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6,8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与产业进展
1
作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化工新材料是指在化学化工研发、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有新结构、新方法、新性能指标、新应用的化工材料,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表现在储能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子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指在化学化工研发、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有新结构、新方法、新性能指标、新应用的化工材料,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表现在储能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用树脂及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已在风电光电、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封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将每年组织学会专家学者编写当年的化工新材料的科技产业进展情况,发表在《化工新型材料》杂志上与广大读者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新材料 储能材料 光电转换材料 光催化材料 电子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用树脂 高性能纤维
原文传递
《材料科学与工艺》征稿简则
2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材料科学与工艺》(双月刊)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各种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制备加工原理及... 《材料科学与工艺》(双月刊)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各种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制备加工原理及工艺研究的最新成果。刊载内容涉及以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仿生材料、智能/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先进材料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材料研究学会 仿生材料 纳米材料 材料加工工艺 刊载内容 科研报告
下载PDF
功能材料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升 许凤秀 +2 位作者 王英姿 张银燕 马来鹏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03年第3期40-44,共5页
概述了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用途 ,从功能金属材料、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晶体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结构的功能材料 (非晶态合金 -金属玻璃、纳米结构材料、贮氢材料、薄膜功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智能材... 概述了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用途 ,从功能金属材料、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晶体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结构的功能材料 (非晶态合金 -金属玻璃、纳米结构材料、贮氢材料、薄膜功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减震材料、生物医学材料 )等方面进行了分类和描述。功能材料种类繁多 ,用途广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材料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晶体材料 复合材料 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 纳米结构材料 贮氢材料 薄膜功能材料 形状记忆材料 智能材料 减震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下载PDF
体育器材对化工新型材料的需求研究——评《化工新材料概论》
4
作者 刘渊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12-I0013,共2页
作为新材料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化学工业中极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新领域,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机硅、环保、有机氟等众多新材料领域,... 作为新材料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化学工业中极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新领域,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机硅、环保、有机氟等众多新材料领域,具体指那些具备传统化工材料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及优异性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与传统化工材料对比起来,化工新材料往往重量更轻、性能更优、功能更优、技术含量更高,同时在体育器材中应用更为广泛,对体育成绩提升的帮助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新材料 材料产业 体育器材 化工新型材料 材料领域 化工材料 有机氟 有机硅
下载PDF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5
作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编辑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 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动态性能测试、模拟与表征等领域的试验研究性文章。本刊补白内容涉及专家对科研成果及前沿课题的短评,各种学术动态,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励课题、论文、成果的摘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研成果 材料产业 材料领域 理化测试 高性能陶瓷 稀土材料
原文传递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6
作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编辑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 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級、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动态性能测试、模拟与表征等领域的试验研究性文章。本刊补白内容涉及专家对科研成果及前沿课题的短评,各种学术动态,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励课题、论文、成果的摘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研成果 材料产业 材料领域 理化测试 高性能陶瓷 稀土材料
原文传递
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
7
作者 刘培生 程瑜扬 +2 位作者 程伟 陈斌 李翔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8,共6页
对泡沫镍(平均孔径约为2.7 mm,孔隙率为93.1%)孔棱进行环氧树脂覆层复合,获得孔棱呈复层结构的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样品进行压缩性能实验,重点分析复合体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均显著高于原... 对泡沫镍(平均孔径约为2.7 mm,孔隙率为93.1%)孔棱进行环氧树脂覆层复合,获得孔棱呈复层结构的泡沫镍/树脂多孔复合材料。对所得复合样品进行压缩性能实验,重点分析复合体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和比强度均显著高于原泡沫镍。当泡沫镍(体密度ρr约0.6 g·cm^(-3))施加覆层制成泡沫镍/树脂复合样品(体密度约0.72~0.82 g·cm^(-3))后,其压缩强度从0.75 MPa提高到2.24~2.68 MPa,其对应比强度从1.23 MPa·cm^(3)·g^(-1)提高到3.09~3.27 MPa·cm^(3)·g^(-1)。复合样品的压缩强度与孔隙率符合基于八面体模型理论得出的对应数理关系。根据对应力学模型可知,复合样品整体失效由孔棱芯部优先破坏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泡沫金属 多孔复合材料 泡沫金属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压缩强度
