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解传统批评困局,彰显《长恨歌》艺术魅力——评《〈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
1
作者 陈一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因为一直未能找到主题归宿,《长恨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讽谕说"是造成其主题研判混乱的关键因素。这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诗论,致使文学研究常常离开文学本位而做政治伦理道... 因为一直未能找到主题归宿,《长恨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讽谕说"是造成其主题研判混乱的关键因素。这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诗论,致使文学研究常常离开文学本位而做政治伦理道德的评判。付兴林、倪超所著《〈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则基于文学本位,从语义、修辞、文献等多重角度着手,倾力揭示问题的真相,彻底否定了古今传扬的《长恨歌》主题之"讽谕说",使《长恨歌》在"讽谕说"或"双重主题说"背景下被遮蔽或淡化的丰富深沉的审美意蕴得以彰显,也回归了其艺术的有机整体性。由此观之,解决《长恨歌》主题问题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批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 《长恨歌》 讽谕说 长爱说 审美意蕴
下载PDF
唐人小说中李杨题材的历史眼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7-50,共4页
唐代小说家笔下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后代作家更关注于李杨爱情本身不同,他们以历史的眼光关注李杨题材,在描写爱情时更注重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从而提醒人们总结唐王朝由盛而衰的... 唐代小说家笔下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后代作家更关注于李杨爱情本身不同,他们以历史的眼光关注李杨题材,在描写爱情时更注重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从而提醒人们总结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李杨题材 历史眼光
下载PDF
宋传奇中李杨题材书写小议
3
作者 王方 《文教资料》 2018年第13期3-4,共2页
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自诞生以来,便迎来了千百年来经久不息的文学创作热潮。在宋代传奇中,李杨题材的书写在人物形象、主旨作意上呈现出传奇小说功用化、世俗化错杂的独有特征。
关键词 宋传奇 李杨题材 劝诫 世俗化
下载PDF
唐宋李杨题材小说的“情”与“理”
4
作者 郑绪洁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7-39,共3页
李杨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广为人知的创作题材之一。大体而言,唐宋李杨题材小说均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命运为题材,在关注李杨爱情本身的同时,站在历史"理性"的高度讽谕警世。以唐宋笔记小说中的李杨故事为研究对象,对其... 李杨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广为人知的创作题材之一。大体而言,唐宋李杨题材小说均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命运为题材,在关注李杨爱情本身的同时,站在历史"理性"的高度讽谕警世。以唐宋笔记小说中的李杨故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涉及的"情"与"理"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情"与"理"的不同轨迹主要表现在艺术虚构与史家笔法、爱情颂扬与政治批判、叹惋悲剧与讽谕警世三方面,在描写爱情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政治结局,从而警示世人,并总结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题材小说 “情”与“理” 颂扬与批判 讽谕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题材中的杨贵妃之死
5
作者 秦永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51-58,共8页
自元戏曲兴起,各朝代戏曲家基于不同创作意图,将杨贵妃之死搬演上戏曲舞台,这些剧演各具特色:元白朴《梧桐雨》抒发贵妃之怨,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表达贵妃之怒,明吴世美与屠隆肯定贵妃之情真,清洪昇《长生殿》赞赏贵妃之忠于情... 自元戏曲兴起,各朝代戏曲家基于不同创作意图,将杨贵妃之死搬演上戏曲舞台,这些剧演各具特色:元白朴《梧桐雨》抒发贵妃之怨,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表达贵妃之怒,明吴世美与屠隆肯定贵妃之情真,清洪昇《长生殿》赞赏贵妃之忠于情义。通过比较各剧书写马嵬坡杨贵妃之死的异同,可细细体会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作者对杨贵妃的不同态度及对安史之乱这段历史的不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作品 安史之乱 李杨题材 杨贵妃之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