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工艺处理对杏汁理化指标及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孔丽洁 冯作山 白羽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43-250,共8页
我国目前在杏汁生产加工中常采用破碎、酶法液化、热烫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对杏汁色泽及风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杏果实在冷冻与解冻交替过程中,冰晶的生长及重结晶造成的机械作用,破坏了细胞壁、细胞膜等组织结构,加剧细胞内汁液的溶出... 我国目前在杏汁生产加工中常采用破碎、酶法液化、热烫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对杏汁色泽及风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杏果实在冷冻与解冻交替过程中,冰晶的生长及重结晶造成的机械作用,破坏了细胞壁、细胞膜等组织结构,加剧细胞内汁液的溶出。该文对杏果实及不同工艺处理2种杏汁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低温压榨杏汁的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果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杏果实及果胶酶酶解杏汁,低温压榨杏汁的澄清度、L^(*)值、褐变指数含量均优于果胶酶酶解杏汁;杏果实、低温压榨杏汁、果胶酶酶解杏汁中共检出11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杏果实检出56种挥发性物质,低温压榨杏汁、果胶酶酶解杏汁挥发性物质分别为72、63种,研究结果可为杏汁加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榨杏汁 冷冻处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杏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峻松 张世涛 +1 位作者 毛多斌 杨公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7-270,共4页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杏汁香气成分的影响,将杏原汁在500MPa压力、25℃温度条件下处理20min后,经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超高压处理前后杏汁香气成分的变化,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杏汁香气成分的影响,将杏原汁在500MPa压力、25℃温度条件下处理20min后,经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超高压处理前后杏汁香气成分的变化,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对杏汁中香气成分的有较明显影响,其中己醛、2-己烯醛、糠醛、己醇、叶醇、芳樟醇、橙花醇、β-苯乙醇等香味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增长了68.14%、95.26%、46.76%、61.11%、58.56%、35.75%、37.75%和42.30%;酯类、内酯类的香气成分的含量有所降低;酮类香味成分的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感官评定表明:超高压处理不仅能很好地保持了杏的特征香气,而且使杏汁的青鲜香气更加突出,有利于产品风味品质的提高,这与杏汁中香气成分检测结果相一致,因此对杏加工来说超高压处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冷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固相微萃取 超高压处理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椰子汁和椰杏汁对人体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昭 崔岗 +1 位作者 李富如 戴尧天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7,共4页
在不限制饮食的条件下,75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正常上限范围内的志愿受试者,饮用椰子汁饮料500ml/人/天,连续3个月后,平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分别... 在不限制饮食的条件下,75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正常上限范围内的志愿受试者,饮用椰子汁饮料500ml/人/天,连续3个月后,平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分别降低:TC10.3%(4.96mmol/L降至4.45mmol/L);LDL—C10.6%(3.21mmol/L降至2.87mmol/L);TG23.4%(1.67mmol/L降至1.28mmol/L)(P<0.01)。其中55岁以下的中青年受试者和男性受试者血脂下降更为显著。60名轻度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受试者(55~65岁)饮用椰杏汁饮料500ml/人/夭,3个月后TC值从5.81mmol/L(223.5mg/dl)降至5.39mmol/L(207.3mg/dl),LDL—C从3.95mmol/L降至3.66mmol/L,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TC<5.17mmol/L,LDL—C<3.90mmol/L),TG也呈下降趋势(P>0.05)。老年男性和女性血脂变化无明显差别。实验结果提示:椰子汁和椰杏计有利于高脂血症的预防和干预、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杏汁 人体 血脂水平 影响
下载PDF
澄清杏汁饮料生产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盛贵 韩舜愈 +1 位作者 张珍 蒋玉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3期23-24,共2页
对澄清杏汁饮料的护色、澄清和配方等工艺做了重点讨论。结果表明 :护色用 1.5%抗坏血酸、0 .2 5 %柠檬酸和 0 .2 %氯化锌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澄清的最佳工艺为pH 4、酶 0 .0 0 1%、时间 4 0min、温度 4 5℃ ;产品的配方为杏汁 4 0 %、糖... 对澄清杏汁饮料的护色、澄清和配方等工艺做了重点讨论。结果表明 :护色用 1.5%抗坏血酸、0 .2 5 %柠檬酸和 0 .2 %氯化锌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澄清的最佳工艺为pH 4、酶 0 .0 0 1%、时间 4 0min、温度 4 5℃ ;产品的配方为杏汁 4 0 %、糖 10 %、柠檬酸 0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清杏汁饮料 生产工艺 护色 配方 澄清工艺
下载PDF