下载PDF
山西省煤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8
作者 刘永 苗茂谦 +2 位作者 邓蜀平 蒋云峰 时培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煤基新材料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煤基合成新材料和煤基碳材料两大类,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具备发展煤基新材料的良好基础;煤基新材料作为山西省工业经济新... 煤基新材料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煤基合成新材料和煤基碳材料两大类,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具备发展煤基新材料的良好基础;煤基新材料作为山西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实现资源性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全面介绍了山西省煤基新材料产业现状:煤基合成新材料产业规模不大,并且大部分处于产业链前端;煤基碳材料领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源地。剖析了山西省煤基新材料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基础原料缺少、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偏低,产业布局比较松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深入研究了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做强做优煤基合成新材料产业,包括煤制油高端油品产业链、聚酯类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尼龙产业链和煤制烯烃产业链;创新升级发展煤基碳材料产业,包括针状焦产业链、碳纤维产业链、传统煤基碳材料产业链、新型负极材料产业链、煤层气制人造金刚石产业链。提出推动山西煤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认为,应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扶持体系,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链发展,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 碳基新材料 高质量发展路径 山西省
下载PDF
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植骨材料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亚仑 董钊 +1 位作者 浦飞飞 夏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7,共8页
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是一种以溶骨性破坏为特点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当出现严重骨质破坏导致脊柱不稳,进而出现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时,手术植骨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植骨材料的选择与手术效果息息相关,... 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是一种以溶骨性破坏为特点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当出现严重骨质破坏导致脊柱不稳,进而出现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时,手术植骨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植骨材料的选择与手术效果息息相关,不同植骨材料各有其优缺点,直接决定了术后疗效和临床预后。随着植骨材料的产品迭代,复合型植骨材料的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并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综合患者临床背景,个体化选择植骨材料对于STB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植骨材料的分类(骨性材料、金属材料和生物活性材料等)、优缺点及目前发展情况,以期为临床植骨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植骨材料 骨性材料 金属材料 生物活性材料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10
作者 王旭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全球资源紧张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同时,社会进程加速,人们对建筑功能与品质有了更高期待,但传统建筑材料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从而促使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 在全球资源紧张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同时,社会进程加速,人们对建筑功能与品质有了更高期待,但传统建筑材料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从而促使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新型建筑材料,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如在住宅建筑、商业建筑中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了建筑工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前景,发现其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机械工程材料》2025年征订启事
11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18,共1页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研究与生产应用的专业技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研究与生产应用的专业技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机械工程材料》杂志报道内容涵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传统及新型工程材料的最新研究及应用成果,主要栏目有综述、试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材料性能及应用、纳米材料、残余应力、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失效分析等,可供从事与材料生产研究相关的研发与技术人员阅读参考。近年来,《机械工程材料》杂志抓住国内外研究热点,推出了“先进陶瓷材料”“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先进复合材料”“电子陶瓷”“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强韧均衡”等专题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机械工程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来源期刊 征订启事 上海材料研究所 核心学术期刊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机械工程材料》2025年征订启事
12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3,共1页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研究与生产应用的专业技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研究与生产应用的专业技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机械工程材料》杂志报道内容涵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传统及新型工程材料的最新研究及应用成果,主要栏目有综述、试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材料性能及应用、纳米材料、残余应力、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失效分析等,可供从事与材料生产研究相关的研发与技术人员阅读参考。近年来,《机械工程材料》杂志抓住国内外研究热点,推出了“材料表面工程”“残余应力调控与检测”“力学超材料”“电子陶瓷”“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强韧均衡”等专题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机械工程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来源期刊 征订启事 上海材料研究所 核心学术期刊
