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制度逻辑
1
作者 石绍斌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将村民委员会列入行政诉讼被告范围,然而司法解释内容的含糊以及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合法性,使得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存在争议,以致受案范围局促。《宪法》...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将村民委员会列入行政诉讼被告范围,然而司法解释内容的含糊以及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合法性,使得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存在争议,以致受案范围局促。《宪法》第111条和《宪法》第三章将作为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置于国家机构的范围,明确了村委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宪法基础。从1982年开始的中央一号文件到《村委会组织法》,从《行政诉讼法》修订到最高院司法解释,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制度规范越来越清晰。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64份有关村委会做被告的判决或裁定,尽管存在着认可或不认可,但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制度实践已经客观存在着。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村委会作为自治与法治的“双重身份”已然越来越突出。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有助于更好地协调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从而推动法治中国下和谐乡村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行政诉讼 被告资格 自治与法治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处罚行为的合法性及其司法审查
2
作者 付士成 谷静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51,共10页
关于村民委员会处罚行为合法性的分歧仍未消解,论争之症结在于对处罚行为的权力来源及性质认识不同。在权力分工视角下,村民委员会处罚权源自国家授权。村民委员会具备公法上的法律主体资格,其处罚行为属于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处罚。... 关于村民委员会处罚行为合法性的分歧仍未消解,论争之症结在于对处罚行为的权力来源及性质认识不同。在权力分工视角下,村民委员会处罚权源自国家授权。村民委员会具备公法上的法律主体资格,其处罚行为属于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处罚。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该处罚行为存在合法性边界,村民委员会的处罚可减损村民的成员权益而不得侵犯其公民权益。村民不服处罚行为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纠纷时,应在审查范围、审查强度与判决方式等方面保持司法谦抑,避免侵犯村民自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村规民约 行政处罚 合法性 司法审查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意见稿)》
3
作者 杨文义 后振国 张小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60-67,共8页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村民自治制度实践的直接法律依据。治理现代化对村民自治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政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回应,使修订后的法律更具...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村民自治制度实践的直接法律依据。治理现代化对村民自治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政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回应,使修订后的法律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从治理现代化理论出发,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应当基于乡村社会实际及乡村居民根本权益需求,针对村民小组的性质和地位、“一肩挑”制度设计与运行、村务监督功能的保障等存在的问题,构建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村民自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治理现代化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权力监督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8年6月22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4
作者 多吉才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11-513,共3页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的: 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按照宪法规定,在农村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的: 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按照宪法规定,在农村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方面。1987年1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根据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授权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三次会议 村民委员会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6月 村民会议 村民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主权利 村民委员会成员
下载PDF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账核算研究——基于农村财务实践的多案例分析
5
作者 李彩霞 李浩 刘荣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1-88,共8页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和业务分离,农村会计主体发生更迭,催生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两类会计主体。为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财务核算,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式,从...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和业务分离,农村会计主体发生更迭,催生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两类会计主体。为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财务核算,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式,从管理模式、分账要求、实施步骤等角度,对全国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账核算的典型案例予以梳理,并围绕各种分账核算模式进行横向区域比较,确定分账核算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账核算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村社分账核算的推行力度、明晰集体资产分置分管的类属、明确村委会账务处理执行规范、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提升村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本文的研究为全面开展“村社分账核算”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帮助村级会计工作优化、农村财务治理水平提升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组织 村民委员会 分账核算 政经分离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6
作者 王雨荣 沈长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虽然城市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环境治理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部分基层人民政府仍会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面对因行政机关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而引发的环境公益损害,立法只明确承认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 虽然城市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环境治理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部分基层人民政府仍会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面对因行政机关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而引发的环境公益损害,立法只明确承认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而忽视了其他主体的起诉权。实践中,即使村民委员会以环境公益受损为由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院也主要适用行政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公益救济缺失、行政机关行为失范以及普通矛盾升级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赋予村民委员会主体资格既符合司法实践的需求,又具理论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同时,为防止滥诉,可在时间、空间、事实三个维度上限制村民委员会之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环境公益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下载PDF
