TM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地形图、林相图等辅助资料,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对研究范围内的七类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结构幅度变化和速度变化角度进行研究... 以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2179KM2范围为研究对象,以1980年、1992年、2001年和2006年的TM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地形图、林相图等辅助资料,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对研究范围内的七类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结构幅度变化和速度变化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6a间,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其余五类用地面积呈增加状态,从多至少依次为是灌木林地、草地、耕地、居民地和水域;R1和R2变化值最大都是居民地,R1最小的为水域,R2最小的为未利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GIS
下载PDF
四川杂谷脑河底栖动物初步调查
17
作者 李艳红 胡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4-627,共4页
于2004年5月对四川杂谷脑河流域9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1种,其中水生昆虫8种,软体动物2种和扁形动物1种。应用Beck生物指数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杂谷脑河流域除个别断面(红叶减水河段)清洁外,大部分... 于2004年5月对四川杂谷脑河流域9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1种,其中水生昆虫8种,软体动物2种和扁形动物1种。应用Beck生物指数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杂谷脑河流域除个别断面(红叶减水河段)清洁外,大部分河段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 底栖动物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清代前期杂谷脑河流域的汉番山地交易——以半坡寨文书为中心
18
作者 王田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5期70-77,共8页
清代前期,旧保城大兴土木、杂谷土司改土归屯,显示王朝势力逐步深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在此背景下,旧保城戍边重地功能有所弱化,区域市场中心地角色则不断凸显。国家力量影响之余,微观区域内部的族群互动对此历史进程的作用不容小觑... 清代前期,旧保城大兴土木、杂谷土司改土归屯,显示王朝势力逐步深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在此背景下,旧保城戍边重地功能有所弱化,区域市场中心地角色则不断凸显。国家力量影响之余,微观区域内部的族群互动对此历史进程的作用不容小觑。半坡寨文书所反映的旧保汉民与半坡寨羌番之山地交易,即从区域市场的族群关系角度,佐证了上述观点。文章梳理了清代前期半坡寨哭什舟太家族与旧保城汉民家族一百余年间的山地交易,以此探析买卖行为背后的时代情境,及其对族群边缘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有力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杂谷脑河流域 汉番山地交易 半坡寨文书
下载PDF
杂谷脑河流域河谷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攀 慕长龙 +5 位作者 牟菊英 何飞 宿以明 陈俊华 汪明 唐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8,共4页
对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典型地段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植物种类较少,且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阴坡植被明显比阳坡丰富;该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阴坡和阳坡均表现出... 对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典型地段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植物种类较少,且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阴坡植被明显比阳坡丰富;该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阴坡和阳坡均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从阴坡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物多样性 杂谷脑河 典型地段
下载PDF
杂谷脑河的和谐水电——华电杂谷脑河水电开发掠影
20
作者 黄永盛 廖鹏 《四川水力发电》 2006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狮子坪、薛城、古城三座水电站,是四川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杂谷脑河上建设的水电项目,计划2007年年底建成发电。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四位一体,分别奋战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建设和谐水电。施工中,现场的机器设备都经过了... 狮子坪、薛城、古城三座水电站,是四川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杂谷脑河上建设的水电项目,计划2007年年底建成发电。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四位一体,分别奋战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建设和谐水电。施工中,现场的机器设备都经过了低噪音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声污染。为了保护红豆杉,最终调整了2号支洞位置,1号支洞洞口也随之改变了支护形式。为恢复植被,将土地表层剥离出来,等工程完成后,将泥土回填于弃渣场的表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 环境保护 工程进度 拼抢工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