下载PDF
《机械工程材料》网上投稿简则
13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58,共1页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SA和PЖ收录;2015年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本刊设综述、试验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材料性能与应用、纳米材料、残余应力、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失效分析等栏目,内容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学术期刊 来源期刊 《机械工程材料 上海材料研究所 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下载PDF
直升机典型金属化复合材料电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阳 谷京东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3期54-57,共4页
1背景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设计性强易于实现结构的同时与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国内外飞行器对复合材料的使用从非承力件到承力件至乃至全机身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行器减重,从而达到了减少燃油消耗增加航行时长;且复合材... 1背景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设计性强易于实现结构的同时与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国内外飞行器对复合材料的使用从非承力件到承力件至乃至全机身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行器减重,从而达到了减少燃油消耗增加航行时长;且复合材料的强度高特点可提高飞行器的抗坠毁性能;航空航天发展与复合材料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现今飞行器结构早已广泛应用复合材料。目前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因其低制作成本广泛使用率比较高的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材料,但传统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已渐渐无法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高抗冲击和损伤容限、高韧性、良好的耐环境性、预浸料无需低温存储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如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FRTP);而新型飞行器的研究也会引起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如高超声速飞行器缟素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加热会使飞行器内部产生热应力从而使飞行器结构强度受损,因此对其需要提供很好的热防护,这就引起了对超高温复合材料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应用 承力件 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固性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预浸料 金属化 电特性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明芳 石继飞 +3 位作者 刘燕茹 史晓霞 郑燕 曹艳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14,共6页
纳米材料具有微小的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灵敏和最有前途的传感器之一,二者的结合使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快速响应、准确和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取... 纳米材料具有微小的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灵敏和最有前途的传感器之一,二者的结合使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快速响应、准确和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综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生物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对不同纳米材料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材料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无机纳米材料 有机纳米材料 生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材料特性分析
16
作者 陈静 张楠 +1 位作者 孟庆华 鲍春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4期7369-7375,共7页
背景:有限元计算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很少有文献介绍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每个解剖结构的材料性能,以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的:在前人膝关节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总... 背景:有限元计算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很少有文献介绍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每个解剖结构的材料性能,以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的:在前人膝关节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不同年龄阶段膝关节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材料特性。方法:英文检索词为“Knee,finite element,material selection,ligament injury,osteoarthritis,elderly,children,young people”等,中文检索词为“膝关节,有限元,材料选择,韧带损伤,骨关节炎,老年人,儿童,年轻人”等,分别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1950-2024年,就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8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儿童膝关节骨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成年后达到峰值。中年到老年阶段,膝关节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的弹性模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回归到儿童时期的弹性模量。儿童与成年人软骨的弹性模量基本一致,而老年人的软骨弹性模量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韧带的弹性模量会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但年轻人与老年人膝关节韧带的弹性模量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半月板机械完整性的丧失会损害组织的生物力学功能,扰乱组织有效承载和传递的各向异性生物力学响应。膝关节有限元建模可以深入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开发新的植入材料、预测膝关节疾病、改进手术技术,并指导患者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有限元计算模型 材料特性 不同年龄段 弹性模量 工程化材料
下载PDF
不同电流下Ce掺杂AgCuO触头材料转移行为研究
17
作者 王海涛 王彦岭 +3 位作者 李书舸 王景芹 李文华 赵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4-586,共13页