弘扬尊师重教美德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栎阳村支部委员会、栎阳村村民委员会教师节慰问活动纪实
7
《中华武术》 2023年第10期43-43,共1页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2023年9月8日,在第39届教师节来临之际,临潼区栎阳小学、栎阳第二幼儿园又一次迎来了栎阳村支部委员会、栎阳村村民委员会一行人熟悉的身影。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总领队、栎阳村党支部书记、栎阳...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2023年9月8日,在第39届教师节来临之际,临潼区栎阳小学、栎阳第二幼儿园又一次迎来了栎阳村支部委员会、栎阳村村民委员会一行人熟悉的身影。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总领队、栎阳村党支部书记、栎阳小学名誉校长田苏辉携栎阳村两委班子成员,带着慰问品来到栎阳小学进行教师节慰问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协会 名誉校长 尊师重教 村民委员会 武术散打 活动纪实 临潼区 幼儿园
原文传递
村民委员会的会计主体资格确认及会计标准选择
8
作者 陈顺达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30,共8页
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之一,也是客体之一,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以村务中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为核算内容的财务会计受诸多因素影响,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和... 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之一,也是客体之一,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以村务中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为核算内容的财务会计受诸多因素影响,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基于会计的村级财务管理无法深入。村民委员会的会计主体资格作为村级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可以被确认的,从现行法律法规村级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构建基础也基本具备。期望在财务会计学科理论的支撑下,《村民委员会会计制度》早日编制出台,为实现乡村治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会计主体 村级财务会计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9
作者 陈昱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6期192-195,共4页
乡村组织建设之于乡村振兴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保障性作用。当前,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存在思想认知不足、功能定位错位、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化组织认知、强化组织功能、优化运行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民委员会 组织建设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成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的思考——以新疆呼图壁县为例
10
作者 贾超群 《村委主任》 2023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村民委员会成为行政行政诉讼被告主体的案例逐渐增多,村民委员会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范围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新疆呼图壁县为...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村民委员会成为行政行政诉讼被告主体的案例逐渐增多,村民委员会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范围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新疆呼图壁县为例,分析了推动村民委员会成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的三个重要原因:村民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完善、村民委员会的行政化倾向、村民委员会功能的强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村民委员会成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带来的影响,即进一步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与村之间的关系及进一步明确了村民委员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全面提升村民委员会的履职尽责能力和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行政诉讼 被告主体
下载PDF
理清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对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有贵 《农村经营管理》 2010年第11期20-22,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分别对该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审和二审。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多种形式征求对修订该法的意见。近几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分别对该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审和二审。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多种形式征求对修订该法的意见。近几个月,笔者围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从发展村集体经济视角对村民委员会进行了调研。本文仅就该法修订中如何理清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关系问题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集体经济组织 修订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律委员会 修订草案 经济视角
下载PDF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 被引量: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5期5-7,共3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选举工作 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选举 办公厅 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 农民群众 村民选举委员会
下载PDF
完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刍议
13
作者 程亚萍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8-101,共4页
本文从村民委员会定位、村民会议的地位、民主选举的操作性、民主监督的形式以及侵犯自治权利的法律责任及其救济途径五个方面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成熟和发展... 本文从村民委员会定位、村民会议的地位、民主选举的操作性、民主监督的形式以及侵犯自治权利的法律责任及其救济途径五个方面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成熟和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 完善
下载PDF
再次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步与不足
14
作者 程瑞山 《领导之友》 2011年第5期25-27,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颁布试行,1998年修订正式实施,2010年重新修订。20余年问,这部指导和规范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基本制度文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试行到正式实施、从粗线条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颁布试行,1998年修订正式实施,2010年重新修订。20余年问,这部指导和规范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基本制度文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试行到正式实施、从粗线条到比较精细具体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修订 2010年 制度文本 村民自治