“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挥发性物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舜愈 祝霞 +2 位作者 蒋玉梅 周围 周小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6-310,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手段对产自甘肃景泰条山农场的兰州“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分别检索定性出杏汁挥发性物质组分57种,发酵饮料挥发性物质组分50种。经分析比较:杏汁...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手段对产自甘肃景泰条山农场的兰州“大接杏”杏汁及其发酵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分别检索定性出杏汁挥发性物质组分57种,发酵饮料挥发性物质组分50种。经分析比较:杏汁经发酵后损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42种,其中减少最多的是烃类化合物;新增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35种,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发酵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的有乙酸己酯、异松油烯、松油醇、十四烷、十二烷,相对含量明显增加的有乙醇、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的有乙酸戊酯、2,6-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发酵饮料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桂玲 徐怀德 +1 位作者 侯兰芳 王高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苦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食品;杏的果实甘美酸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酸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风味,特别适合于果蔬汁饮料的加工。本文以苦瓜、杏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蜂蜜及其它辅料,研制... 苦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食品;杏的果实甘美酸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酸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风味,特别适合于果蔬汁饮料的加工。本文以苦瓜、杏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蜂蜜及其它辅料,研制出口感适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质稳定的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本试验对生产工艺、技术要点、抗氧化、稳定剂选择进行了研究,有效解决了苦瓜脱苦、护色、杏的护色及饮料的稳定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苦瓜汁、杏汁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并提出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杏汁 复合饮料 掩苦护色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杏汁澄清方法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盛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就几种常见的果汁澄清方法在杏汁上的应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汁澄清中果胶酶澄清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沉淀,其最佳组合为pH4,酶用量0.01‰,时间40min,温度45℃;蜂蜜虽有一定的澄清效果,但会出现二次沉淀,在实际应用... 就几种常见的果汁澄清方法在杏汁上的应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汁澄清中果胶酶澄清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沉淀,其最佳组合为pH4,酶用量0.01‰,时间40min,温度45℃;蜂蜜虽有一定的澄清效果,但会出现二次沉淀,在实际应用中成本也较高;海藻酸钠-碳酸钠法、单宁-明胶法澄清效果差,操作繁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澄清方法 筛选
原文传递
HACCP在杏汁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权美平 田呈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了解杏汁饮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杏汁加工过程中关键步骤的分析,确立了杏汁生产中的纠偏与监控措施,为杏汁的加工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HACCP 杏汁 饮料加工 应用 饮料生产工艺 关键步骤 加工过程 监控措施 加工生产 可靠
下载PDF
杏汁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花俊 毛多斌 张峻松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杏汁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其中的60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2.08%,主要香气成分为酸类(32.60%)、醇类(18.45%)、醛类(18.10%)、酯类(13.95%)、酮类(2...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杏汁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其中的60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2.08%,主要香气成分为酸类(32.60%)、醇类(18.45%)、醛类(18.10%)、酯类(13.95%)、酮类(2.84%)等.卷烟加香实验表明:杏汁提取物能赋予卷烟甜香、果香,提高卷烟香气的柔和性和圆润性,降低刺激性,掩盖杂气,改善口感,起到明显提升卷烟品质的作用;对不同的烟丝施加量应略有区别,一般控制在0.05%~0.1%范围内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卷烟加香
下载PDF
HACCP在浊型杏汁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娟 徐建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99-100,共2页
运用HACCP原理对浊型杏汁饮料生产各环节的危害因子及关键控制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因子主要来源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综合因素。物理因素来自原辅料及包装材料中的杂质危害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或添加剂过量等导致化学危害;... 运用HACCP原理对浊型杏汁饮料生产各环节的危害因子及关键控制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因子主要来源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综合因素。物理因素来自原辅料及包装材料中的杂质危害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或添加剂过量等导致化学危害;生物危害来自原料、水或加工中微生物污染、二次污染以及微生物超标等。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浊型杏汁饮料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七个关键控制点为:原料、清洗、调配、脱气、均质、装罐封盖、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浊型杏汁饮料 关键控制点 危害因子
下载PDF
杏仁 杏干 杏汁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洁 《农产品加工》 2004年第3期28-29,共2页
介绍了杏果的营养价值与市场状况,阐述了杏果加工或杏仁、杏干、杏汁等产品的工艺流程、加工要点及成品质量要求。