材料转移是电弧侵蚀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研究材料转移机制对于优化电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更耐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有重要意义,该文以Ce掺杂的AgCuO触头为研究对象,分析材料转移方向在不同电流下变化的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 材料转移是电弧侵蚀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研究材料转移机制对于优化电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更耐用、更稳定的电极材料有重要意义,该文以Ce掺杂的AgCuO触头为研究对象,分析材料转移方向在不同电流下变化的机理。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触头试样,借助JF04D电接触测试系统,在18 V电压下设置10、15、20和25 A四个电流等级,对触头进行20000次电弧侵蚀实验。首先对比了15 A电流条件下添加Ce后材料的性能提升情况,然后重点关注AgCuOCeO_(2)触头在不同电流下的燃弧能量与燃弧时间,测定侵蚀实验后阴阳极的质量变化,采用三维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表征阳极和阴极的表面侵蚀形貌,并对不同电流下的材料转移机制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结果表明,Ce元素提升了触头性能,电流大小影响电极间金属离子和气体离子的浓度,引发金属相或气体相电弧的产生,导致材料转移方向在电流增大时发生改变。为选用和开发性能优良的AgCuO触头材料,进而提升AgCuO触头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O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材料转移 表面形貌 燃弧能量 燃弧时间
下载PDF
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颜丽娟 荀亚静 +1 位作者 马坤茹 孙运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0,共14页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在显著增强硼粉与铝粉点火燃烧性能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在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方面的广泛研究,归纳提炼了10种主流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纺丝技术、静电...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在显著增强硼粉与铝粉点火燃烧性能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在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方面的广泛研究,归纳提炼了10种主流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纺丝技术、静电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沉积、微乳液法、3D打印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法、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液相法以及液滴微流控技术,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制备原理、应用场景及优缺点,指出了PVDF改性含能材料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1)安全改进;2)绿色技术;3)纳米材料优化;4)多尺度设计;5)创新的涂层方法;6)深入了解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改性 含能材料 聚偏氟乙烯
下载PDF
双金属掺杂多孔碳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19
作者 曹翔宇 张嘉盈 +3 位作者 丰赟 申林坤 张秀玲 闫娟枝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9-520,共12页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缩聚物包覆铁氰化钴晶体的复合前驱体,经过碳化、酸刻蚀和硫负载,最终获得一种双金属(Co、Fe)及氮掺杂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e-CF@NPC/S,其中CF表示CoFe合金,NPC表示氮掺杂的多孔碳)。进而通过改变形成核壳的原...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缩聚物包覆铁氰化钴晶体的复合前驱体,经过碳化、酸刻蚀和硫负载,最终获得一种双金属(Co、Fe)及氮掺杂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e-CF@NPC/S,其中CF表示CoFe合金,NPC表示氮掺杂的多孔碳)。进而通过改变形成核壳的原料比例获得系列样品,研究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核壳结构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应对电池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物质负载及体积变化,碳外壳的空间位阻同时起到了抑制穿梭效应的积极作用和阻碍离子扩散的负面作用,而合金纳米粒子提供吸附和催化作用的效果取决于其表面活性位点的数量。在多种作用的协同下,e-CF@NPC-3/S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0.2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能保持996.9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和92.35%的容量保持率。在1C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后,e-CF@NPC-3/S仍具有684.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循环衰减率为0.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掺杂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下载PDF
微/纳材料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清萌 谢言之 +1 位作者 沈建忠 马晓溦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2-933,共12页
食源性致病菌(foodborne pathogens)是引起动物和人类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沙门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致病菌具有强大的侵袭和定植能力,可污染多... 食源性致病菌(foodborne pathogens)是引起动物和人类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沙门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致病菌具有强大的侵袭和定植能力,可污染多种蔬果及动物源性食品,并可沿“农场-餐桌链”传播。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抗菌药物逐渐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导致食源细菌性疾病面临治疗药物选择受限、生物利用度差、毒性难以控制等诸多挑战。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多种微纳材料(micro/nano materials)逐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优异的治疗性能。微纳材料主要指平均粒径在微米或纳米级的一系列复合材料。抗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研究中的微纳材料主要是指将微米材料与纳米材料结合而成的药物递送系统,兼具微米和纳米尺度材料的优势,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靶向性药物递送、可控与长效释放及多重抗菌作用等多种优势。笔者综述了微纳材料的基本概念、常见种类、独特优势及微纳材料在各种抗食源性致病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微纳材料在应对多种食源性细菌感染、缓解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中的应用潜力以及目前存在的应用瓶颈,以期为微纳材料在食源细菌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纳米材料 微米材料 微纳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