下载PDF
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5
作者 童万亨 《人民政坛》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是一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关系到我国九亿农民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是一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关系到我国九亿农民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此结束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十年的历史,揭开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选举 民主法制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会 村务公开 民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基于现实情境的村民委员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林海 吕煜昕 +1 位作者 山丽杰 林闽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91,共10页
有效治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为了探究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等四个省份1 242个村委会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测度了... 有效治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为了探究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等四个省份1 242个村委会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测度了现实情境下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的治理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受访村干部以年龄段在46—60岁间、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任职时间为3—4年的男性为主;被调查的村委会成员以3—5人为主,所辖人口主要在5 000人以下,绝大多数村委会每年对村干部的补贴在5 000元以下;受调查的村委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治理具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在食品流通消费环节的治理表现相对较差,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职能建设方面则分别表现出了较好和较差的两极化倾向。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村委会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内含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流通消费、宣传职能建设和基础治理职能建设等四个因子,分别对应不同的治理重点和方式: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与源头治理型,流通消费环节与效果追求型,宣传职能建设与信息公开型,基础治理职能建设与职能推动型。根据上述四个因子最终将现阶段不同治理行为的村委会划分为参与传统型、参与起步型、参与断点型和参与全面型等四种类型。这些结论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村委会的职能建设,引导村委会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尤其防范农村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在土地流转中的职责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长健 徐丽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地方是由村民委员会作为代表行使土地所有权。农民对联合起来经营生产的态度是明确积极的,但农民不希望由村民委员会作为组织者。发包土地等具体执行行为常常需要通过集体的代理人... 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地方是由村民委员会作为代表行使土地所有权。农民对联合起来经营生产的态度是明确积极的,但农民不希望由村民委员会作为组织者。发包土地等具体执行行为常常需要通过集体的代理人——乡村干部来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明确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村民委员会应积极地承担起基础性的职责并协调发挥多元主体的综合性作用,共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同时,还应防止相关主体权力的滥用,以保护土地流转中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土地流转 职责 利益机制 自体性力量
下载PDF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一种交换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文吉 丁煌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有关法律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工作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层次,国家基层政权是乡镇政府,具有依法行使的职能;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符合法律自身的特点。政策上,乡镇与村委之间不再是政权上的上下级和直接的&qu... 有关法律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工作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层次,国家基层政权是乡镇政府,具有依法行使的职能;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符合法律自身的特点。政策上,乡镇与村委之间不再是政权上的上下级和直接的"领导关系",是"指导关系"。然而,从眼前来看,乡、村关系的调处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制度所规范的相远离。其原因在于,乡镇政府这一政府组织与村委会这一群众自治性社会组织是建立在各自不平衡的资源占有之上的交换关系。文章试图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性质和能力方面,借助交换理论的解析框架来分析乡、村之间的交换互动以及从中产生的权力控制,从而对当前乡、村关系的性质予以定位,通过对交换中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影响因素的考察,对乡、村关系的协调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理论 乡镇政府 村民委员会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现行法律对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规定的不合理,导致产生许多问题。完善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应依照法人理念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依照公司治理结构来重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农村... 现行法律对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规定的不合理,导致产生许多问题。完善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应依照法人理念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依照公司治理结构来重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村民自治 村民会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模式变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光元 张德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4,共3页
自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以来,其产生方式几经变迁、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多种选举模式。从总体上看,依据不同的标准,村委会选举模式可分为:"有候选人"模式和"无候选人"模式,"荐举提名"模式和"选举提名&qu... 自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以来,其产生方式几经变迁、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多种选举模式。从总体上看,依据不同的标准,村委会选举模式可分为:"有候选人"模式和"无候选人"模式,"荐举提名"模式和"选举提名"模式,"先人后岗选举"模式和"定岗选举"模式,"个体选举"模式和"组合选举"模式。总结村委会选举的变迁历程,村委会选举应该或已经朝着竞争性日益加强、设岗定位不断扩大、彰显团队合作等几个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选举模式 变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