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9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重基础、立足工程、强化实践、融入模拟、激励创新——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李霄琳 周立明 +3 位作者 于莉 朱珊 彭帅英 张晓皖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79-187,共9页
材料力学是机械类、土木类和力学类等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秉承“强基础、重实践、融模拟、促创新”的理念;构建“融工程、融前沿、融思政”的教学资源与内容,夯实学生的力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材料力学是机械类、土木类和力学类等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秉承“强基础、重实践、融模拟、促创新”的理念;构建“融工程、融前沿、融思政”的教学资源与内容,夯实学生的力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将抽象的力学概念与三阶递进的课程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数值模拟技术引入课堂,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建立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解决工程问题为导向,以创新实践为特点,以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
作者 于驰 高秋志 +1 位作者 包立 汪应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189-192,共4页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承担着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顺利过渡的重要任务。该文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针对本科专业与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思政元素的挖掘途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点以及教学体...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承担着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顺利过渡的重要任务。该文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针对本科专业与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思政元素的挖掘途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点以及教学体系构建等问题。基于专业教师育人观念转变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优化、经典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专业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坚定学生的政治理念,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性能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材料力学性能为例
3
作者 陈泽军 袁新建 +2 位作者 何维均 王柯 吴晓东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介绍了材料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特点,以及课程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体现和支撑作用。阐述了一流课程建设中高阶性、创新性和挑... 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介绍了材料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特点,以及课程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体现和支撑作用。阐述了一流课程建设中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具体体现,详细介绍了一流课程建设的内容、思路和举措,包括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团队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举措,以及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措施。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为其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专业 核心课程 材料力学性能
下载PDF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闫承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本文从教与学要形成互动;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善于梳理教学内容及善于归纳总结;善于挖掘实用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积极开展材料力学研讨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期... 本文从教与学要形成互动;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善于梳理教学内容及善于归纳总结;善于挖掘实用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积极开展材料力学研讨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董芬 许宝卉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科特点和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提炼出材料力学价值引领、知识教育、...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科特点和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提炼出材料力学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分别从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材料力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人文素养
下载PDF
关于负泊松比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拓展与探索
6
作者 韦凯 方棋洪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64-169,共6页
泊松比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力学概念与材料弹性常数之一。本文对现有材料力学课程中泊松比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引入了负泊松比效应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负泊松比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优势。重点基于内凹蜂窝超材料,详细介绍了... 泊松比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力学概念与材料弹性常数之一。本文对现有材料力学课程中泊松比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引入了负泊松比效应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负泊松比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优势。重点基于内凹蜂窝超材料,详细介绍了实现负泊松比效应的超材料力学理论分析及其教学实践;并借鉴虚拟仿真实验概念,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超材料的负泊松比效应进行仿真分析与讨论,直观地展示了超材料的力学变形模式及其负泊松比效应。从而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弯曲内力、挠度、应变和泊松比等重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负泊松比 材料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谭小东 逯文君 +2 位作者 宋波 郭宁 郭胜锋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22-24,37,共4页
实验教学是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课时,将塑性变形、断裂失效等众多知识点有机结合,并实现可视化教学是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将宏/微观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引入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课时,将塑性变形、断裂失效等众多知识点有机结合,并实现可视化教学是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将宏/微观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以低碳钢常温静载荷单轴拉伸和原位变形微观应变配分检测为典型案例,对实验教学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宏/微观DIC技术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吕德斯变形、应变集中及断裂失效等材料力学行为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对材料力学性能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在材料组织优化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 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材料弹性常数关系推导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易利军 张田忠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弹性常数是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后续力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只有两个独立的弹性常数,因此其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之间具有直接关联关系。在力学基础教学中充分利... 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弹性常数是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后续力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只有两个独立的弹性常数,因此其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之间具有直接关联关系。在力学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关系的不同推导方法,可将相关力学知识串联融合,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拓展教师授课的深度和广度。鉴于此,本文分别梳理了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和一般应力状态下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之间关系的多种推导方法,并揭示了该关系式实质上是各向同性线弹性体弹性完全对称性的反映,以丰富教学素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弹性常数 弹性模量 剪切模量 泊松比
下载PDF
多元目标导向下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9
作者 缑瑞宾 于敏 +1 位作者 王晶 马露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解决工程基础类课程产出导向特征不明、学为中心理念不深和持续改进机制不畅三大教学痛点问题,基于材料力学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对课程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反向教学设计的多元目标导向法;全面揭示了课程多元目标和教学... 为解决工程基础类课程产出导向特征不明、学为中心理念不深和持续改进机制不畅三大教学痛点问题,基于材料力学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对课程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反向教学设计的多元目标导向法;全面揭示了课程多元目标和教学改革内涵,反向重构了多元目标导向下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活动,建立了“赛-教-学”师生能力共同提升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对于应用型本科工程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目标 材料力学 教学方法 反向重构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材料力学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宫贺 李苗 《科教文汇》 2024年第4期63-66,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存在课程教学模式与学情不符、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失配、知识点与前沿问题脱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接收理论知识困难,无法有效地做到学...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存在课程教学模式与学情不符、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失配、知识点与前沿问题脱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接收理论知识困难,无法有效地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该文以材料力学为例,开展理论课程的问题分析和改进,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应用型大学其他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课程 材料力学 新工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专创融合”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1