关键词 杏汁 加工技术 营养价值 工艺流程 成品质量
下载PDF
杏汁饮料的工艺配方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颖 《饮料工业》 2008年第8期21-23,共3页
以新鲜杏肉为主要原料设计了混浊型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以感官风味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杏汁、蔗糖和柠檬酸的最佳复配比为:14%杏汁+8%蔗糖+0.08%柠檬酸,并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0.10%果胶+0.15%CMC+0.10%黄... 以新鲜杏肉为主要原料设计了混浊型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以感官风味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杏汁、蔗糖和柠檬酸的最佳复配比为:14%杏汁+8%蔗糖+0.08%柠檬酸,并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0.10%果胶+0.15%CMC+0.10%黄原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正交实验 稳定性
下载PDF
冷榨澄清杏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13
作者 韩舜愈 张盛贵 +2 位作者 蒋玉梅 张珍 曹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冷榨工艺避免了热对产品的不良影响,因而在苹果汁、梨汁、桃汁等果汁的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而酶制剂在果汁工业上的应用无凝给果汁工业带来了新的革命,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出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果汁澄清度。
关键词 杏汁饮料 生产工艺 冷榨工艺 酶制剂 工业 澄清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杏汁的微波杀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雅慧 黄文书 +1 位作者 白羽嘉 冯作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88-292,297,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杏汁微波杀菌工艺进行综合优化得到最佳杀菌条件。结果表明:pH3.5、微波次数为3次、微波终止温度为67℃、微波起始温度为-11℃,在此条件下微波对细菌的致死率可达到99.68%...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杏汁微波杀菌工艺进行综合优化得到最佳杀菌条件。结果表明:pH3.5、微波次数为3次、微波终止温度为67℃、微波起始温度为-11℃,在此条件下微波对细菌的致死率可达到99.68%,多项验证实验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符合预测值,说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微波杀菌工艺的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细菌 致死率 微波杀菌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两种杀菌方法对杏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晓娟 唐英 +1 位作者 孙俪娜 冯作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为研究微波杀菌和热杀菌对杏汁品质的影响,将杏汁在微波和水浴45~70℃的温度下进行杀菌处理,测定杏汁中总酚、黄酮、色泽、褐变指数、V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细菌总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研究微波杀菌和热杀菌对杏汁品质的影响,将杏汁在微波和水浴45~70℃的温度下进行杀菌处理,测定杏汁中总酚、黄酮、色泽、褐变指数、V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细菌总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70℃时两种杀菌处理过程中的杏汁中总酚损失率分别为72%和82%、黄酮损失率分别为75%和88%、VC的含量损失率分别为78%和85%、多酚氧化酶(PPO)失活分别为82%和65%、过氧化物酶(POD)失活96.7%和51.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失活86.4%和51.03%,且都随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细菌总数分别为空白细菌总数的1/9和1/5。通过比较分析微波杀菌能够很好地保持杏汁中的色泽、黄酮、总酚和酶类,对微生物杀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微波杀菌 热杀菌 品质
原文传递
杏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晓丽 郝利平 贺耀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2-94,共3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和评价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色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应适当,过大反而会使杏汁感官品质降低;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都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杏汁护...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和评价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色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应适当,过大反而会使杏汁感官品质降低;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对杏汁都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杏汁护色的最佳配方为:2%的氯化钠、0.15%的柠檬酸、0.03%的抗坏血酸、0.08%的亚硫酸氢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汁 护色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杏汁的加工方法
17
作者 李冬 《河北果树》 2003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杏汁 加工方法 选料 破碎 压榨 过滤 澄清 均质 脱氧 装罐 杀菌
下载PDF
杏汁加工方法
18
作者 李冬 《河北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37-37,共1页
1 选料和破碎.选口味好、酸度稍高、汁多、无伤病的成熟杏果,洗净去核,切成小块,加水煮15~30分,温度控制在60℃~70℃,使果肉充分软化,同时可加少许维生素C、柠檬酸和食盐,以利于护色.
关键词 杏汁 加工方法 选料 破碎 压榨 粗滤 澄清
下载PDF
杏汁的加工方法
19
作者 李冬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3年第04X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杏汁 加工方法 选料 破碎 压榨 粗虑 澄清 精滤 均质 脱氧
下载PDF
杏汁加工方法
20
作者 李冬 《湘西科技》 2003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杏汁 加工方法 选料 杀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