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建设
1
作者 布林朝克 包金小 +3 位作者 李涛 邢瑞光 葛鑫 潘高飞 《科技风》 2025年第4期136-138,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专业重要课程,其内容与材料基础理论、工业生产紧密相关。此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建设思路与具体措施,涉及课程目...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专业重要课程,其内容与材料基础理论、工业生产紧密相关。此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建设思路与具体措施,涉及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间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学手段、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等方面。本文的探索将促进“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工程教育认证框架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建设 考核方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创新实践探索
2
作者 万玉勤 刘泳 丛兴顺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文章结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从校企合作、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4个方面提... “材料表面与界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文章结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从校企合作、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4个方面提出教学改革对策,达成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标。同时,将基础知识与产业科技发展有机融合,重塑课程创新实践内涵和价值导向,为高校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薛小强 孙允凯 +3 位作者 刘健 丁轶 张煜桁 苗雪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88,共1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致力于探索材料表面与界面方面的专业知识。此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还能培养他们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设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致力于探索材料表面与界面方面的专业知识。此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还能培养他们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设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注重他们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实践应用。本文基于课程实际和往届学生的就业反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材料表面与界面 工程技术 材料科学 考核评价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与改革
4
作者 薛小强 孙允凯 +3 位作者 刘健 丁轶 张煜桁 苗雪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1,共1页
材料科学领域,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材料表面与界面”这一核心课程,对于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明确思政素养目标、创新融合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以及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 材料科学领域,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材料表面与界面”这一核心课程,对于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明确思政素养目标、创新融合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以及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这种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探索对于推动教育全面进步、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深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评估 课程思政 学生全面素质 思政教育 师资培养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科学领域 教学探究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5
作者 李俊哲 马扬洲 +1 位作者 俞海云 冉松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优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技报国责任感的重要手段。探究课程思政在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中的实施策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推进学生综合素...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优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技报国责任感的重要手段。探究课程思政在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中的实施策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政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工科《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凤燕 夏慧芸 +1 位作者 高莉宁 宋家乐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然而,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公式定律、材料种类较多,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非常难学。因此,该文针对该课程本身及教...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然而,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公式定律、材料种类较多,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非常难学。因此,该文针对该课程本身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微媒体时代材料类专业《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雯 张青松 +1 位作者 王文一 张桂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2期133-134,共2页
根据我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借助微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微媒体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提... 根据我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借助微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微媒体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 材料专业课程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综合改革探索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秋红 王卫伟 +2 位作者 曹俊 司维蒙 张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149-149,169,共2页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为"地方性和应用型",同时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学校所在周边区域,基于此,对"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所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队伍水平建设、考核以及评价方...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为"地方性和应用型",同时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学校所在周边区域,基于此,对"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所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队伍水平建设、考核以及评价方式等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实践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地方产业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娟 赵媛 +4 位作者 梁栋 王昭 宋文利 林青 郝凌云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15期123-125,128,共4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作为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专业课。总结了“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重难点,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材料表面与界面”作为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专业课。总结了“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重难点,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专业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下载PDF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以研究生课程材料表面与界面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鑫 高志玉 +2 位作者 吴纯 孟超 董世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23期107-109,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是材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三观”建设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按章节列举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案例,为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是材料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三观”建设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按章节列举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案例,为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会议简介
11