作者 李晶 刘小斌 +2 位作者 刘晓妍 罗钿 王东亮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工科”人才定位需求。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以该课程为例,结合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原则,重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工科”人才定位需求。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以该课程为例,结合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原则,重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非标准化考核模式能够使教师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应用知识情况和知识建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质疑精神;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构建“专创融合”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有利于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学生建模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重构知识体系 非标准化考核模式 专创融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2
作者 黎明灿 《学周刊》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随着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关键。该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和工程实... 随着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关键。该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和工程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基于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和考核机制的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下载PDF
材料力学结合课堂有限元演示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13
作者 黄逸群 《科教文汇》 2024年第9期71-75,共5页
材料力学在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工科中同时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工程性的基础性学科。传统的授课方式及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掌握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对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引入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课堂实时演示,... 材料力学在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工科中同时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工程性的基础性学科。传统的授课方式及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掌握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对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引入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课堂实时演示,有助于课堂效果的提升及课堂氛围的营造,能通过画面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有限元实时演示辅助材料力学教学这一理念,教师搭建了有限元演示平台,并针对重要知识点准备了相应的演示模型,通过教学实践,对有限元实时演示辅助材料力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对后续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工程力学 有限元分析 课堂演示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共混比对聚氨酯/硅橡胶导电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窦博文(编译) 《橡胶参考资料》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聚合物共混是将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比例的聚合物混合制备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的一种工业方法。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使用现有设备和技术加工,操作简便。硅橡胶由于其氧化硅特性,如热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品、天候和臭氧等,已... 聚合物共混是将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比例的聚合物混合制备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的一种工业方法。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使用现有设备和技术加工,操作简便。硅橡胶由于其氧化硅特性,如热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品、天候和臭氧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通常,聚氨酯(PU)主链主要由氨酯化合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共混 硅橡胶 氨酯 聚合物混合 材料力学性能 氧化硅 共混比 化合物组成
下载PDF
“沿力走”法快速绘制材料力学内力图教学探索
15
作者 岳桂杰 张亮亮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绘制构件内力图(轴力图、扭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强度、刚度计算的前提和重要环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绘制构件内力图的通用方法——“沿力... 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绘制构件内力图(轴力图、扭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强度、刚度计算的前提和重要环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绘制构件内力图的通用方法——“沿力走”法。该方法适用于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扭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不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简单直观,易于掌握。实践表明,该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内力图 绘制 “沿力走”法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16
作者 田宁 《科技风》 2024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本文以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为载体,结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职业本科课程如何在OBE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OBE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对职业本科发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确定课程目标、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改进... 本文以职业本科“材料力学”课程为载体,结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职业本科课程如何在OBE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OBE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对职业本科发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确定课程目标、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改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对课程教学评价进行多元化设计。上述改进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这为OBE理念在职业本科教学改革中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材料力学 OBE理念
下载PDF
基于MATLAB梁受力分析工具箱的材料力学教学方法研究
17
作者 刘敦卿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85-88,共4页
梁构件的受力分析是材料力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完整并透彻掌握不同类型梁构件在不同外力、支撑方式下的剪力、弯矩分布是后续梁截面应力、挠度以及强度等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现阶段梁剪力、弯矩的教学主要采用固定例题讲解的方式,缺... 梁构件的受力分析是材料力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完整并透彻掌握不同类型梁构件在不同外力、支撑方式下的剪力、弯矩分布是后续梁截面应力、挠度以及强度等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现阶段梁剪力、弯矩的教学主要采用固定例题讲解的方式,缺乏互动性及多样性,制约了材料力学的教学效果。采用MATLAB梁受力分析工具箱实时演示不同截面形状、尺寸梁构件在不同支撑条件、载荷下的剪力弯矩分布及变化,极大地拓宽了授课方式的多样性与交互性,提高了材料力学的教学效率与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课后自主探索的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梁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思政元素与《材料力学》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黄伟波 赵晓宇 《时代汽车》 2024年第6期89-91,共3页
《材料力学》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课程思政要融入高校的课堂教学建设,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具有较高的思政水平是保证思政教学的前提。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是保证... 《材料力学》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课程思政要融入高校的课堂教学建设,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具有较高的思政水平是保证思政教学的前提。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是保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保障专业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思政元素 教学建设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焦豹 王妍 赵娜 《科教导刊》 2024年第8期50-52,共3页
文章探讨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开展单层石墨烯拉伸模拟,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金属钛的拉伸模拟以及不同缺陷率对石墨烯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影响等应用。实践证明,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 文章探讨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开展单层石墨烯拉伸模拟,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金属钛的拉伸模拟以及不同缺陷率对石墨烯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影响等应用。实践证明,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可以明显提升学生对材料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分子动力学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材料力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之改革
20
作者 李雯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1期48-49,54,共3页
针对传统材料力学验证性实验封闭,以教师设计及讲授实验为主等问题,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标准试件外不同尺寸、类型试件力学性能的设计性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传统及现代材料力学性能的认识。通过开设金属材料力学设计... 针对传统材料力学验证性实验封闭,以教师设计及讲授实验为主等问题,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标准试件外不同尺寸、类型试件力学性能的设计性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传统及现代材料力学性能的认识。通过开设金属材料力学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对比试件、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报告,更新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内容、方式,将学生由实验中的被动操作地位转为主动设计地位。使学生了解科研工作内容与基础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处理能力和小组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