作者 资剑 《国际学术动态》 1999年第3期43-43,74,共2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1998年亚洲—太平洋表面与界面分析会议于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新加坡举行。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学者会与。会议主题是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涉及到的材料非常广,如半导体、金属、聚合物、超导、复合材料、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1998年亚洲—太平洋表面与界面分析会议于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新加坡举行。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学者会与。会议主题是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涉及到的材料非常广,如半导体、金属、聚合物、超导、复合材料、薄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半导体 分析会 聚合物 复合材料 范德瓦尔斯外延 外延生长 薄膜材料 层状材料
下载PDF
科研与教学融合下的课程建设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材料表面与界面”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明芳 张学习 耿林 《教师》 2022年第27期111-113,共3页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长期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聚焦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长期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聚焦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索、思政体系构建、评价方式优化等五个方面,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教育体系、打造精品课程,持续培养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学术素养深厚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研究生培养 课程思政 材料表面与界面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产教研”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吴超 杭祖圣 +2 位作者 李华冠 熊桑 张旭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创新平台,优化产业-教学-科研课程体系,进而改...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创新平台,优化产业-教学-科研课程体系,进而改革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实际工作和科研问题时的解决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映和相关就业单位对学生综合表现的反馈,说明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产教研教学模式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材料表面与界面》案例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14
作者 王旭磊 关莉 +2 位作者 黄亚博 高阳 陈雷明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2期47-49,共3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是提升材料专业学生知识广度的核心课程,涉及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遵循"案例教学"的理念,从课程内容的策划、教学策略的制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个人特点为基石,不断优化...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是提升材料专业学生知识广度的核心课程,涉及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遵循"案例教学"的理念,从课程内容的策划、教学策略的制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个人特点为基石,不断优化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过程,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并拓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展现课程的综合教育价值。新媒体已深入大多数人生活,可利用新媒体挖掘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三观”建设相关的实践融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案例教学 创新意识 新媒体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彩宁 王煦漫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62-64,共3页
针对西安工程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真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通过改革,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加强教学管理。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思政教学初步探索
16
作者 张彩宁 王煦漫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2-6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和引导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教学与课程教学目标,在理论知...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和引导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政教学与课程教学目标,在理论知识、课程实验、科技前沿及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初步实践与探索,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为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提升教学魅力,打造一门好课——《材料表面与界面》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勇杰 李晓佩 +3 位作者 王志超 王书唯 曲敏杰 徐静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7,共6页
《材料表面与界面》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的限选课。本课程对于学生奠定学科基础、培养学生对复合材料方向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笔者以"提升教学魅力,打造一门好课"为改革目标,充分贯彻了"教学内容... 《材料表面与界面》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的限选课。本课程对于学生奠定学科基础、培养学生对复合材料方向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笔者以"提升教学魅力,打造一门好课"为改革目标,充分贯彻了"教学内容是教学魅力的根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将教学内容高效转化为教学魅力的催化剂"这一指导思想,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改革。从教学反馈看,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教学改革 教学魅力 好课
原文传递
Ni-Cr合金烤瓷材料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杰 邱小明 +2 位作者 孙大谦 朱松 袁世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83-1087,共5页
应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及电子拉伸试验机对Ni-Cr合金与烤瓷材料的界面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Cr合金烤瓷制作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和缺陷将导致瓷崩、瓷裂、剥离或脱落。烤瓷温度T对金-瓷界面剪切结合强度影... 应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及电子拉伸试验机对Ni-Cr合金与烤瓷材料的界面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Cr合金烤瓷制作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和缺陷将导致瓷崩、瓷裂、剥离或脱落。烤瓷温度T对金-瓷界面剪切结合强度影响较大,T=990℃、保温时间t=1.0 min时,金-瓷界面剪切结合强度可达到37.52 MPa。在金-瓷界面处由于Ni-Cr合金与熔融的玻璃相烤瓷材料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型界面,对提高金-瓷界面结合强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NI-CR合金 烤瓷 界面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凸轮材料的表面强化及其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月英 刘勇兵 陈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4-1068,共5页
研究了汽车用铁基烧结凸轮材料在3种表面处理状态下(烧结态、激光表面淬火和高频感应淬火)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2种表面淬火后,材料的表面得到一均匀的硬化层,其组织为细针状的马氏体组织,材料表面的耐... 研究了汽车用铁基烧结凸轮材料在3种表面处理状态下(烧结态、激光表面淬火和高频感应淬火)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2种表面淬火后,材料的表面得到一均匀的硬化层,其组织为细针状的马氏体组织,材料表面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激光淬火凸轮材料的表面摩擦学特性略优于高频淬火凸轮材料。在本试验参数范围内,随着试验载荷的提高,激光淬火铁基烧结凸轮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转变,由轻微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机制转化为严重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粉末冶金 凸轮材料 表面强化 摩擦学特性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建设——以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课程为例
20
作者 林文鑫 杨叶锋 罗海林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行德育与智育并举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专业课程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为例,针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政教学效果欠缺、德育效... 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行德育与智育并举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专业课程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为例,针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思政教学效果欠缺、德育效果不佳、思政考核不足等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改进,探索课程思政在新工科专业课程中的建设途径,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并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培养具有正确思想观念、较高思想水准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